王國棟
新中式設計風格之所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是源于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在精神文化和審美觀念上有著更高、更多元化的追求;另一方面,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使人們開始越發青睞具有古典韻味和民族風情的事物。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新中式家居設計風格,利用新中式風格特點營造室內空間典雅、古樸的氣質,體現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蘊和特色。
新中式設計風格在現代化室內裝修中應用廣泛,融合了我國傳統文化及現代設計理念,能夠很好地適應人們的生活習慣。其在融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呈現傳統文化歷史底蘊和民族特色風情的同時,還能彰顯現代化家居的設計理念,兼具古典與現代、質樸與典雅的藝術美感。可以說,新中式風格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日益上升的審美需求,對我國室內設計行業及市場經濟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其結合了現代藝術設計理念,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以新型藝術設計形式呈現出來。因此,新中式風格是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思想內涵的載體,以傳統的哲學思想和宗教文化為基石,彰顯著儒釋道精神的思想。
“和”的思想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始終占據主要地位,例如儒家思想中的“禮之用,和為貴”“萬物各得其和以生”,道家思想中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等,都體現了“和”的思想內涵。如今,現代社會的發展也離不開和諧思想。和諧是自然與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一種基本狀態,其思想突出表現在世界是一個完整體,包含各種各樣的要素,在這個統一體中各個要素相互依存、相互關聯、互為影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新中式風格中運用傳統文化中“和”的思想,強調的是自然環境的融合統一,講究室內空間設計上的內斂氣韻,在風格上突出古樸靈動和返璞歸真的氣質狀態,在空間格局上體現出和諧的理想追求,表達出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體現和諧結合思想中的“鄉土之氣”。
“借景”是我國造園的重要手法,我國建筑類型包含樓、臺、亭、閣、廊及榭等,它們或處于山頂,或位于水邊,其位置安排是為了更好地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借助自然環境的優勢,還能成為整個自然環境中的要素,實現與自然的完美融合。但新中式空間設計中并不是完全照搬古典元素和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而是利用“借景”的手法合理安排室內外空間布局,以和諧思想為基底,妥善處理空間關系。其本質是以一種圓潤、和諧、完整的思想,將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連接起來,通過自然景物、空間結構以及家居擺設等引起人們的關注,意在“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小見大,將有限之景、有形之物寓于無限意境中[1]。
例如家居設計中的陽臺可以設計成室內庭院,作為室內空間與室外空間的連接,通過新中式設計中的和諧思想,起到有效調節室內空間的作用。又如,書房設計可以將古籍、明燈、幾只青花瓷茶杯以及綠植按照一定的組合規則和設計思想合理規劃,營造風雅清幽的意境,體現出紅袖添香的中式家居情懷。
新中式室內設計的精髓在于遵循“宜”的設計理念,按照國內對于“宜”的思想的相關解釋,可以分為3層。第一,因地制宜;第二,遵循宜簡不宜繁的原則;第三,宜自然而不宜精雕細刻。因此,在新中式室內裝飾設計中都體現了簡單自然、刪繁去奢的特性,去除復雜、多余的裝飾,去除奢侈和繁復的設計[2]。這和我國古代儒家代表孔子的思想如出一轍,孔子曾說:“繪事后素”,表達了在美的追求方面的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思想觀,讓空間設計遵循自然發展規律,遵從本心,打造天然去雕飾的視覺體驗。
如今,很多現代設計師都大力提倡以人為本的觀念,但是要注意不能讓人本觀念成為空間設計的枷鎖,給人們的家居生活造成不便。過于追求設計并不能起到正面效果,反而會降低人們的生活體驗。新中式風格設計在現代設計觀的基礎上,融合傳統文化思想內容,形成二者的連接紐帶,并以新的設計理念打造適合人居的環境和風格設計,將“簡”和“宜”的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
傳統中式空間設計體現了莊重和典雅的氣質,新中式風格設計在傳統古典和內斂的氣質上進一步延伸和發展,在空間裝飾上多采用簡潔、硬朗的直線條,或利用四方工業設計色彩的板式家具,在中式風格設計基礎上進行組合搭配使用。這種裝飾設計不僅體現了中式設計風格質樸、穩重的特點,而且也反映出現代人追求簡單生活、向往舒適安穩的居住需求,融入新中式元素讓整體空間更加實用且富有現代藝術氣息[3]。同時,在各個空間的裝飾設計上,還可以采用不同的建筑構件,依據居住者的需求以及新中式設計風格的特色,在局部利用傳統建筑裝飾來呈現傳統文化的藝術美。一般具有我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裝飾多體現在家具上,且多為明清家具為主的裝飾品及黑、紅為主的裝飾色彩。室內空間采用對稱式布局形式,呈現出簡樸的造型和高雅的格調。例如,利用字畫、匾幅、掛屏、盆景、瓷器、古玩、屏風以及博古架等裝飾物打造室內空間,在接待客人時傳遞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
新中式設計風格十分講究空間的層次感,在需要隔絕視線的地方,可以利用帶有中式風格的屏風、窗欞、工藝隔斷等,凸顯室內空間的層次感和藝術美。同時,再設計一些簡約自然的造型,以此為基礎添加一些中式元素,利用綠植、裝飾擺件、中式窗欞以及方格造型等物體,使整體空間變得豐富和韻味十足,并且呈現大而不空、厚而不重的視覺感受,設計格調獨特,色彩層次分明[4]。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還需要綜合考量,協調搭配空間布局與裝飾擺設。另外,還要結合居住人數、空間需求等,打造不同功能區域,體現出相應區域的特色。
例如,書房設計需要體現“靜”,因為書房的主要功能是辦公和學習,所以在設計中要合理選擇材料,裝飾擺設不宜過多,以契合書房的功能特性。因此,設計師可以將整個空間當作一張白紙,而空間內的裝飾陳設和相關設計要素當作畫筆,運用自身的“作畫”思路以及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通過靈活組合布局來完成空間設計、立體造型以及家具陳設等藝術處理。
配色是中式風格設計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色彩視角來分析,我國傳統室內居住空間裝飾的色彩搭配十分講究對稱協調,這也與我國自古遵循儒家中庸思想有關。例如,我國傳統民居裝飾陳列器物或工藝品就體現著對稱性特點,如門窗、墻、柱、斗拱、磚瓦、織物以及錦文等多采用對稱結構方式。從歷史演化過程來看,色彩在不同時期的主色調使用方面各有不同。例如,秦漢時期的“朱柱素壁”體現樸素的風格;宋時的“五彩遍裝”呈現出華麗的形象;“碾玉裝”以青綠色為主,色調統一和諧;“解綠裝”以暖色為主;“雜間裝”各式色彩相間使用,華美艷麗。
另外,在花紋配飾上也各有千秋,多以意頭和花卉為主,還會引入生活中常見之物,如石榴、荷花以及飛禽走獸等進行設計,而且在色彩表現上以青綠色設計居多。現代中式民宅設計中,如蘇州園林多以黑、白、灰色為基調,而新中式風格中在色彩選擇上更加自由和多元,融合黑色、粉色、橙色、紅色、黃色、綠色、白色、紫色、藍色、灰色以及棕色等各種顏色,呈現出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
以往的中式設計通常會采用對稱的手法,講究四平八穩、中規中矩,在色彩運用上以樸素穩重的色彩為主,在材質上則大多采用木材與石材。雖然此類設計方式能夠給人以沉穩、大氣的視覺感受,但在整體上卻顯得較為陳舊,需要設計師進一步創新中式設計方法,做到推陳出新,將原始功能在現代生活中加以推演,在形式基礎上加強舒適變化,在家具布置上改變以往過于追求對稱的設計形式,做到靈活隨意,進一步提高亮色的運用程度,使設計形式更具有生氣。通過運用現代材質的對比手法,使玻璃、不銹鋼能夠與實木等材質形成鮮明比對,在提升現代感的基礎上,不失整體的中式感。新中式在家居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及表現手法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個整體的室內空間包含多個功能分區,不同功能劃分也會根據業主的需求綜合考量。在空間設計中,很多設計師會借助各種裝飾陳設來營造空間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如帷幔、窗欞、屏風等;也可以借助一定高度的綠植和燈光設計來打破空間限制,讓整個室內空間渾然一體,不同空間之間形成虛實相映的狀態,使空間的氛圍感瞬間充實起來,給人以中式風格的神秘感和藝術感[5]。例如,客廳是傳統與現代風格的碰撞,是一個家庭空間的門面,設計師可以運用裝飾設計手法,借助家具來呈現古典中式元素,打造古色古香、古今融合的空間氛圍,使古典中式元素與素雅質樸的風格自然銜接,利用生活實用工具,滿足新中式風格設計的追求。
在新中式家具選用上,主要體現的是線條的簡潔流暢、設計精巧,這類傳統家具一般以明清家具為主,或者是現代家具與古典家具的融合,色彩上多以暗色為主,如深棕色、黑色等,表現出濃厚的書卷氣和古典韻味,條案、靠背椅、羅漢床等家具的使用概率比較高。新中式家具在布置上也比較靈活多變,隨著現代生活的演變,其原始功能也出現變化,布置形式并沒有嚴格要求,以舒適自然為主。例如,將原本的畫案作為餐桌、雙人榻用作三人沙發、條案當作電視柜等,現代生活審美需求的不同也讓傳統家具的功用價值變得多元化。
在空間環境設計中,空間情調伴隨光和影而發生。光是空間設計的第一要素,可以賦予空間更多的時空變化,最大限度汲取自然的精華,強調空間的連續性。但是在追求新中式設計的同時,也要滿足生活日常的需求。同時,空間設計要求也會隨著居住人數的增多而變化,不同人群對于功能的需求存在差異,這就要求在空間功能設計時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劃分。因此,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察使用者的空間情感和心理訴求,從色彩、質地、結構、光影等方面組合出不同的情緒,打造宜居場所。其中,光影設計是整體設計中最關鍵的要素,可以對空間環境起到渲染作用,而且可以凸顯設計層次,使視線得以聚焦。例如,選擇可以折射光影的窗柩,并搭配深色系的原木家具,在陽光照射下使整個空間環境營造出一種溫馨自然、風和日麗的景象。當陽光若隱若現、夕陽西下時,又會給空間營造出一種神秘安靜的感覺,讓居住者在室內生活中能夠感受到自然的變化。
新中式之美是中國人骨子里的東方意境,其美感主要表現在簡約靈動、優雅含蓄,將現代審美與我國傳統文化巧妙結合起來,能夠呈現亦古亦今、古典素雅的融合之美。意境是現代空間設計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需要設計者通過巧妙設計和組合搭配營造出來,借助不同韻味的中式元素,將居住者的情感體驗融入其中,做到一步一景、景物融合、景中傳情,實現人與自然的共鳴。例如,采用樸質而細膩的木質飾面,運用云木桐線條造型,營造出新中式安靜淡雅的空間意境基調,如同水墨暈染般,徐徐散開。
為了增強中式風格設計的現代感,可以選用未經雕刻修飾的淺色調家具,如淺灰色,無形之中給人一種平穩的視覺張力以及空間的高級感。在客廳背景墻局部設計和整體設計中,利用裝飾畫、各種家具凸顯空間的層次感與秩序性,體現出空間環境門面的藝術美、意境美和層次美。
另外,室內空間最重要的設計區域,除了客廳就是臥室。臥室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不同于其他活動功能區,需要凸顯臥室設計的“靜”“簡單”等特性,化繁為簡,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和安寧感。設計師可以采用對稱造型結構,以水墨畫為背景,凸顯用色的考究,令空間透露出淡雅的人文意境,彰顯寧靜與愜意,無聲勝有聲。
新中式風格的出現源于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通過傳統文化藝術審美,將現代設計元素與傳統文化理念以科學組合的方式融合起來,秉持“適度、本真、質樸、淡雅、簡約”等設計原則,綜合考慮空間尺度的合理設計、比例適當、整體協調、色彩設計、意境展現以及結構布局等多方個面,把握空間設計的細節品質及居住者的情感體驗。新中式風格設計的本質和精髓是要運用現代手法傳達傳統文化精神,為現代人的理想生活服務,將我國傳統居住文化融入生活,根據居住者的習慣和功能需求進行綜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