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敏ZHANG Li-min;郭祥云GUO Xiang-yun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北京 100192)
我國物流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在不斷的發展中已成為社會流通體系的基礎,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物流的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例如:電商物流、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等。隨著信息技術的到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逐漸融入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同樣給物流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1]。因此,把握好物流領域的熱點研究方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物流行業進一步發展。
2017 年,畢小青、羅燕兵對于逆向物流的熱點研究中,通過構建共詞矩陣和相異矩陣進行因子和聚類分析,最后歸納出我國逆向物流的熱點研究主要集中在網絡結構設計、回收再利用和管理活動三個方面[2]。2019 年,劉艷等人為清晰了解到綠色供應鏈的研究現狀及熱點分布,運用CiteSpace 對文獻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聚類分析,運用可視化圖譜挖掘綠色供應鏈的最新研究動態和趨勢[3]。2020 年,倪冰葦等學者基于關鍵詞,使用現代文獻計量學進行詞頻統計和聚類分析對天然產物研究領域的學術文獻進行分析,得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4]。2021 年,萬艷春等學者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和社會網絡分析法,針對近十來年國內外大數據在物流領域應用研究的現狀、熱點及前沿進行客觀分析,得出國內主要以智慧物流為主題、國外傾向于大數據模型優化方法研究[5]。雷杰等人利用知網檢索到2010-2019 年約10 年關于航空物流的151 篇文獻,并對其數據來源、研究方法、關鍵詞共現等維度統計分析,從而發現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及未來發展趨勢[6]。
基于上述情況可知,我國學者對物流領域的全面性研究相對較少。因此為了把握物流研究領域的整體方向,本研究以CNKI 數據庫中關于物流的文獻作為數據來源,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研究物流領域的熱點方向,以期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借鑒,探討未來潛在發展方向。
本研究數據源為CNKI 數據庫中與物流研究相關的文獻,檢索條件為“篇關摘:物流”,檢索時間范圍為2017年1 月1 日至2021 年12 月31 日,共得到7204 篇文獻。經過書目共現系統(BICOMB)預處理之后,得到13553 個關鍵詞。
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法,采用BICOMB 軟件對文獻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得到關鍵詞頻次分布及共詞矩陣;采用Gephi 軟件繪制高頻關鍵詞的共現網絡,分析關鍵詞之間的關系程度。
采用Ochiia 系數構建相異矩陣應用于SPSS 中進行層次聚類分析得到“物流”領域熱點研究方向[7]。Ochiia 系數計算如公式(1)所示:
Ochiia=(A、B 兩次同時出現的次數÷
本研究技術路線如圖1 所示。
圖1 技術路線圖
關鍵詞是對文章主題的一種概括,關鍵詞出現的頻次越高,說明其相關的研究成果越多,研究內容越集中[8]。從7204 篇文獻共提取關鍵詞13553 個,并選取頻次Top20的關鍵詞為高頻關鍵詞,見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除去“物流業”、“物流”,“冷鏈物流”、“跨境電商”、“電子商務”、“供應鏈”、“農產品”、“一帶一路”等關鍵詞出現頻次較高,是近五年來我國物流領域研究比較熱點的研究方向。
圖2 物流領域高頻關鍵詞
依據20 個關鍵詞的共現矩陣,借助Gephi 軟件繪制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節點大小表示關鍵詞頻次的高低,邊的權重表示關鍵詞之間關系強弱。如圖3 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例如,“冷鏈物流”和“生鮮農產品”,“物流”和“電子商務”,“供應鏈”和“區塊鏈”,“跨境電商”和“一帶一路”之間存在較強的關聯關系。由此表明,生鮮農產品開始通過冷鏈物流緩解淡旺季、易腐易爛等特征;區塊鏈技術逐漸應用到供應鏈的建設中,成為農產品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推動了跨境電商的進一步發展。
2.3.1 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
高頻關鍵詞相異矩陣的構建是由Ochiia 系數所得的相似矩陣進行處理所得。Ochiia 系數表示兩個關鍵詞之間的相似程度,數值越大相似程度越高。對角線上數值表示關鍵詞與自身的相似程度,均設置為“1”。但由于原始矩陣中0 值較多,為方便進一步處理,用1 與相似矩陣上的數據相減,得到兩詞間相異程度的相異矩陣,如表1 所示。兩個關鍵詞之間越相似或“接近”,其值越接近0,越不同,則其值越大。
2.3.2 聚類分析
將表1 相異矩陣導入SPSS 中進行層次聚類分析,選擇“組間聯接”方法,使用“平方歐氏距離”測量[9],得到熱點關鍵詞聚類樹狀圖,見圖4。
圖4 物流高頻關鍵詞聚類樹狀圖
表1 熱點關鍵詞的相異矩陣(部分)
結合上文中對物流關鍵詞的整理歸納,其次對熱點關鍵詞聚類樹狀圖的分析,可以將我國對物流研究的高頻關鍵詞分為5 個領域。
①冷鏈物流領域(關鍵詞:冷鏈物流、生鮮農產品)。
我國是生鮮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因此對農產品的冷鏈物流有著嚴格的要求。現階段,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情況不斷改善,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后的一段時間內,冷鏈物流已成為發展生鮮電商的重要支撐[10]。但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冷鏈物流配送基礎設施不健全,冷鏈物流產業鏈不完善,冷鏈物流技術人才缺乏和生鮮農產品“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等[11]。因此,加大我國物流冷鏈基礎設施、注重物流人才的培養同時提高冷鏈物流技術的智能和高效,從而實現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的快速發展。
②物流配送領域(關鍵詞:遺傳算法、物流配送、車輛路徑問題)。
物流配送過程需要滿足備貨、儲存、配裝等基本要素。目前,物流配送服務成為我國電子商務行業中核心的環節,物流配送中許多環節都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資源成本。因此,物流企業提高物流配送系統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12]。在解決物流配送路徑問題中,最常用的模型就是遺傳算法,遺傳算法(GA)是一種模擬自然進化過程探索最優解的計算模型[13],基于遺傳算法,利用其他決策方法或改進算法,能夠改進物流配送中的路徑最優化問題。
③物流技術領域(關鍵詞: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供應鏈、智慧物流、新零售)。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也不斷擴大。物聯網技術在提升物流效率層面發揮明顯價值,針對物流行業上下游之間信息閉塞問題,我國大力發展物聯網和大數據相結合,以改善我國在智慧物流、冷鏈物流、自動化物流等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問題[14]。區塊鏈應用于物流領域在保證物流效率的同時降低物流成本,防止物流信息的泄露以便確保物流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數據的安全。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軟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手段,實現物流各環節精細化、動態化、可視化管理,新零售則是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15]。在應用物聯網、大數據和區塊鏈等物流技術的基礎上,能夠實現物流供應鏈的互聯互通,智慧物流的實現物流運輸過程的數字化、可視化,實現物流企業的可靠可信。
④跨境電商領域(關鍵詞:跨境電商、“一帶一路”、物流、電子商務、農產品)。
“一帶一路”、跨境電商、農產品、電子商務和物流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實施“一帶一路”是我國對外經濟合作戰略的重大舉措,為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跨境電商的發展為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帶來新的機遇,隨著對外貿易的擴大,我國農產品進出口呈現規模性快速上升[16]。近兩年疫情的爆發也使得農產品跨境電商受到沖擊。其次,電商物流一直是物流行業發展的基礎,實現了B2B、B2C 等模式,在節省消費者時間的同時提高了物流效率。總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分析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而總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能夠在當前形勢下實現我國跨境電商產業鏈的一體化發展[17]。
⑤物流企業領域(關鍵詞:物流企業、影響因素、物流產業、物流業)。
隨著行業的發展,我國物流企業不斷發生質的轉變[18]。在快速發展階段,我國實現了國有、外資、民營等多種性質物流企業并存的局面,也實現了智慧物流、冷鏈物流、綠色物流等多種物流方式并存的現狀。京東、順豐、韻達等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眾多中小型物流企業也在朝著龍頭看齊,極大的促進我國物流業的快速成長[19]。但是,一些發展過程中的因素也影響著物流業,例如,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物流服務水平的高低以及配送效率等。因此,面對日益飽和的市場,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智能建設、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以及完善物流信息化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物流的可持續發展[20]。
本文采用文獻計量法分析近五年來國內物流領域的高頻關鍵詞,得出以下結論:冷鏈物流、電商物流、跨境電商等是我國物流領域的研究熱點,在不斷的發展中,也有更多的新技術應用于物流的各個環節當中,例如: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在物流技術的支撐下,我國物流顯然已經朝著信息可視化、共享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更加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期望探索更多領域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