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葉偉林 供圖/慶元縣林業局

慶元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長三角”與“海西區”的重要節點,在連接“浙南閩北”的交通格局中占據特殊區位。森林覆蓋率86.13%,是“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是全省最綠的地方。全縣面積1898平方千米,東、南、西三面與福建壽寧、政和、松溪3縣交界,北與浙江省龍泉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接壤,縣政府駐地松源街道,距麗水市210 千米,距杭州市532 千米。慶元素有養生福地的美譽,全縣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4℃,降水量1760 毫米,無霜期245 天,氣候總體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慶元地形屬浙西南中山區,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部為洞宮山脈所踞,西南部和中部是仙霞嶺—楓嶺余脈,縣域最高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為浙江省第二高峰。境內溪流分屬甌江、閩江、賽江水系,是各條水系的源頭或上游,分東、南、西三個流向,故稱“三江之源”。
生態,是慶元發展的最大優勢,也是根基所在。地處浙西南秘境的慶元,環境得天獨厚,風景秀美如畫,作為國家級生態縣,全省縣級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以及空氣環境質量狀況常年保持全省第一,并連續17年蟬聯全國生態環境第一縣的美譽。此外,慶元作為浙西南的重要生態屏障,憑借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為各種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場所,也使得慶元成為華東地區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個國家公園的核心區所在地,分布有百山祖冷杉、大鯢、黑麂等重要物種。慶元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是“中國特色竹鄉”。近年來,慶元積極借鑒省內外竹產業創新的典型做法,精準把握毛竹產業與金融工具的“交集”,推動各類金融資源向毛竹產業傾斜。通過建設竹產業小微園、毛竹特色園區、電商創業園等平臺,推進產業集聚發展。據統計,全縣竹制品加工產業年總產值近54 億元,占全縣工業產值的58%,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3 萬余個,產自慶元的竹筷、竹砧板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0%以上。
一直以來,慶元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林業提質增效、自然和諧美麗、林農富裕富足”為目標,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2022年7月1日,國鄉合作經營改革試點工作被列為浙江林業推進共同富裕十大典型案例;2022年11月4日,“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22年11月19日,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22年12月8日,全球瀕危物種百山祖冷杉保護成果發布;2022年12月,列入全省首批林業共同富裕試點縣。
堅持“護綠固本”,變最優生態為最靚底色。慶元縣致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讓森林成為發展的最靚底色。一是“增綠添彩”永不松勁。縣四套班子連續18 年帶頭開展“春節上班第一天植樹”活動,愛綠護林成為市民自覺。深入實施“百萬行動”和“千萬工程”,森林蓄積年增量65萬立方米以上,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量每畝7.76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倍。二是“生物保護”永不停步。投資1.1億元的甌江源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項目順利實施,生態修復1萬余畝,“百山祖冷杉”成功野外繁殖4000余株。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發現百山祖角蟾等全球新物種3個,中國新記錄種27個,物種多樣性位居全省第一。三是“災害防控”永不懈怠。以“林長制”為抓手,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連續15 年未發生重大森林消防案件,森林火災“三率”大幅優于全省平均水平。以“持續作戰、動態清零”的決心,全域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枯死松木從最高峰的2018—2019年的8297株減至2021—2022年的4856株,降幅達41.5%,2023年可實現基本無疫情。
堅持“變綠為寶”,變美麗顏值為經濟價值。慶元縣致力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加快推動“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一是竹木產業迭代升級。在全縣布局建設竹材分解點20個,投資1.3億元建成毛竹特色園,創成國家竹木產業示范園。其中雙槍竹木、夢天木門分別于2021 年8 月和12 月成功上市。2021 年實現竹木產業總產值56 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 萬余個。二是珍貴樹種乘勢而上。以建設中國楠木城為目標,建成全省最大的保障性苗圃、全國楠木種類最豐富的種質資源庫。全縣累計營造珍貴樹種基地2 萬余畝,實現“藏富于山、藏富于民”。如,2022年初上海客商以每株1萬元的高價采購浙江楠綠化大苗,一棵樹賣出一畝杉木林的價格。三是特色產業拔節起勢。大力發展慶元香菇、甜橘柚、黃精、白芨等山區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00 億元。黃壇村作為慶元甜橘柚主產區,人均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較種植甜橘柚前分別增長17倍和720倍,已連續兩年上榜全國特色產業億元村。
堅持“點綠成金”,變綠色財富為共富沃土。慶元縣致力于讓生態紅利更好更充分地釋放,深入實施林業“五富工程”,引領人民群眾共富。一是實施“國鄉合作促富工程”,計劃完成全縣60 萬畝商品林收儲經營,其中一期實施16 萬畝,合作期滿林農可獲得收益分紅13 億元以上,戶均年增收4000 余元。項目已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審核并于近期可獲得首期9億元融資授信。二是實施“特色產業增富工程”,建設高效竹林1萬畝、錐栗1萬畝、油茶2.5萬畝、甜橘柚2萬畝,實現特色產業新增產值5000萬元以上。三是實施“國家公園帶富工程”,探索以國家公園為核心的森林探險、文旅康養、產教研學、特產售賣等價值轉化方式,建設楠木大道、楠木主題公園,帶動旅游收入增長20%以上,吸納群眾就業1000人以上。四是實施“林下經濟幫富工程”,大力發展華重樓、靈芝、三葉青等林下產業,加快建設浙西南林下中藥材特色產業帶,“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示范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20萬元。五是實施“林業碳匯造富工程”,優化林分和生態修復森林3000 畝,全縣每年產生碳增匯180萬噸,實現碳匯儲值1.2億余元。開發林業共富數字平臺,實現從“數字林業”升級到“智慧林業”。
慶元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出路在林、潛力在林、希望在林。做好林業共同富裕試點縣建設,對于慶元無異于吹響了新時代綠色發展、“共同富裕”的集結號。慶元縣將以最強的組織打造共富試點,以最活的機制培育共富主體,以最實的措施推進共富工程,確保共富試點項目早落地、早見效,為加快建設高質量森林浙江、打造林業現代化先行省貢獻慶元力量。

百山祖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