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瞳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河南 鄭州 450052
主動脈夾層(AD)屬于較為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在 確診后需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1]。目前,開胸手術為臨床治療AD 患者的主要方案,能夠切除內膜撕裂口,降低主動脈破裂的發生風險。但AD 患者術后恢復時間較長,加之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低下,存在較多的并發癥發生風險,影響患者術后恢復。而常規的術后護理僅可提高住院期間的患者自護行為,卻無法將工作項目延伸至院外,且常缺乏針對性,需積極探究更合理的術后干預措施。個案管理是一種持續性個體化管理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優化護理質量;而在此基礎上展開延伸護理干預可對出院患者提供連續性的醫療服務,可有效促進疾病的康復[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干預模式在AD 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5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236 例AD 術后患者的臨床資料,按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18例。對照組中男71例,女47例;年齡43~71歲,平均年齡(54.53±2.61)歲;主動脈夾層DeBakey 分型:Ⅰ型95 例,Ⅱ型23 例;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26 例,高中59 例,專科及以上33 例。觀察組中男76 例,女42 例;年齡41~68 歲,平均年齡(54.49±2.57)歲;主動脈夾層DeBakey 分型:Ⅰ型98 例,Ⅱ型20例;文化程度為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60例,專科及以上34 例。納入標準:(1)AD 診斷符合《內科學(第8版)》[3]相關標準。(2)認知能力良好。(3)開胸手術治療。(4)患者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伴全身性感染疾病。(3)嚴重精神系統疾病。(4)合并肝腎等重大臟器功能衰弱。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樣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后護理。由責任護士評估患者相關風險,并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結合患者恢復情況鼓勵患者早日下地活動;在患者出院時再次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其及家屬意識到規范用藥、合理飲食、康復運動的重要性,叮囑患者定期返院復查。
觀察組采用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干預。(1)成立個案管理組。由1 名責任護士、1 名專科醫生、1 名護理組長與2 名護士組成個案管理組,且均接受2 周專業培訓考核后入組;評估術后患者心功能分級、生活自理能力等,依據評估結果,制定完整性護理方案。(2)方案實施。①提前建立微信平臺,在患者出院時邀請其與家屬進微信群,關注官方微信號,告知患者術后存在疑慮可在群內咨詢溝通,鼓勵患者主動分享自護經驗;②每隔7 d 進行1 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養成記錄血壓與體溫的習慣,指導患者服用鈣離子拮抗劑,維持理想的血壓;若體溫異常升高應及時加強抗感染治療;③每周邀請專家進行線上視頻講座,鼓勵群內患者積極參與,并在教育講座結束后安排有獎競答;④每天上午9:00在微信平臺發布術后自我護理相關文章,如自護方法、術后并發癥預防措施等;⑤囑咐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陪伴,監督其戒除煙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⑥每周六主動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講述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安撫,及時消除其負面情緒,對于表現良好的患者應給予肯定與表揚;⑦每個月舉行1 次聯誼會,邀請康復效果好的患者講解自身經驗,增強其他患者自信心。兩組患者均連續干預3個月后評估護理效果。
(1)自我護理能力。干預前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4]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該量表包括健康知識水平(19個條目)、自我護理技能(11個條目)、自護責任感(6 個條目)、自我概念(7 個條目)4 個維度,每一個條目分值為0~4 分,得分與自我護理能力呈正相關。(2)負性情緒。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5]和抑郁自評量表(SDS)[6]從焦慮、失眠、睡眠障礙、精神運動障礙等方面對兩組患者負性情緒進行評估,兩個量表均有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得分越高負性情緒越嚴重。(3)術后并發癥。對比兩組患者干預3個月內切口感染、心律失常、上腔靜脈綜合征、呼吸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發生情況。(4)護理滿意度。于干預后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NSNS)[7]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包括護理服務態度、操作技術、護士工作能力等19 個條目,采用1~5 分計分法,分值范圍19~95 分,≥77 分表示非常滿意,58~76 分表示滿意,39~57 分表示一般滿意,≤38分表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ESCA 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ESCA 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ESCA評分情況(±s) 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ESCA評分情況(±s) 分
a表示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時間干預前觀察組(n=118)對照組(n=118)t值P值干預3個月觀察組(n=118)對照組(n=118)t值P值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自我概念42.65±4.30 41.98±4.36 1.189 0.236 19.41±1.93 19.71±1.96 1.185 0.237 10.07±1.09 9.92±1.05 1.077 0.283 11.50±1.32 11.64±1.37 0.799 0.425 51.97±4.05a 47.44±3.18a 9.556<0.001 26.98±1.90a 23.38±1.16a 17.567<0.001 14.02±1.13a 12.35±0.92a 12.450<0.001 16.41±1.30a 13.98±1.09a 15.560<0.001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SDS評分情況(±s) 分
a表示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時間干預前觀察組(n=118)對照組(n=118)t值P值干預3個月觀察組(n=118)對照組(n=118)t值P值SAS SDS 56.57±3.30 57.04±3.26 1.101 0.272 59.47±4.92 59.72±4.98 0.388 0.698 40.95±3.02a 46.34±2.98a 13.800<0.001 38.94±3.82a 45.39±3.96a 12.734<0.00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例(%)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例(%)
開胸外科手術是臨床治療AD 患者的常用方案,能夠改善患者臨床癥狀[8]。但楊小紅等[9]的研究表明,部分AD 患者術后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而積極探討合理的術后干預方式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3 個月ESCA 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干預模式在AD 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夠提高患者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分析其原因在于,個案管理模式可通過專科醫生、責任護士與主管護師等工作人員組成的管理團隊對AD 患者實施個體化的指導與隨訪,并根據患者術后各項生理指標評估術后多種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有助于后續院外護理的實施[10]。而在患者出院后采用微信、電話等形式與患者及家屬保持密切聯系,能夠擺脫時間、地點的限制;通過每日推送康復類文章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提高其健康知識水平與自我護理技能[11-12]。每周邀請專家開展線上講座,并于結束后安排有獎競答,盡可能確保每位患者主動參與。每個月舉行1次聯誼會,鼓勵患者主動分享自我護理的經驗,不僅可以提高其他患者的康復自信心,還可進一步完善自我護理能力[13-15]。因此,在個案管理的基礎上展開延伸護理干預有助于實時監督患者執行力度,指導其飲食、用藥行為,糾正患者錯誤行為,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本研究中,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SAS、SDS 評分較對照組低,表明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干預模式能夠減輕AD 術后患者不良情緒。分析其原因在于,護理過程中針對AD 術后患者心理特點針對性進行心理護理,能夠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情緒,降低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度,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維持生命體征穩定,有助于疾病康復。此外,本研究還發現,干預3 個月內,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干預模式能夠降低AD 術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提升護理滿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由于護理期間指導患者維持良好的血壓可以減少術后出血以及病變的進展,囑咐患者密切監測體溫變化,及時服用抗感染藥物可降低減少切口感染的發生。同時,通過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并協同其家屬共同監督患者用藥情況,確保患者出院后規范完成個案管理小組制定的具有針對性的術后康復項目,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術后多種并發癥的發生,有效保障患者圍術期安全,從而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干預模式在AD術后患者中應用,能夠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緩解其負性情緒,減少手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