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幫全,馮曉燕
(重慶三峽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重慶 萬州 404020)
目前,中國不少地方的景區設計同質化問題突出,忽視了因地制宜打造重點。例如,耗費財力、物力設計的水上樂園、花卉觀賞等項目只在特定時節火爆,過時便無法供消費者使用,占用土地且不美觀。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在形式上簡單,強調功能、空間設計,經濟上又比較務實節約,注重內在思想性。通過以少勝多、去繁從簡的手法進行表達,簡約而不失格調和優雅。基于景區當前建設的情況考慮,將極簡主義設計風格應用于鄉村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符合實現景區長期發展的戰略目的,極簡主義“以人為本”的設計風格不僅滿足旅游者追求簡單生活的心理需求,也能達到減低景區開發成本的目的。
極簡主義,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一種研究語言結構的悖論。為了對語言準確描述,不得不對語言規則系統進行大量的擴展,對不同的語法結構擴展不同的規則,直至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徹底解決棘手問題的方法:即完全消除規則和結構——極簡主義消除了冗余的框架,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取得更大的成功。極簡主義的流行和發展迎合了經濟發展、環境破壞和能源危機以及滿足節能和生態良性社會發展的需求。極簡主義設計追求形式上的簡單純凈,在設計風格上注重“質”的體現,包含追求產品“品質”和事物“本質”兩個層面。通過保留原生態來塑造出個性、簡潔的設計產品,極大地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善于表達整體空間中“少中有多”的思想,運用自然色彩于設計之中,詮釋自然共生的理念,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極簡主義作為一種設計風格在全球非常有影響力,尤其在德國、北歐、日本盛行。德國以包豪斯風格為代表,主張“少即多”,提倡以人為本,反復古風格,善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將獨到的材料、色彩進行嚴謹的搭配設計,以達到非常好的視覺效果。北歐受當地慢節奏生活影響,通過運用色彩和人性化的設計風格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生活環境的保護理念。日本強調本地獨特的文化底蘊,將禪學思想融入極簡主義,用最純粹簡單的圖形、非裝飾,突出表現禪學中空寂的意境,成就了一種引領時尚的設計風格。總體來說,極簡主義設計風格雖然在不同地域被應用發展,但都不偏離極簡主義去繁從簡的本質。因此,可總結為下述風格特征:
極簡主義以形式的最小化和功能的最大化為原則,來詮釋極簡主義設計風格,例如在農業觀光園中的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應用。農業觀光園具體包括農田、果樹、花卉的種植,水產的養殖等,因用地本身就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形成規則的幾何圖形,所以極簡主義設計手法在應用設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又如運用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無印良品,在包裝設計上體現“無”的設計形式,運用簡約洗練的形態、自然樸實的材料、純凈簡單的色彩強調產品的功能性與實用性。極簡景觀設計大師彼得·沃克在景觀設計中強調幾何和秩序,各種自然材料如卵石、水池、草地包括植被的種植設計等都被納入嚴謹的幾何秩序中。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在居住景觀的園林綠化中地應用,做到綠化與美學兼顧。
在居住景區設計中,極簡主義利用環形的散步道與周邊景觀進行自然而簡約的設計融合,刻意模糊二者的邊界;再輔以陽光、空間的配合設計,營造回歸自然的感受,利用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有限的空間內表達無限的意境。同時,在極簡景觀設計中,多使用在建設中開鑿的巖石、砍伐的樹木或拆除的舊房子等鄉土材料,既可以節約成本,又可與周圍環境相融。考慮到經濟適用,故在眾多極簡景觀的設計中,形成了景觀固定、色彩獨特的材料搭配。例如,使用擁有溫度感的“木”質材料時,在顏色的使用方面,用純凈的白色建筑設計以突出自然景觀,與四季色調相搭。對于大片的純白景觀中,適當調色搭配使用,如景觀中的指示牌可用黑色等。將極簡主義設計風格應用于鄉村旅游景區的建設中,在景區建設成本上既節約又兼顧美感的表達,對于鄉村旅游景區游客追求逃離城市、修心養身的心理層面的需求能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鳳凰花果山景區位于重慶市萬州區正東部的太安鎮,距萬州城區28公里,景區總規劃面積15.3km2,其中核心景區5.7km2。從2016年,開始建設茶鄉風情街、農耕文化館,開辟了杜鵑花谷、茶嶺古泉、鹽茶棧道、鳳凰頭、打望石等景點,被譽為重慶市最大的開放式公園。2019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盛產的茶葉獲得EU歐盟、NOP美國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景區內有三峽庫區農業文化遺產的典范大石板千層梯田,重慶市最大的連片高山茶園,千年的桂花樹、檬子樹、皂角樹以及丁家箭樓、司南古祠等十余處古老文物,還有太平公主羽化成鳳的傳說和明代一品官員牟仲泰隱居墾田種茶的歷史故事。境內的鳳凰山(又稱九鳳山),是萬州近郊的避暑休閑勝地。現已建有渝東北最大高山花海、杜鵑谷、有機茶田、高空速滑、夢幻天地游樂場、叢林恐龍樂趣探險等景點,建成水上世界、小水果采摘等游客參與性項目。特色旅游商品有蜂蜜、土雞蛋、土雞子、野山菌及茶葉“三峽銀針”等。目前景區建設有以下幾點問題:
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強調整體考慮,使整體圍繞中心對象展開設計,營造時空與場所的體驗,表達空間創造“少中有多”的思想。縱觀鳳凰花果山鄉村旅游景區的整體布局(圖1),過于看重附加設施的投入,使得景區被不同的項目分割成不同的游樂場景,導致景區主體形象表達不突出。景區擁有的農業故事、茶葉品牌受到忽視。景區內恐龍谷、夢幻天地(圖2)、5D電影院(圖3)、水上樂園等娛樂設施和大片的花卉種植反而成為吸引游客的重點。在馬蜂窩、大眾點評平臺上有關鳳凰花果山景區的評價,“茶鄉”的提及率為零,一眾的游客都將重點放在了景區內建設的花谷、游樂園上。有評價指出,這些景點很適合兒童游玩。原本的“鳳凰茶鄉”失去了茶鄉的韻味,眾多繁雜的建設項目使得景區成為城市的游樂園,容易在游客心中形成無差別感,重游興趣降低。

圖1 鳳凰花果山全景圖

圖2 鳳凰花果山夢幻天地

圖3 鳳凰花果山5D電影
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色彩使用比較單一并且留白較多,但鳳凰花果山景區較多項目的色彩應用與整體的環境不搭配。例如,在景區內成片的花谷有黃色、粉色、紫色等顏色,色彩各異的花卉種植,使單個顏色沒有形成規模達不到震撼的效果,而各色的花卉也稀釋了景區整體的綠色。景區內吸引兒童眼球的各類游玩設施如蘑菇城堡,為迎合兒童的審美需求,刻意美化了蘑菇的顏色,彩色顯目的蘑菇達到卡通可愛的效果,但突兀的彩色與周圍的樹木、茶田不相搭配,在景區格外顯眼。此類項目的色彩使用,容易使游客跳出鄉村主體的綠色色調,形成一種逛游樂園的旅游感受,造成游客心中“雜亂無章”的游玩體驗,失去鄉村的獨特魅力。對游客而言,相當于付出更多的機會成本換取在其他景區一樣的游玩體驗,故而也就無法成為游客流連忘返之地,對景區長遠的發展不利。
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在建筑造型中也非常精簡,運用簡約洗練的形態,與景區原生的建筑造型相得益彰。鳳凰花果山景區的一些建筑造型的設計比較突兀,造成景區主體形象的體驗誤差。鳳凰花果山景區盛產茶葉,景區圍繞“茶”設計了采摘體驗館、主體酒店等,但基于景區“鳳凰花果山”之名,在景區的入口處設計了桃子的造型,而景區內部沒有與“桃”相關的建設項目,這樣的打造,使游客忽略茶的形象定位也沒有“桃”的旅游體驗,造成旅游落差感。景區內“葉子民宿”矗立在茶田中也顯得突兀。葉子民宿正面視覺為葉子的形狀,以葉子狀的立體空間設計房間整體造型,而距離葉子民宿不遠的視野開闊的玻璃觀景房,為平常房屋造型,故無論是近景觀看還是景區俯視的觀賞,都使得葉子民宿的設計風格與背景格格不入,破壞了茶田景觀的美感。這方面的造型設計還包括景區內花谷、茶田中的各種模型。景區內有不少質樸涼亭的造型,本是一種觀景飲茶的意境,但在一片茶田的中心設計一個現代感十足的語標、人物造型,使得游客有身處工業園區花壇之感,與鄉村、茶園、涼亭不搭配。還有,在成片的花谷中設計較大的蝴蝶造型,單景突出,不能與花谷相融,過于醒目,反而無法營造一種花香蝶飛的意境。“出戲”的造型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的視覺沖突感,容易使游客無法全身心投入鄉村田園風光之中。
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強調運用極少的材料,通過設計簡潔的幾何形式表達自然之感,適宜的材料運用能使景區建筑與周邊環境進行自然的連接。鳳凰花果山景區屬于鄉村旅游景區,但一些建筑設計使用了城市建筑的材料。例如,景區門口及游客中心的設計,采用硬質、冰冷感覺的金屬、復合材料,營造出一種嚴肅的氛圍。景區內很多游玩設施也是直接運用金屬材料打造,金屬材料的使用,比較體現科技現代感,與鄉村旅游景區輕松、休閑的氛圍不搭配。
通過對鳳凰花果山鄉村旅游景區建設的問題分析,從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角度出發提出幾點建議,以期為景區后期的開發提供幫助。
在鄉村旅游景區的布局中,應首先考慮突出主體形象,沿著主體形象形成旅游故事線,再輔以簡單的材料、較少的元素進行搭配設計。要減少繁雜項目的設計,賦予景區空間感,以達到震撼的效果。作為開發者應有較強的極簡意識,以“少”勝“多”的開發手段,不僅可以節約人力、物力、財力,還能對景區本身的資源做到深度開發,形成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從鳳凰花果山景區實際情況來看,有關茶的建設都集中于鳳凰茶鄉片區,游客中心一帶的茶葉項目比較少,為了加深游客對景區“茶”業的認知,景區內稍有盡量減少與茶無關的項目設計,在整體觀景的視野中盡量減少其他作物的種植,以規則有序的茶葉種植為主,保留并增加與茶園搭配的涼亭用以休息,做到不分割整體景觀。娛樂活動的設計也應圍繞茶事展開,例如炒茶活動、唱山歌、跳太安茶連蕭舞等,減少附加的建筑設施,增加本土的特色活動,使游客的娛樂活動也成為景區的一幀風景。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講究“少”即是“多”。圍繞“茶”的主體形象深度挖掘設計旅游項目,給予景區足夠的空間感,不僅能體現景區的主體文化、特色產品等,還能增強景區獨特的吸引力。
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色彩方面突出單一色彩、崇尚自然等特點。淡雅之美表現在顏色使用的減少,但不影響整體景觀的韻律,更利于給游客一個自然舒適的空間,除去混沌世界的煩擾。同時,飽和度不高的色彩,讓人覺得舒心,帶給游客一種優雅淡然,樸實無華之感。鑒于鳳凰花果山地處九鳳山,有高山梯田,主色調為綠色和樹干的深棕色。因此,房屋建筑的墻面、屋頂可多使用麥色。基于主色調綠色,盡量避免種植顏色各異的花卉。即便是一些必要的游玩設施的設計,也應盡量使用貼合自然的顏色進行設計。例如對于蘑菇城堡的蘑菇色彩設計,應盡量用貼近蘑菇的褐色調設計,與之相襯的場地可使用綠色草坪,這樣更加搭配。
極簡主義設計風格要求造型簡單、純粹、統一,反對雜亂,往往以簡潔的幾何形態表現建筑。鳳凰花果山的一些建筑形態與周圍建筑風格不襯,容易使游客曲解景區主體形象的表達。因此,在大面積的建筑上要減少造型的繁雜,在細節之處加以突出展示。例如對于鳳凰花果山景區門口的桃造型,可以采用開放式的入口或是簡約鄉村院門的入口形態設計,但在路標、重要提示標牌上則附以簡單的茶園圖標,加深游客對景區茶業的印象。在民宿造型的設計上,盡量使用與景色相搭配的設計形態,但可在門牌等標識物上附上茶的小圖標。要在茶田的靜態景色中設計生動的圖標,建議以“茶農”的人物形象進行設計,減少不搭配的造型設計。運用相適宜的色彩、造型能通過視覺直觀地表達景區的主題,在設計方面做到與整體景色和諧,利用精巧的設計加深景區的主體形象。色彩、形態是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突出體現的視覺元素,合適的色彩搭配、造型設計能做到在景區開發建設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本的鄉村風貌;在滿足游客的鄉村旅游需求的同時,盡可能地保留原住民居住的鄉村環境。
極簡主義設計在材料方面要求突出統一的設計風格和施工成本的經濟性。因此在材料的選擇上,要盡可能地使用與景區環境、理念相符的經濟實用的材料。根據鳳凰花果山景區主要為茶葉和樹木的環境情況,在景區建筑的設計中應多選擇“木”質感較強的材料和與其搭配的石材,兼顧美感和就地取材的經濟性效能。例如,景區游客中心可使用木材與石材搭配進行墻面設計,對于游玩設施,盡量使用木材或是石材進行設計。在民宿內部、涼亭等的細節設計上,可以選取木材、布藝等材料進行搭配設計。“木”質材料表達出溫暖的感覺,也貼合景區樹木較多的環境,將建筑材料本土化進行景區建設可以達到自然景觀與建筑相融一體的效果。
無論是響應國家的政策支持,還是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鄉村旅游景區開發、探索必然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應用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在持續發展的基調下,根據當前鳳凰花果山鄉村旅游景區的建設情況,嘗試提出打破當前景區發展窘境的建議,在吻合大方針的前提下,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在鄉村旅游景區的開發中,以村莊為基礎,依托民俗文化歷史演變,使原本只具鄉村形態的居住區域表達其文化與底蘊。將極簡主義設計風格應用于鄉村旅游景區中,致力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良性的開發循環利用,對鄉村環境的改善、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