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
“‘臨死前能不能認為自己這一生是閃閃發光的呢?’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亮呢?”
作文中曾出現過“人”字描紅,一撇一捺,簡單至極,但細細觀之,卻發現寫好這個字并不容易,是“逆風起筆,藏而不露”,是“中鋒用筆,不偏不倚”,是“停滯迂回,緩緩出頭”。一個“人”字,是簡單的也是復雜的,而想在平凡又瑣碎的生活中讓自己的生命閃閃發光,更加不容易。
但再瑣碎,能瑣碎得過在動物園里喂食動物和清掃動物糞便嗎?再平凡,也不過是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照料的動物們交流。
三月時,飼養員們要忙著給動物的房舍除冰,融化漫長冬天里的積雪,要將在越冬舍里避寒的動物轉移到夏天住的屋子或活動場所里;夏季換季時,為了讓動物們吃上新鮮的飼料,飼養員們要去牧草地里割草。此外,飼養員們還要給動物們做飼料,依照動物的喂食時間投喂動物,清掃動物糞便,檢查動物們的健康狀況等。
然而,在這些瑣碎的日常里,飼養員們也經常思考:“優秀的動物園,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建一個隧道。”
“讓孩子們和家禽近距離接觸。”
“把客人放到企鵝池里。”
……
這是飼養員們構筑的“動物園的理想藍圖”,因為沒有錢,所以這份理想藍圖是漫無邊際的,又因為漫無邊際,所以這份理想藍圖沉睡在書架的角落里十五年。十五年后,沉睡在書架中的這份藍圖發揮了巨大威力,讓這些飼養員的夢想成了真——市里批了高額預算,旭山動物園用這筆錢建了當年飼養員們的理想動物園,即“兒童牧場”。
“年輕的時候,我們幾乎每天晚上都和同伴聊起自己心中理想的動物園。無論這個理想在當時多么夢幻、多么不真實,大家都不曾放棄,并為它做好萬全的準備。這份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打掃糞便是辛苦的,清理猴山是瑣碎的,理想也是不容易實現的,但年輕時的愿望,誰說在十年、二十年的磨煉下,不能破土而出,拔節而長呢?在瑣碎生活中堅持是件不容易的事,但這種堅持最終會鑄就一個人的品格。
這是堅持的意義。
“煤油爐上放著土豆和雞蛋,下將棋的時候,隨手抓過一只烤好的雞蛋,‘哐哐’地磕幾下,單手利落地剝下蛋殼,往雞蛋上撒一把鹽便塞進嘴里。或者抓起一個土豆,放進嘴里大嚼特嚼,同時認真地在將棋盤上決勝負。”
這是動物園的日常,但動物園同時也是一個生死交錯的地方。
前輩打掃象舍的時候,被象牙從后背戳穿了身體,當場死亡。小海豹在悉心照料下,仍死于營養失衡;因為認為鳥沒有棲木很可憐而搭了一根棲木,導致黑冕鶴被卡死;西伯利亞狼,狼爸爸約翰在狼媽媽梨香去世后,受了很大的打擊,日漸衰弱,在其他飼養員認為它隨時會倒下死去時,它等了它的飼養員一個星期,而后在飼養員出差回來時安心地死去。
然而,在前輩死后,飼養員們繼續著自己的工作,但因為與死亡為鄰,所以每個人心里都保持著一份恐懼,從而更加認真地做著自己的事;因沒有經驗導致動物死亡,那就找出原因,下次不再犯錯——允許失敗發生,應該是年輕人的特權;而在與動物生死牽絆的過程中,飼養員們也明白了“我們每個人,都一天天地老去,一日比一日接近死亡。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向死而生的。”
“正因為難逃一死,大家才拼命地向前;正因為生命有限,我們才要盡最大的努力活著。”
這是生命的真諦。
當了二十五年飼養員的阿部弘士在《動物園的生死告白》中為我們呈現堅持的意義,也述說生命的真諦——人就是在平凡瑣碎里為夢想不斷堅持,在失敗進步中積累經驗,在見證感悟生死中成長起來的。而對目前的我來說,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活著?是在這些書籍的瑣碎中,是在自己生活的平凡里,堅持尋找“人”,尋找生命的意義,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