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海 廣東財經大學體育教學部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社會中各行各業都與經濟整體的發展聯系密不可分,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精神文明素質的內容之一,在百姓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中,體育產業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體育賽事、全民運動等都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作用。對著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也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臂之力,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在共享模式下參與到更多的體育運動,也為共享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共享經濟是當前人們對日常生活所需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產物,它是指將閑置資源使用權暫時轉移到需求方手中,通過互聯網中介手段,實現生產要素最大化的使用。與傳統的經濟模式相比,共享經濟更加符合現如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也符合當下人們的消費理念,無論是共享空間、共享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暫時的需求也不會像過去對其支付高昂的費用導致物品等閑置造成經濟損失,是社會經濟發展下符合人們需求的產物之一。同時,共享經濟的壁壘相較于傳統經濟也更低,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在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共享經濟的誕生無疑于是貼合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生活需求的經濟模式,更是群眾精神文明不斷提升的表現[1]。
體育從古至今是人們對健康以及身體素質進行驗證和培養的方式之一,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體育事業對社會的經濟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無論是從體育賽事、體育彩票以及全民運動在一定程度上,體育事業不僅為人們的健康以及精神有所幫助,同時對于社會的經濟發展也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不難發現,體育事業的發展能夠拉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吸納也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還能擴大經濟的社會內需,拉動人們的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吸納社會資金。體育產業已逐漸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將二者有效結合,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還能對我國的體育事業發展提供相應的輔助,也為民眾帶來新的體育運動環境和理念。
縱觀發達國家體育產業在國家經濟中的占比不難發現體育產業對于國家的經濟也有著拉動作用。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我國體育產業逐漸從過去政府管控的“一家獨大”逐漸發展成為市場經濟下的“百花齊放”,資本市場通過人們在溫飽問題解決后精神層面需求不斷增加的形式下,群眾對運動、健身的理念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在體育用品的投資方面也越來越大。精神文明的提升象征著經濟的繁榮富強,近年來,運動電子裝備也逐漸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人們對自己生活質量的要求不再僅僅停留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身體健康以及精神享受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體育產業的發展也與國家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2]。
我國是人口大國,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現如今百姓對精神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活質量也不斷提高,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運動、健康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體育資源來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但實際情況則是體育設置以及體育資源已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導致大量廣場舞占停車位等社會安全隱患事件發生。因此,及時對體育公共資源進行整治,添置更多的體育設施,根據群眾的需求對體育設施進行添置才能滿足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民眾的精神文化發展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共享經濟模式與體育產業的有效結合對民眾的需求也能提供相應的幫助。
如上文所提到的,體育產業的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仍然處于不夠完善的階段尤其是體育健身休閑業和體育競賽表演業,調整升級產業結構對于我國體育產業而言迫在眉睫,也是社會發展下產業融合的必經之路。例如,將體育健身休閑業擺脫以往只針對體育鍛煉的內容,結合影視業、制造業、旅游業等,將體育健身休閑業真正滲透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促進體育產業的經濟增長。例如阿根廷的全民足球就能夠體現出體育產業對國家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阿根廷的足球運動作為全民運動,不僅吸引了本國的民眾積極參與各類賽事、活動,同時也發展成為阿根廷的一張旅游名片,吸引了全世界各國的足球愛好者。因此,完善的體育產業結構不僅是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方式之一,更是當前環境下,融合模式發展的重要內容,無論是互聯網、新媒體對于目前的體育產業的發展都能夠提供有力的幫助,作為相關工作人員應當積極思考、不斷創新,對體育產業結構進行真正有效的完善。
體育產業屬于經濟型產業,往往通過人們的集體運動來完成,對環境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占用任何資源,因此,通過體育服裝制造業、體育用品制造業能夠產生經濟收益;其次,體育產業還具有環保性,現如今我國提倡低碳環保生活,體育運動可以引導人們進階大自然、享受運動為身體健康帶來的價值,低碳環保出行等都對我國的環保事業有著幫助作用;高效性,體育產業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和引導性,一個國家的足球隊、籃球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亞于一個大型企業,因此,體育事業具有高效性,能夠為社會帶來高效的經濟效益,引導民眾參與其中;同時體育也具有和諧性,體育運動可以凝聚人心、團結人民,提高人們的合作意識,為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保障,群眾參與在體育運動中也能有效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共享經濟模式的存在也是社會經濟發展下的產物,不僅環保同時還能在短時間內創造經濟價值,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相應的幫助,因此,二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通過將二者的有效結合可以真正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民眾需求緊密結合的發展需求[3]。
共享經濟作為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下的產物,對于我國的體育產業而言結合共享經濟模式能夠對我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和血液,同時,也能對共享經濟以及體育產業的融合提供相應的輔助??v觀經濟的發展,產業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同的產業經過融合能夠發揮出更大的經濟作用,同時還能促進社會整體的發展,對民眾的生活質量以及精神文明也能提供相應的幫助。
為使共享經濟理念下體育產業的發展能夠發揮其作用,首先,相關單位人員應當對共享經濟理念加深認識,結合體育產業的發展需求以及發展特點,不斷學習和應用共享經濟模式下的體育產業發展方向、方式以及渠道,不斷探索實踐,了解體育產業的發展需求,并結合共享經濟模式拓寬體育產業的發展路徑,保障我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其次,政府還要做好對體育產業的管理,結合共享經濟模式對以往局限體育產業發展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進行改善,與民營企業進行有效的融合,將體育產業與市場經濟不斷加深融合,從而促進體育產業在共享經濟,理念下的可持續發展?;诖?,完成我國體育產業的頂層設計,確保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洪流中,體育產業也能夠發揮其作用所在。
體育設備的運輸往往會造成高額的物流運輸費用,對體育事業的經濟發展造成經濟影響,事實上,隨著共享經濟理念的落實,體育設備共享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共享理念,共享體育設備,減少一些過于沉重設備的運輸,減少體育設備運輸的費用,真正實現高速共享。其次,在競技體育賽事方面,信息共享尤為重要,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現如今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方便,因此,可以通過融媒體實時轉播體育賽事,在賽事結束第一時間通過互聯網媒體發布賽事新聞,提高群眾對體育賽事的關注,提高體育產業的知名度;與此同時前期也要做好宣傳工作,通過共享信息的方式,為體育賽事前期的宣傳工作打好基礎[4]。
共享出行理念是低碳生活的衍生物,共享出行提倡對交通工具的最大化使用以此來減少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其中共享房車、共享營地等都代表著共享經濟理念下人們生活的變化,也是共享經濟與體育產業的融合,多元化的共享產物也是體育產業更加豐富,拓寬體育產業的發展路徑,使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共享經濟理念下的體育產業結合更加緊密,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在共享經濟下的體育活動中,豐富人們的日常體育運動方式。
此處的空間指的是體育空間,籃球館、足球場、羽毛球館等體育運動場所的共享可以為群眾帶來更為便利的運動場所。通過體育運動場館的共享,提高民眾的參與度。同時,還能發展共享空間的智能化,智能化的設備現如今也是共享經濟理念下需要不斷發展的內容之一,在智能化設備的應用過程中,不僅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智能化設備進行學習和不斷實踐應用,以此來保證共享空間的可持續發展,也為民眾的體驗感提供相應的保障。
當前,年輕人對自己的投資比重越來越大,在思想理念上也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提升自身?;诖耍蚕碇R、教育也可以為體育產業與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發展方向。例如,線上共享課堂,可以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授課一些體育運動課程,但要注意的是課程對學生的人身安全要提供保障,避免體育鍛煉造成人身傷害。其次,還可以通過多人小課的方式進行授課,共享課堂內容,不僅能夠吸引一些群眾由于課程價格高導致其不愿意參加課程來參與學習,還可以為年輕人提供具有共同愛好的社交平臺。
共享經濟理念是金融風暴過后世界經濟的產物之一,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體育產業在我國對于民眾而言,需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大。因此,通過共享經濟下的體育產業,通過融合性的發展,可以有效提高民眾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同時也能提升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使共享經濟發展理念真正融入在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確保我國各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整體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