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才強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健康學院
目前對于鄉村振興視角下的麗水體旅產業融合研究所涉及的文獻資料較為有限,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亟待深入和完善。因此,本文將從城鄉發展、旅游與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麗水體旅產業融合的現狀和問題入手,探索麗水體旅產業融合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和價值,同時提出相關的可行性研究、路徑和對策建議,在實踐層面上為麗水市鄉村振興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效對策和參考。
麗水體旅產業與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關系。
首先,鄉村振興可以為麗水體旅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麗水市擁有豐厚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通過鄉村振興策略可以打造出更多的有特色、有品質的鄉村旅游和體育項目。通過挖掘農村資源,深入挖掘文化底蘊,保護和發掘歷史文化遺產等方式,可以讓鄉村旅游和體育項目更加具有吸引力,為麗水市的體旅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其次,麗水的體旅產業也可以推動鄉村振興的實現。體旅產業的發展需要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多方面支持,這些資源的流入和投入可以改善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同時也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并改善生活條件。體旅產業還具有較高的帶動性和輻射性,可以促進周邊產業的發展,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
麗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一個集生態、文化和旅游為一體的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麗水市針對體育旅游產業進行了大力發展,積極打造新的體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近年來,麗水市先后舉辦了中國輪滑錦標賽、麗水國際超級馬拉松、首屆浙江省生態運動會、連續3 年承辦全國水上運動項目皮劃艇等一系列頂尖重大賽事,成功打造了多個知名賽事品牌。此外,麗水市還推出了七大體育文化旅游線路,開發并推廣了山地越野、登山健身等多項體育休閑項目,引導游客走進自然,體驗鄉村、山林、湖泊等多個景點的美麗風光。麗水市的體育旅游產業正在不斷壯大,成為推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盡管麗水市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前景良好,但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麗水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如交通、旅游信息管理等方面存在瓶頸,難以滿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旅游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第二,區域分布不均衡。麗水市旅游資源分布不均衡、開發程度不一,導致游客分散,拉低了旅游景區的人氣和收益。政府應該加大對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扶持力度,推動旅游景區的協同發展,提升旅游總收入。
第三,急功近利的旅游模式。有些旅游從業者急功近利,為牟取暫時的經濟利益而損害環境和游客的權益。政府應該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其道德素質和服務水平,切實保護旅游資源和游客的權益。
隨著國家近年來的鄉村振興和旅游業的發展,麗水市的體旅產業和鄉村振興也在不斷的融合發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
麗水市積極探索體旅產業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以旅游開發為驅動和載體,貫穿整個鄉村振興的發展過程。在具體實踐中,麗水市依托自然景觀、文化底蘊和區域特色的資源優勢,推動農村旅游、特色餐飲、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打造多樣化、高品質的旅游產品,推動農村經濟的增長和農民收入的提高。
為進一步推進麗水市的鄉村振興和體旅產業的融合發展,市政府制定了《麗水市鄉村振興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該計劃提出了促進鄉村振興和體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具體措施,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產品創新、支持農民創業和就業等。同時,該行動計劃也規定了時間表和任務進度,合理地分配了有限的資源和資金,加快實現麗水市的鄉村振興和體旅融合發展。
為推進麗水市的鄉村振興和體旅產業的融合發展,還出現了許多典型和代表性的案例。例如,在麗水超馬“最美賽道”已經成為了理想的旅游點。麗水綠道作為一項具有代表性的“大公園”,成為市民“走進鄉村”“親近自然”的一種新方式。
根據規劃,到2021 年,麗水將完成138 個鄉鎮、1675 個行政村的2733 公里綠道,初步構建起“一江絲路壯美、十城秀美江、百鄉珠玉、百里山水長廊”的麗水大花園綠道網絡,這是我市近年來發展最快、最具特色、最具特色的綠色通道。以“綠色通道”為基礎,開發“自行車經濟”,使“運動賞景,休閑體驗友誼”,已形成一股新的休閑旅游趨勢。據不完全統計,僅以“綠道”為依托,每年都有至少100 場賽事在此舉行,這對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提高了甌江綠道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綠道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體育是集聚人氣,依托甌江綠道網,將周邊村鎮、道路、土地等資源進行整合,最大程度地將沿線村落串聯在一起,促進民宿、農業觀光、休閑采摘等產業的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為地方農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徑。
麗水市把“體旅游”和“鄉村振興”有機地結合起來,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并以此為依據,探討了如何把“體旅游”和“鄉村振興”有機地結合起來。但在推進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例如基礎設施薄弱、旅游服務水平不夠高、行業培訓不充分等。因此,需要進一步深化體旅產業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理念和方式,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提高,共同推動麗水市的鄉村振興和體旅融合發展。
近年來,麗水市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和體旅產業融合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在這一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瓶頸和制約因素,需要政府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解決。
政策環境是推動麗水市鄉村振興和體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政策執行力度不夠強,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完善等原因,政策環境對麗水市的發展產生了一些制約和影響。
在推動麗水市鄉村振興和體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人才缺失是一個影響因素。促進產業和領域協調發展,必須配置專業化、高素質的人才,以保證人力資源的供應。
基礎設施和產業集群化的缺乏是制約麗水市鄉村振興和體旅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因素。產業集群化不利于資源集聚和優化,也對前段產業鏈的升級和轉型帶來妨礙。同時,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也制約了旅游服務環節的發展,影響了體旅需求的增長。
麗水市委對當前麗水市體育+旅游產業發展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十分關注,于2021 年11 月出臺了《蓮都區加快推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政策意見》。文件中指出:為推動“26 縣高質量發展”工作布局,實現全省共同富裕工作目標,推動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特制定如下政策。
第一,制定扶持旅游業的政策
我們將積極推進“研學”“旅游”“團建”“會議”四條優質旅游線路的建設。第一批市級、省級、國家級科研實訓基地各獎勵10 萬元,省級科研實訓基地30 萬元,國家級科研實訓基地獎勵80 萬元;對第一批市級、省級、國家級科研實習基地分別給予6 萬元、15 萬元和30 萬元的獎勵。晉級的基地將會得到一定的補貼。
第二,在體育產業扶持政策方面
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創建重大體育產業平臺,對首次評為省級體育特色小鎮、省級運動休閑小鎮等的建設主體,給予5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凡有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體育產業示范單位、國家體育工業示范項目及省級體育休閑基地的,最高獎分別為60 萬元、50 萬元、10 萬元、80 萬元。
第三,發展品牌商業體育賽事
鼓勵社會力量引進承接、舉辦古道越野賽、馬拉松賽(半馬、全馬、接力賽)、定向賽、自行車(山地賽、公路賽)、無動力水上項目等,實行分段超額累進獎勵。引進賽事人員(裁判員、運動員、技術代表等,下同)達到100-1000(含1000)人的給予每人200 元的獎勵;超過1000-2000(含2000)人的部分,給予每人250 元的獎勵;超過2000 人以上的部分,給予每人300 元的獎勵。
第四,加快體育協會健康快速發展
首先,區體育協會承辦或執行國家、省、市、區級重大體育賽事活動,經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審核批準后,按照賽事活動規程方案確需發生的費用,憑相關憑證按實際發生費用進行補助。
其次,區體育協會承辦或執行全市性、全區性群眾體育活動的經費,賽事活動人數需達100 人以上。由體育協會自行申報,經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審核批準后,給與一定的經費補助,原則上補助在總費用的80%以內。(一年只補助一次,且補助金額不超過2 萬元)。
再次,每年為各級體育社團工作提供激勵資金。各體育團體于每年十一月十日以前,將本年度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總結匯總,匯總后報送區文體廣電旅游體育局。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根據單項體育協會的機構健全、管理規范、活動舉辦、協會宣傳、經費保障、競賽成績、市場運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評估考量。評出一、二、三、四等獎,分別給與2 萬元、1.5萬元、1 萬元、0.5 萬元的獎勵。
最后,體育場地免費開放補助,為保障百姓健身房等體育場地免費對外開放,對各類場地給予水電費、勞務費等補助,對拆裝式游泳池年補助1.5 萬/個,城市百姓健身房1.2 萬/個,農村百姓健身房0.6 萬/個,多功能運動場0.6 萬/個,籠式足球場0.36 萬/個。
隨著我國體育、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國內的體育旅游市場也呈現出日趨激烈的競爭態勢。這一競賽的背后,其實是一場關于運動旅游業的人才之爭。加強體育與旅游業的結合,提高體育與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應加強對各類體育旅游人才的培訓。為此,麗水市各級體育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加大對本部門的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讓他們更好的為地方體育旅游工作服務。麗水市目前僅有2 所高校在社會體育、體育教育和旅游管理方面設有專門的專科。根據麗水旅游和體育的發展趨勢,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需求,細化學科專業,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其實用性,切實為地方體育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提供人才。
在產業發展層面上,通過對體育旅游產業的規劃,引進具有高融合性的核心產業,綜合構建陜西獨特的體育、文化、旅游、創意產業集群,并對體育旅游的文化創意項目進行深度研究,實現體育旅游產業鏈的不斷延長,提高自身的價值。在產品開發方面,將旅游與體育相結合,乘旅游活動這一“東風”,既能將麗水本地的體育文化旅游產品推向市場,又能扭轉麗水山區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滯后的局面,推動體育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近幾年,在麗水市,有超級馬拉松、水上運動項目、輪滑、國際攝影、登山、徒步、攀巖、露營等,有很多全國性的競賽項目,都是為了增加游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麗水市以漂流、龍舟賽、皮劃艇等為主要內容的水上體育賽事的聚集與融合,為其開發具有特色的體育旅游產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通過旅游與體育產業的聚集發展與互動融合,能夠更好地整合相關的資金、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并將兩條產業鏈進行譜系與集團化,培育一批麗水本地的體育旅游龍頭企業;同時,依托麗水的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發展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體育旅游產品,形成麗水的特色體育旅游品牌。
總而言之,相關部門要積極突破傳統觀念的禁錮,轉換自身的角色,強化產業融合的理念,充分意識到二者的結合具有很好的經濟社會效益與發展前景。體育與旅游等相關部門,要將體育與旅游的融合工作納入自身的產業發展規劃之中,構建部門聯動機制,積極開展溝通與交流,以重點工程為載體,推動產業融合,推動地方體育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相關政策及文件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