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
(廣州市住宅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9)
隨著經濟水平的全面提升, 現代建筑作為一種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項內容, 當前居民對現代建筑的要求越來越復雜, 甚至每個國家的現代建筑設計水平已經成為體現其經濟實力等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當前的快節奏社會中, 個性化的現代建筑設計已經成為建筑設計行業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通過人性化的設計, 不僅可以提高建筑的外表與魅力, 同時還可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因此可以說, 如何將人性化設計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進行科學運用對當前的建筑設計行業來講, 既是一向較大的挑戰, 同時也是一種機遇。
對于我國的建筑設計行業來講, 現代化建筑設計模式發展的高潮大約為上世紀60 年代左右。 對現代化建筑設計模式發展中的特點進行分析, 可以將其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 現代化建筑設計模式在發展過程中往往要求與時代的發展模式相適應; 其次, 在其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一個特征就是要要求建筑的使用性與經濟性, 并且在現代化建筑設計模式的發展過程中, 建筑材料與結構等始終是其進行發展的重點內容; 此外要盡可能避免采用一些傳統建筑的風格與樣式, 并積極提高建筑設計作品的整體美感, 并使建筑的主題在整體上保持一致[1]。
人性化建筑設計的目的就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環境的各種創新需求, 從而提高社會居民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度。 在建筑設計工作中, 來自人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 人們的主觀意識往往是決定建筑各方面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采用科學的方法將建筑技術、 人們的主觀意識與自然環境因素進行有機融合, 可以使設計出的建筑有效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 并充分發揮出其在自然中對空氣以及氣候調節等的積極作用, 從而使人、 自然與建筑科學的形成一種相對而言較為和諧的狀態。
在建筑建設過程中, 其設計的人性化程度逐漸成為當前社會居民們所共同關注的一項內容。 傳統的建筑設計工作中, 很多設計人員將重點放在了建筑的作用以及經濟收益方面, 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只重視建筑內部空間的運用、 建筑材料的質感以及建筑的外觀。 但傳統建筑設計中的相關設計內容已經不再符合現階段人們對建筑的更高要求。 對于建筑行業而言, 在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以及經濟收益的同時, 也要在設計的過程中盡可能結合更多的人文情感, 從而使設計出的建筑在符合基本的作用與經濟效益的同時, 能夠滿足更多現代人們的生活要求[2]。 將人性化設計理念融入到現代建筑的設計中,就是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融入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思想, 并通過對人們日常生活習慣, 思想感情等的全面分析, 充分結合到建筑設計的各方面內容中。 總而言之, 想要有效實現人性化的現代建筑設計, 首先就要對其內涵進行準確深入的了解, 才能使設計出的建筑充分滿足人們的具體需求。
隨著人們對日常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建筑行業內施工技術的不斷改進, 居民對建筑的設計提出了更多人性化的要求, 滿足這些人性化的要求,也就逐漸成為當前建筑設計行業中相關從業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 所有的設計內容最終都是為人服務, 因此人的需求也就成為了建筑設計工作開展的核心, 若設計工作忽略了人的實際需求, 那么設計工作的實際效果就與它原本的目標發生了偏離。 因此甚至可以說, 當前階段建筑設計人性化程度已經成為評判某個建筑設計作品優劣的具體條件。
對現代建筑高度進行劃分, 主要可以將其分為低層和多層建筑, 以及高層和超高層建筑。
3.1.1 優點
對于低層和多層建筑而言, 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往往與自然環境較為親密。 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因與地面距離較近, 因此較容易拉進與其他使用者的關系, 若作為住宅, 還有利于老弱病殘等弱勢人群的出入。 同時由于其建筑體積較小, 因此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更加靈活的布局, 并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協調, 從而在促進建筑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同時實現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作用。 由于結構并不復雜, 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往往較為輕松, 材料的花費也隨之減少, 這樣更有利于將多余的建筑成本運用到其他的建筑設備與部件上[3]。
3.1.2 缺點
低層和多層建筑最主要的缺點就是對土地資源不夠節約。 使用人數相同的情況下, 低層和多層建筑相較于高層建筑而言, 耗費的土地資源更多。 同時, 由于使用人數較少, 對于一些日常的防水, 保溫與隔熱等工作的耗費平均下來花費更高。 此外,由于建筑密度較高, 因此建筑的占地面積就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 一些公用設施的建設工作也不免會受到一些影響。
高層與超高層建筑與低層多層建筑相比最顯著的優點就是土地利用率較高, 在占地率較低的同時可為在較高密度的城市中留出更大的室外活動空間。并且對于高層建筑的上層使用者而言, 往往視野較為開闊, 空氣質量也較好。 由于高層建筑所能接受的使用者較多, 因此更利于相關單位進行規模化的管理。 但同時對高層建筑而言也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 例如作為住宅而言, 其公攤面積往往較大, 并且由于建筑體積較大, 其建造的成本與日常管理的成本也較大。
在建筑中任何細節上的變化都有可能對其中生活的人們產生心理上的影響。 而且在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 對建筑內部空間環境的設計會直接影響到后續使用者在使用建筑過程中的舒適性。 若建筑內部的空間環境很難為使用者帶來較強的舒適感, 那么極易使人們產生較為消極的思想情緒, 從而使人們對建筑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 長久下來極易影響到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嚴重時甚至還會帶來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4]。 因此, 將人性化設計理念運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時, 要嚴格遵循舒適性原則。
共享性原則是指人們在建筑內部的空間進行日?;顒拥倪^程中, 在一些公共的空間往往會產生一定的聯系或社交關系。 因此在運用人性化設計理念進行現代建筑設計時要注重建筑內空間的共享性原則, 在建筑內部的公共空間中設計一個能夠積極吸引人們進行社交的場所, 通過這樣的場所可以有效增強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系。 并為不同人們社交活動的開展提供機會。 當有更加良好的社交場所提供給人們時, 絕大部分人們都愿意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該場地中舉辦的社交活動中。
結合性原則是指在運用人性化設計理念對現代建筑進行設計時, 要盡可能將不同種類的各種元素進行有機結合, 從而形成較為新穎的設計細節。 不同人對于建筑的需求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因此在人性化設計理念引導下的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想要盡可能滿足不同人們對于建筑的需求, 就要將一些人們對于建筑的不同類型的需求進行有機結合,從而設計出包容性更強的建筑內部空間。 在運用人性化設計理念進行現代建筑設計時遵循結合性原則,可以更加充分的滿足不同人們建筑內部空間的多種需求, 從而實現現代建筑設計人性化程度的有效提升。
結合人性化設計理念, 對現代建筑進行設計時需要遵循的合理性原則, 指的就是相關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要遵循相關設計方法的客觀規律, 不能謹遵循自身的主觀意見對建筑的設計進行隨意修改, 同時要盡可能結合當前階段的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考慮, 避免因為盲目遵循人性化設計而忽略了現代建筑的實際質量。
結合人性化設計理念對現代建筑進行設計時,既要考慮到使用者對建筑的需求, 同時還要重視建筑的外在形式美感。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 人們的審美能力逐漸提升, 盡管不同人的審美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但同時也存在著較為相似的地方, 在進行二者對比上, 大部分人的選擇是統一的。 相關人員在進行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建筑外觀整體上的協調性, 積極融合一些時代性的藝術特點, 使其在視覺上具有更強的時代氣息[5]。
結合人性化設計理念對現代建筑進行設計時,最主要的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在對現代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 要始終將人的主觀理念作為現代建筑設計的核心與目的。 在對相關設計細節進行完善時, 要始終圍繞人來進行, 使設計出的建筑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要求。當前社會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已經普遍得到滿足的情況下,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更加符合當前時代全面發展對建筑設計行業提出的相關要求, 同時其也是能夠充分激發出現代建筑根本屬性的一項重要途徑。
加強對景觀的設計, 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建筑整體的美觀程度, 同時為建筑的使用者營造出更加良好的自然環境氛圍。 在以往的設計中, 一些建筑的綠化以及自然景觀只設置在兩棟樓間的空地上, 這樣很難起到陶冶使用者心境的同時, 也使得建筑的整體綠化率不符合國家要求的最低綠化率。 因此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整體的人性化設計時要積極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 結合建筑整體的分布情況對建筑周邊的景觀進行設計。
以住宅的設計為例, 相關人員在對住宅小區的整體情況進行設計時, 要充分掌握小區內建筑的實際分布情況, 并將景觀設計的重點放在小區的出入口處。 出入口一般人流量較為密集, 因此設計師要在不影響日常交通的情況下, 積極使用一些帶有裝飾性的綠化植株, 還可設置一些較小的裝飾型建筑,這樣不僅可以為小區出入口營造出一種較為積極的氛圍, 同時還可有效提升小區的人性化水平。
在進行人性化的現代建筑設計過程中, 細節是否完善是判斷該建筑設計人性化程度的一項重要因素[6]。 因此, 相關人員在對現代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 要以較為縝密的態度去審視設計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細節。
仍舊以住宅建筑的設計為例。 對其進行人性化設計時, 要盡可能為使用者設計出一套安全、 舒適且較為方便的日常生活環境, 并通過其中存在的一些細節來滿足人們日常的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 例如在戶型面積的允許范圍內適當加大起居室、 廚房以及衛生間的面積與范圍, 又或者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以較為寬敞的起居室作為家庭活動空間的核心,這樣可以更好的加強家庭成員的學習行為, 勞作行為以及互相的情感溝通。 在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廚房與衛生間的距離, 從而降低因管道過多所帶來的外觀影響。 在廚房或衛生間等房間內, 可以提前預留一些家庭必備電器的位置, 如冰箱, 洗衣機,熱水器等。
人們的行為方式以及思維狀態等會受到建筑空間環境的影響。 若建筑的空間內運用了大量使人感受到輕松、 愉悅、 平靜或悲傷等情緒的情景, 那么就表示該建筑的設計具有一定的精神屬性。 同類型的建筑往往需要設計一些不同的環境氛圍進行搭配,而建筑環境氛圍的實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要取決于相關設計人員的設計水平。 顏色作為一種視覺因素,往往能夠對人們產生較為直觀的影響。 例如一些暖色調運用在建筑的設計中, 可以輕松為人們營造出一種較為溫馨的環境氛圍。 而運用一些冷色調則可以為人們營造出一種平靜冷淡的感覺。
隨著當前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不斷進步, 居民經濟水平已經能夠基本滿足其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 人們對精神方面的需求就變得越來越高。 建筑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實現現代建筑的人性化設計, 不僅可以更好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建筑需求, 同時還可全面提升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 從而促進我國建筑設計行業的持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