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星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工業的發達階段, 人們開始對環境問題的思考, 加之霧霾等問題的出現, 人們對日常生活的環境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口號下, 人們更加重視構建資源節約型、 環境友好型的社會模式, 也在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道路, 建筑施工行業也逐步向這個方向發展。 所以, 在這一背景下, 裝配式施工技術有了廣闊發展空間。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是指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具體施工步驟所采用的施工方法[1]。 施工技術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工作效率, 使施工工作高效有序。由此可見,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 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 我們應該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堅持技術不斷的提升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 有力地推動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中, 施工技術管理是關鍵環節, 對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應用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術發展, 可以逐步實現對建筑技術的創新與優化。 而隨著人類社會經濟技術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建筑建設技術的不斷更新, 人類社會對建筑的施工工藝與安全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對建筑技術管理也有了更加具體的目標。 因此, 為在確保施工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施工效能,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與運用。而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在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對預制施工結構, 預先在工廠中加工預制構件部分及全部的構件。 在完工后, 將各種構建運送至施工區域內, 并按次序拼裝在一起, 以完成施工。使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 就必須確保在施工現場提前預留鋼筋和孔洞, 方便于日后裝配的預制構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極大地提高施工效果, 配合工程的精密加工, 保證建筑構件綜合質量的提高, 保證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優勢包含很多方面有助于提高施工質量; 實現管理模式創新; 提高管理效率; 有效的節約資源; 減少環境污染, 具體如下。
裝配式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可以促進建設項目質量的提高。 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建筑構件可以在施工前做好, 主要建筑構件的制造可以通過制造商的統一生產模式來完成, 這可以解決現澆施工技術中存在的產品質量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 利用機械設備完成預制構件的吊裝, 實現完整的建筑主體結構的構造。在施工過程中,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可以取代傳統的人工操作的部分工作, 有助于減少人工操作造成的施工誤差, 大大提高施工質量[2]。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支持下, 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模式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為了滿足工業生產和標準化設計的要求, 施工管理部門也需要對管理進行相應的調整。 同時,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也將使施工的各個生產環節更加完善, 提高勞動力素質, 從而逐步形成一種更符合現代建筑發展要求的新的施工管理模式。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施工領域,大大簡化了施工流程。 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 生產效率的提高對項目最終收益的提高也有重要影響。筆者結合實踐經驗發現, 應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建筑工程項目, 在縮短工期, 降低用工量方面有著明顯的效果。
在過去, 采用傳統的施工方法, 墻壁必須用混凝土澆筑。 澆筑前, 應使用鋼筋建造基礎墻結構[3]。木材是這種建筑墻體構件的基礎材料, 可作為建筑模板, 但木質材料長時間的氣候作用下容易受潮。其特性也決定了電路板不能重復使用, 也很易失去它應有的經濟價值。 裝配式建筑在生產施工中制造構件, 并非單純制造結構, 而是通過批量投產來加快制造速度。 想要進行加快制造, 必須提前設計零部件的模型, 并采用高質量材料進行模型的制造,以保證模型可重復使用, 降低木材的應用頻率, 節約制造模型的材料, 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的構件生產線是機器作業, 而不是采用大量的人工成本參與制造流程, 這樣才能高效、 快捷地制造各類零部件, 提高零件的制造效率。
普通的現澆建筑結構在建造的過程中將產生巨大的室內污染, 包括噪聲污染、 粉塵污染等, 排出大量建設垃圾, 會對周圍的河道、 湖泊、 地下水產生污染。 建設垃圾引起對河道、 湖泊以及地下水等的污染; 大量有害化學物質導致污染。 如果能夠完全利用裝配施工方法, 這種自然污染源能夠獲得有效解決。 在預制施工階段, 各種必要的建造結構需要在設計并準備好的廠房內完成。 施工期相對較短,不會產生很大的施工噪聲。[4]
想要提高裝配式施工的總體技術水平, 最關鍵的是在正式施工之前不斷地深入鉆研建筑行業所涉及的有關規范問題, 并把研究成果運用于設計施工方案的各個方面, 以完善科學的施工方法體系。 對施工者而言, 施工的重點是通過研究施工規范和施工方法體系的有關內容, 來達到施工質量的有關規定。 政府主管部門要求對建筑工程實施檢查和審查的, 也可以按規定的條件。 但從裝配式施工的技術特征分析, 建筑施工部門應從一開始就沒有明確確定的專業、 嚴格的施工標準。 基于目前的現狀, 剪力墻構件的設計需要依靠有關技術人員的工程實踐進行。 采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會對施工進度等方面產生限制。
在工程建設行業中, 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養會相對較低, 這些問題的產生不但會干擾正常的施工進度與效果, 還可能干擾該工藝的合理使用。 一旦情況嚴重, 整個工程的質量將會遭受重大損失。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項目中, 想要提高施工質量, 需要依靠技術生產鏈的積極運作。 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 沒有建立科學、 有效的管理制度。在項目管理中, 缺乏全面的數據系統的支撐與使用,也必然會造成整個工程難度增加。[5]尤其是在預制構件方面, 這是最為關鍵的工程過程之一。 在原材料管理上, 沒有統一的標準, 制造商無法保證其預制構件的質量。 針對這些出現的問題, 制造商必須加大對施工技術標準系統的調研與重視。 按照實際生產情況, 選用最合適的施工制造規范, 并配置專門技術人員實施深入分析, 顯然目前這一項工作并不完善。 除此之外, 由于制造商與施工單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夠充分, 對于需要在整個建造流程中所采用的預制構件的具體構造標準并不清楚, 最終結果將對正常施工產生很大影響。 上述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合理使用, 并要求政府有關部門人員予以充分的關注。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化策略包含了施工前, 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管理, 具體內容如下。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實施計劃的前期, 為確保項目的實施質量和施工現場的安全, 有必要進行完善的準備工作。 在開始施工之前, 施工單位就必須主動聯系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審核設計圖紙, 提出設計圖紙中的缺點和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問題, 并提交適當的修改意見, 完善設計圖紙, 以逐步完善設計圖紙中有關信息, 提升設計圖紙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在初步設計圖紙確定后, 要立即進行技術施工交底。 技術安全交底工作必須由項目設計部門的上級主管單位或技術施工部門完成, 同時實施過程中所關注的對項目重點問題和工藝技能的掌握也必須通知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和管理者, 確保施工方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都必須遵照有關程序的規定完成相應工作, 以防止降低工程實施效率的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 在建設各種預制構件的前期準備中, 還必須專門設置工程管理者和監督員, 對預制構件的施工質量和使用情況進行現場監控, 保證預制構件的施工效率。 在預制構件開始投入使用以前, 還必須先對材料品質進行抽樣檢查和考核, 保證預制構件的材料品質和產量都可以達到項目的設計需要, 之后方可準許其流入工地和進行日后的施工操作[6]。
施工并不是個人的事情, 是整體團隊的工作,其中不可控因素較多, 所以, 想要實現裝配式施工產品質量的有效管理, 構建健全的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根據先期準備施工的特殊性, 調整完善品質管理制度, 保證裝配式建筑施工具備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先期準備施工必須遵循品質管理制度,明確生產要求、 技術標準和流程, 發揮品質管理制度的功能, 保證預制系統施工產品設計、 部件制造與安裝作業順暢規范。 除此之外, 還要做好裝配實施階段的精益控制。 通過建立規范的實施過程和考核制度, 規范的程序開展實施作業。 各道工序完成后, 要及時開展建筑工程產品質量的評估, 及時發現并解決產品質量問題。 企業要培養精益經營能力,提升裝配車間的精益水平, 保證裝配車間的施工效率[7]。
PC構件生產過程需要與項目施工設計圖相匹配。 在保證側膜生產精度的前提下, 采用螺絲釘,保證側膜和底部的穩定性, 從而確定設計尺寸。 為防止干擾施工進度, 施工人員必須多次檢測實際施工過程, 在確定所有參數一致后才能實施下一步。當預制的PC構件達到規定尺寸時, 施工人員才能實施下一步脫模。 在脫模過程中, 要根據有關規范和施工說明書進行工作。 當找出鋼筋直徑的正確部位時, 擰緊螺絲釘做好聯接工作, 在確保零件精度的情況下合理的調節預留孔的大小, 從而使模具連接至正確部位。 為保證整個施工的安全與效果, 有必要保證整個PC構件的制造精度, 確保預制構件的生產效果, 實現新型預制構件在PC構件生產中的質量提升。 在此過程中, 為了避免零件表面可能發生的腐蝕, 在制作PC零件時, 需要清潔脫模模具, 也可以使用防腐試劑來確保模具的完整性。 這樣既能保證模具的實際質量, 又能保證模具的使用壽命。 在鋼籠的生產中, 如果需要實現標準化、 規模化的生產模式, 首先根據圖紙的要求將整個融合模塊固定,然后在固定模裝配中加入鋼模, 實現對鋼模的整體控制。
目前, 我國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完善, 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相關質量檢驗規范和標準不夠明確。 優化施工工藝可以提高預制構件的整體質量, 對預制構件的施工環節進行相應的質量檢測, 可以保證整體施工質量。例如, 在建造預制構件時, 施工方需要對現有的鋼筋混凝土進行測試, 以確定其是否符合標準。 引入更具體的質量技術項目, 對裝配施工項目的各個環節提出具體的剛性要求, 確保每一步操作都有相應的標準。 在建筑施工項目中, 管理者能夠及時發現在建筑施工環節中不符合規范的施工安全問題, 并適時進行了補救措施, 合理地減少了建筑施工環節中的隱患, 合理地保護施工者的生命健康, 同時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整體資金投入, 并為我國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可持續發展, 創造了良好的體制保障。
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方案的要求進行放樣和定位。 一般來說, 控制線主要由施工方格網確定, 以確保其與預制構件的施工標準尺寸和位置一致。 初始定位后, 施工人員應再次確認放樣位置, 以避免樁位誤差, 提高施工效率, 確保施工質量。 此外, 應由專人記錄相關數據參數, 以確?;鶞饰恢梅弦螅?為下一步施工做好準備。
在預制構件生產的過程中, 想要保障管理活動的有效實施, 需要建立一條有效的、 完整的管理流程, 這個過程影響著管理人員的作業任務、 作業方式以及作業成果。 在裝配式建筑技術的具體實施中,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設計、 制造與管理必須建立一套體系, 并將它們整合在一個統一的流程中。 在這種流程中, 許多管理行為的優點得到放大, 從而充分發揮這種優點, 使各個環節的運行都能符合工程建設的管理要求。
綜上所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我國建筑技術的發展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也使得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應用范圍迅速擴大。 為了使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和功能, 有效地促進施工技術的發展, 建筑行業專業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和完善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和管理的工作內容, 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程建設中, 探索更深層次的技術方法, 在實踐、 學習和進步的同時, 從宏觀角度出發, 我們將不斷發展和完善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 提高建筑的價值, 為提高建筑的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