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華原道精神及其當代倫理價值

2023-02-26 16:49:57李西堂
西部學刊 2023年22期
關鍵詞:人類

李西堂

(西安思源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安 710038)

人類社會為了很好地生存和發展,需要建立一套倫理道德準則,用以規范社會團體和個人言行。沒有這種倫理道德規范,人類將無異于禽獸。換言之,倫理道德規范是人類特有的文明成就,也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如果說,古希臘以降的西方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法治文化和科學文化,那么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無論儒、道、墨、法,主要是倫理道德文化、政治文化和藝術文化,盡管各家關于倫理道德的具體主張不盡相同,但諸子百家都把諸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悌廉恥”以及“敬天、無為”“兼愛、非攻”“崇德、向善”等所倡導的倫理道德,稱為“道”。違背這些倫理道德就叫“無道”或“大逆不道”,由此形成豐富的“中華原道精神”,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

中華原道精神對當代倫理道德構建仍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使用“道”這個概念,闡述當代中國的“原道精神”,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光輝典范。

一、原道的概念及其傳統表述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和政治倫理概念。《辭源》解釋“道”有道路、方法、技藝,規律、事理、思想、學說等多層意思,不同學者、學派賦予“道”的含義也各不相同,但本文主要取其自然法則(規律)、社會倫理道德(天理、道義、正道、道理、學說、主張)之意。這個意義上的“道”,往往被古代學者神圣化為天理。

天理,就是天道。它除了指稱自然法則外,更多的是指社會方面的公理、道義、道理、學說等。為了強調這種“道”的重要性、神圣性、本源性(根本性),古人往往把社會提倡和公認的這些公理、道義、道理、學說、主張、倫理道德等神圣之理,視為天經地義的道理,謂之天理——天之理、天下之理!可以說,此意義上的“天理”是對“道”這一概念神圣化的詮釋。

原道,也是一個中國古代哲學概論,“原”是核心、本源、原本之意。原道,就是事物的本源之道、原本之道、根本之道。

同樣為了強調“道”的重要性、神圣性、本源性(根本性),古人往往把社會公理、道義、倫理道德意義的“道”,稱之為原道、天道、天理、太極(陰陽)、大道、大中、中道等,即天經地義的大道理和規則。《淮南子》有《原道訓》篇,高誘注:“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歷萬物,故曰原道。”

本文所講的原道,指的就是具有根本性、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公理、道義、道理、學說、主張、倫理道德等主流政治理論和思想觀念意義的“道”,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原道”。比如,馬克思主義道理、社會主義原則就是當代中國的“原道”。

宇宙間只有一個“道”,故曰“天下無二道”[1],猶如“真理只有一個”。在《老子》看來,這個“道”就是絕對的、統一整個宇宙的大道理。宇宙分為兩部分:一是自然界(天地),二是人世間(社會)。自然界的道,稱為天道、天理、太極;人世間的道,稱為人道、世道、中道、公道、公理、公言,就是人類社會倫理道德的大道理。故《周易·系辭下》說:“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清代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太和》說:“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天道和人道是統一的,其精神、道理是一致的。違背天道天理,則一定違背人道公理,反之亦然。

《道德經》、董仲舒《舉賢良對策》都從天道入手,落腳點在講人道;荀子則直接聲明:“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2]韓愈寫了《原道》[3]673一文,也是略去天道,直言人道,認為“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申明“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即“仁義”就是道,是“天下之公言”。

盡管諸子百家對“道”特別是對“人世間的道”各有各的解釋,但儒、墨、道、法等諸家所說的“道”殊途同歸,用意和動機基本相同,都是旨在解決倫理道德問題的,只是各家的表述各有側重,或各執一端而已。

由于春秋戰國及其以前的古語過于簡略,用詞也很不統一,同一個思想觀點或概念,往往出現五花八門的表述。比如“道”,就有原道、天道、天理、太極(陰陽)、大中、大道、人道、世道、公理、公言、一(“道生一,一生二”,一就是道)等大同小異的叫法,后世不僅覺得難懂,而且使本來淺顯的道理往往多被誤解。西漢司馬談在《六家要指》中評論說:“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可是行,其辭難知。”諸家的思想本不復雜,人們完全可以踐行,只可惜用語古奧,“其辭難知!”特別是《尚書》《周易》《道德經》等古文獻,如同天書。司馬談去古未遠,就已經有這種感覺,何況兩千多年后的今天!

自古及今,“道”這個道德哲學概念,一直是中國人最普及、最常用的表達用語。光是與本文相關的道理、道德、道義、規則、方法等意義上的“道”字的成語,筆者就粗略統計出119條,諸如:天道酬勤、安貧樂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傳道受業、文以載道、尊師重道、大逆不道、正己守道,等等。

千百年來,這么多“道”字成語一直使用至今,可見中華“原道”思想影響深遠,為社會所普遍接受。從這些常用成語中,讀者不難領略“道”的基本含義。但需要進一步綜合諸子百家大意,對原道做出較為全面、通俗的解釋,力求把握其真諦。

前已言之,原道分為“天道”和“人道”兩部分,茲分別加以闡述。

二、何謂天道

天道,一般偏指“天地之道”、自然界的道、天地萬物之理(物理),也叫天理、物理、太極(陰陽)、大中、陰陽兩儀,但有時也把社會的某些倫理道德“抬高”為天道——天經地義的道理,以增加其神圣性。

例如,老子在《道德經》中反復談論的“道”(“道生萬物”),就是“先天地萬物而存在”的宇宙大道理。莊子也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4]

《淮南子·原道訓》說:“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5]1《淮南子·繆稱訓》說:“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包裹宇宙而無表里,洞同覆載而無所礙”[5]505。

老莊、《淮南子》揭示了“道”的本源性,強調“道”就是天道。可惜他們說得非常神秘,且認為“道”先天地而生,不免有些客觀唯心主義臆想。但如果按照現代宇宙學,把天地理解成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的一部分,則“道”產生于宇宙混沌時期、天地形成以前,還是有事實根據的。

天道就是太極、陰陽(地天、月日、晝夜等)運動的道理。明代易學家來知德(1525—1604年)說:“太極者,至極之理也。理寓于象數之中,難以名狀,故曰太極。”[6]《周易·系辭上》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就是產生陰陽兩儀的“道”,就是“至極之理”。陰陽本身雖不是道,但“離了陰陽更無道,所以陰陽者,是道也”(1)出自《程氏遺書·伊川先生語一:卷十五》。。這與“一陰一陽之謂道”[7]58的解釋完全一致。萬事萬物都有兩面,并且相互關聯、不斷變化,這就是天道,就是太極。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7]63道就是道理,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器是具體的器物、形而下的。“道”所產生的陰陽,具體表現為“形而下者”的地和天、月和日、夜和晝、暗和明、低和高、背和向、偶和奇、女和男等無數“對立統一”雙方相反相成的“器”(事物),所有的“器”都是按照“對立統一”的“道”(道理)運行的,里面體現、包含和遵循了“道”。

“陰陽”所產生的萬事萬物,都有相反相成的兩面,并且不斷融合變化,這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8]96-97相反的雙方缺一不可,交互變化,亦即二氣相沖“以為和”。“和”就是和諧相處,共同生出第三方東西。“天地之大德曰生”[7]64,“天地合而后萬物興焉。”[9]“和”“生”“合”“興”,亦即和諧、生存、興旺、發達,就是“天道”的道理和“天地之大德”,這是何等美好的境界!

天地、日月是最大的陰陽,其運動的道理就是“天道”。例如,“天道皇皇,日月以為常,明者以為法,微者則是行。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10]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陽到極處就轉陰,陰到極處就轉陽,二者相互配合,和諧運行,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道理。

道就是“太極”(陰陽)變化的道理。朱熹說:“易者,陰陽之變。太極者,其理也”[7]62。“陰陽只是陰陽,道是太極。程子說:‘所以一陰一陽者,道也。’”[11]2565即認為易是陰陽之變化,太極即陰陽變化之理。清代哲學家焦循(1763—1820年)說:“太極,猶言大中也”(2)出自焦循:《易章句》。。可見,所謂“道”“太極”(陰陽)“大中”等古奧玄虛的概念,并非什么神秘之物,說白了,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認定的天之理、物之理、自然之理、天經地義之理!

這些“天經地義之理”的“天道”,不是人為規定的,而是先天存在的,是“天生”的,甚至按老莊的過分說法,是“先于天地而生”的。所以,董仲舒說:“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12]。這句話不是強調事物一成不變的形而上學思想,而是一個條件復句,意思是只要“天”萬古永在不毀滅,“天道”就萬古永在不會變。猶如只要宇宙萬物永遠不毀滅,萬有引力定律就永遠不會變一樣。

古人為什么要反復強調陰陽相反相成等“宇宙大道理”是“天理”,甚至肯定其在天地誕生之前就存在呢?

這首先是古人對宇宙誕生問題的哲學解釋,更主要的是為了增強“道”的權威性、天經地義性。就像“王權”本來是人世間強大政治集團的產物,但統治者卻要與“天神”扯在一起,所謂“君權神授”、天子“受命于天”,無非是為了賦予王權的神圣性、權威性和不可抗拒性。

然而,強調萬物和諧的“天道”不是目的,只是為旨在實現社會和平、安寧的“人道”張本,為社會治理和倫理道德修養提供理論依據,而不是對超自然的天外宇宙有什么特別的興趣。

三、何謂人道

人道,是與“天道(地道)”相對的概念。天道、地道都是自然界的道,人道則是人類社會的道,主要指人事、為人之道或社會規范,是人們必須遵守的政治、法律、倫理、道德準則等,是人類社會認同的“天下大道”。

大道是什么?就是人類為和平、安寧地生存、發展而設立的倫理道德,就是人類的最高價值觀。大道至簡,“道心即天理,”(3)出自焦循:《易章句》。“良知即是道。”(4)出自徐愛:《傳習錄:卷中第165條》。具體地說,天下大道就是使人類和平、安寧地生存、發展的大道理。人類和平、安寧地生存、發展,這是人類及每個人來到世間的終極目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百家集成的中華傳統文化蘊含宇宙大道,是人類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根本。人類及每個人和平、安寧地生存的大道理天經地義,永恒不變。

就人類的最高價值觀而言,道是人類和平、安寧地生存、發展之道。換言之,人道,就是人類為了和平、安寧地生存下去而設立的禮法、秩序、天理、良心、正義、道德、孝道、慈善、和藹、倫理、仁義、誠信、勤儉等倫理道德觀念。對國家來說,這些都是“治道”要實現的目標;對個人而言,則是倫理道德修養的具體內容、要求和為人處世的正確方法、態度,是人應該努力做到和遵守的“人道”。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宇宙大道(天道),主張“道法自然”、道法萬物之自然。道家強調“人道”不是任何人為的規定,而是由“天道”決定的。“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61人必須取法天道、順應天道,如果逆天行事、違背天道,就會遭到“天譴”。

人道是規范人類社會秩序的倫理道德,天道、地道是規范天地世界秩序的自然法則。韓愈說:“故天道亂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地道亂而草木山川不得其平,人道亂而夷狄禽獸不得其情”“主而暴之,不得其為主之道矣”[3]689。如果天道、地道亂了,日月星辰就不能正常運行,草木山川就不能平靜相處;人道亂了,就連夷狄禽獸也不得盡情生活。可見,天道是與人道密切關聯的,而人道就更直接關乎社會和平、安寧與否。如果天下無道,則民無噍類,何異于禽獸世界!

道并不神秘,也不遙遠。道在人心,“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7]5“道”就是中庸之道、仁義之道、人倫之道。“道”離人并不遠,人可以通過正心誠意修煉而成道;人如果遠離人事、遠離仁義去“為道”,就是空談,就不能真正地“為道”。這是鼓勵人們努力實踐,向“道”靠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正家之道在于正倫理、篤恩義。”[11]1963提倡人道,加強倫理道德修養,對于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和平、安寧,減少貪欲和紛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歷朝歷代對此非常重視,儒家特別是宋明理學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留下了大量有價值的寶貴資料,對今天的社會治理、公民修養、倫理道德建設很有借鑒意義。

四、天道與人道的關系

前已言之,諸子百家講“天道”不是目的,目的是為實現社會和平、安寧的“人道”提供理論依據。具體地說,天道與人道是高度一致的;天道是固定的、神圣不可違犯的,它規定和監視著人道,是人道的理論基礎和根據;人道是天道的延伸、運用和具體化。

中華傳統文化與印度的來世文化不同,也與西方天國的宗教文化不同。中華傳統文化不脫離人事言天道,立足現世談理想,在人道中實現天道,在現世中求人道,用意全是為了解決現世人類社會的問題。

今天看來,天道理論充滿唯心主義和神秘色彩,而人道則是很現實、很有必要和值得提倡的,只是再無必要把人道置于唯心主義的天道基礎上,直接倡導和踐行我們當代社會的“道”就很好。

老莊和《淮南子》有點脫離人道而談天道,把“道”講得非常神秘,幾乎喪失了對人們道德行為的指導意義。董仲舒為了增強“人道”的客觀性和權威性,把“天道”作為“人道”的神圣依據,編造出“天人感應”的謊言。但這種認為天有意志、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天的思想,在董仲舒之前早就存在,其積極用意在于借天勸善抑惡,更多的則是借以行騙謀私的消極意義,總體而言是唯心、虛假、有害的。

《左傳》記載,鄭國星占家裨灶預言鄭將發生大火,人們紛紛勸子產按照裨灶的話,用玉器禳祭,以避免火災。子產回答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裨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豈不或信?”遂不禳祭,亦不復出現火災[7]454。子產明確認為天道離人道很遠,互不涉及,不可信,這倒有些唯物主義精神。

儒家認為“道不遠人”,道在人心、公道自在人心,道家也認為“道無處不在”。例如,“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13]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處處都有一定的規律、規范和道理,此乃人應遵循的“道”。人遵循道,就叫“守道”“得道”;不遵循甚至違背道,就叫“失道”或“無道”,輕者為世人所不齒,重者為天地所不容!

由此可見,“道不遠人”,道就在每個人的身邊。為善為惡,得道失道,一念之間!

北宋邵雍認為,盡管“天道遠,人道邇”,但人應該“盡人情,合天理”(5)出自邵雍:《伊川擊壤集·大人吟:卷十六》。。只要人的行為合乎人情(人道),就是合乎天理,二者是統一的、一致的。

天道是和平共處、善良美好的,“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7]15天道與人道在和平共處、善良美好這一點上也是合一的、一致的,叫“天人合一”。

但是,人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就能與天合一。人只有自覺提高修養,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界,才算與天合一。換句話說,人必須通過修養,使自己“守道”“得道”“有道”,才能達到與天合一、與天保持一致。如果作惡多端、傷天害理、逆天背道,就是“無道”(無理),不僅談不上與天合一,還會為天理所不容。

物極必反,天道忌滿,人道忌全;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強極則辱。這是天道,也是人道,所以做人做事不要過火,要留有余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8]21-22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功成身退”是天道,更是人道。

五、弘道的重要意義

“道”是天地宇宙和人類社會的正常秩序和規范。自然界的道(天道)是天定的,天地萬物是自然存在、自然運行的,通常不會出現離道、失道、逆道而行的問題。

人類社會的道(人道、倫理道德),則要靠人來弘揚,具體地說,需要人來識道、體道、悟道、明道、傳道、循道、衛道、守道、行道、修道,等等,我們統稱之為“弘道”。

人是“弘道”的主體,只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7]68。弘道就是弘揚道德精神,得靠人去努力修為,才能把“道”發揚光大,不是“道”能自動替人發揚光大。弘道,是人的天職,亦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途徑。否則,人類社會就會出現“大道廢”“天下無道”的混亂局面。

前已言之,人道,就是人類社會為了和平、安寧地生存、發展下去而設立的禮法、秩序、正義、慈善、仁義、誠信等倫理道德觀念和規范。無論何時,人類社會都不能沒有這些統稱為“道”的東西——亦即不能沒有和平、安寧、禮法、秩序,不能沒有天理、良心、正義、孝悌、仁義、誠信等道德倫理。弘道,才會“天下有道”;不弘道,就會“天下無道”。所以,先秦諸子百家,以至宋明理學、陸王心學,無不強調弘道的重要性,因為一個“無道”的天下,何異于動物世界?將是人類社會最大的災難。“弘道”,不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最大作為,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重要貢獻。

讓我們看看先秦思想家們關于“弘道”重要性的經典論述。

《老子》主旨是講“為君之道”,亦即治理社會的原則方法和應遵循的政治倫理,其言說對象是社會管理者,主要是侯王、君主,目的是使“天下有道”,實現和平、安寧。

老子揭示天下“有道”與“無道”——和平與戰亂的兩種情景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8]101天下有道,就會和平、安寧,戰馬會被退還到田間耕種,人民安居樂業,生活自然幸福祥和。天下無道,城郊即是戰場,連懷胎的母馬也要參戰,在荒郊野外生下馬駒,兵荒馬亂,這是何等的苦難!

怎樣才能使“天下有道”?道家認為,對統治者而言,就是要“無為而治”,也就是“無為而無不為”。《淮南子·原道訓》解釋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無為”是說不要在條件尚不成熟時“先物而為”,比如莊稼還不成熟時就不要“先物而為”去收割,就叫“無為”;“無不為”是要順其自然,在條件成熟時“因物之所為”,按事物發展自然規律順勢而為。“無為無不為”絕不是消極應世、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胡干、不瞎折騰,不該為時不為,該為時一定要為,這才是“道常”狀態和法則、才是“天下有道”。所以,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8]82。統治者若能依照“道常”狀態和法則來為政,順其自然,不妄加干涉,萬物和百姓將會自由自在、自育自化。

怎樣才能使“天下有道”?儒家則認為,對普通人而言,就是修道、修身,進行道德修養。孔子不僅主張“士志于道”[7]14“君子謀道不謀食”[7]68,而且明確要求“以道事君,不可則止”[7]47。儒家把人之所以“異于禽獸”的道德性視為人的本質,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養,強調“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7]1,力圖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境,其根本目標就是希望成就一個人人皆為君子圣賢的道德理想國——大同之世。人人都有良好的修養,社會當然和諧美好,這樣的世道可謂“天下有道”。

由此可見,道不僅不神秘,而且大道至簡,人類和平、安寧地生存、發展就是大道。為此,人們無執、無我、無私地投入到為社會、為國家、為全人類服務中去,就是修齊治平的大道。要做到這一切,必須人人行動,從個人修養開始。

中華傳統文化本質上是大道文化,大道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而是促進社會和平、安寧的一切制度措施、道德規范和行為表現;對大道的闡發,是中華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先賢認為,人類的理性不完備,必須通過自身后天的努力加以改變,使自己更為智慧,更為安樂,更為高尚。辦法之一就是通過一種我們叫做“圣賢之道”的修養方法提升自己。

提升個人修養,當然少不了學習。學什么內容呢?西漢揚雄《法言·學行》說:“學者,所以修性也。”中國人的“學”主要指的是道德修養、智慧成就,即學習做人的圣賢之道。所以《大學》開篇便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里明確指出,成人的學習之道,就是踐行道德修養。怎樣踐行道德修養?就要明德、親民,直至達于至善,努力成就圣賢境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倫理道德修養,天下不就實現了和平、安寧這一最高和終極價值目標了嗎?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原道精神”。當代中國的原道精神就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創導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思想體系,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和文化,包括我們要踐行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包括我們要傳承的紅色文化精神。所有這一切,就是當代中國的“原道”,就是當代的“天理”和“天下大道”。

黨的二十大明確宣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堅持道不變、志不改。”這個“道”就是當代中國的“道”,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

今天,我們的社會需要繼續加強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全社會無論干部群眾都需加強個人道德修養;道德和法律都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盡管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我們既要發揮思想道德的引領和教化作用,又要發揮法律的規范和強制作用,注重把一些基本道德規范轉化為法律規范。當道德淪喪、不自律的時候,就要注重發揮法律的強制作用。素質是嚴教、嚴管出來的,是守法“守”出來的。不教而誅固然不對,但一味說教而不予懲罰當然沒有效果。有嚴格的法治,才會有良好的道德素養。

猜你喜歡
人類
顫抖吧,人類
哈哈畫報(2022年4期)2022-04-19 11:11:50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會成長起來嗎?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6:54
人類沒有進化好
人類過去長啥樣
出發!去最北人類定居地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共建“人類之眼”
人類,快醒醒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导航|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2021国产在线视频|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欧美精品1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婷婷午夜影院|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在线网|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5555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国产91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视频|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亚洲区一区|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99免费视频|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狠狠| 91热爆在线|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丝袜国产一区|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不卡|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狠狠亚洲五月天|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国产AV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青青草91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九九| 久久青草热|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 亚洲综合在线网|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五月激情综合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天天爽免费视频| 色偷偷一区|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色综合天天操|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69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一区二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