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使得建筑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大力推進建筑業發展的同時,也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技術相關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當今信息時代的科技發展特點,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人才的需要,必須強化教學改革,優化課程教學。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階段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然后提出新工科視域下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標準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新工科視域,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教學模式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0.036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Standardized Teaching Mod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ngineering
ZHOU Hualian
〔Guizhou Open University(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has mad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 rapidly. While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professional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lated major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 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teaching means should be innovated.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innovative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fi rst analyzes several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and proposes the reform measures of the standardized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from the new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mode
0 引 言
與傳統的建筑工程類專業人才相比,未來的新興工業、新經濟需要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既要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又要具備“學科交叉融合”的時代特色,使學生不但能夠利用已有知識解決當前問題,而且能夠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以應對將來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在技術上引領行業發展。在新工科視域下,不僅要讓學生具有高超的技術水平,而且懂得經濟、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人文素質。
1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標準化教學體系不完善
傳統高職院校注重理論教學,把實踐性教學視為理論教學的一項輔助環節,其目標是檢驗理論教學中的某些理論內容,以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直觀理解,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和分析運用能力。此外,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訓教學中,學生通常都是按照老師講授的作業程序或作業指南所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實際操作,主體性并未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同時也忽略了行業對從業人員提出的職業要求標準。因此,在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實踐教學體系仍缺乏完善性。
1.2 教學效果考核流于形式
在職業技術教育中,存在著諸多的歷史原因,造成了實習教學管理松散、教學成效評估的流于形式。在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不科學的、不注重實際教學效果的問題。許多職業學校對實踐課的評價方法和評價力度都不如理論課。通常情況下,學生只要參加了實習,根據老師的講解和實驗指導書的要求,就能拿到一個比較滿意的成績[1]。同時,由于缺乏對實習教學評價制度的剛性要求,高職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性水平下降,從而影響了實習教學的質量。
1.3 課程教學內容比較落后
盡管教學內容不斷得到更新和充實,但一些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仍然沿用著老舊的教科書,教學內容也有一定的滯后,與實際的社會發展是背道而馳的。建筑工程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教學內容主要集中于教學理論,而忽略了實踐性教學。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實際操作并能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許多大學生存在著就業困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不強,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施工技術每天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如果一直維持原來的樣子,就會陷入停滯。因此,高職院校應深入剖析課程滯后現象,進行有效的調整,與學生的未來發展相結合,與人才培養方案相適應。
2 新工科視域下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標準化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2.1 持續完善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
職業技術學院要做好對建筑業和市場發展趨勢的調查與分析,了解建設企業在人才發展等各方面的需求,并針對不同的專業特點,認真設計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戰略,真正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化建設目標。過去,大多數高等職業學校實行的是“2+1”的教學模式,即:學生在學校學習2年的理論知識,然后進行1年的頂崗實習。但這種“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目前人才發展的基本要求[2]。為此,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方式,采取“2+0.5+0.5”的標準化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學校學習2年的專業知識,再用6個月的時間進行綜合培訓,然后進入企業進行6個月的頂崗實習,與相關企業建立合作辦學的模式,共同為行業發展培養專業化、規范化的人才。在標準化課程設置方面,與工程測量、施工方案設計、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施工材料進場監督等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頂崗實習是指學生到公司進行實習,通過實習來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為他們以后的工作積累更多的經驗。
2.2 科學創建標準化專業課程制度
從高職建筑工程技術教育的實質來說,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他們適應新的職業發展需要,因此需要建立“崗、課、證”相結合的標準化課程改革體系,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提高和擴展。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注意圍繞建筑工地進行設計,建立與實踐相結合的標準化課程體系,積極實施以工作流程為基礎的項目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然后針對原有的專業課程進行針對性、科學性地增加或減少,從而實現課程系統的優化[3]。此外,要大力推行創新的教學體系,設立特長生專題、培養社團等,以促進學生的專長學習,通過參加各種技能競賽、校外實習等形式,逐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對其進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輔導,為將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2.3 完善雙證合一的教學內容
在高職院校開設的課程教學項目中,有必要增加與職業資格考試有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可以了解和掌握有關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在“兩證合一”的教學評價體系中,又稱“教、學、證”相結合,結合市場需要和職業資格證書的基本要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開設與“八大員”、室內裝飾設計師、混凝土工等專業相關的技能培訓。通過將學歷評定與專業課程的內容結合,實現了職業資格與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朝著職業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為未來的順利就業指明了方向[4]。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專業優勢、興趣、特長等特點,進一步完善專業技術課程體系,強化實習技能的訓練,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在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從而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3 結 語
在新工科背景下,建立一套實用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標準化教學模式,對培養高技術、高素質的工程技術應用人才有很大幫助,是促進我國建筑工程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總之,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是促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其理論與實踐技能的培養將成為建筑行業與社會教育工作者共同關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梁照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索——以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科教導刊,2020(33):46-47.
[2]仇永明.高職院校產教深度融合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J].知識經濟,2021(13):120-122.
[3]朱靜,張永強.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舉措探析[J].科技視界,2021(33):129-130.
[4]張彬.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設與改革措施探討[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2):162-163.
作者簡介
周華蓮,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