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供圖|楊瓊 高峰

大豐服務區
江蘇鹽城國省干線公路總里程1785公里,南北向最長國道里程約246公里,東西向最長國道里程約123公里,近年來,鹽城市公路交通部門克服全國普遍存在的服務區建設資金、土地、運營等方面難題,創新工作思路,打造品牌特色,積極先行先試,在普通國省干線服務區(以下簡稱“公路服務區”)建設推動和品牌創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公路服務區建設是路網安全高效運營的迫切內在需求,但長期以來,以公路交通部門主導推進的服務區建設,在土地、資金、經營模式等方面,因協調資源多,推進落實難,導致服務區建設多停留在文件上,難以得到有效運營,針對這一痛點、難點,鹽城市公路交通部門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的支持下,努力爭取將此項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并上升到市政府重點工作層面加以推進,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領導多次到鹽城公路服務區建設現場,并與市委市政府對接,切實解決僅依靠公路交通部門建設統籌協調難的問題,形成了鹽城全市各地各部門合力共建的局面。
2016年起,鹽城市將公路服務區建設列入市政府“兩重一實”重點項目加以推進,市委主要領導多次指示、批示,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和現場推進會,壓緊壓實各地各部門工作責任,明確由公路交通部門牽頭,建立了各屬地政府和財政、自然資源、發改、商務、文旅、應急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督查通報,細化工作任務,協調解決各項問題,明確屬地政府解決土地性質調整、土地指標落實、征地費用籌措,市商務部門解決加油站配套建設,市交投集團負責服務區建設和資金籌措,為公路服務區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為加快構建現代化交通運輸服務體系,鹽城市編制了《鹽城市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區布局規劃(2019-2025)》(以下簡稱《規劃》),并經鹽城市政府專題會議討論通過。《規劃》綜合考慮了鹽城全市現有21條1785公里普通國省干線的車輛通行特征、安全需求和公路沿線既有社會化服務條件,進行統籌布局,力爭實現車輛在全市干線公路網內行駛1小時或50公里內就有公路服務區,做到干線公路建設到哪里、公路服務區就延伸到哪里。
例如,全長246公里的國道228線鹽城段承擔了繁重的過境交通,大多穿越農林鹽場,社會化服務能力極為有限,建成通車以后,夜間路邊隨意停車現象嚴重,交通事故頻發。為此,全線統一規劃了9個公路服務區,錯開布設5個上行、3個下行和1個雙向服務區,公路服務區平均間距24.6公里,遠高于公路服務區建設間距標準。針對各公路服務區的不同服務對象和地域特色,在公路服務區停車、餐飲、汽修等基本服務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條件同步規劃游客服務中心、鳥類展覽館、農產品售賣區、危化品停車區、公交回轉場、物流服務點等配套設施,走出“服務區+”融合發展的特色。
鹽城市還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的加油站布局規劃中充分考慮了公路服務區加油站的設置需求,確保已建成公路服務區加油站全部增設到位,在建公路服務區加油站全部同步建設,為公路服務區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此期間,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專門組織專家,進行方案評審和技術指導。在每個新建公路服務區的設計、招標、施工、驗收等環節,定方案、定目標、定時間,促進度、促質量、促安全,保證了公路服務區建設高速度、高標準、高質量推進。
截至目前,鹽城市已建成公路服務區11個,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停車位1335個,提供停車、住宿、餐飲、充電、汽車檢修、如廁、休息、熱水、無線網供應等服務,日均服務車輛8000輛,2.4萬人次。待到2023年,鹽城市規劃公路服務區的全部落地后,公路服務區數量將達到27個,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停車位3000個,預計日均服務車輛1.8萬輛,5萬人次。

條子泥服務區
鹽城市開發智慧化運營管理平臺,將所有公路服務區納入平臺管理、公路服務區的視頻監控接入交通路網中心監控平臺,配套設置服務信息提示系統,車牌自動識別系統等,確保公路服務區的日常運營監管常態化。
在建設智能化管理服務區的過程中,鹽城市將服務區監控視頻與道路監控視頻并網聯控;新增高清鏡頭(手動光圈)實現監控全覆蓋無死角;增設一體化抓拍功能,實現人臉抓拍,400萬客流量統計;安裝ETC信息采集系統、LED交通屏控制卡系統,實現大數據信息采集功能。
此外,在立足服務區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基礎上,鹽城市還圍繞“交通+旅游”主題,融合旅游驛站建設,結合交通物流、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需求,搭建“服務區+旅游”“服務區+地方文化”“服務區+物流”“服務區+三農”等平臺,不斷推動創建復合功能型服務區,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紅色革命歷史文化、綠色自然生態文化、藍色海洋經濟文化、白色海鹽鹽商文化組成的“四色文化”,是鹽城區域文化特色和歷史底蘊,也是鹽城市公路服務區品牌建設的源泉。
為此,鹽城市始終堅持把地方文化特色的挖掘與融合貫穿于公路服務區規劃、建設、運營及品牌創建全流程,以文化作為先行示范的源頭,結合鹽城市的國省干線區域分布和相應地域文化特點,打造“一區一品、一區一特”,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鹽城公路服務區品牌鏈、風景線,形成交通保障與地方經濟、城市形象相得益彰、互動促進的良性局面。
此外,鹽城市以沿海灘涂資源和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依托,深挖“四色文化”,以紅色革命歷史文化為主題打造國道204線響水運河、省道233線建湖上岡、九龍口,國道343線阜寧馬家蕩、省道329線射陽開發區等公路服務區;以綠色生態文化為主題打造國道228線亭湖黃尖、大豐三龍、大豐,省道349線鹽東等服務區;以藍色海洋文化為主題打造國道228線濱海、射陽海通、射陽臨海、東臺條子泥等公路服務區。
截至目前,鹽城市運營的公路服務區已創建交通運輸部“司機之家”5個,以及鹽路驛站、黃海鹿鄉、天仙緣等3個省級公路驛站。下一步,鹽城市計劃新建服務區全部按交通運輸部“司機之家”和省級公路驛站的驗收標準設計、建設,建成時將同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