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博
文題呈現
請以“假如我有一臺時光機”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透露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相關信息。
寫作引導
1.審清關鍵字詞。“假如”代表假設,說明這是一道想象作文題,“有一臺時光機”是作文的背景和線索,可由此把自己的想法串聯起來。有了時光機之后,主人公會去哪里?有什么遭遇?想到了什么?大家可進行思考。
2.選好中心事件。想要寫好這篇作文,中心事件的選擇是關鍵,小眾化的、新奇的、曲折的、有趣的故事情節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所以在選材上,要仔細斟酌,不妨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最喜歡什么人,最喜歡哪個朝代,最喜歡哪個國家,是對未來更感興趣,還是想要回到從前,等等。定下基本的寫作方向后再對情節作進一步細化,如此便能“下筆如有神”了。
3.注意遣詞造句。除了故事本身的獨特性以外,仔細打磨語言也是增強作文感染力的有效手段。大家要多用細節描寫來還原場景,多用修辭手法來美化語言,多用優美詞句來增加作文的文采,這樣錘煉語言,作文的可讀性會大大增強。
下水文章
假如我有一臺時光機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時光機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不,我就擁有一臺。看著這臺具有銀白色外觀、金屬磨砂質感的機器,我不禁興奮起來。坐進去,透過高清玻璃,外面的世界清晰可見。低頭,一排排LED屏整齊地出現在眼前,時間、地點、人物、環境,只需要輸入關鍵信息,便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見到想見的人。
今日正讀《稼軒長短句》,對辛棄疾的人生遭際頗為感慨,便想去他的時代看看,于是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坐在時光機里,輸入“南宋”“帶湖”“辛棄疾”,隨著機器開動,流光閃爍,光影翩躚,我開始穿越時光隧道。等時光機穩穩停下來,我睜開眼一看,發現周圍是一片開闊的水域,湖邊綠樹環繞,遠處的莊園點綴其間,靜謐秀美,此處正是辛棄疾居住的地方——帶湖。
沿帶湖湖畔而行,不多時便來到莊園前,院門大開,賓客進出,好不熱鬧。我抬眼觀瞧,牌匾上赫然寫著“稼軒莊園”,便知這是辛棄疾的府邸。我有吟誦千首詩詞的“特長”,很快便獲得了院主人的認可,不多時便與其成為朋友。辛棄疾高大威猛,性格直爽,雖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樣,但每每吟起詩詞,那棱角分明的臉上寫滿了落寞與不甘。
這日,天氣晴好,辛棄疾邀我去帶湖游玩,我也想領略帶湖的美景,便欣然前往。我們乘船一路前行,湖上微風拂過,吹散了他鬢角的華發。我看到帶湖兩岸到處是農田,農人們扎根田地,辛勤耕耘,我知道這是辛棄疾閑居時開墾的土地,并用極低的價格租給佃農耕作,佃農一年只需要繳納很少的糧食。辛棄疾看著這些農人發呆,突然感傷地說:“也不知北方的農人能不能像他們一樣躬耕田壟……”我一時語塞,只能安慰他說:“會的,戰亂是暫時的,和平才是永久的。”辛棄疾若有所悟地點點頭。
行船駛到帶湖的盡頭,我看到一個小院,院門口掛有“稼軒書院”的牌子。院內書聲瑯瑯,我們循聲前行,看見一群少年頭戴綸巾,在搖頭晃腦地背書,看著他們專心致志的模樣,我不禁深受感染。打掃書院的老者說:“先生在這里興辦書院,真是功德無量啊!”我一聽頻頻點頭,不由得對辛棄疾肅然起敬。走出書院,我也稱贊辛棄疾:“稼軒兄造福一方,可敬啊!”辛棄疾苦笑道:“唉,我平生志向并非修建別院,侍弄莊稼,興辦教育,而是希望能騎烈馬,配寶劍,殺金賊!”說罷,不平之氣頓生,可我也只能陪他扼腕嘆息。
在辛宅逗留了幾日,我深切地感受到“主戰”的態度始終縈繞在辛棄疾的心中,讓他食不甘味,夜不能眠,讓他不時自嘲于自己的處境,還有那迷茫的未來。愛國如斯,令人感慨嘆息,令人心生敬意。
到了該回去的時候,我找了理由與辛棄疾告別,他拱手作別,并以劍瓔相贈,我也回贈不銹鋼短劍一柄,他看著短劍,兩眼放光,以為是我的祖傳之物,連連道謝。
我找到藏匿在叢林深處的時光機,坐上去,很快便回到現世。那日,不經意間翻到一本《上饒地方志》,上面記有:“帶湖,為辛棄疾落職隱居之地,此人購買良田數十畝,雇人代為耕作,又建稼軒書院……滄海桑田,昔日舊跡均已不在……”我回想起自己與辛棄疾相見之種種,不覺落下兩行清淚……
●教師自評
本文以辛棄疾在帶湖隱居為背景,寫了他發展農業、興辦教育等事跡,同時表達了他渴望殺敵立功、收復失地的心愿,這和歷史上的辛棄疾是一致的。文章結尾提到《上饒地方志》,從中我們知道舊跡不在,這使得讀者對辛棄疾的遭際多了幾分感慨。
學生習作
假如我有一臺時光機
◎陸韻嵐
一臺時光機,可回過去,可到未來,我要通過它去了解中國商業的發展。
坐在時光機上,觀察上面的按鈕,我選中了“盛唐”“長安”。一瞬間,光影流轉,令人炫目。等我睜開雙眼,定睛細看,只見古建筑鱗次櫛比,燈籠幌子隨風擺動,大街小巷熱鬧繁華,年輕男女衣袂飄飄。胡姬扭動腰肢,熟稔地跳著胡舞;西域商人說著蹩腳的長安話,推銷充滿異域特色的商品……自從絲綢之路開啟后,波斯商人便將絲路沿線的瓜果、玉器、飾品等帶到了長安。
我跟隨人流來到大唐西市,看到一家店鋪正在招工,就想著在這里當個伙計,店主覺得我為人可靠,便應允了。理貨、記賬、推銷,我憑借在現代社會學的知識,應對起這些簡直游刃有余。很快,我便深得店主信任,他說過幾日帶我去西域看看。我一聽,眼角眉梢滿是笑意,西域,這個名字好古老,我著實心向往之。
駝鈴叮當,商隊出了長安,我們沿著絲綢之路向西域進發。出陽關,黃沙漫漫,風餐露宿,我念叨著“西出陽關無故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詩句,感受著大漠的蒼茫和雄渾,真切體會著古代商人們千里迢迢運送貨物的不易。
在西域逗留了數日,我向店主辭行,店主很不舍,但我們還是互相道了別。
我又坐上時光機,漫無目的地穿梭在時空的光影中,突然靈感迸發,想著不如去2050年的西安看看。
當我的雙腳踏上2050年西安的土地時,眼前是縱橫交錯的高架橋,快遞小哥的快遞車都是全自動駕駛,只見他們按下包裹箱上的按鈕,包裹就會發出一系列電磁波。小哥把包裹擺放在地上,不一會兒,便從小區里走出一個個機器人,準確地將自己主人的包裹取走。看著這些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工作,我嘖嘖稱奇。一位快遞“老哥”看我饒有興致地站在一旁,便自來熟地和我聊起來,他不無感慨地說:“干這行都快三十年了,眼見著商業一步步走向繁榮。現在,再遠的東西都能在半天之內送到顧客手中,以前哪敢想啊!”我聽后愈加驚詫,想起大唐西市琳瑯滿目的商品,再看看眼前整齊擺放好的快遞;想起大漠中商隊駝鈴聲聲,再看著快遞“老哥”神采奕奕地坐著小車一溜煙就消失不見……這就是人類的智慧啊!
其實,我最想見的是未來的我,我想告訴那個自己,一定要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放眼未來,擁抱新時代,更好地為人類進步出力!
【陜西西安市濱河學校】
●點評
作文線索明晰,小作者以坐著時光機穿越到盛唐長安,親自走過絲綢之路,又穿越至2050年的西安,看到送、取快遞自動化為主要內容,寫出了中國商業的發展,構思巧妙,內容生動,是一篇頗有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