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森源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 杭州 310005)
消除風險隱患,營造清朗環境,是保障融媒體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前置條件。現在融媒體中心發展多是去滿足“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人、任何物”,點多面廣,管理鏈條長,管理業務繁雜,面臨著隱藏較深的重大風險發現難的挑戰。而傳統的融媒體中心風險管控系統多數情況下是基于excel 表格的方式去填報、處置,很難做到數據多跨協調,去數據化、實時化、動態化監測、預警和處置,更無法形成數據閉環,利用前期發現的風險問題去反哺風控管理模型,達到風險研判的效果,提高風控管理效能。
文章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設計了一套完整的風控管理全流程系統,梳理融媒體中心核心業務,按照資源、人、財、物等維度理清業務系統和數據庫;通過數據中臺歸集媒體節目、財務、流程、人員、招投標、工程及產權等數據,梳理各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點,設置高頻風險場景和數據分析模型,實時進行系統化預警和研判,優化風控管理流程,保障融媒體中心安全發展。
本項目結合單位實際需求,利用安全領域的成熟經驗,設計一個有針對性的技術方案,實現融媒體中心風險防控管理平臺的獨立性和數據安全性,主要完成以下目標。
第一,以數據管理體系為支撐,實現整體業務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通過跨應用、跨部門的資源及數據整合,沉淀融媒體中心業務數據,按照格式化要求存儲到數據中臺。
第二,抽取中臺存儲的各業務主體、流程和結果數據,根據預先設置的策略規則,碰撞出各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
第三,綜合研判分析,聚焦高頻問題、疑似問題、重大問題,對不同類型的問題設置不同的處置流程。對于疑似問題,自動推送到其對應的業務系統,由業務單位負責處置。對于重大問題,推送到風控監督管理部門,統一處置[1]。
第四,專注媒體領域特定風險防控,核心在于通過構建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智能媒資系統,支撐信息采集、生產、傳播及版權等各環節風險評估模型,識別包括內容審核、廣告違規、節目版權及輿情等方面的媒體領域風險。
第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企業政策、監督舉報平臺及通知公告等功能在內的知識庫,從制度層面優化風控管理流程。
平臺功能定位可概括為“一中心、一門戶、三模塊”。一中心指數據中心,將所有節目內容、版權、輿情、招標、廣告、采購、工程項目、重大資金、產權、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流程、人事、合同及內控等業務進行采集、清洗,并按照結構化數據形式統一存儲到數據中臺,進行不同維度的分析。一門戶指提供統一門戶,包括大屏、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PC)端和移動端的入口收攏。三模塊指知識庫、預警模型和問題庫模塊,其中知識庫模塊是基礎,提供法律法規、企業政策、監督舉報和通知公告等應用,支持制定風險預警策略時引用知識庫里相應合規文件,支持問題發布在通知公告欄,以作警示。預警模型為核心,通過設置關鍵指標和計算模型,識別內容違規、版權糾紛、輿情隱患及圍標串標等風險,按照疑似、重大、高頻等類型,推送至相應的問題庫,實現問題發現、預警、推送、處置、反饋及評價等功能[2],提升企業風控管理效能。技術架構拓撲如圖1 所示。

圖1 融媒體中心風險控制管理系統技術框架圖
通過梳理當前集團各部門業務系統發現:應用和業務分散在各個部門,很難統一管理;數據格式不統一,有MongoDB、Oracle、MySQL、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excel等多種數據源;實時性要求不同,集團財務、廣告類數據對實時性要求較高,達到分鐘級;人事、合同及招投標等數據對實時性要求不高,可T+1 同步。
數據接入模塊的技術創新點是,能夠提供全面、動態、可配置、多源、異構數據資源接入的數據接入機制;根據數據的實時性要求采用實時任務計算或離線任務計算,提高數據采集的效率和準確性;通過中臺采用統一的數據標準,包括血緣關系、分層、命名規范及生命周期管理等,以確保數據的處理、清潔及存儲等規范化和標準化[3]。目前已完成集團數據重點應用歸集139 個,打通風險預警推送通道15 個。
數據分析模塊基于數據中臺中存儲的各業務主體、流程和結果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按照不同主體庫、業務庫、基礎庫劃分,根據不同類型的預警模型,分析研判風險點,具體內容包括節目內容審核風險、版權風險、法律法規合規風險、同業經營、圍標串標、大額采購比例異常、應收賬款異常、管理流程異常以及報銷異常等模型預警,并根據實際業務不斷完善補充,實現數據的溯源、關聯和分析,全面體檢融媒體中心風險健康狀況。部分預警模型策略實現如表1 所示。

表1 預警模型策略實現
其中,內容風險審核為媒體領域廣泛應用技術。其技術創新點包括基于K8S 分布式的省域全媒資平臺、基于大數據知識圖譜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內容安全自審核服務、基于智能融合推理框架與智能標簽輔助人工審校實現多場景模型自適應訓練模型,支持多租戶管理,實現各融媒體中心云上資源審核及風險預警。
風險管理模塊將數據分析模塊識別到的數據存入問題事件庫,按照風險類型、來源、風險狀態及風險等級等進行檢索查詢,支持風險類型用戶自定義;聚焦高頻問題、疑似問題、重大問題,確定處理優先級,并進行效果評估。
2.3.1 問題預警
系統根據預設的策略規則和風險評估模型,分析數據中臺各業務流程數據,通過風險指標和等級的設置,實時監控關鍵風險指標;通過對關聯相關數據的分析,了解風險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所涉及的人員、部門等信息;對疑似問題、重大問題、高頻問題進行分類推送,將疑似問題自動推送到業務系統,由分負責審核整改[4],將重大問題和高頻問題直接推送到風控管理系統,由業務部管理部門負責落實整改。預警手段包括站內信、OA 待閱、代辦、官方公眾號訂閱消息以及郵件等方式。
本平臺通過ES 分布式引擎實現問題庫的存儲和檢索,采用N-gram 模型實現問題內容按照字節進行大小為N的滑動窗口分割字節串,實現模糊匹配;采用1 個主節點、5 個分節點的分片索引部署架構,完成高效搜索性能,支持問題庫數據量非線性增長。系統自動擴容,動態增加ES 節點,實現高可擴展性。
2.3.2 問題處置
問題處置流程包括問題審核、問題發布、任務指派、任務結項、問題辦結及問題考評全流程,如圖2所示。對問題庫中的未處置問題,根據業務類型,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核確認后,將問題下發至責任單位負責處置整改。責任單位接收到任務后,分解為若干層整改任務/子任務,形成任務清單,分別明確任務/子任務的責任部門、責任人以及完成時限。整改完成后反饋提交,并申請對任務結項,修改任務狀態為已處置。同時,該任務對應的問題狀態也會自動設置為已處置,問題辦結。

圖2 問題處置流程
2.3.3 處置效果評估
效果評估階段,根據預警問題類型、等級、處置效率、完成情況及事后影響等維度進行統計分析,輸出風險處置報告,從事前、事中、事后的整體視角進行系統規劃。事前加強風險的評估、預判和防范,事中加強風險的應對與處置,事后加強風險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設[5]。
知識庫模塊包括政策法規、各種風險管理規程、通知公告及共性問題等,支持管理員對知識庫內容的版本管理,確保知識庫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支持按照關鍵詞、分類、標簽等方式進行檢索;支持外部文件導入,如政策法規、管理辦法等;支持對風險庫問題進行標記為共性問題,推送共享給全中心其他用戶,以便警示。
在廣電領域數字化改革環境下,融媒體中心風險控制管理系統主要服務全集團,用于內部審計和權力監督,通過實時監控分析核心業務數據,如節目制作、廣告投放及招投標等,進行風險預警模型訓練,第一時間發現風險點并預警,及時通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完成線上任務指派、審核及銷號,根據預警問題的類型、等級、處置效率、完成情況等因素進行統計分析,輸出風險處置報告,提升風險管理的效能。
融媒體中心風控管理系統通過整合各類業務數據和技術資源,提供了全面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確保中心的穩健經營和資產安全。該系統還專注于媒體領域的特定風險防控,包括內容審核、廣告違規、節目版權及輿情等方面的風險,綜合評估節目策劃、制作和傳播等全流程風險情況,及時制定風險防控策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和效率,確保建立一套完整的“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應對、事后有追溯”的動態安全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