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夢真,孫錚,李雪穎
·綜合研究·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二元應對水平及影響因素
姚夢真1,孫錚2*,李雪穎1
1.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 250117;2.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臨床與基礎醫學院
: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二元應對水平,并分析其影響因素。:從濟南市2所三級甲等醫院血液透析室招募182例血液透析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21年12月—2022年3月。使用一般資料調查表、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二元應對量表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二元應對總分為(114.39±12.74)分,自我效能總分為(5.64±1.08)分,兩者得分呈正相關(=0.876,<0.01);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表明婚齡、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癥數量和病人的自我效能是病人二元應對水平的主要影響因素(<0.05)。:血液透析病人二元應對能力程度中等,需要進一步改善;總體自我效能處于較低水平。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注重二元應對的影響因素,可以通過知識宣教等措施幫助病人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強應對能力,改善其結局和生活質量。
血液透析;二元應對;自我效能;影響因素
中國腎臟病網絡數據報告發布的最新普查數據顯示,我國維持性血液透析估測患病率為402.18/百萬人[1]。透析病人每周進行2或3次透析,且需終生透析,與其他慢性病病人一樣需要長期的照護,而他們的伴侶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照顧者和主要應對資源[2]。有研究表明,夫妻間有效的應對能夠減少長期的疾病痛苦,穩定身心健康并促進夫妻對疾病的適應,提高夫妻間的關系滿意度[3?5]。二元應對是夫妻內部應對壓力的一個過程,旨在通過降低伴侶和個人的壓力水平,通過相互信任、支持,恢復或維持伴侶及個人健康[6]。我國二元應對的研究仍處在探索階段,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領域,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二元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通過評估透析病人的二元應對能力,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提供依據。
1.1對象采取便利抽樣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選取濟南市2所三級甲等醫院的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8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女性≥20歲,男性≥22歲;②明確診斷為終末期腎病且規律性透析每周2次或3次;③透析治療時間>1年,病情穩定者;④結婚時間超過1年且與配偶生活在一起;⑤能夠正常交流并同意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急危重癥者;②患有嚴重精神病的病人。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課題組參考文獻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婚齡、睡眠狀況、文化程度、職業狀態、職業類型、是否吸煙、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付費形式、每周透析次數、透析齡、原發疾病、合并癥數量、子女數量。
1.2.2二元應對量表(Dyadic Coping Inventory,DCI)該量表由Bodenmann等編制,用來評估夫妻如何應對個人和共同的壓力源[7]。包括壓力溝通應對、支持應對、授權應對、消極應對和共同應對5個維度,共35個條目,每個應對維度分為自己的應對感知和配偶的應對感知。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1分為很少,5分為非常頻繁,總分為35個條目得分的總和,其中消極維度反向計分。總分小于111分說明應對水平偏低,111~145分說明應對水平為中等水平,大于145分說明應對水平較高。本研究采用我國Xu等[8]漢化的版本并進行了信效度檢驗,Cronbach's α系數為0.74~0.93,可用來檢測中國夫妻的壓力和應對能力。
1.2.3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Self?Efficacy for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 Scale,SEMCD)該量表由美國學者Lorig等[9]編制,通常用于評估慢性疾病病人的自我效能,包括癥狀管理的自我效能及疾病共性管理的自我效能2個維度,共6個條目,衡量病人管理疲勞、疼痛、情緒困擾和其他癥狀能力的信心,做服用藥物以外的事情來減少疾病影響的信心,以及執行可能減少看醫生需要的任務和活動的信心。采用10級計分法,1分為完全沒有自信,10分為完全自信。所有項目得分的平均值即為病人自我效能的水平,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得分≥7分為自我效能水平較高,<7分為較低。
1.3調查方法研究者先向調查對象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并取得同意和配合后,對其進行一對一問卷調查,問卷則由研究對象獨立填寫,現場檢查并收回。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有效回收率為91%。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定性資料用例數、百分比描述,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病人二元應對單因素分析采用獨立樣本檢驗或方差分析,自我效能和二元應對的相關性用Pearson相關分析,二元應對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1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一般資料(n=182)
2.2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DCI得分(見表2)

表2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DCI得分(`x±s,n=182)單位:分
2.3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DCI得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 分析(見表3)

表3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DCI總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x±s,n=182)單位:分
注:僅列出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
2.4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EMCD得分及其與DCI總分的相關性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EMCD總分為(5.64±1.08)分,其中癥狀管理的自我效能得分(5.56±1.02),疾病共性管理的自我效能得分(5.80±1.23),總分小于7分,總體自我效能水平處于較低水平。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病人SEMCD總分及各維度與DCI總分呈正相關,值分別為0.876,0.875,0.856,均<0.01。
2.5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DCI得分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病人DCI總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及SEMCD總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方式見表4?;貧w分析結果顯示,病人的婚齡、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癥數量、SEMCD總分進入回歸方程,見表5。

表4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5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DCI得分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注:=161.310,<0.001;2=0.785,調整2=0.780。
3.1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二元應對現狀本研究結果顯示,182例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DCI總分為(114.39±12.74)分,為中等程度,低于柏榮偉等[10]對2型糖尿病病人的調查結果??赡苁且驗檠和肝鍪遣豢赡婺I臟疾病病人維持生命的主要治療方式,具有終生性、永久性特點。由于長期忍受慢性疾病折磨、精神壓力和沉重的經濟負擔,病人生存質量、心理狀態普遍較差。有研究報道,血液透析病人平均生存時間只有正常同齡人的1/3,影響病人的應對能力[11]。以上原因同時也是病人自我消極應對得分略高于感知的配偶消極應對得分的原因。本研究還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壓力溝通得分略高于病人感知的配偶壓力溝通得分,可能是因為配偶不想給病人帶來額外的壓力負擔,同時配偶是病人溝通的主要來源。此外,病人感知到的配偶支持和授權應對得分更高,意味著他們得到了配偶更多的支持。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婚姻文化特別強調婚姻和家庭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在面對血液透析這件壓力性事件時,配偶會為病人提供更多的支持。提示臨床工作中應加強夫妻的婚姻關系,提高其二元應對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SEMCD總分為(5.64±1.08)分,處于較低水平,其中癥狀管理得分為(5.56±1.02)分,疾病共性管理得分為(5.80±1.23)分。此與覃琴等[12?13]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是:血液透析病人大多數文化程度偏低、年齡偏高,獲取疾病相關知識較少;血液透析治療費用高、并發癥多,嚴格控制飲食、水分攝入且長期規律的透析時間,使病人容易產生焦躁、倦怠等負性情緒。提示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應加強健康宣教,提高治療依從性。
3.2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二元應對的影響因素
3.2.1婚齡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結婚時間越長,其二元應對能力越好,原因可能是:婚姻生活時間越長,夫妻間信任、支持及凝聚力、親密關系更加深厚。此與周艷妮等[14?15]研究結果相似。有研究結果顯示,病人和配偶夫妻關系越親密,其積極二元應對得分越高[16]。提示醫護人員重視夫妻雙方關系強化,加強夫妻間的情感交流,以改善夫妻間的婚姻適應,更好地應對和管理疾?。煌瑫r也為不同婚齡的夫妻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3.2.2家庭人均月收入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病人二元應對越好。此與安慧穎等[17?18]研究結果一致。一方面,病人需要長期規律透析且并發癥多、反復住院率高,治療費用十分昂貴;另一方面,血液透析治療的多數病人無法勝任原先工作,甚至配偶的工作也受到限制,經濟收入不佳。對于家庭收入低的病人來說經濟壓力沉重,容易產生自負感、焦慮等心理問題,從而導致應對水平較差。同時在治療過程中直接負責提供護理和支持的配偶的身體、社會和經濟資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壓力,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如疲勞感,這直接影響病人感知的配偶的應對水平。因此,醫護人員應評估病人的經濟狀況,鼓勵家庭經濟困難的病人積極參加臨床試驗,以緩解經濟壓力;幫助病人有效地控制疾病,避免新的并發癥,減少住院次數,從而減輕經濟負擔。
3.2.3合并癥數量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合并癥越多,其二元應對水平越差。血液透析病人長期透析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合并癥,合并癥越多,病人整體健康水平越差,應對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其中最常見的是心腦血管疾病,也是造成病人痛苦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19]。提示醫護人員應密切觀察病人身體狀況和病情變化,及時治療和預防合并癥并給予全面的健康知識宣教,告知病人定時服藥,改善病人治療依從性,控制合并癥發展。
3.2.4自我效能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預測病人的二元應對水平,表明病人的自我效能感越高,二元應對能力越強,與以往研究結果[14,17]一致。自我效能干預可以有效減輕病人焦慮等不良情緒,促進病人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壓力[20],是一個人相信采取特定的行動并促成特定結果的一種信念,可以促進病人健康活動的參與和對治療方案的堅持[21]。因此,醫護人員在為血液透析病人提供治療時,應針對每個病人的具體信念和需求制定干預計劃,從而改善健康行為,促進二元應對行為。
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二元應對能力屬于中等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病人自我效能能力欠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提高。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醫護人員應重視二元應對的影響因素,可通過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和治療依從性,降低成本,增強二元應對能力,幫助病人達到最佳健康。由于本研究僅選擇了濟南市2所綜合醫院的透析病人進行研究,樣本規模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本研究為量性研究,分析影響因素不夠全面,需要增加質性研究深度剖析二元應對的影響因素作為補充,為透析病人設計個性化的干預方案提供更可靠、更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1] WANG F,YANG C,LONG J,.executive summary for the 2015 annual data report of the China kidney disease network(CK-NET)[J].Kidney International,2019,96(2):525.
[2] STARKS S A,GRAFF J C,WICKS M N.Factors associated with quality of life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dialysis recipients[J].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20,42(3):177-186.
[3] GODWIN K M,SWANK P R,VAETH P,.The longitudinal and dyadic effects of mutuality on perceived stress for stroke survivors and their spousal caregivers[J].Aging & Mental Health,2013,17(4):423-431.
[4] PAN Y Q,JONES P S,WINSLOW B 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uality,filial piety,and depression in family caregivers in China[J].Journal of Transcultural Nursing,2017,28(5):455-463.
[5] ROBINSON-SMITH G,HARMER C,SHEERAN R,.Couples' coping after stroke--a pilot intervention study[J].Rehabilitation Nursing,2016,41(4):218-229.
[6] BODENMANN G.A systemic-transactional view of stress and coping in couples[J].Swiss J Psychol,1995,54:34-49.
[7] GMELCH S,BODENMANN G,MEUWLY N,.Dyadic Coping Inventory(DCI):a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dyadic coping in couples[J].Zeitschrift fur Familienforschung,2008,20(2):185-202.
[8] XU F,HILPERT P,RANDALL A K,.Validation of the Dyadic Coping Inventory with Chinese couples:factorial structure,measurement invariance,and construct validity[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6,28(8):e127-e140.
[9] LORIG K,STEWART A,RITTER P,.Outcome measur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M].U S:SAGE Publications,Inc.,1996:1.
[10] 柏榮偉,葉赟,倪靜玉,等.2型糖尿病患者二元應對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管理雜志,2021,21(9):655-659.
[11] 季大璽,徐斌.回眸血液透析的過去、展望未來[J].中國血液凈化,2012,11(2):59-63.
[12] 覃琴,席明霞,吳傳芳,等.不同血液透析年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8):28-30.
[13] 錢鵬,姜小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用藥管理與經濟負擔之間關系[J].現代預防醫學,2018,45(13):2387-2391.
[14] 周艷妮,劉葉,寧倩,等.社區高血壓病人二元應對水平及影響因素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22):138-140.
[15] 羅璐,譚艷,樊溶榕,等.年輕乳腺癌患者配偶二元應對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21,28(5):608-611.
[16] REGAN T W,LAMBERT S D,KELLY B,.Cross-sec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dyadic coping and anxiety,depression,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for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and their spouses[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4,96(1):120-127.
[17] 安慧穎,王月芹,陳長英,等.中青年淋巴瘤患者二元應對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20,35(3):70-73.
[18] 王小麗,王遂意.育齡期宮頸癌患者二元應對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護理,2022,14(2):116-119.
[19] COZZOLINO M,MANGANO M,STUCCHI A,.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2018,33(Suppl 3):iii28-iii34.
[20] 陶燕燕,王芝英,高亞梅.自我效能干預對惡性血液病化療患者應對方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6):1209-1211.
[21]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191-215.
The level of dyadic coping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YAOMengzhen, SUNZheng, LIXueying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handong 250117 China
hemodialysis; dyadic coping; self?efficacy; influencing factors

SUN Zheng, E?mail: zsun@sdfmu.edu.cn
10.12102/j.issn.1009-6493.2023.03.024
2021年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和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編號:SDYKC21145;泰安市科技創新發展項目,編號:2020ZC318
姚夢真,碩士研究生在讀
孫錚,E?mail:zsun@sdfmu.edu.cn
姚夢真,孫錚,李雪穎.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二元應對水平及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23,37(3):511?516.
(收稿日期:2022-05-06;修回日期:2023-01-18)
(本文編輯 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