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艷芬 劉明明 于偉杰
(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醫(yī)務部,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癌痛是由癌癥相關(guān)并發(fā)癥、癌癥本身及各種抗癌治療引起,在胃癌晚期患者中較為常見,且研究指出,在胃癌晚期患者中癌痛的發(fā)生率高達60%~90%,是導致胃癌晚期患者生存期縮短的重要原因〔1〕。雖然有效、系統(tǒng)的進行疼痛管理可減輕胃癌晚期患者的癌痛,但仍有部分患者因癌痛管理障礙存在,導致癌痛管理效果不佳,影響患者的預后〔2〕。尤其是老年胃癌晚期患者因機體條件低下,自身合并疾病較多,對于癌痛管理障礙更為嚴重〔3〕。因此,有必要對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科學、全面、針對性的制定癌痛管理措施。既往研究指出,終末期惡性腫瘤癌痛管理障礙的影響因素可能與患者缺乏疼痛管理相關(guān)培訓、受教育程度低下及癥狀應對自我效能得分低等有關(guān)〔4〕。但仍需要尋找其他有關(guān)因素,指導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相關(guān)干預措施的擬定。本研究就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的影響因素,做以下分析。
1.1一般資料 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采用橫斷面研究,納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納入標準:符合胃癌的診斷標準〔5〕,且經(jīng)CT、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晚期胃癌;國際腫瘤分期系統(tǒng)(TNM)分期〔6〕為ⅢB~ⅣB期;卡氏功能狀態(tài)(KPS)評分〔7〕≥70分;預計生存期>6個月。排除標準:接受手術(shù)時間不足1 w;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重大疾??;既往有精神病史;已全身轉(zhuǎn)移、接受姑息治療。根據(jù)以上標準,共納入108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49例;年齡61~85歲,平均(73.58±4.36)歲;并發(fā)癥:高血壓28例,糖尿病13例。
1.2癌痛管理障礙評估方法 采用中文版疼痛管理障礙問卷〔8〕評估患者癌痛管理障礙,包括止痛藥的成癮性(2條)、止痛藥服用時間(6條)、是否可以報告疼痛(3條)、止痛藥可以控制疼痛(2條)、止痛藥的耐藥性(3條)、服用止痛藥的后果(5條)、止痛藥的不良反應(3條)、疼痛的意義(3條)、不忍受疼痛(3條)、處理疼痛的重要性(2條)、止痛藥的肝腎損傷(2條),共11個維度34條問題,均采用1~5分5級評分法,其中條目23、24為反向計分,計算總得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越嚴重;Cronbach α為0.841。
1.3基線資料統(tǒng)計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記錄患者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中專或高中、大專及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合并基礎(chǔ)疾病(是、否,如高血壓、糖尿病)、婚姻狀況(已婚、未婚/離異/喪偶)、鎮(zhèn)痛給藥途徑(口服/貼劑、肌肉靜脈注射)、接受疼痛管理培訓(是、否)、應對方式〔采用醫(yī)學應對方式量表(MCMQ)中文版〔9〕評估,包括屈服、面對、回避3個維度,共20條,每條1~4分,回避、屈服維度屬于消極應對,面對屬于積極應對,應對方式為評分最高的維度〕、社會支持〔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評分〔10〕,包括對支持的利用度、客觀支持及主觀支持3個維度,共10條,其中1~4、8~10條采用1~4分的4級評分法,6~7條回答幾個來源計分,第5條為5項分別計1~4分,SSRS總分為各條目之和,SSRS評分>50分為社會支持良好,反之則為社會支持低下〕、疾病不確定感〔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11〕評分評估,Cronbach α為0.872,包括缺乏澄清、不可預測性及模糊3個維度,共20條,總分22~100分,分數(shù)越高疾病不確定感越強〕。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t檢驗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及疾病不確定感情況 108例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總分為(93.97±13.13)分、疾病不確定感評分為(58.67±7.68)分。
2.2不同癌痛管理障礙評分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不同受教育程度、社會支持、家庭月人均收入、應對方式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評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影響因素分析 將疾病不確定感評分、受教育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應對方式、社會支持作為自變量并賦值:受教育程度:多分類變量,初中及以下=“1”,中?;蚋咧?“2”,大專及以上=“3”;家庭月人均收入:二分類變量,<5 000元=“1”,≥5 000元=“0”;應對方式:二分類變量,消極應對=“1”,積極應對=“0”;社會支持:二分類變量,低下=“1”,良好=“0”;疾病不確定感:連續(xù)變量。將癌痛管理障礙評分作為因變量,經(jīng)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得到方程:Y=3.137+43.507X1+12.0452X2+11.837X3+0.754X4+1.533X5,其中回歸模型R2為0.996,調(diào)整后R2為0.992,F(xiàn)值為2 200.552;結(jié)果顯示,家庭月人均收入<5 000元、疾病不確定感評分高、社會支持低下、消極應對、初中及以下和中專或高中受教育程度是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1 不同資料特征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 管理障礙評分比較分)

表2 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
據(jù)報道,80%~90%的胃癌晚期患者在接受藥物、心理干預后癌痛癥狀可緩解,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癌痛管理障礙,導致癌痛癥狀反復,影響患者預后〔12〕。本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嚴重。因此,尋找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癌痛管理障礙的影響因素十分必要。
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和控制信念較弱,在患者進行疼痛管理計劃時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當患者聽到外界癌痛管理效果不理想的言論時,促使患者癌痛管理積極性降低,采取終止疼痛管理的手段;同時因老年胃癌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低下,難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癌痛管理相關(guān)知識,對癌痛的認識低下,難以重視到自身癌痛的管理,繼而導致癌痛管理障礙嚴重〔13,14〕。對此,建議應加強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癌痛管理與教育,對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患者應延長宣教時間;并可采取圖片、視頻、幻燈片等方式,使患者輕易接受癌痛管理相關(guān)知識,減輕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情況。
家庭經(jīng)濟收入低的家庭在家庭成員患癌時,可加重家庭經(jīng)濟負擔,患者除了需承擔癌痛管理的治療費用外,還需要承擔各種止痛藥物的費用,進一步加重家庭經(jīng)濟負擔;此時患者害怕自身成為家庭負擔,多選擇承受痛苦,導致癌痛管理障礙嚴重〔15〕。對此,建議對于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患者可選擇高性價比的治療方案,并指導患者及家屬通過尋求更多的社會支持緩解經(jīng)濟壓力,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繼而減輕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
應對方式是個體面對挫折時選擇的行為和認知方式,也是調(diào)節(jié)個體心理應激過程的重要因素,其中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利于健康〔16〕。老年胃癌晚期患者在面對癌痛管理時,若存在消極應對,可產(chǎn)生退縮的想法,不愿意主動接受外界的信息和幫助,導致癌痛管理障礙嚴重〔17〕。對此,建議醫(yī)護人員反復耐心的講解癌痛管理技能及癌痛的相關(guān)知識,以動機性訪談的方式增強患者的管理意識;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患者的應對方式向積極方面轉(zhuǎn)變,以減輕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
若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的社會支持低下,缺乏他人的支持,則易產(chǎn)生恐懼、茫然、悲傷等負性情緒,難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癌痛管理的相關(guān)知識,對癌痛管理效果缺乏信心,繼而加重癌痛管理障礙〔18〕。而高社會支持水平能給晚期胃癌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物質(zhì)支持,消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幫助患者積極地進行癌痛管理,減輕患者癌痛管理障礙〔19〕。對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加強對老年胃癌晚期患者社會支持水平的評估,鼓勵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地鼓勵,并針對低社會支持水平的患者,加強癌痛管理知識的宣教,并與患者的家屬、親人密切溝通,對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減輕患者的癌痛管理障礙。
疾病不確定感是老年胃癌晚期患者心理壓力的重要來源,若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呈高水平,患者會感受到多種負性情緒,并采取消極應對措施,降低癌痛管理的積極性;同時長時間的疾病不確定感將患者對疾病的治療信念降低,懷疑癌痛管理效果,加重癌痛管理障礙〔20,21〕。對此,建議應提供高水平疾病不確定感的老年胃癌晚期患者更多的信息支持,幫助患者更深入的了解疾病及術(shù)后康復,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治療信心,減輕患者因疾病不確定感而產(chǎn)生的癌痛管理障礙。
綜上,應及時關(guān)注、疏導患者的負性狀況,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及癌痛管理相關(guān)知識,選擇高性價比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