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玉坤

2022年11月26日凌晨5時49分,他駕駛著“海口號”,經過16天8小時34分的艱難跋涉,越過加勒比海瓜德羅普島的終點線,成為2022年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首位入選并完賽的中國船隊,也是入選并完賽的唯一一個亞洲船隊。
他就是出生于青島的80后徐京坤。12歲時,他因玩鞭炮導致左前臂截肢。可他不向命運低頭,高二時,在全國數百名參選者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國國家殘疾人帆船隊。
19歲時,徐京坤夢想著憑自己的努力沖擊奧運金牌時,國家殘疾人帆船隊解散的消息像兜頭澆下一盆冷水,讓他瞬間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依然到世界各地學習帆船駕駛技術,并沖破重重障礙,成為唯一擁有中、英、美、法四國航海資質的國際帆船駕照簽證官,開始了環中國海和跨大西洋及環球航行的漫漫旅程。
然而,在無風三尺浪的茫茫大海中,獨臂駕駛一葉扁舟無異于空中走鋼絲般的艱難,許多四肢健全的人,屢屢在挑戰中敗下陣來的事例屢見不鮮。徐京坤在資金短缺,沒有任何經驗可循的前提下,每年冬天都來到海口進行冬訓。
2012年9月,徐京坤得到一艘被丟棄3年多的報廢帆船后如獲至寶,每天頂風冒雨工作10多個小時,跑遍市場找材料,安裝龍骨,刷油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帆船修好,配齊了船帆、纜繩穩向板和舵,并第一次接受國際帆聯邀請,以個人名義代表國家自費到美國參賽。
徐京坤孤身一人駕駛帆船向著目的地進發,信心滿滿地期待在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之時,卻稀里糊涂被罰,致使獲得的名次成為泡影。徐京坤滿腹的委屈,心有不甘地爭辯、抗議、打官司,都無濟于事。每次看著其他國家隊員前呼后擁馳往母港,他格外思念著祖國,思念著親人,更希望自己的夢想早點實現。
為了實現航海夢,徐京坤見縫插針學習多個國家語言,不斷對帆船進行升級,參加世界難度系數更高的單人帆船航海極限挑戰賽,最終,他不但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單人獨臂跨越大西洋的紀錄,而且用3年時間,歷時8000多小時,航程3.4萬海里,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駕駛帆船環球航行的船長,如愿以償拿到了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賽事的入場券。
2022年11月,匯聚14個國家的頂尖航海家的朗姆路賽事正式啟動。作為該項賽事中首位入選的中國獨臂船長,徐京坤是否能經受住萬米深大西洋多變的氣候、每時每刻大風大浪的考驗,登上“朗姆路”這個目前世界規模最大、水平最高、關注人群最廣,被選手們稱為“航海界的珠穆朗瑪峰呢”?
11月9日21時15分,賽船隊從法國布獵塔尼圣馬洛港啟航。一艘艘帆船爭先恐后出海,可徐京坤的“海口號”卻在這個關鍵時刻受主帆連接件故障的影響,排除故障后23時45分才正式啟航。
因急于把耽誤的時間找回來,徐京坤采用“Z”型折返全速前進。不料,剛剛躲過弗雷赫爾角暗礁,成功擺脫部分漁網后,又被浮標結結實實地纏住了龍骨。他仔細觀察后,多次轉向嘗試好不容易才恢復了自由。
盡管他早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接近布列塔尼尖端時海況再次惡化。60節以上的陣風掀起四層樓高的海浪,在14條船退賽,4條船停泊,8條船趕去避風的時刻,徐京坤憑著對帆船構造和性能的了解臨危不懼,不停地升帆,縮帆,調帆,在盡力保持船體平衡的前提下,時而頂風破浪,時而順風偏轉,謹慎地改變風向角,從一個巨浪滔天的激流中去迎擊另一個巨浪,奮力讓帆船在波峰浪尖上馳騁。
在3542海里的航程里,徐京坤與無數大大小小風暴殊死搏斗,克服肌肉一次次酸痛,體力一次次告急等困難,創造了多項帆船航海紀錄,順利將富有魅力的“海口號”馳到了朗姆路的終點。
徐京坤將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地舉起,再次向世界展示具有五千年燦爛文明歷史古國的精彩和永不服輸、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