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海霞

朋友小敏在朋友圈曬了她上初一時寫的日記,日記里她寫了自己的兩個心愿:一是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能摘掉近視眼鏡,重見“光明”;第二個心愿是將來可以成為一名作家。
朋友們都給她點贊,祝賀她心想事成了。
時光倒回35年前,她把寫在日記本里的這兩個心愿和好朋友說過。沒想到這個好朋友嘴巴不嚴,散播出去了,大家都嘲笑小敏,心愿也太不切實際了,就她那一圈一圈酒瓶底似的高度近視眼鏡,想不戴眼鏡就能看清世界,根本就是妄想。有一天成為作家就更離譜了,小敏學習成績差,數學差,語文也差,如此底子怎么能成為作家呢?
遭到嘲笑的小敏,出路于她只剩地縫,因為她也明白,她的這兩個心愿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夜深人靜時,她被自己的高度近視眼鏡折磨得鼻梁疼耳朵疼、頭疼眼睛疼時,她就會默默在心里祈禱,未來發明一種藥物,往眼睛里一滴就能恢復視力。她可以看清黑板上的字,可以看清馬路對面的人,她該多幸福呀。
小敏學習不好,她不會做考上大學的夢,但做作家夢可以呀!很多作家也沒讀過大學,她為何不可呢?她喜歡寫作,雖然作文寫得不好,也從未被老師在課堂上當范文讀過,但她還是常常幻想自己有一天成為一位作家,把心里的故事寫給大家看。想著想著,她覺得自己學習不好,考得不好,被嘲笑也沒啥大不了的,所有這些苦難都會變成她未來寫作的素材。
小敏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她上了技校,技校畢業后進了工廠,成了一名流水線工人。三班倒的生活枯燥乏味,同車間的女孩都盼著自己能嫁個有錢的人家,脫離苦海。小敏從未這樣想過,她下了班便回宿舍讀書,讀累了,就開始閉眼構思她的小說。
2008年,她買了電腦,開始在文學網站上發表自己的小說,開始只是寫著玩,可無心插柳柳成蔭,竟然有很多人閱讀,也得到了網站編輯的認可,成為網站的簽約作家,后來小說也順利上架,小敏通過寫小說賺到了人生第一筆稿費。
那時,近視眼激光手術在國內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小敏也通過手術摘掉了眼鏡。沒想到,時隔多年,小敏的心愿都實現了。
問小敏,假如她當年的心愿一直實現不了咋辦,她說,那就一直許下去,暢想一下又何妨呢,又不耽誤當下的生活和工作。給未來以希望,才能哄著自己熬過茍且的日子。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一位醫生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身為醫生他知道這病無藥可救,失去生活信心的他,請教一位心理醫生,他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心理醫生告訴他,好好活著,因為只有活著,才能等到醫學進步到攻克艾滋病病毒的那一天。
當自己身處低谷,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時,請讓自己有點“不切實際”的想法和愿望吧。社會在進步,環境在改變,自己也在成長進步,全世界都充滿變數,今天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兒,未來不一定做不到。所以,人要心存美好,對未來抱有信心,“近憂”不是包袱,它是未來寄存在我們這里的包裹,早晚有一天,它會被取走,還會對我們說聲:“謝謝,這么多年帶著我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