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曄 | 北京明天幼稚集團九幼錦順園
文化是一所幼兒園歷史沉淀、人文精神的高度提煉與升華,是貫穿園所發展始終的底蘊所在。在集團的引領下,北京明天幼稚集團九幼錦順園以“樂知書數以致用、崇德向善須篤行”為辦園特色、以“生活數學”彰顯園所個性,在精細實的管理理念下,努力創設適宜幼兒發展的教育環境,用心打造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促進園所辦園質量穩步提升。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幼兒園充分發揮數學特色課程優勢,從環境創設、一日常規、特色活動、家園共育等角度出發,以數學為突破口,啟智培趣,構建幼兒幸福成長的培養體系。
創設育人環境,讓幼兒在互動中成長。園所秉持“一切從兒童出發”的理念,動靜結合,通過一轉變、二調整、三保證的階段進行研究和實踐,尋找科學的方式優化空間、改變布局。
其一,數學材料巧投放。園所通過“我的一天”“九連環挑戰”“點線圖形藝術展”以及集合與模式、數概念與數運算、比較與測量、幾何與空間四個數學核心模塊的走廊環創,充分闡釋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幼兒學習數學、認識數學、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愿望。例如,當投放中國傳統玩具解環時,很多教師提出質疑:兩個形狀不同的金屬解環玩具,對學齡前的孩子而言是不是太難了?于是,園所組織教師進行研討、動手操作。教師們驚奇地發現,幼兒可以通過看圖、看視頻的方式解開解環,而且這些玩具可以分成不同的難易層次。之后,教師將解環玩具劃分成1星到5星的等級,分類掛在墻上,并給每種解環投放說明書及挑戰卡。幼兒可以在過渡環節進行挑戰并做記錄,也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通過與周邊環境的互動,提高了學習興趣,促進了數學思維發展。
其二,活動空間巧布局。園所打破空間限制,利用閑置草地,投放低結構材料,最大限度地為幼兒創造自主活動空間。在幼兒園的后院創設生態小景觀,搭建小動物房,利用另一處長地段開發種植園地,搭建葡萄藤架,讓幼兒觀察植物的四季變化,感受豐收的喜悅。
從觀察入手,滿足幼兒區域發展需要。以幼兒發展為出發點,園所精進區域材料投放,并隨著教育目標的深入,及時更新。在材料投放上,研究游戲材料的目標性;在游戲形式上,探究內容的多樣性;在內容選擇上,挖掘材料的適宜與豐富性。嘗試以主題貫穿區域間的聯動,促進教師深度研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棋類玩具投放過程中,園所發現教師存在不知如何引導的問題,于是通過錄制游戲視頻,組織教師分析幼兒的發展特色及需要,一步步引領教師學會如何觀察幼兒,投放幼兒需要的區域材料。
以數學為切入點,探究幼兒感興趣的主題活動。針對教師的發展需求,園所通過教研等活動,深入理解數學關鍵經驗,梳理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目標,使園本課程更有聚向性。例如,在開展大班主題活動中,通過與幼兒的日常溝通,教師發現幼兒對更新的消防圖特別感興趣。經過與幼兒討論,園所開展“我的導航圖”主題活動,從觀察幼兒園入手,分小組繪制導航圖,錄制小區、公園等導航圖并進行分享。園所為大班幼兒提供鍛煉的機會,當園里有接待參觀任務時,大班幼兒擔任“小小介紹人”,帶著“客人”按照自己繪制的導航圖走入幼兒園的每個角落。
合理利用戶外場地,科學有效開展活動。幼兒園從幼兒特點和成長規律出發,以幼兒基本動作、體育游戲和自主游戲三大模板為依托,結合季節特征,不斷調整幼兒戶外活動形式與內容。敏捷梯和滑溜布的使用,增強幼兒大體能運動,實現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的雙重保證。每投入一種玩具材料,園里都會帶著教師先進行體驗,操作過程中發現滑溜布在體能活動中,更適合中、小班幼兒開展走、跑、跳、鉆、爬、平衡的運動;敏捷梯固定的格子,適合大班幼兒開展有難度和挑戰的體能運動。不同材料的投放,體現出各個年齡階段教育目標中的不同難度,提升了幼兒的運動機能。

以“挖掘求真、研究務實”的原則,園所將戶外區域有效劃分,設立奔跑區、平衡區、跳躍區等。每個區域都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幼兒活動的目的性、層次性、差異性得到了保證,促進了不同能力幼兒的發展。完善特殊天氣運動方案,打破班級界限,開展循環游戲。借助桌椅搭成小橋、山洞,為幼兒創設形象的情境,并巧用樓梯、走廊、門廳的活動場所,探索適合的游戲內容。以小組競賽、合作游戲的形式探索新玩法,不僅讓戶外運動更有趣味性,還保證幼兒在特殊天氣里得到鍛煉。
探索家園攜手共育的新形式。幼兒園將家長作為重要的合作伙伴,積極推進協同共育。在親子活動開展中,我們邀請家委會成員參與活動的策劃、準備與反思,不僅讓家長更加了解幼兒園的教育重點,還引領家長不斷轉變教育觀,讓家園形成合力。例如,園所在開學之際,讓家長帶領幼兒跨過一個個成長“臺階”。不同寓意的小臺階,讓家長對幼兒園新學期的工作產生了積極向往,為家園溝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回歸生命本源,還需要保教聯手,共同做好科學、有序的健康教育工作,以科學保健呵護師幼健康。在日常工作中,園所認真落實各項保健工作,以嚴謹篤實的作風為師幼成長注入幸福活水。
健全制度,規范衛生保健管理。園所實施全園統籌、協調配合機制,重視制度建設。例如,健全傳染病防控制度、預案,組織教職工開展全流程演練,做到流程清晰、責任到人。同時,嚴把入園關,做到“四早”預防機制,以規范的衛生保健管理確保師幼健康。
智能體測,科學調控健康管理。為提高幼兒體質,幼兒園建立健全幼兒健康管理系統,通過幼兒體質測試數據分析,調整戶外活動的目標和強度。通過科學的管理,呵護幼兒健康。
保健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和細節中。幼兒園依據幼兒體質測試數據,開辟攀爬區,有針對性地鍛煉幼兒的薄弱環節。以幼兒戶外心率監測,調整活動內容,提高幼兒運動量,促進幼兒體能全面發展。每天幼兒活動過后,保健醫和保教主任都會對幼兒的活動心率進行測量并進行記錄,將結果反饋給班級教師,及時調整幼兒的活動強度與密度。用數字說話,也更有說服力,使幼兒戶外活動量監測更加科學有效。
后勤工作是做好幼兒園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基礎。幼兒園在后勤工作中應堅持科學的理念,細化管理,強化責任,不斷完善運行機制,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以優質、高效的后勤服務工作,搭建“立體化”幸福生活屏障。
扎根一線,恪守職責強保障。幼兒園倡導做任何事都要行之有據,按章辦事,嚴格遵守后勤管理制度。秉承 “全心全意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幼服務”的宗旨,將工作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把每項要求落到每個人身上,做到重點管理、權責明確。結合班級開展自主性生活的研究,實地考察,并與教師交流,購買適宜的物資。同時積極配合各部門做好各項物品的采購工作。
本領過硬,抓細規范防隱患。為提升后勤人員專業水平,做到錘煉本領、提質增效,幼兒園從落實培訓常規、轉變思想觀念上下功夫。嘗試無預警火災演習,提高教職人員在警鈴響起時迅速、有序、安全撤離的反應力,幫助教師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邀請法治專家協助開展防暴力沖撞演練,鍛煉保安團隊,為幼兒園的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