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春暖花開之時,很多人都會特別容易犯困,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提不起精神、疲乏、嗜睡、頻繁打呵欠,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這是因為在春季,平均氣溫逐漸升高,萬物復蘇,人體的陽氣也隨之開始生發,人體細胞增強了活力,新陳代謝日趨旺盛,體表毛孔舒展,血管變軟,末梢毛細血管的供血量增加,而流人大腦微血管的血液就相應減少,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刺激減弱,甚至出現抑制狀況,于是人體就會有昏昏欲睡的表現。此時打幾個呵欠,可以通過深呼吸加大人體的吸氧量,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同時,春天的氣候乍暖還寒,且潮濕多雨,濕氣較重,常常出現一時陽氣受阻和濕困清陽的情況,且“清陽出上竅”,就會使人疲勞、乏力、頭暈和昏昏沉沉。只要人體儲藏了充足的陽氣,陰陽平衡,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會步入正常。所以“春困”不是病態,而是人體的生理機能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進行相應調節的一種短暫的生理現象。
“春困”雖然是自然氣候因素作用于人體的結果,但只要順應人體自然變化規律,遵循春季養生原則,注意自我保健和調理,是可以減輕甚至克服的。那么,如何打破“春困”?如何在春天里朝氣蓬勃地生活?如何治愈我們乏困的身體?現在就把方法告訴你。
1.視覺刺激 走出室外,到郊外、湖畔、泉側、山巔,舉目眺望。如果長期在室內,也可在室內添置一些色彩艷麗并富有生機的飾物以及花草。良好的視覺刺激有利于消除春困。
2.聽覺刺激 困倦時,常聽些曲調優美明快、有激勵振奮人心作用的音樂或歌曲,以愉悅身心;或者欣賞一些相聲、小品、笑話及喜劇影視,在歡笑中興奮神經,驅除困意。
3.嗅覺刺激 困倦時,聞聞風油精、清涼油、花露水以及點燃的衛生香味道,可驅除困意,振作精神;如果能因地制宜,在居室、陽臺或庭院中種養一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時令花草,對緩解乏意也有益處。
4.味覺刺激 困倦時,吃點苦酸麻辣的食品,亦可泡杯濃茶或咖啡,以解困意。
5.觸覺刺激 困倦思睡時,有意識地掐掐手、腳,或用冷水洗手腳,或用冷毛巾擦擦面部,以提高機體神經的興奮度。
可以進行適當運動,如慢跑、做操、打太極拳、放風箏、步行、跳舞;也可經常到公園、廣場去散步、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進行器械鍛煉;節假日到郊外踏青、登山等,都能很好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使人體氣血通暢,精神振奮,充滿活力。但鍛煉要合理適中(以微微出汗為宜),運動不可太大,以免體力消耗過大,產生疲憊。當困意襲來時,可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起身活動一下肢體,因為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會使循環血量減少,使大腦及內臟器官的功能受到限制,產生疲勞。
身體如缺乏鉀,就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影響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桔子、香蕉、蘋果等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能幫助您克服倦意。飲食要清淡,不宜多進食牛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少吃高糖類、高脂肪類等容易使人產生倦意的食物。春天陽氣生發,辛苦之品有助于春陽,溫食有助于護陽,姜、蔥、韭菜宜適度進食,黃綠色蔬菜如胡蘿卜、白菜宜經常食用。寒涼、油膩、黏滯之品易傷脾胃陽氣,則應盡量少食,否則會加重“春困”現象。此外,“春困”與人體蛋白質缺少、機體處于偏酸環境和維生素攝入不足也有一定關系,因此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應適當增加魚蝦、瘦肉、雞蛋、低脂奶制品、豆制品、豬肝、雞肉、花生等食物。
宜早睡早起,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建議春季晚上10點左右入睡,清晨6點左右起床,中午休息30分鐘至1小時。這樣既能使人體生物鐘與自然界陽氣生發相順應,又能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養足精氣,祛除疲倦。春日里盡量不要熬夜,以免誘發和加重“春困”。但也不要貪睡。解決春困,多睡并不是辦法。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晚睡眠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結果是越睡越困。還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新鮮流通,室內空氣不通,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增多,會助長“春困”,使人感到頭暈困乏。在勞動之余要注意適當休息,聽聽音樂、聊聊天,參加一些娛樂健身活動。
心胸開闊、性情開朗、樂觀向上、平心靜氣、隨遇而安有助于保養體內真氣,使人神清氣爽;反之,心胸狹窄、性情孤僻、煩惱憂愁,壓抑憤怒、自卑厭世就會使人氣血逆亂、陰陽失調,既不利于春季體內陽氣的升騰和疏發,使人昏昏欲睡,還會對學習、工作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放松的大笑能帶動80塊肌肉,且可釋放感到幸福的激素。大笑1分鐘之效相當于45分鐘的放松鍛煉。
也可通過心理暗示,用自我鼓勵、自我命令等心理方法,以頑強的意志來克服春困。
午后上班時容易出現困意無法消除的狀況,這時可以端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做深呼吸,然后用雙手按摩太陽穴或做做眼保健操,都能興奮神經。
春季堅持做頭皮操,能消除大腦困倦。先用雙手十指自然屈指并攏,用指端自前向后、自中繞至兩側,對整個發際較有力地劃摩10次;再用十指依前順序較有力地一點一點地按壓3遍;然后用十指依前順序做短距離往返搔抓3遍,每個搔抓區抓5下;最后用十指依前順序輕緩按摩5遍。每日晨起、晚睡前各做1次,可使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是消除腦疲勞困倦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科學用腦,就是讓左右腦半球輪換得到適當的休息。大腦有功能不同的左右兩半球。在春季日常工作學習中,左腦半球主要負責語言、數學、抽象思維等,腦力勞動者的右半球較少應用,相對輕松一些。因此,當頭腦不清醒和脹痛時,應放下手頭的工作,聽聽音樂、賞賞花草、做做體操,讓右腦半球得到啟動和使用,左腦半球適當休息。更重要的是,運動能使人體耗氧量最大的大腦及時得到補充和供給,有利于祛勞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