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梅
秋高氣爽,甘渭河源頭、六盤山下的隆德縣盤龍山莊目之所及盡顯一派秀美的田園風光。20余棟風格迥異的精品民宿房鑲嵌在樹林之間,別具一格。游人們結伴在花間、林間穿行散步、拍照游覽,享受愜意的涼爽時光。
9月23日,以“賞隆城秋韻,品土味特產”為主題的寧夏隆德縣2023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宣傳推介活動啟動。
“我們以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慶祝活動和金秋消費季活動,展現三農發展成就,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美好前景。”隆德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廣斌說。
寧夏隆德縣充分利用六盤山區獨特氣候環境、優美自然風光、淳樸民風民俗、厚重農耕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不斷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將休閑農業作為發展鄉村旅游的新載體、實施鄉村建設的新亮點、壯大縣域經濟的新增長點。
走進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養殖園區的肉牛正在悠閑地吃草,依托家門口的產業,村民逐漸走上了致富路;土法榨油車間的爐子上正翻炒著村里自產的胡麻,手工醋坊里工人正用鐵鏟翻動醋糟,股股濃烈的醋香、油香撲鼻而來。
“我們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在努力尋找新路子。”李士村黨支部書記齊永新告訴記者,他口中的“新路子”便是農文旅融合。該村挖掘傳統釀醋、榨油、刺繡等老手藝,發展手工食醋、石磨雜糧粉等特色產業,以手工醋、土方油、雜糧面帶動發展鄉村旅游,讓游客前來體驗觀摩,更好地增加群眾的收入。
如今,以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用美景提升鄉村旅游熱度,成為當下隆德縣“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注腳。
按照布點、連線、擴面的鄉村旅游發展思路,隆德縣建設完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先后建成五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2家、四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2家、三星級農家樂35家,打造自治區最美鄉村公路2條,形成鄉村旅游特色鮮明、業態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

作為中組部確定的全國首批“紅色村莊”,隆德縣城關鎮楊家店村和六盤山紅軍長征景區游客中心只有一路之隔。通過建設村史館、紅星主題廣場、精品民宿等高標準基礎設施,把發生在家門口的紅色歷史詳實記錄在村史館中,順勢發展起了紅色旅游。
“預計今年村集體創收在30萬以上,其中民宿旅游占了大頭。”楊家店村委會主任杜曉英說,這幾年鄉親們充分用好家門口這筆紅色資源,教育后來人不忘初心的同時,也賺取了經濟紅利,實現精神、物質的“雙豐收”。
依托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打造紅崖老巷子、陳靳鄉新和村、觀莊鄉前莊村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路線,陳靳鄉新和村、城關鎮紅崖村等榮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依托六盤山旖旎的風光,著力打造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一批休閑鄉村不斷涌現。炭爐通紅炙茶水,茶香彌漫鄉愁濃。“罐罐茶里熬鄉情”品茗宴首屆罐罐茶制作大賽中,13個鄉鎮的“行家里手”用爐火純青的手藝熬制的罐罐茶,配上剛出鍋的烙油餅、蕎面坨坨、洋芋攤餅,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如今,隆德縣成功入選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名錄。六盤山長征景區創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成寧夏旅游度假區,老巷子民俗文化村創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成功入選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錄。紅崖村、新和村等6個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隆德縣采風推介:線路一(親子非遺文化之旅):紅崖老巷子(深度打卡隱藏在巷子里的書法、剪紙等非遺之家)--陳靳鄉新和村(在村子里的高臺馬社火傳習展演基地來段社火學習表演)--魏氏磚雕展示館(沉浸式體驗擁有120年歷史的磚雕之美)--盤龍山莊(品美味,住山莊)。線路二(探秘古韻自駕之旅):紅崖老巷子(了解“千年隆德縣,百年老巷子”的文化蘊藏)--清涼世界(清涼寺)--北聯池--伏羲崖--觀莊鄉前莊村(春季賞油菜花的美麗村莊)。線路三(氧氣鄉村美拍之旅):紅崖老巷子--新莊村(心曠神怡)-一齊岔村--李士村--神林山莊(休閑、觀光)。線路四(紅色足跡研學之旅):紅崖老巷子(尋找紅色印記,聆聽革命故事)--六盤山長征景區--楊家店紅軍村(走長征路,讀長征史、登勝利山)--盤龍山莊--上梁公社。
精品景點推介:重點對紅崖老巷子、盤龍山莊、神林山莊、楊家店紅色美麗村莊及紅宿蘑菇小寨、李士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