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田

近日,諾和諾德公司的一款藥物的新適應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引發了廣泛關注。
作為一家跨國醫藥巨頭,諾和諾德為藥物申請新適應癥并不罕見,為何唯獨這次有如此強烈的反響?歸根結底,還是這款商品名為Ozempic或Wegovy的藥物—它在歐美幾乎無人不知,以至于在中國,不少人也聽過其在減肥上的“神奇功效”。
這款藥物主要成分是“司美格魯肽”,在國內目前適用于糖尿病治療。而在歐美,司美格魯肽往往被視為“減肥神藥”,號稱“不節食、不運動、無痛苦,只要打針就能瘦”。
去年8月,成功減重的馬斯克,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現身說法推薦Wegovy,引得無數人效仿。


患者使用司美格魯肽注射劑Ozempic,每周僅需注射1次
諷刺的是,當短視頻平臺上,帶有#Ozempic相關標簽的視頻瀏覽量超過6億時,糖尿病人卻因買不到藥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越來越多本身不在司美格魯肽適應癥范圍內的人爭相購買,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度將Ozempic和Wegovy列入數十種短缺藥物的行列。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想要追求所謂的“完美身材”無可厚非,但既想要瘦又不想動,光想靠藥物達成這一效果,無疑是可笑的。所有藥物都有自己的適應癥,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而言,沒有任何副作用還適用于所有人的減肥“神藥”并不存在。
司美格魯肽是一種長效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這種“GLP-1類”藥物是當前糖尿病治療領域最為流行的藥物之一。
GLP-1是一種腸道自然產生的激素,人在進食后,GLP-1會增強胰島素分泌,且抑制胰高糖素分泌,產生降低血糖和抑制食欲的效果。
司美格魯肽起到了除胃部切除手術外,最強的減肥干預效果。
早在2005年,首款GLP-1類藥物艾塞那肽就獲得了FDA的批準上市,用于治療Ⅱ型糖尿病;諾和諾德也在4年后推出了自家版本,其名為“利拉魯肽”,不過限于技術,這兩款藥物均需每天注射2次。
真正的改變發生在2017年,諾和諾德推出了司美格魯肽注射劑Ozempic,將藥物的半衰期延長至7天,患者每周僅需注射1次。2019年,口服司美格魯肽片Rybelsus獲準上市,這兩項原本都是極大便利患者的技術進步,也為其日后火出圈埋下了伏筆。
2021年2月,美國西北大學團隊在頂尖醫療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司美格魯肽減肥效果的研究。研究者在亞、歐、美洲的16個國家內129個地點,招募了超1900名超重/肥胖且并未罹患糖尿病的成年人。
經過68周的治療,在相同干預的情況下,每周注射2.4mg司美格魯肽的治療組平均體重下降了14.9%,超三分之一的人體重下降超過20%,平均下降體重為15.3kg,遠超減肥藥物減肥5%的藥物試驗合格標準;而注射安慰劑的對照組平均體重僅下降2.4%,平均體重下降2.6kg,兩者差異顯著。
或許正是得益于此,同年6月,FDA批準另一款司美格魯肽注射劑Wegovy用于肥胖或超重,以及至少一種與體重相關的成人患者,用于長期體重管理。這也是FDA自2014年以來,首個批準用于一般性肥胖或超重成人長期體重管理的藥物。
FDA藥物評價與研究中心相關人士稱:“司美格魯肽為該人群提供了一種有益的新治療選擇。”
《新科學家》雜志稱,司美格魯肽起到了除胃部切除手術外,最強的減肥干預效果,對減肥而言,堪稱一場“范式轉換”。一些研究人員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甚至用“足以改變(減肥)游戲規則”來稱贊司美格魯肽的療效。

Ozempic的洗腦廣告
有了FDA與頂級科學家的背書,司美格魯肽隨即在歐美刮起了一場影響力風暴。美國各大電視臺的黃金時間里,“oh oh oh Ozempic”的洗腦廣告曲,讓觀眾印象深刻。
去年,埃隆·馬斯克分享了自己成功減重20磅(約9kg)的心得時,除了定期斷食,他還提到了自己在使用Wegovy。這番有意無意的“代言”行為,繼續推動著司美格魯肽的熱度,各路博主在此后愈發熱衷于打卡分享使用司美格魯肽減肥效果的心得與效果,并不約而同驚呼“奇跡”。
今年的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吉米·坎摩爾用調侃的語氣說出了好萊塢明星們心照不宣的秘密—他們中有不少人都在使用Ozempic減肥。在越來越多名人的推波助瀾下,人們似乎忘了司美格魯肽同時也是一款糖尿病藥物。
司美格魯肽爆火后,需要這種藥物的糖尿病患者面臨藥物短缺的風險,其中一些患者不得不減少劑量,或更換其他藥物。
《每日郵報》援引第三方公司數據稱,美國去年開出了500萬張司美格魯肽處方,而2019年僅有23萬張,短短數年間增長了2000%以上。
去年4月起,FDA將司美格魯肽列入藥物短缺清單,截至今年5月,該藥物依然榜上有名。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稱,司美格魯肽將面臨長時間缺貨,預計今年內這樣的情況并不會得到緩解。
如此局面下,不少沒有資質的商家開始動起了歪心思,美國一度出現了倒賣司美格魯肽,或販賣所謂司美格魯肽“仿制藥”的“黑市”。
FDA對此也束手無策,只能發文警告患者,不要使用司美格魯肽的非品牌版本。FDA相關人士稱,網上銷售的所謂“用于實驗室研究”或藥房自行配制的司美格魯肽并未經批準,其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任何保障。
客觀來說,與傳統的減肥藥物相比,司美格魯肽確有過人之處,但在這場自發安利司美格魯肽的風潮中,其副作用與適應性往往被忽視了。
首先是適用人群。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人群的肥胖程度。從包括FDA在內的多國機構通行做法來看,一般只有BMI≥27且伴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臟病等的患者,才會被允許使用藥物進行干預,而如果沒有伴隨疾病,則需BMI≥30。

生活中嚷嚷著需要減肥的人,絕大多數是遠遠達不到這一標準的。
按照《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數據來看,18-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厘米和158厘米。這就意味著,平均身高的人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男性體重≥86.4kg、女性≥74.9kg時,才達到使用減肥藥物的門檻。而從實際觀察來看,生活中嚷嚷著需要減肥的人,絕大多數是遠遠達不到這一標準的。
在副作用方面,前述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顯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惡心和腹瀉。在其他研究中,也有關于嚴重頭疼、急性腎損傷等的報告,因此并不建議有腸胃疾病的患者服用。

電影《超大號美人》劇照
EMA在今年4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對嚙齒動物的研究表明,替西帕肽(另一款GLP-1類藥物)可能會增加甲狀腺癌的風險。英國衛生部門負責人已要求開展研究,以監測該類藥物與甲狀腺癌和胰腺癌的任何潛在聯系。
《每日郵報》對此無不擔憂地表示,Wegovy的臨床試驗只進行了16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這種顯著的長期副作用可能被忽略了。
對于絕大多數減肥方法而言,反彈都是不得不面臨的嚴峻考驗。今年4月,利物浦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Wegovy的患者在68周內體重下降了18%。但是,在放棄每周注射后,參與試驗的336名使用者在次年體重增加了三分之二。
此外,過快的體重下降也會導致脫發、憔悴等明顯的生理變化。體重的減輕會讓面部脂肪減少,而顯得不如體重更高時“飽滿”,一旦減肥速度太快,臉部根本跟不上體重變化的進度,適應和調整能力就越差,“面部凹陷”感就會越發明顯。
這種面部塌陷且皺紋明顯、比“瘦脫相了”還嚴重的面部表現,也被美國網友戲稱為“Ozempic臉”。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教授兼臨床營養學系主任Zhaoping Li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表示,司美格魯肽并非對每個人都有效,“這些新藥是醫生‘工具箱里重要的工具,但并不是靈丹妙藥”。
這個世界上從不存在“靈丹妙藥”,減肥方面同樣如此。目前,司美格魯肽在中國尚未被允許當作減肥藥使用,國內僅批準了奧利司他一種藥物,用于肥胖或超重的治療,而這款藥物也沒少因服用后會“屁股漏油”被人吐槽。
幻想著靠藥物就可以“躺瘦”時,別忘了茨威格的那句名言,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那些完全不在司美格魯肽適用范圍卻想依靠它減肥的人,不妨先捫心自問,每周一次將針頭插進自己腹部,減重后禿頭凹臉、皮膚松弛,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