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潛

1.高要區蓮塘鎮的羅氏沼蝦“萬畝蝦塘” 陳彥成 攝
充滿童趣的稻草人,生機勃勃的連片田野,七色彩虹點綴的小橋,鮮花鋪設的棧道,科普羅氏蝦的展示館……筆者近日走進位于肇慶市高要區蓮塘鎮荔枝村的哈哈樂農耕文化園,鄉間如畫風光映入眼簾。這個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羅氏沼蝦為元素的文化園,是高要蓮塘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一個縮影。
2022年,高要區在蓮塘鎮打造全長約12公里的“龍騰蓮塘,鳳翔神山”鄉村振興示范帶,將沿線的波西村、荔枝村、察步村、下圍村等8條村莊串珠成鏈,連點成線,集片成帶,各村根據自身實際挖掘產業、文化、旅游等資源,打造農文旅特色品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村民增收致富。該示范帶的重要節點建設、產業振興方面成效初顯。
波西村是高要著名的羅氏沼蝦產業基地。經過多年耕耘,該村現有2000多畝蝦塘養殖羅氏沼蝦,年產值約5000萬元,近5年來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0萬元。
2022年,該村引入了智慧養蝦項目,建成了蓮塘鎮波西村羅氏蝦全產業鏈數字化大數據平臺示范基地。據佛山市高明區駐蓮塘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蓮塘鎮黨委副書記朱曉峰介紹,項目利用產業互聯網模式和數字化手段,推動打造蓮塘羅氏蝦標準化、規范化產業體系。
“打開手機App,蝦塘產量、水質指標、用料投藥等生產數據一目了然。每畝蝦塘設有監控攝像頭、水質監測儀、增氧控制等設備。二維碼掃一掃,每畝蝦塘面積、養殖品類等溯源信息清清楚楚。”波西村蝦農林志恒的101畝蝦塘是智慧養蝦項目的試點蝦塘,目前已有30畝蝦塘實現了智慧養殖。通過這個數字化平臺,他能夠精準判斷蝦塘水質狀況,調節PH值、投料喂藥、增減水量,更加切合蝦的生長情況。
“2022年7月開始智慧養殖。之前每畝蝦塘產量300斤,如今增至600斤,收入翻番,而且還節省了人工成本。101畝全部實現大數據養蝦的話,全年預計節省10萬元的人工成本。”林志恒說道。
“云”養蝦技術為波西村羅氏沼蝦養殖產業注入了活力,在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中以新興的科技力量助力產業壯大。而荔枝村則引入哈哈樂農耕文化園項目,將農業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通一二三產業鏈,實現以景興農,以農助旅,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創收。

2.蓮塘哈哈樂農耕文化園 鄧達榮 攝

3.2022年7月,察步商業中心已開展招商工作 陳彥成 攝

4.打開手機App,蝦塘產量、水質指標、用料投藥等生產數據一目了然 陳彥成 攝
借助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契機,荔枝村深挖得天獨厚的廣府文化底蘊,打造特色景點,提升人居環境,使古老的村落重煥生機與活力。“哈哈樂農耕文化園落戶我們荔枝村,為村民帶來很大的商機。”荔枝村黨總支部書記孔令聰告訴記者,下一步,荔枝村將依托鄉村文化振興,將村堂文化、古村文化推廣出去,同時,繼續盤活閑置地,引入更多農業合作社,全力打造集休閑度假、自然風光、民俗體驗、田園觀光、拓展運動等為一體的多元復合型農文旅融合項目,全鏈條開辟助農增收新途徑,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通過農文旅平臺賦能整個羅氏沼蝦產業。以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元素來打通羅氏沼蝦一二三產業。未來,我們還會在研學、游玩、飲食文化等各個環節植入羅氏沼蝦元素,如推出羅氏沼蝦預制菜、養蝦釣蝦體驗項目等等,帶動周邊蝦農增收。”哈哈樂農耕文化園運營總監魏偉文告訴記者,文化園(一期)的各項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開展,預計在2023年春節前開放。
察步村是高要城區進入蓮塘鎮的第一站。2022年,察步村通過招商引資,讓商業中心在察步村落地。隨著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哈哈樂農耕文化園落戶,蓮塘鎮宜居宜游魅力彰顯,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光,目前該村商業中心45個商鋪均已出租,第一家品牌酒店也將進駐。“建了哈哈樂農耕文化園后,在察步商業中心消費的都是外村人多,我們看到了經濟發展的好前景。所以引進了酒店,酒店運營方對蓮塘以后發展也很看好。”察步村黨支部書記陳毅能說,接下來察步村將加快推動酒店項目投入運營,同時盤活留用地,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激活了鄉村產業一池春水,帶動了鄉村風貌躍升。據悉,高要區累計投入建設資金3000萬元,全力打造“龍騰蓮塘·鳳翔神山”鄉村振興示范帶,目前該示范帶的芳香果廊、古鎮新風、花潤驛站、神鳥天降、山水漁韻、漁肆市集、寶蓮圣地、神符尋古等八景已悉數亮相,沿途道路“白+黑”工程,沿村風貌提升、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等正加緊施工。而示范帶沿途的8條村莊,精致的小景觀隨處可見,村道巷道干凈整潔,房前屋后見縫插綠,文體廣場、休閑設施升級完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顯著。
“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凝聚了蓮塘鎮各村力量,大大增強了發展后勁和信心。”朱曉峰表示,該鎮將繼續整合優勢資源,聚力產業發展,持續深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帶動更多農村群眾增收,實現美麗鄉村從一處美向全域美蝶變、從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