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劉聲遠

民間有一種說法:烏龜活千年。其實,龜在動物世界中算不上“壽星”。那么,動物世界中最長壽的是誰呢?是水螅。也許你不會相信,水螅哪怕腦袋掉了也照樣能長出新的腦袋來。
水螅屬于刺胞動物門,同門動物還有水母、??蜕汉飨x等?,F已發現的水螅有20~30 種。所有刺胞動物都是水生無脊椎動物,都有觸手。
水螅體長幾毫米至二十毫米不等,身體構造簡單:管狀身體的頂端有多條觸手,在觸手中央,是水螅的口??茖W家從大約300 年前起就知道水螅的存在。小小的水螅有驚人的再生能力:當它們身體的一部分被截掉,這部分能重新長出來。在一些情況下,從被截掉的身體組織甚至還能長出完整的身體。如此看來,哪怕水螅的頭被斬除也一樣能長回來就不奇怪。
科學家發現,水螅主要由干細胞組成。干細胞能通過復制(克?。┏掷m再生,這意味著從生物學角度講水螅是不死的。如此看來,水螅在動物王國中壽命之長排第一。之前的研究已經揭示了水螅再生的一部分奧秘,科學家最近又探索了水螅的基因組怎樣指引細胞形成全新頭部這個謎題。
之前的研究發現:在一條基因通道中,有多個基因在調節水螅的頭部生長;對于被斬首的水螅來說,位于身體頂部的一群“組織者”細胞會向頭部殘存部分的細胞發送信號,指導專門的組織形成,從而長出頭部。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首先辨識了在水螅再生中起作用的超過2.7萬個基因因素,然后又辨識了只在水螅再生頭部時活躍、在水?;蚪M中起開關作用、分成多個子群的幾千個基因因素。
在辨識這些因素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水螅頭部的生長過程并非整齊劃一。新生水螅長出頭部需要大約72 小時,而再生頭部只需要大約48 小時。科學家還發現,在這兩種生長過程中至少有298 種不同的基因表達方式。具體而言,在新生水螅長出頭部的過程中,“組織者”細胞等細胞的基因活動先是較慢,然后逐漸加速;而在水螅頭部再生的過程中,基因表達更活躍,有時快有時慢,在不同的時點達到峰值。
科學家推測,與水螅頭部生長有關的基因指令很可能還不止這兩套。要想破解小小水螅的生命奧秘,看來還需時日。
現在,我們來看看除了水螅外的長壽動物還有哪些。我們從其中壽命最短的開始。順便提一句,目前被證實活得最久的烏龜壽命還不到200 年,所以烏龜還進不了這份名單。

紅海膽是渾身有刺的圓形小動物。它們生活在北美洲淺海域,以海洋植物為食??茖W家過去認為,紅海膽生長迅速,壽命不過10 年。但新研究發現,紅海膽生長非常緩慢,如果能避開被捕獵、被捕撈和疾病,它們就能存活200 年。

弓頭鯨是壽命最長的哺乳動物,它們生活在北極和亞北極海域。雖然科學家并不清楚弓頭鯨的壽命有多長,但從一些被捕獲弓頭鯨身上發現的遠古人類使用的石頭魚叉證明這些弓頭鯨很可能已經活了200 年。弓頭鯨的一個與修復受損DNA 有關的基因出現變異,這很可能有助于弓頭鯨不患癌癥。弓頭鯨的另一個參與細胞生長和修復的基因上有一段能重復復制,因而能延緩衰老。

毛糙眼巖魚是最長壽的魚之一,其最長壽命超過205 歲。這種魚生活在太平洋,身長可達97 厘米,捕食蝦和較小的魚。一項新研究調查了包括毛糙眼巖魚在內的88 種巖魚的基因組,發現了包括DNA 修復通道在內的多個長壽因素,這些因素讓巖魚很難患癌。另一方面,更長的壽命讓巖魚能長得更大,產生更多的后代。

淡水珍珠蚌是在水中濾食食物顆粒的雙殼類動物。它們主要生活在河流和溪流中,其中已發現的最長壽者已經活了280 年。淡水珍珠蚌的長壽是因為它們的代謝速度慢。值得注意的是,受人類行為影響,淡水珍珠蚌的棲息地遭到破壞,這種動物已經瀕危。

格陵蘭鯊生活在北極和北大西洋海域,身長可達7.3米,主要捕食魚類和海豹。對格陵蘭鯊眼組織的研究表明,這種鯊魚的最長壽命至少為270 年,最長可達512 年。

管蟲是生活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吸收其“管道”中細菌制造的糖作為食物。一些管蟲生活在海底熱液噴口附近,但最長壽的管蟲生活在水溫較低、環境條件更穩定、被稱為冷滲口的海底裂縫附近,從這些裂縫滲出的化合物可供細菌制造糖??茖W家發現,一些管蟲的年齡已超過300 歲,它們能活這么久是因為其代謝速度慢、缺乏天敵等。

北極圓蛤生活在北大西洋??茖W家通過技術手段確定,2006年發現于冰島海域的一只北極圓蛤已經507 歲。當時它被命名為“明”,原因是它出生于中國明朝時期。北極圓蛤的壽命長也是因為其代謝速度慢。

海綿類似珊瑚,由小動物群體組成。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玻璃海綿已經存活了大約1.1 萬年??茖W家估計,很可能還有更長壽的海綿。

水母的生命始于海底幼體,幼體轉化為水螅體,水螅體最終變成自由游弋的水母。燈塔水母的特別之處在于,如果它們身體受損或挨餓,它們可以重新變回水螅體,再重回水母狀態。燈塔水母生活在地中海,它們可在水螅體與水母狀態之間轉換許多次,因此可以說它們在理論上是不死的。但燈塔水母的直徑還不到4.5 毫米,它們可能被魚等其他動物吃掉,還可能死于其他原因,因此它們要真的不死不太容易。不過,科學家認為自然界可能存在已活了幾萬年的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