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蒙 ,魏淑婕 ,沈家圓 ,歐陽慧子 ,常艷旭 ,何俊
(1.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 301617;2.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 300193)
藜蘆(Veratrum nigrum L.)又名山蔥、蔥葵、豐蘆等[1],是中國傳統的中草藥,富含生物堿、黃酮、有機酸等天然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壓、抗腫瘤、抗氧化、抗炎鎮痛等作用[2-8]。甾體生物堿被認為是藜蘆的活性物質基礎,以芥芬胺、藜蘆胺為代表成分[9-11]。芥芬胺為介藜蘆型生物堿,藜蘆胺為藜蘆胺型生物堿,均具備 C-nor-D-homo-[14(13→12)-abeo]環系,A、B、D均為六元環,C為五元環,其相似的化學結構表征兩者可能具有相同的藥理活性[12-18]。近年來對藜蘆的提取分離、含量測定、配伍及藥理作用的研究較多[19-20],提取工藝的討論較為少見。文章對藜蘆提取工藝進行優化研究,研究過程中引入了統計分析軟件(JMP)實驗設計模型,以驗證正交實驗數據的可行性與有效性。JMP軟件是一種交互式可視化統計發現軟件,其在醫藥行業中的用途有實驗設計和數據的統計分析。工藝優化需考察多種因素及水平對工藝參數的影響,因此科學合理地設計實驗、篩選關鍵影響因素對提供全面可靠的數據是十分重要的[21-23]。研究以藜蘆中芥芬胺和藜蘆胺的含量作為評價指標,采用單因素實驗、正交實驗及JMP軟件實驗設計模型考察乙醇體積分數、液料比、提取時間、提取次數4種因素對主要活性成分提取的影響,確定最佳提取工藝。
1.1 儀器 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AX 205型十萬分之一(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天平;Milli-Q超純水制備儀(Millipore公司);3K15型高速離心機(美國sigma公司);XW-80A型渦旋混合器(上海滬西分析儀器廠)。
1.2 試藥 甲醇、乙腈均為色譜純,購自美國Fisher公司;甲酸為色譜純,購自美國ROE公司;95%乙醇為分析純,購自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對照品芥芬胺(批號:DST190407-087,HPLC≥98%)、藜蘆胺(批號:DST190108-024,HPLC≥99%)由成都德思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藜蘆購自安徽亳州藥材市場。
2.1 芥芬胺、藜蘆胺含量測定
2.1.1 色譜條件 色譜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100 mm,1.6 μm);流動相:A 相 0.1%甲酸水,B 相乙腈;梯度洗脫:0~20 min,15%~35%B;20~25 min,35%~37%B;25~28 min,37%~95%B。檢測波長:0~21.8 min,254 nm;21.8~28 min,205 nm。流速:0.5 mL/min,柱溫:30℃;進樣量:5 μL。結果見圖1。

圖1 對照品(A)與樣品(B)色譜圖Fig.1 Chromatograms of reference substance(A)and sample(B)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芥芬胺和藜蘆胺對照品適量至5 mL的容量瓶中,分別以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濃度為1 mg/mL的對照品溶液,4℃冰箱儲存備用。
2.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藜蘆粗粉(過2號篩)10 g,加入80%乙醇150 mL,加熱回流提取2 h,回流提取2次,兩次藥液合并,4℃冰箱儲存備用。
2.1.4 線性關系考察 精確量取“2.1.2”項下對照品溶液適量,以甲醇稀釋至分別含有芥芬胺和藜蘆胺500μg/mL的混合對照溶液,將此溶液用甲醇依次稀釋 2、2.5、2、2、2.5、2、2、5 倍得 9 個不同濃度的溶液,按“2.1.1”項下色譜條件,以待測物峰面積(Y)為縱坐標,待測物的濃度(X)為橫坐標,得芥芬胺峰、藜蘆胺面積與濃度的線性關系分別為Y=23.102X-15.653,r2=0.999 1,0.5~500 μg/mL;Y=70.769X+139.630,r2=0.9992,0.5~500μg/mL。表明各成分線性關系良好。
2.1.5 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2.1.4”項下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以甲醇稀釋5倍后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連續進樣測定6次,相對標準差(RSD)值分別為3.9%和2.2%,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1.6 穩定性實驗 精密吸取“2.1.3”項下供試品溶液適量,按“2.1.1”項下方法于 0、3、6、12、24 h 測定芥芬胺和藜蘆胺峰面積,24 h內RSD值分別為1.1%和1.0%,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h內穩定性良好。
2.1.7 重復性實驗 精密稱取藜蘆粗粉6份,每份10 g,以“2.1.3”項下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1”項下方法測定芥芬胺和藜蘆胺的含量,RSD值分別為2.8%和1.4%,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1.8 加樣回收率 精密稱取藜蘆粗粉6份,每份5 g,分別準確加入一定量的芥芬胺和藜蘆胺對照品溶液,再加入80%乙醇至150 mL,按“2.1.3”項下方法制備并測定,計算芥芬胺和藜蘆胺平均回收率分別為103.0%和98.8%,RSD為1.5%和2.7%。
2.2 單因素實驗
2.2.1 乙醇體積分數 精密稱取藜蘆樣品10 g,共4份,分別加入體積分數為50%、60%、70%、80%的乙醇,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以“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結果見圖2 A,乙醇體積分數為60%時,芥芬胺含量最高,體積分數為70%時,藜蘆胺含量最高,且芥芬胺含量未明顯下降,故確定乙醇體積分數為60%、70%、80%。
2.2.2 液料比 精密稱取藜蘆樣品10 g,共4份,分別加入提取溶液使得液料比為 5∶1、10∶1、15∶1、20∶1,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以“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結果見圖2 B,液料比為20∶1時,藜蘆胺含量最高,芥芬胺含量較高,且兩者的含量總和最高,故確定液料比為10∶1、15∶1、20∶1。
2.2.3 提取時間 精密稱取藜蘆樣品10 g,共4份,提取時間分別為 1 h、1.5 h、2 h、2.5 h,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以“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結果見圖2 C,提取時間為1 h時芥芬胺與藜蘆胺的提取含量總和最高,故確定提取時間為 1 h、1.5 h、2 h。
2.2.4 提取次數 精密稱取藜蘆樣品10 g,共3份,提取次數分別為 1、2、3次,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測定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結果見圖2D,提取次數為3次時,芥芬胺和藜蘆胺的提取效果最好,故確定提取次數為1、2、3次。

圖2 乙醇體積分數(A)、液料比(B)、提取時間(C)和提取次數(D)對提取效果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ethanol volume fraction(A),liquid-to-solid ratio(B),extraction time(C)and extraction times(D)on extraction effect
2.3 建立JMP實驗設計模型
2.3.1 模型設計 基于單因素實驗結果,采用JMP軟件4因素3水平的定制設計篩選藜蘆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的影響因素,因素水平設置見表1。

表1 定制設計實驗因素水平值Tab.1 Values of different factors investigated with custom design experiment
2.3.2 預測結果 JMP軟件設計出具有數據分析意義的實驗列表,并對響應值進行模擬,模擬結果見表2。結果表明,該模型預測A1B3C3D3實驗條件下響應值最高,即乙醇體積分數60%,提取次數3次,提取時間2 h,液料比20∶1工藝條件下提取的芥芬胺與藜蘆胺總量最高。

表2 實驗條件表及模擬響應值Tab.2 Conditions in the experiments and values of simulated response
2.3.3 數據處理及模型擬合 應用JMP軟件對表2中的結果進行最小二乘法擬合分析,根據P值找出影響響應值的關鍵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乙醇體積分數、提取次數、提取時間、液料比P值均大于0.05,表明4種因素均對提取工藝有影響,但并非影響提取含量的關鍵因素,模型預測結果需進一步驗證。驗設計模型所得結果一致。

表3 提取工藝篩選擬合分析效應匯總Tab.3 Summary of effects of fitting analysis in extraction process screening
極差 RB>RC>RA>RD,即影響藜蘆提取物中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的主次因素為提取次數>提取時
2.4 正交實驗 根據單因素實驗結果,在乙醇體積分數、液料比、提取時間、提取次數4因素下分別設置3水平,以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為考察指標進行L9(34)正交實驗,確定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因素水平設計見表1。按照表1進行4因素3水平正交實驗,實驗結果見表4。提取工藝最優參數與JMP軟件實間>乙醇濃度>液料比,其結果與方差分析結果一致,見表5。根據均值進行分析可得出藜蘆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A2B3C3D2,即乙醇體積分數70%,提取次數 3次,提取時間 2 h,液料比15∶1。

表4 正交實驗結果Tab.4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表5 正交實驗結果方差分析Tab.5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s
2.5 驗證實驗 精密稱取藜蘆樣品3份,每份10 g,置入250mL圓底燒瓶中,按優化工藝進行驗證實驗,即加入70%乙醇150 mL,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濾液后放置室溫,補足失重,取上清液經0.45 μm有機微孔濾膜過濾后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顯示芥芬胺和藜蘆胺含量的平均值分別為1.60、2.98 mg/g,RSD 分別為 1.0%、1.1%。結果表明該工藝穩定可行。
2.6 等高線圖分析 采用JMP軟件對正交實驗結果以標準最小二乘法回歸分析,分析結果見表6,參數估計值見表7,模型與正交實驗方差分析結果一致,表明正交實驗結果真實有效[23]。利用JMP軟件在完成回歸方程模型的基礎上,借助等高線圖直觀反映各因素變化對考察指標的影響情況。本研究4種因素兩兩交互作用對芥芬胺、藜蘆胺提取總含量的交互影響情況如圖3所示。等高線圖將變量描繪在二維圖表中,橫縱坐標分別代表各自變量,等高線顏色指示含量與該關系的符合程度。圖3中顯示本研究中各因素兩兩之間的相關性較弱,當其中1項變化時,另一項并不會隨之變化[24],該結論提示正交實驗結果有效,所確定工藝為最優提取工藝。

圖3 各因素對芥芬胺、藜蘆胺提取總含量的交互影響Fig.3 Interaction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total content of Jervine and Veratramine extracted

表6 模型方差分析結果Tab.6 Outcomes of model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表7 模型參數估計值Tab.7 Estimated values of model parameters
藜蘆是中國傳統中藥,其化學成分復雜,包括生物堿類、黃酮類、二萜類、茋類等,具有多種藥效[2-8]。芥芬胺與藜蘆胺為藜蘆中主要生物堿型化合物,具有阻斷聲波刺猬(Shh)信號通路[25]、信號轉導抑制作用,是藜蘆發揮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
常用的生物堿提取方法有酸水提取法、親脂性有機溶劑提取法、醇類溶劑提取法、超聲提取法、酶提取法等。由于酸水提取法腐蝕性和成鹽損耗大、親脂性有機溶劑毒性高、超聲或酶提取法造價高等缺陷,尚未廣泛應用于大規模生產,乙醇提取法具有工藝簡單、經濟便捷、效率高等優點廣受廠家青睞,因此本實驗選用乙醇提取法。
為降低藥效成分在生產過程中的損耗、優化提取效率、增強藥效,實驗在單因素控制條件下,共考察了影響芥芬胺和藜蘆胺提取的4個因素:乙醇體積分數、提取時間、提取次數、液料比。同時分別設置了3水平,進行正交實驗。根據正交實驗結果得知,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為70%,液料比為15∶1,提取3次,每次2 h,芥芬胺與藜蘆胺含量最高,可達1.60、2.98 mg/g。同樣可由表中數據得知,影響藜蘆提取物中含量的主次因素為提取次數>提取時間>乙醇濃度>液料比。運用JMP軟件定制設計實驗模型,并對正交實驗結果以標準最小二乘法回歸分析,模型結果與正交實驗結果一致,表明正交實驗結果真實有效。同時在此基礎上,借助等高線圖直觀反映各因素變化對考察指標的影響情況,全面立體地篩選最佳提取工藝。實驗提取得到的芥芬胺與藜蘆胺含量較高,工藝穩定,可為藜蘆的進一步開發研究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