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劍



回望來路,紅色基因是山東鮮明的精神底色。
王盡美等中共一大代表在這里覺醒成長,“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在這里孕育發揚,焦裕祿、孔繁森等人民公仆從這里啟程,朱彥夫、李登海等時代楷模在這里不斷涌現。這些標志性、引領性的燈塔和旗幟,指引山東干部群眾上下一心、矢志奮斗,讓山東發生歷史性巨變,取得歷史性成就。
山東統籌各地紅色資源,賡續紅色革命血脈,探索紅色基因有效傳承路徑,串聯多個紅色文化體驗線形成一條紅色文化帶,創新打造紅色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
百年膠濟,紅色印跡
膠濟鐵路紅色文化體驗線
濟南是國內最早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六個城市之一。王盡美、鄧恩銘作為黨的創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創建者和山東黨組織最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為中國共產黨創建和工農運動的開啟,做出卓越貢獻,用自己的熱血和忠誠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曙光。當下,在濟南已落成的中共山東早期歷史紀念館,生動展現中共山東黨組織創建、中共山東省委重建,以及山東黨組織在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戰爭中的曲折斗爭,揭示出山東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勇于擔當、排除萬難、探索前行的偉大精神。
從空中俯瞰青島市海岸18號建筑群,紅頂黃墻合圍出一支箭頭的輪廓。20世紀20年代,這里是膠濟鐵路四方機廠職工宿舍。1923年,四方機廠成立青島最早的黨支部。1925年2月,正值全國工人運動處于低潮之時,青島黨組織領導的青島膠濟鐵路和四方機廠工人大罷工“異軍特起”,取得重大勝利,青島的工人階級正式走上歷史舞臺。隨后,在罷工基礎上成立膠濟鐵路總工會,領導帶動青島工人運動走向高潮。如今,“海岸路18號”已成為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膠濟鐵路四方機廠歷經發展,成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骨干企業,推動中國高鐵走向世界。
蒙山沂水,情深意長
沂蒙紅色文化體驗線
沂蒙紅色文化體驗線輻射臨沂、泰安、濟南萊蕪區以及濰坊、淄博、日照等魯中南地區在內的沂蒙革命老區,被譽為“兩戰圣地、紅色沂蒙”,與井岡山、延安并稱為中國革命戰爭時期重要的老革命根據地,是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山東省政府、山東縱隊、八路軍一一五師、中共華東局、華東野戰軍等山東抗日根據地(解放區)黨政軍機關所在地,發生過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陸房突圍、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等重要戰斗戰役,以及沂蒙紅嫂等感人事例,有著一段艱難而光榮的歲月。
如今,“沂蒙”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沂蒙精神”在齊魯大地成為一種濃郁的紅色標簽、文化符號和精神力量。
2023年5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山東省旅游交通網主骨架布局規劃(2023-2030年)》的通知,打造五大主題廊道旅游公路。其中,“紅色沂蒙”主題廊道,加快建設紅色沂蒙風景道,串聯起沂蒙革命老區紅色遺跡、山水生態、地質奇觀等旅游資源,規劃形成“一環多支、串珠成鏈”的總體布局,支撐國家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
千里海疆,紅色膠東
膠東紅色文化體驗線
膠東革命根據地,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山東大戰略區之一,包括以煙臺、威海為主的膠東腹地,以及濰坊、青島等部分地區,是山東經濟中心和重要交通戰略要地。這里發生過雷神廟戰斗、膠東保衛戰、海陽地雷戰等,涌現出“馬石山十勇士”“膠東乳娘”等感人群體。
這是一條發展壯大線,從昆崳山到戰場泊,膠東走出了共和國四個集團軍;這是一條紅色文化線,紅色經典著作《苦菜花》《地雷戰》就誕生在這里;這是一條魚水深情線,膠東軍民浴血奮戰的故事代代相傳;這是一條千里海岸線,多彩膠東民俗和浸潤紅色基因的旖旎山海風光讓人流連忘返。
戰略后方,丹心渤海
渤海紅色文化體驗線
這條線上的渤海老區以濱州為主,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山東五大戰略區之一,在解放戰爭時期是華東戰場的大后方。
黃河鐵流,奔騰入海。在渤海老區這片血與火淬煉的土地上,誕生了家喻戶曉《大刀記》的故事,走出了威震敵膽的“一馬三司令”,奏響了救亡圖存的時代最強音。如今,站在黃河岸邊、渤海之濱,后人正感受著渤海老區革命歲月的如火激情,感受到生態新渤海的綠色蕩漾。
鐵流雄師,鐵道飛虎
魯南紅色文化體驗線
這條線以棗莊為主,輻射臨沂、濟寧部分地區,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山東大戰略區之一。在這里,八路軍一一五師以抱犢崮地區為中心創建魯南抗日根據地,魯南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如雷貫耳,臺兒莊大戰揚我中國軍威……
魯南紅色文化體驗線整合見證抗戰時期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英勇抗敵和堅強意志的紅色資源,八路軍抱犢崮115師紀念園、王家灣魯南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紀念館,以及臺兒莊古城大戰遺址公園、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鐵道游擊隊紀念園、魯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展覽館、沙溝十里灣研習社等紅色文化體驗點,對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團結精神進行深刻解讀,觸發民族情感共鳴。
強渡黃河,逐鹿中原
冀魯豫(山東部分)紅色文化體驗線
冀魯豫邊區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武裝在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的廣大地區創建的一個抗日根據地。
這條線的山東部分是津浦鐵路以西、隴海路以南的山東部分地區,即菏澤、聊城和濟寧、泰安部分地區。在這條線上,既能深切感受抗戰時期中國人民抗擊侵略的英勇事跡和英模人物的動人故事,還能真實再現打響解放戰爭戰略進攻第一仗的魯西南戰役歷史影像。
賡續紅色傳統,汲取奮進力量。紅色文化的價值,在于無論何時都能夠給予人們信念力量和豐富的精神滋養。一條紅色文化帶貫穿齊魯“精神高地”,正讓以沂蒙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