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值開學季,又是升級裝備的好時機。對于想要提高電腦效率的朋友來說,更換固態硬盤可能是一個并不怎么費事,又能達到好效果的選擇。在下手之前,有幾點選購建議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老平臺升級固態硬盤,尤其是老款筆記本升級,一定要先檢查一下平臺接口再選擇合適的固態硬盤。如果原來的平臺使用的是機械硬盤,意味著主板很可能僅支持SATA 接口, 或者是僅支持走SATA通道的M.2 SSD, 只需要選購一款走SATA3.0 通道的 SSD 或者入門級M.2SSD(要看平臺是否帶有M.2 插槽再決定)提升平臺性能。對于機械硬盤而言,選擇任意固態硬盤本身就是一種升級。
如果是主流平臺,大多都已經匹配了M.2接口。這時候進行平臺升級,更多的是為了能夠“戰未來”,固態硬盤就應該更重視產品性能,可以根據接口情況,選擇PCIe 3.0 SSD或者PCIe 4.0 SSD。為了以后在更高端的平臺上也能發揮高效的存儲性能,也可以直接選擇PCIe 4.0 SSD。畢竟,PCIe 4.0 SSD向下兼容,即使是在僅支持PCIe 3.0 SSD的平臺上也有高性能表現。如果是給筆記本升級M.2 SSD,一定要事先確定筆記本硬盤位的尺寸是2210、2230、2242、2280和22110這幾種尺寸里的哪一種情況,購買對應尺寸的產品進行升級,否則可能造成資源浪費。
如果你已經用上了Intel 第13 代酷睿處理器和AMD 銳龍7000 系列處理器相關平臺,那就別糾結價格了,旗艦級PCIe 4.0 SSD 安排上。順序讀取速度超過7300MB/s,2TB 容量款順序寫入速度近7000MB/s。在Intel 平臺上,I/O 性能更能達到極致的發揮。如今4K 隨機讀寫超過1000K IOPS 的PCIe 4.0 SSD 可選范圍很廣,不管是玩游戲、專業應用還是打造高端未來平臺都能勝任。當然了,如果你只是想給高端平臺購買一款從盤或者擴容盤,選入門級PCIe 4.0 SSD 或者DRAM-Less 的SSD 也可以。相同的預算,可以選擇更大容量的設備,避免產生存儲空間焦慮。
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 可能PCIe3.0 SSD 的性能已經能夠滿足日常辦公娛樂甚至游戲需求。所以這些人群則適合用有限的預算盡可能選擇更大容量的優質SSD。目前很多筆記本都已經標配480GB~512GB 固態硬盤了,不管是雙硬盤位還是單硬盤位,選擇480GB 以下的SSD 擴容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給筆記本升級硬盤,960GB 甚至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盤可以安排上了。
如果你的筆記本有一個PCIe 4.0SSD硬盤位和一個PCIe 3.0 SSD硬盤位,同容量的PCIe 3.0 SSD要比PCIe 4.0SSD便宜20%~40%,建議花相同的預算選擇一個更大容量的PCIe 3.0 SSD,以應對未來日益增長的數據量。
如果是臺式機平臺加固態硬盤,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購。喜歡玩游戲的用戶,選固態硬盤會直接節省加載時間,在畫面切換時也能感覺到明顯的流暢體驗。而一個游戲可能就占用幾十GB 空間了,至少保證480GB~512GB SSD,才能在能夠玩游戲的同時,不影響其他軟件的快速操作。如果是需要裝一下專業設計、視頻制作素材等等,1TB 容量或許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裝滿。所以完全可以趁現在閃存降價的時候,選擇960GB甚至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盤。如果是預算有限,可以選擇PCIe3.0 SSD;不在意預算的情況下,直接選高性能PCIe 4.0 SSD。在目前大多數平臺的存儲性能已經過剩的情況下,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數據需求,建議大家選擇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盤來升級。
近年來,國產存儲加大研發投入,在主控、閃存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突破和進展。經歷了實體清單、疫情造成的芯片荒,國產存儲在這樣的多重影響之下逐步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尤其在2022年,國產存儲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這對于我們用上更多更穩定安全且快速的國產存儲設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固態硬盤產品線中,國科微、英韌科技、聯蕓主控已經應用到多款國產產品中,而長江存儲的閃存發展成績也是可喜可賀的。長江存儲于去年10月推出的致態TiPlus7100, 采用基于晶棧Xtacking3.0架構的長江存儲新一代TLC閃存顆粒,支持PCIe Gen4x4接口,可實現高達7000MB/s的順序讀取速度,媲美一線品牌產品性能。所以我們應給予國產存儲更多的信心和支持。如今電商平臺已上架多款產品,性價比優勢相當明顯,均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