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貴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新征程上,必須堅持獨立自主,以自信自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飽經苦難而絕不倒下,歷嘗艱辛而愈發強大,屢遭坎坷而永不放棄,靠的就是中華兒女以獨立自主精神為魂所淬煉的精神偉力。中國共產黨誕生后,百年光輝歷程熔鑄了獨立自主精神,獨立自主不僅是黨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依規治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立,頑強拼搏,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斗,從小康社會到總體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小康夢想成為現實,從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踐證明,百年風雨兼程、百年篳路藍縷、百年苦難輝煌、百年波瀾壯闊,我們黨始終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走出一條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和人民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歷史定力。
接續奮斗、勤則不匱,中華民族從來只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既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新時代新征程是奮斗者的時代,在獨立自主的奮斗中走過百余年,中國共產黨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帶領全體中華兒女走向燦爛輝煌的明天。黨員、干部要帶頭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獨立自主和自信自立,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自信自立和開拓創新,中國共產黨成功開創和推進了中國式現代化。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1954年5月,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我國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國防的目標。1960年3月,毛澤東在會見時任尼泊爾首相柯伊拉臘時指出,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安下心來,使我們可以建設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和現代化的國防”。1979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時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指出:“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是在認清國情的基礎上,從自身的實際出發,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一步步走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發展過程,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過程。與西方現代化道路相比,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后發性、并聯式的特點,在適合中國國情和符合中國實際的基礎上堅持“四化并舉”,逐漸探索出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結合路徑。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目前,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全部人口加起來不過10億,而且這些國家的現代化,經過了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中國有14億多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用幾十年時間整體邁入現代化,無論是難度、挑戰,都前所未有。顯然,中國要實現的現代化是一項繁重、復雜的系統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和自信自立的基礎上,真正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國式現代化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啟示是,各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不是唯一的。發展中國家要走向現代化,不能再走西方的路,而應根據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國情,自主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并堅定不移地堅持走自己的路,注重本國發展道路的內生性、獨立性、自主性和主體性。只有這樣,本國才能獲得生存發展的主動權、主導權。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百年奮斗形成的。百余年黨史見證了黨帶領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也見證了我國從落后的傳統農業大國走向中國式現代化國家的偉大歷程,中國人民以自強不息的奮斗深刻改變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巨大貢獻。試想伴隨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不斷推進和全面建成,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必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必將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加巨大的中國貢獻。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必須同時間賽跑、同歷史并進。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骨子里的底氣,我們撰寫《堅持獨立自主》一書,正是致力于深刻認識堅持獨立自主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成就偉大事業,最終要靠自己。面向未來,向著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前進,中國人民有信心和底氣。新征程上,自強不息、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