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文良

2023年1月22日,是農歷癸卯年大年初一,從這天起,人們開始進入了“兔”年。在中國人的思想里,“兔”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往往寄托著大家的美好希望,并且可引起奇妙的聯想,同時更加具有善、美、相合這樣的寓意。而今,在兔年到來之際,說“兔”論“兔”的美文自然多了起來,而品賞一下嵌有“兔”字的對聯,也會令人感受到豐富的內涵和濃濃的樂趣。
據傳,北宋詩人黃庭堅自幼聰穎非常,在京城當官的舅父李常早有耳聞。某日,李常回家省親,專程來到外甥家里,與黃庭堅父母打過招呼后,便來到書房,見外甥正伏案攻讀,便以院內的桑樹及蠶、繭、絲、錦緞之間的關系為題,吟出上聯:“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織錦繡”。出句看似敘述了一種過程,但實際上運用了頂真手法,環環相扣,應對有一定難度。然而,小庭堅聽罷,立馬來了興趣。只見他望了望手中的兔毫毛筆,從容不迫對道:“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李常見外甥小小年紀便能對出這樣難度較大的聯句,從此對黃庭堅更加器重、愛護,著意精心栽培,使之進步更快。
明代嘉靖進士袁煒,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擅喜詞,有“喜詞宰相”美稱。在其少年未得志時,知府曾出上聯以試其才。上聯云:“湖山倒影,魚游松頂鶴棲波”。此聯通過青山在湖面的倒影,描寫了一種一般情況難以做到的情景:魚兒居然在松樹頂上游來游去,而仙鶴居然在水面上棲息,想要對出下聯絕非易事。而袁煒稍思片刻,即對出下聯:“日月循環,兔走天邊烏入地”。下聯從日月的別稱“金烏”“玉兔”著墨,通過天上的太陽和月亮的相互輪替,同樣描繪了一種難以出現的現象,可以說對得十分巧妙,令人贊不絕口。
相傳明代嘉靖年間,有一才貌雙全的女子征聯擇婿。聯曰:“柳映池中,魚鉆鳥巢鳥戲水”。此上聯以水為媒,將柳樹、鳥巢及小鳥倒影于池水之中,可謂是聯中有畫,而且畫面生動有趣,十分具有生活氣息。征聯一出,應對的公子秀才擠破門庭,但無一中意之作。于是此女嘆怨世無奇才,一氣之下,削發為尼。后世有人以“月沉湖底,蝦舞蟾宮蟾追云”相對,也算工整。而近代重慶教師代廷萬則對出了絕妙下聯:“月沉海底,兔進龍洞龍迎娥”,可謂構思巧妙,不失為佳作。
清代出生于海口的吳典,自幼頑劣淘氣卻又聰穎過人,貪玩、逃學、罵人、打架,樣樣皆為,家人曾對他深感失望。幸得名儒塾師周繼才的耐心教導,吳典終于改掉惡習,刻苦攻讀,學業大進。15歲參加童子試,名列第一,其“過目成誦,一目十行,天資超邁”的美名由此傳開。而立之年,吳典赴北京參加科考試,殿試名列二甲第47名,賜進士出身,后官至刑部尚書。有一年回故里省親,專程到一家曾資助過他趕考的小飯鋪謝恩。用餐間得知小飯鋪生意慘淡,勉強維持,便在臨別時寫下一聯:“面似銀蛇盤中舞;饃如玉兔籠上臥”。此聯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小飯鋪的絕活與特色,給人以形象生動生動之感,讓人一看就會增強食欲。自老板將此聯貼于大門兩側后,小飯鋪便顧客盈門,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
清朝光緒年間,珍妃有一個性格詼諧幽默哥哥志銳,他愛唱《打金枝》中的“金烏東升玉兔墜”,還愛寫狂草,但他唱得不太好,字寫得也不太好,于是便有人作得四六句一聯,對他進行調侃:“忽然高唱,金烏玉兔之聲;偶爾揮毫,牛鬼蛇神之字”。此聯有些夸張地反映了志銳不悅耳的唱腔與不太好的字跡,但志銳聽后只是笑上一笑,并毫不生氣。
在山西介休縣有一座韓侯廟,廟內有清代咸豐年間舉子楊傳第撰寫的一副耐人尋味的對聯:“西望關中,百戰十年空鳥兔;北臨綿上,千秋一例感龍蛇”。上聯用賦的手法概述了韓信一生之事跡,下聯則以比的方式發出了感嘆。尤其是上聯的一個“望”字,使人由望而思,回想起韓信的政治和軍事生涯之初始;而一個“空”,則寫出了作者對韓信不幸被斬的深深慨嘆之情,用字極為貼切、精當。通觀全聯,作者以典譬言,懷古抒情,透露著深沉之情感,而且對仗工整,扣人心弦。
《三國演義》第77回記有關公顯圣的故事。說關羽死后被封為神,在玉泉山顯圣護民,鄉人感其德,就于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有后人便在廟前題寫一聯:“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此聯的對仗于工穩中見奇巧,對關羽的外貌,坐騎、兵器、愛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點,都做了全面的概括與評價,稱頌了關羽的忠肝義膽。尤其是聯語應用了顏色重字對的技巧,顯得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
1941年9月,郭沫若先生在由香港赴北京、途經沈陽時,為東北圖書館撰寫一聯:“宋人方守株待兔;大道以多歧亡羊”。該聯引用了“守株待兔”和“多歧亡羊”兩個典故。上聯要人們以守株待兔為訓,刻苦讀書,不要希圖省事,幻想走捷徑。下聯告誡人們,讀書、做學問,不可盲目從事,應有明確的方向。這副對聯一直被珍貴地保管懸掛于圖書館內。它含蓄不俗而意旨幽遠,啟人深思,因而深受讀者喜愛。
在長江沿岸,至今還流傳有一幅很有情趣的時令對:“兔走鳥飛,地下相逢評月旦;雁去燕來,途中偶遇說春秋”。兔因身體潔白,又傳說月亮中有一個搗藥的“玉兔”,故“玉兔”成為月亮的代稱。這副對聯將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運用到對聯之中,更加引人入勝,頗顯情趣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