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嬪,林輝陽,王珊珊
福建省氣象服務中心,福建福州 350001
福建是我國受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福建每年因為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非常嚴重,2018年“馬莉亞”臺風給福建省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初步統計,72.68萬人受災,倒塌房屋254間,緊急轉移25.52萬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9.02億元?!笆濉币巹澮髿庀蟛块T加強氣象災害防治,建立和完善預警機制與應急響應體系。預警信息提前15~30 min以上發出、公眾覆蓋率達到90%以上是氣象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1-3]。
福建省預警信息發布中心成立于2017年7月,主要承擔全省預警信息發布的系統建議、運維、管理和預警信息發布相關工作。預警中心研發的省突平臺(福建省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有效縮短了預警信息發布時間,提高了預警信息發布效率。
選取2015—2018年福建省9個地市(含縣級發布的預警信號)和省級預警信號發布資料進行統計,包括省級發布的預警信號、地市氣象臺發布的氣象預警信號。將近4年的福建氣象預警信號發布數據進行歸類統計,利用GIS發布頻率較高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空間分布圖,對其發布特點進行分析。
福建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為臺風、暴雨、雪災、降溫、大風、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13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以下簡稱預警信號)。等級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預警災害嚴重程度依次增加,藍色為最輕級別,紅色為最嚴重的級別。臺風、暴雨、降溫包括藍、黃、橙、紅4個等級,雪災、大風、雷電、大霧、道路結冰包括黃、橙、紅3個等級,高溫、干旱、冰雹包括橙、紅2個等級,霜凍包括藍、黃、橙3個等級,霾包括黃、橙2個等級[4-5]。因為福建省天氣特征,干旱、霾預警信號不常發,因此以上2種預警信號不計入統計,只對其余11種預警信號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受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地形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福建自然災害頻發,災害種類繁多。去除災害年變化的客觀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臺鳳、暴雨、大風、高溫、雷電、霜凍、大霧預警信號是福建使用最頻繁的7種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道路結冰預警信號雖然發布次數不多,但可以看出總體呈上升趨勢。而雷電預警信號是發布次數最多的一種預警信號,其次是暴雨預警信號。2015年雷電預警信號占預警信號年發布總數的38.4%,2018年為47.5%,上升了0.2倍。暴雨預警信號也占了全年預警信號發布次數很大的比例,雪災預警信號在這11種預警信號中是發布次數最少的一種預警信號。

表1 2015—2018年福建省常用預警信號發布次數 次
圖1顯示了發布頻率較高的7類預警信號,即臺風、暴雨、大風、高溫、雷電、霜凍、大霧預警信號的發布次數年變化。如圖1所示,雷電預警信號發布次數顯著多于其他6種類別的預警信號,是其他類別預警信號的3~6倍。去除年變化客觀影響,雷電預警信號的穩定增長與2個因素有關:自動站網布設加密,雷電監測面更廣、更密;預報員預警發布技巧日趨熟練,預警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同時,反映了預報員使用預警信號的熟練程度也有所提高。

圖1 2015—2018年福建臺風、暴雨、大風、高溫、雷電、霜凍、大霧預警信號年發布次數
福建省的預警信號等級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等級依次增高。從表2可以看出,臺風、暴雨、降溫、霜凍預警信號大都集中為藍色級別,大風、雷電、大霧道路結冰主要集中為黃色級別,高溫、冰雹主要集中為橙色級別。臺風藍色、黃色預警信號在臺風信號總數中占71.8%,暴雨藍色、黃色預警信號在暴雨總數中占84.3%,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在大風信號總數中占99.1%,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在雷電信號總數中占98.4%。雪災、道路結冰預警信號發布次數多集中在黃色等級,即影響程度較輕的級別上。

表2 2015—2018年福建省不同等級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年均發布次數 次
對2015—2018年對9地市預警信號資料進行統計(不包含省級預警信號)進行統計分析,并運用GIS繪制出福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空間分布圖。
從圖2可以看出,2015—2018年氣象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內陸地區,南平是福建省預警信號發布最多的地市。4年發布預警信號總數和為15 163次,其次是漳州,14 889次,三明發布14 733次。下面介紹福建省預警信號發布頻率比較高的預警信號在福建的空間分布特征。

圖2 2015—2018年福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
從圖3可以看出,2015—2018年臺風預警信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沿海地帶,內陸地區臺風預警信號相對較少。臺風預警信號發布最多的是福州市,發布次數1 396次,其次是漳州市,發布次數為1 326次,泉州發布1 062次。

圖3 2015—2018年福建臺風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
從圖4可以看出,2015—2018年暴雨預警信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內陸地區,暴雨預警信號發布最多的是漳州市,發布次數3 444次,其次是三明市,發布次數2 975次,龍巖市2 725次。

圖4 2015-2018年福建暴雨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
從圖5可以看出,2015—2018年雷電預警信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內陸地區,雷電預警信號發布最多的是龍巖市,發布次數7 025次,其次是三明市,發布次數6 909次,南平市6 752次。

圖5 2015—2018年福建雷電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
從圖6可以看出,2015—2018年大霧預警信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西北部和東南部,大霧預警信號發布最多是南平市,發布次數2 119次,其次是漳州市,發布次數1 288次,三明市618次。

圖6 2015-2018年福建大霧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
從圖7可以看出,2015—2018年霜凍預警信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區,霜凍預警信號發布最多是三明市,發布次數1 700次,其次是南平市,發布次數1 624次,寧德市1 389次。

圖7 2015—2018年福建霜凍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
從圖8可以看出,2015—2018年高溫預警信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西北部地區和南部的漳州市,高溫預警信號發布最多的是三明市,發布次數1 043次,其次是南平市,發布次數908次,漳州市769次。

圖8 2015—2018年福建高溫預警信號發布總數空間分布
(1)建立省、市、縣三級聯防機制。加強預警反饋和聯防聯動,針對災害性天氣預警,要密切關注轄區內各鄉鎮天氣實況。
(2)建立健全預警信號發布的發布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完善預警服務制度,優化預警服務流程。
(3)加大預警信號的宣傳力度。預警信號的宣傳工作重點要放到偏遠的農村。同時,走進校園和社區加強公眾對預警信號的了解,收集其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工作。
(4)拓展預警信息發布渠道,運用新媒體微博、微信等客戶端,使公眾更加及時地收到預警信號,提高對預警工作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