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美芳,戴 韻,樓 芳,黃麗華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3
膀胱癌是全球最常見腫瘤之一,2020年全球約有57.3萬例新發和21.3萬例死亡病例[1]。在我國,2017年全國膀胱癌新發病例約為7.3萬例,死亡病例約為3.06萬例[2]。根據TNM分期,將Tis、Ta、T1期的膀胱癌統稱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而T2期以上稱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3]。膀胱癌治療的過程可能持續很長時間,涉及到多次檢查、手術和化療等,這些治療過程增加了患者治療負擔、經濟負擔、癥狀負擔,對其生活產生負面影響。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生活質量已成為癌癥治療、護理、康復效果的重要結局指標之一。膀胱癌特異性生活質量評估工具是指專門設計用于測量膀胱癌及其治療特有的泌尿、腸道、性和自我形象相關癥狀[4]。不同的病理分期采用的治療方式不同,治療后的癥狀負擔不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也不同。因此,為準確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選擇適當的膀胱癌特異性生活質量評估工具非常重要。本研究從適用性、信效度、反應度角度綜述膀胱癌特異性生活質量評估工具,以期為醫護人員選擇合適的評估工具提供參考。
該量表于1986年由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研制,可以單獨使用,適用于所有癌癥患者的生命質量測定,也可以將EORTC QLQ-C30作為共性模塊,與其他癌癥的特異性模塊組成不同癌癥的特異量表。EORTC QLQ-C30量表共30個條目,包含1個總體健康狀況、5個功能領域(軀體、角色、情緒、認知、社會功能)、4個癥狀領域(疲勞、疼痛、惡心、嘔吐)、6 個單一條目(氣促、食欲喪失、失眠、便秘、腹瀉和經濟困難)。總體健康狀況每個條目賦分1~7分,表示非常差至極好,功能和癥狀領域采用Likert 4級評分,從“完全沒有”至“非常”賦值1~4分,所有分數被轉化成0~100分。癥狀領域得分越高表明生命質量狀況越差,總健康狀況和功能領域得分越高表明生命質量越好。中文版EORTC QLQ-C30于2005年由萬崇華等[5]驗證,測得其Cronbach's α系數范圍0.54~0.88,各領域重測信度>0.7,各條目與其所在領域的相關性r值均>0.5,入院治療4周后量表基本能反映其生活質量變化,說明其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及一定的反應度。
該量表于1993年由美國西北大學轉歸研究與教育中心的Cella等[6]研發,可以單獨使用,適用于所有癌癥患者的生命質量測定,也可以將 FACT-G作為共性模塊,與其他癌癥的特異性模塊組成不同癌癥的特異量表。FACT-G共27個條目,包含身體、社會/家庭、情感和功能健康4個維度。各條目均釆用Likert 5級評分法,在評分時正向條目直接計0~4分,逆向條目則反向計分,總分108分。研發機構已將FACT-G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中文版本,并廣泛應用于臨床。2006年萬崇華等[7]測得中文版FACT-G量表Cronbach's α系數均>0.8,各維度重測信度均>0.85,各條目與其所在維度的相關性r值均>0.5,入院治療4周后量表基本能反映其生活質量變化,說明其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及反應度。
2.1.1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24,EORTC QLQ-NMIBC24)
該量表由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開發,于2014年由Blazeby等[8]修訂驗證,適用于中高風險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并建議與EORTC QLQ-C30共同使用。EORTC QLQ-NMIBC24共24個條目,包括5個維度,即尿路癥狀、治療引起的問題、腸道癥狀、性功能和對未來的擔憂,內含泌尿系統癥狀、不適、未來擔憂、腹脹和脹氣、性功能和男性性問題、膀胱內治療問題、污染伴侶的風險、性親密、性享受、女性性問題等相關條目。各條目均采用Likert 4級評分,賦值1~4分,經線性公式變換成0~100分,得分越低表明其功能越好。Danna等[4]建議其可用于比較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荷蘭版及韓國版量表驗證其同樣適用于低風險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但在女性性問題方面可靠性低[9-10]。2008年楊金玲[11]將其漢化并驗證,測得中文版EORTC QLQ-NMIBC24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45,各維度的重測信度均>0.7。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反應性及跨文化效應,并在臨床廣泛應用。
2.1.2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問卷(Cuestionario sobre la calidad de vida en pacientes con cáncer de vejiga no músculo invasivo,CAVICAVENMI)
該問卷于2016年由西班牙學者Abáigar-Pedraza等[12]研制而成。CAVICAVENMI共21個條目,包含5個維度,即疾病相關、自尊和情緒狀態、工作、日常生活、性生活。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從“沒有”到“非常多”賦分0~4分,總分0~84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差。西班牙版本的Cronbach's α為0.83,信效度良好。2019年一項前瞻性研究[13]發現,該問卷具有良好的反應性,能早期識別與疾病相關、自尊和情緒狀態的變化。該問卷條目較少,計分方式簡單,且包含了膀胱癌特異性及癌癥通用問題,相比EORTC QLQ-NMIBC24更加簡便,但該問卷目前國內無漢化版本,未來可在國內進行漢化并驗證。
2.2.1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生活質量問卷(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Bladder Cancer Muscle Invasive 30,EORTC QLQ-BLM30)
該量表也是由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研發,共30個條目,由6個領域(泌尿癥狀、尿路造口問題、未來看法、腹脹、體型、性功能)及1個自行使用導尿管問題組成。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賦值1~4分,總分經線性公式轉換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差[14]。EORTC QLQ-BLM30不是獨立的問卷,Zimmermann等[15]認為該問卷適用于膀胱切除術與保守治療兩種方案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不適用于保留膀胱和放療方案患者,并建議將該問卷與EORTC QLQ-C30一起使用。中文版由劉建平[16]于2010年漢化驗證,測得Cronbach's α系數范圍0.67~0.90,重測信度均>0.9,認為中文版EORTC QLQ-BLM30信效度較好,反應度一般。
2.2.2癌癥治療功能評估之范德比爾特膀胱切除指數(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Vanderbilt Cystectomy Index,FACT-VCI)
FACT-VCI于2003年由美國學者Cookson等[17]專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設計,用于測量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患者的生活質量。FACT-VCI共44個條目,由(身體、功能健康、社會/家庭、情感)4個維度及17個膀胱癌特異性問題(7個關于尿失禁治療功能評估的問題、6個結直腸的問題、4個膀胱癌的問題)組成。各條目均釆用Likert 5級評分法,賦值0~4分,總分0~176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Cookson等[17]驗證其Cronbach's α系數>0.7,與健康調查36條簡表存在良好的相關性(r=0.81),但尚未驗證反應度。美國學者Anderson等[18]驗證FACT-VCI量表信效度較好,反應度一般。該量表被翻譯成多國語言[19-20],跨文化性好,并得到了基于共識的健康測量工具選擇標準的積極評價[21]。目前國內僅有萬崇華等[7]對共性模塊FACT-G進行驗證,尚未對FACT-VCI進行漢化及驗證。
2.3.1癌癥治療功能評估之膀胱癌(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ladder Cancer Form,FACT-BL)
FACT-BL由美國學者Cella等[6]于1993年研制而成,用于測定膀胱癌(包括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和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共39個條目,由身體、功能健康、社會/家庭、情感4個維度及12個與尿流改道相關方面的膀胱癌特異性問題組成。各條目均釆用Likert 5級評分法,FACT-BL總得分為156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Degboe等[22]驗證FACT-BL量表的各個維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63~0.93,重測信度組內相關系數均>0.7,證明其適用于晚期膀胱癌患者,并能反應膀胱癌癥狀的嚴重程度。FACT-BL中文版是美國結局研究與教育中心研制并翻譯,現被廣泛應用于臨床。
2.3.2膀胱癌指數(Bladder Cancer Index,BCI)
該量表于2007年由美國密歇根大學Gilbert等[23]研制而成,用于測定所有階段的肌層浸潤性和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BCI共36個條目,由泌尿、腸道、性3個領域組成,每個領域包括功能和困擾兩個子領域。功能狀況主要記錄癥狀發生的頻率,困擾狀況主要反映患者對這些癥狀的主觀看法。各條目均采用Likert 4級評分,將每個領域轉換成百分制的標準化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2010年Gilbert等[24]驗證BCI信效度良好,量表各個領域Cronbach's α系數范圍為0.77~0.94,重測信度組內相關系數范圍為0.73~0.95,與FACT-G、FACT-BL相關性強,與普適量表健康調查12條簡表相關性較低(r=0.07~0.34)。Moncrief等[25]研究表明,相比FACT-BL,BCI特異性更強,更能反映不同治療后患者癥狀特異性生活質量的差異。但BCI僅有泌尿、腸道、性3個領域,缺乏評估社會功能、心理/情緒領域,且該量表與普適量表相關性低。因此,Mason等[21]建議BCI與普適量表/癌癥通用量表一起使用。目前國內未有學者將其漢化。
2.3.3膀胱癌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體系(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Bladder Cancer,QLICP-BL)
該量表由萬崇華等[26]于2007年研制而成,用于各種類型的膀胱癌患者生活質量測定。QLICP-BL由共性模塊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體系(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General Module,QLICP-GM)及一個膀胱癌特異模塊構成。QLICP-GM共32個條目,由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共性癥狀及副作用4個領域構成。膀胱癌特異模塊中有尿袋的特異模塊包括尿路癥狀、特異軀體癥狀、特異心理作用、尿袋問題、性功能問題等共18個條目;無尿袋的不包括尿袋問題,只有14個條目。各條目均采用五點等距評分法,賦值1~5分,分數經線性公式轉換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劉建平[16]對該量表的信效度進行檢測,各個領域的Cronbach's α系數均>0.7。QLICP-BL包含領域全面,可有效用于膀胱癌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2.3.4膀胱效用癥狀量表(Bladder Utility Symptom Scale,BUSS)
該量表由Perlis等[27]于2018年研制而成,共10個條目,由泌尿、性和腸道問題、悲傷、疲勞、疼痛、身體形象、對他人的負擔、信任8個領域和一個總體生活質量視覺模擬量表構成。總體生活質量共 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Perlis等[27]驗證該量表信效度較好,重測信度為0.79,與FACT-BL全量表具有較高的相關性(r= 0.83),適用于所有膀胱癌患者,特別是轉移性膀胱癌接受保守治療放化療的患者。由于BUSS反應性尚未驗證,Somani[28]建議未來研究中應側重于隨機對照試驗,或至少嘗試在基線收集前瞻性數據,然后在治療后的多個時間點收集前瞻性數據,以驗證其縱向反應性。
膀胱癌特異性生活質量評估工具已成為醫護人員評估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工具,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目前,國內外已有多種膀胱癌特異性生活質量評估工具,包括EORTC QLQ-BLM30、FACT-BL等。這些評估工具涵蓋了患者的身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疼痛等方面,對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這些評估工具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對膀胱癌患者的文化差異和個體差異的考慮不足,以及缺乏細致和全面的評估指標,需要多種癌癥和膀胱癌特異性工具來覆蓋每個相關領域。因此,未來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膀胱癌特異性生活質量評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