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娟
(鄄城縣紅船鎮人民政府,山東 菏澤 274600)
現代農業種植生產過程中,各種科技產品的應用較為明顯,如選種育苗技術、翻地技術以及相應的機械種植設備等,都在不斷促進農業種植生產效率及效果提升,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著堅實的科技基礎。在此基礎上,花生種植技術的應用同樣備受關注,主要還是花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較大,無論是在食用還是藥用方面,都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進一步研究花生高產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是當前花生種植活動中的重點內容,結合花生種植地地質條件、氣候環境條件及相應品種等,采用更加合理的育苗技術、播種技術以及合理開展各項田間管理活動等,一方面有助于花生產量、質量提升,另一方面對農業種植環境、生態環境等也有著重要且積極的影響。下面內容就是以花生種植生長情況切入,進行了詳細論述與研究,為更好地理解后續內容做好充分準備。
花生生長過程中,其花果具有明顯的特征表現,下面就生育、生長期花生的具體特征及現階段花生栽培的具體情況等進行分析,為后文具體種植技術應用、推廣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奠定理論基礎。
不同季節種植花生,其生育期表現不同。下面以夏季花生生長期特征表現為例,進行具體敘述。夏季花生的生長期特點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敘述:一是開花時間短、有效花期短、飽果成熟期短;二是初期增長速度快;三是分配系數高。首先在開花時間方面,夏季花生的開花時間一般只有15d,主要還是由于苗期的營養生長不足,導致花芽分化少。有效花期短方面表現在7月中旬開花、5d內進入盛花期,至8月1日左右截止,一般僅為15d左右。若在干旱或者是低溫的情況下,有效花的數量、單株結果數等會受到嚴重影響。飽果成熟期短導致單株飽果數量較少,使得最終的花生產量及質量受到影響[1]。
其次是初期增長速度快方面,因為夏季氣溫普遍升高,且肥水充足相對更為充足,花生植株及葉片等生長速度相對其他季節較快,結莢前期葉面積系數甚至可以達到3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夏季花生的產量。最后是分配系數高方面的特征表現,也就是夏季種植花生的分果數量更多,能夠保證最終花生高產。
花生種植活動中,大部分地區已經相對開始廣泛應用現代科學種植技術,且花生的生產效率及生產質量均得到較為充分的保障,但是部分地區仍然存在種植方式落后的現象,主要依靠人工種植,且一般是對上一季花果進行留種種植,這種方式很容易引起花生病蟲害的持續性危害,且對于種植土壤環境等,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從長遠角度來看,不利于花生作物的長期種植。不僅如此,選擇留種上一季花果,還可能導致種子失去生長活力,在面臨氣候災害時,抵抗能力不足,更容易導致植株死亡。
這種情況下,進一步研發花生種植技術,且對種植技術進行大力宣傳就變得尤為重要。使更多地區農戶認識到科學種植的重要性,且能夠在有效運用種植技術基礎上,提高花生產量及質量,保證花生生產活力,促使其持續對農業種植經濟提供可靠助力。這就需要相關技術研究人員,針對不同地區的花生種植情況及種植環境等進行深入研究,以更加具有實效作用的技術開發作為支撐,促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與應用,確?;ㄉN植水平持續提升[2]。
花生高產種植技術的研發及推廣應用,是確保花生種植效率及效果、質量提升的關鍵。通過對高產種植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有效研究其應用過程等,將有助于技術的進一步推廣與應用。下面內容就是以花生高產種植技術的具體應用過程作為研究對象,后續提出幾點推廣建議,為種植技術更為廣泛的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高產種植技術,可以從翻地、選種、播種以及田間管理等幾個角度出發,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2.1.1 選地、整地
翻地方面,需要依據花生種植品種對土壤環境的需求而定,通過科學選地、翻地,確保為花生種植生長提供可靠的土壤環境而進行。如一般情況下,花生種植土壤土層厚度需要達到40cm以上,且多以砂質壤土最為合適,能夠保證最終的花果品質及產量。相比較而言,黏土就不適合種植花生,因其土壤PH值一般低于5,呈酸性。不僅如此,在具體選地種植時,還需注意種植地周圍的配套設施是否齊全,是否有足夠的水源等,方便在氣候環境等不適宜花生生長時,及時為其改善生長環境,保證生長質量。除此之外,還需在選地后,對地塊進行翻整,以便改善土壤含氧量、營養程度,確保為花生初期生長提供足夠的條件。
2.1.2 選種及處理
選種及選地種植,實際相輔相成。在選種種植方面,也需依據種植地進行,更多考慮種植地適合種植哪類品種,且能夠達到的最高種植產量是多少,最終決定種植哪一類品種。不能一味否定種植戶的“經驗之談”,但更多依靠科學知識進行種植,能夠更大程度確保花生種植生產產量及品質。如不能一味遵循“子粒飽滿”的種子就能結出同樣的果實原則,而是還需要考慮“穿插種植”的好處,不連年種植同一品種,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滿足最終的種植需求。除此之外,還要考慮花生作物衍生產品方面的情況,也就是花生生產后的應用等,如應用于食品加工,就需要選擇早熟、抗旱,并且口感好的品種進行種植[3]。
在選定品種后,需要在種植前,對種子進行一定的處理,如清除病害種子、運用相應的藥劑拌種、晾曬等,保證花生種子具有更強的抗病蟲害特性,更利于種植生長。
2.1.3 適當選擇播種方法
適當選擇播種方法方面,還需針對花生品種,種植地塊、土壤、氣候環境等情況,合理選擇播種方法。如針對一些平原地區,可以更多利用大型機械設備進行精細化播種,以保證播種的效率及質量。除此之外,花生種植時間的選擇,也要根據地區氣溫及土壤條件而定,以最符合花生生長習性為準,從起壟開溝、播種施肥到覆土等整個過程,都要選擇科學的播種方法[4]。
2.1.4 控制播種密度
播種密度也是影響花生生長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具體播種期間,還需充分考慮花生的種植密度問題。如在充分了解種植品種的枝條擴散程度以及葉面積水平的情況下,對其種植密度進行嚴格控制,以保證其能夠生長茂盛。除此之外,還需對其植株生長所學的營養成分、營養量進行分析、檢測,保證種植密度設置合理的情況下,能夠為其提供足量的肥力營養、水分等條件,使其合理分支,提高分果數量,確?;ㄉ漠a量及質量。
2.1.5 高質量田間管理
針對田間管理方面,需要從除草補苗、施肥灌溉以及松土抗衰等方面進行。針對補苗除草方面,可以在花生出苗后,檢查其出苗率,對缺苗區域做補苗處理。與此同時,還需進行清棵壯苗處理,也就是清除種苗周圍的土層,使子葉及側枝等露出,能夠達到壯苗效果。使用除草劑做除草處理時,需要注意對噴藥的噴頭進行防漂處理,防治藥物飄散至花生苗處,影響植株生長。
施肥灌溉方面,注意微肥、葉面肥的施加,如在早期葉面噴施0.3%硼砂溶液,按照55kg/667m2的用量進行;在中期按照50kg/667m2的用量,噴施0.15%鉬肥等,以有效提高花生產量。
松土抗衰方面,需要在植株接近行封時,做松土處理,清除周圍護根草,保證為結果提供通風保障。且過程中需注意深鋤時,不能松動果針,避免打到果枝。針對長勢良好的植株,其主莖長度在33cm左右時,就需要對其進行控旺處理,避免徒長,且可以在葉面噴灑適當的壯保安來一定程度控制長勢。在其中后期間隔8~9天,噴灑 一次1% 尿素、0.5% 磷酸二氫鉀混合水肥溶液以及50kg/667m2肥料溶液,持續3次左右,可以達到抗早衰的目的。
針對花生高產種植技術的應用,還需通過進一步推廣來實現。
2.2.1 注重推廣方法的使用
推廣方法是影響推廣效果的關鍵,針對推廣方法方面,可以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創新推廣方式,以擴大推廣影響范圍。如借助信息技術建立推廣平臺,合理設置各個推廣模塊,針對花生種植、管理方面的技術展示,可以通過新媒體路徑等進行。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種植示范基地,結合地區實際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選用合適的種植管理技術,形成示范田,邀請種植戶實地考察,以便其能夠更好地了解技術應用及花生的生長情況,以此擴大推廣影響范圍,提高影響力。
2.2.2 注重推廣人才培養
技術推廣,需要借助專業人才的支持。推廣人才的培養是擴大宣傳影響范圍的關鍵,具體還需對人員的推廣技能、技術應用能力等進行培訓,使其首先保持技術警覺性,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對相應的技術提出改良意見,不斷提升技術適用性,為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還應培養推廣人員的現代科技使用能力,如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程度、應用程度等,逐步使其具備信息科技應用能力,輔助推廣活動有效進行。
2.2.3 注重推廣制度建設
制度是確保推廣活動高效開展的關鍵,注重制度建設,是當前加強技術推廣的重點工作內容。如針對種植技術進行深入了解,對當前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政策進行深入分析,結合不同地區種植情況,合理制定相應的推廣制度。對推廣活動的開展流程、開展實踐以及推廣人員的工作過程等,制定相應的規范制度,確保推廣活動有序開展。
花生病蟲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具體闡述,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當前的農業病蟲害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是最為提倡的一種防治手段,其主要是從花生種植生長條件的滿足方面進行,在達到壯苗生長條件的基礎上,確保植株抗病能力增強,達到病蟲害有效防治的目的。如嚴選種子、高質量處理種子,合理進行翻地、整地,科學計算種植密度以及施肥灌溉量等,合理選擇微肥、有機肥及噴施方法等,整體保證為花生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其植株抗病性增強。
生物防治方面,主要是借助有害生物的天敵或者是微生物制劑等,進行防治。如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者是430g/L 戊唑醇懸浮劑兌水,噴施于病害早期的植株頁面,能夠有效控制由土傳真菌導致的白娟病害。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通過控制作物生長的物理條件等,對有害生物進行捕殺。例如針對趨光的害蟲,可以利用相應顏色的光照吸引害蟲,在達到一定程度后,對其進行全面捕殺。還可以利用網狀捕蟲裝置,捕捉害蟲達到防治目的。這種方法相較于化學藥劑等的應用,其對環境的破壞性更低,能夠有效降低藥物捕殺等,對土壤以及空氣造成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環保性質。
在化學防治方面,主要是利用一些化學藥物對病蟲害進行滅殺,以達到防治目的。由于當前社會對環保工作的認識程度提升,對于化學防治方面藥劑的研究以及選擇,給予了高度重視。一方面要保證適量,另一方面則需要保證藥物毒性合理降低。如采用化學方法對葉螨進行防治時,通常會選用阿維菌素或者噠螨靈等相對藥性毒副作用較小,防治效果較高的藥物進行。
病蟲害的防治,注重治療的同時,更要注重預防,做到防治結合,才能夠有效控制花生病蟲害的發生與發展。如針對預防方面,在播種前就做好選種、選地工作,確保為花生出苗、生長提供可靠的農業環境。清除病害種子,保證種苗成活等。做好花生植株的生長管理工作,保證為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治療方面,則可以采用幾種防治方法合力運用的方式進行,在對其病蟲害進行有效監測的同時,保證對其進行合理判斷、適當選擇防治方法等。
綜上所述,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應用的同時,能夠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種植生產水平提升。如上文中的花生就是采用多種種植技術進行,一方面有效提升種植效率,另一方面則在科學種植原則基礎上提升花生種植質量,確保能夠整體提升花生種植經濟效益,為農業技術、農業經濟的發展再添新力?;ㄉN植人員還需關注種植技術更新推廣情況,培養自身的科學種植意識,能夠在現代科技輔助下,借助科學的種植技術,提高花生種植質量及產量,提高花生品質,為市場提供更加優質的花生產品。除此之外,農業技術研發、推廣及其相關人員,還應進一步提高警覺,能夠切實以種植實際情況為準,持續優化種植生產技術,創新技術推廣方式,提高技術推廣效率及效果,確保更多種植戶能夠運用到高產種植技術,提升花生等農產品的種植效率、生產質量,確保農業經濟快速且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