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璇
前幾天,一個高中同學給我發微信,她說發現我上了大學后變化很大。我問她,我變成一個怎么樣的人。她沉思了一會兒,在聊天框里打出這樣的文字:“大概是笑容變得更加溫暖和自信了。”我望向窗外那湛藍的天空,眼前的藍天白云與三年前那個青澀又自卑的自己重合起來,在微風柔和地吹拂下緩緩消失。
剛上大學那會兒,我既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我終于能夠走出家鄉,看看外面的世界,擔憂的是自己與同學有著生活和學習上的懸殊差距。懷著忐忑的心情,我遭遇了大學期間的第一次打擊。
有次晚自習,班級競選班干部,擔任了高中三年班委的我興致勃勃地上臺競選文娛委員,最后以幾票之差落選,被選上的是一個看起來自信大方的同學。我傷心地落下了眼淚,整晚都沒有睡好。
我不甘心,學生會招募時,我去報名。競選那天是個火辣辣的中午,我剛軍訓完,還沒來得及吃飯,穿著軍訓服跑到教室。一路上都是跟我一樣去競選的同學,他們準備得很充分,不僅穿了正式的衣服,還準備了演講稿。那一刻,我的心里也火辣辣的,站上臺的時候,我緊張地不知道自己說了什么。
結果公布的時候,高中時期的那些驕傲,如一朵朵落花,紛紛凋零。
后來,我發現大學里有各種各樣的機會。那時的我開始了“破繭成蝶”計劃,在完成專業學習之余,我開始參加活動,開始尋找自己的舞臺,我毫無目的性地參加了很多活動,忙碌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大一結束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成績還是中等,校級獎學金沒能拿到,參加的活動也只能拿到參與獎。這時候,我又開始懷疑,努力真的有收獲嗎?
在這艱難的日子里,我喜歡上了寫作課。第一次布置作業的時候,主題自擬,老師會從每個班級中選擇十篇優秀作文,當上課點評的時候,我多希望有一篇文章是我的,可我從第一篇等到第九篇,都一無所獲,就當我要放棄的時候,周老師緩緩點開第十篇作文,居然是我的作文。他眼里有光,對我說了很多鼓勵的話語,還期待我未來可以試著走寫作這條路。
我開始了漫漫寫作之路。起初,我投出去的文章都石沉大海,后來我開始摸索新風格,在圖書館不分晝夜、如食甘飴地閱讀。
我結交了一群同樣熱愛寫作的文友,我們相互鼓勵、相互溫暖,彼此分享著寫作成長路上的驚喜與遺憾。而我在寫作里磨煉出來的細致與耐心,在學習和生活上也同樣受益,我開始認真對待每一門專業課,仔細挑選五花八門的活動。我擁有了目標和方向,前進的路變得清晰起來。
我知道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所以在大學期間,從不敢停下腳步。三年過去了,我再回首,發現在大學這個象牙塔里,有人選擇放慢腳步,有人選擇躺平,他們似乎不再以俯沖的姿態繼續前行,而我,幾乎追趕上他們了,也許有些領先。
三年來,我腳踏實地,認真學習,如愿拿到了校級獎學金。那些曾經看起來遙遠的地方,我一步一步都抵達了。而過去那些看起來沒有收獲的努力,都成了歲月給我的禮物。我不斷試錯,不斷積累經驗,最后那些無用之功都擁有了價值。
窗外的天空明朗、通透,我笑著在聊天框里回復同學:“謝謝你,青春只有一次,愿你也能大方自信地笑著走過這段無比珍貴而自由的時光?!?/p>
(作者系泰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2019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