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蘇省蘇州外國語學校初二AC(2)班 錢菡蘊
歲月是一位優秀的雕刻家,以令人難以想象的耐心和細致一點一點創造出最偉大的作品,就如同米開朗基羅瀝盡心血耗時十余年完成雕塑一般,每一筆仿佛都在訴說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我的家鄉是一個鄉下小鎮,我的童年時光大多在那里度過。那里有大片大片的麥田,南風起時掀起層層金黃色的麥浪,陽光灑在上面,浮光躍金,令人立刻聯想到凡·高的畫作,祥和寧靜下,蘊藏著大自然的偉力。每當那時,我就會提著一個竹條小籃去采花。
田埂上有幾株白色小花,嬌小稚嫩,在大片麥田中,有種“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感覺。我穿著碎花裙,頂著小草帽,提著小竹籃,蹦蹦跳跳走在田埂上,身后的影子在田野上輕快得不留一絲痕跡。我采了十幾朵小花回家,給外婆放在午餐中點綴色彩。在小花環繞的餐桌上,我靜靜地聽外婆給我講過去的故事。
“那時候日子苦,哪像你們現在這樣有滋有味的。每天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天黑了還在挖河泥。一年忙到頭,吃不上一頓飽飯。攤上荒年,沒了收成,挨餓受凍是常有的事。我還記得有一年黃河大發凌汛,村里的人就趕緊下水搶救糧食,那時黃河不僅全是泥沙,還在順流沖走冰塊。”在外婆飽經滄桑的話語中,我讀出了那個時代的印記。
“然后呢?”“你們現在的生活就是然后。”當我再一次踏上老家的土地,耳畔響起了與外婆的對話。
昔日的田野已經化為了整齊的街道,炊煙裊裊的小屋化作了拔地而起的大廈。身處其中,我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恍惚感。每一處歲月的痕跡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記錄了社會的發展,也見證了一代代中國人的艱苦奮斗。致敬每一代人的拼搏,我們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