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水繪園種種

2023-03-06 04:48:50
上海文學 2023年2期

喻 軍

去到如皋水繪園,著實淋了一回雨,且這雨是在進入如皋時才下的。先是小雨,行至水繪園附近時,幾成霶霈之勢。正好已到飯口,就近閃進一家快餐店,餐后雨未止,心想頭一遭尋訪水繪園,竟是暗雨縈天、間有雷霆的陣勢。悒悒向外張望,只好作鳴之以泉、瀉之成瀑、聚之為澤之想了。

來水繪園前,著實是做了一點功課的。這是建于明朝的一座私家園林,原系冒夢齡(冒辟疆祖父)叔父冒一貫的別業,清順治九年歸冒起宗(冒辟疆父親)所有。冒家乃官宦世家、江淮望族,其先祖冒致中為元朝忽必烈第九子、鎮南王脫歡的后代,故冒辟疆亦屬成吉思汗的血脈。這偌大的園子,其實只是冒家產業的一部分,傳到冒辟疆手里時,以他迥出時輩的審美品位,當然不甘于矜持守墨,保持舊有格局。不久請來園林家張漣、許蔭松和一幫能工巧匠對園子加以重新設計、整改,終使其成為江南園林的孤本代表及陳從周筆下的“天下名園”。

水繪園幾百年來幾易其主,許多景點早已無存。有道是“名流雖已代遷,勝事自須人補”(張岱),幾十年前決定恢復重建時,請來當代園林泰斗陳從周教授統籌,依據陳維崧(冒辟疆的門生,曾于水繪園長住十年)的《水繪庵記》和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水繪園舊址圖》,在遺址上重新規劃、施工。有些景點比較接近原貌,比如冒辟疆當年參與設計的澀浪坡,經專家反復考證,建成后合乎“澀浪坡為最,坡廣十丈”的相關記載。但有不少景點,怕也迥非當年,只能供后人存個念想,以寄思古之幽懷。

步入園中,越過一座拱形小石橋,映入眼中的,是一尊冒巢民(名襄,字辟疆,號巢民)手執書卷、面容清癯、背倚梅石的高大立像,彰顯出他是這座園子的主人。執傘四處逛逛,雖陰陰其雨的天氣,卻見荷池樓臺,風泠泉渟,依依垂柳,一派蕭疏如畫的情致;更兼錦鱗無數,白鵝游弋,悠然可謂濠濮。園景城圍其半,不設垣墉。沿一帶溪亭廊橋,周回繞折,在一條小石子路上蹀躞百余步便至妙隱香林,又岔作兩路:一條左向,壹默齋、枕煙亭、鏡閣、匿峰園、碧落廬等次第出現;一條東向,寒碧堂、洗缽池(冒家四代的放生池)、壺領園等悠然在目,尚有鶴嶼、小三吾等景致點綴其中。去過不少名園,大多營造精麗、排布周密,透著那么一股子典麗豪奢之氣。水繪園卻顯出淡逸清寂、荒榭遺臺之美,這是一種比較疏脫的美,和園主的高士風致倒也契合。至于它的以水造境,陳維崧在《水繪庵記》中寫道:“繪者,會也,南北東西皆水繪其中,林巒葩卉坱圠掩映,若繪畫然。古水繪在治城北。今稍拓而南延,袤幾十畝”。吾首訪水繪園,不意塵網中竟有如此遺世獨立的園池勝境。

水繪園曾見證冒辟疆和董小宛(名白,字青蓮,蘇州人,“秦淮八艷”之一)一段凄美的情事。倘無這一層,便少了神仙眷侶的一泓風月,水繪園便也只是水繪園,而不是承載過亂世佳人和復社名士的一段戀情的所在,也不會誕生一部開創了中國“憶語類”文體的名著《影梅庵憶語》,而所有這一切的發生,都和那個年代的大變局有關。

有那么四句詩,概括了冒辟疆不同凡響的青少年時期:“兩歲涉四方(因其祖父冒夢齡在江西會昌任職,故挈眷僑寓,包括尚在髫齡的冒辟疆。十歲時移居四川酆都,十二歲遷云南寧州。這段跌宕的童年經歷,和冒辟疆后來比較豪氣剛正的性情不無聯系),十二稱文章(冒辟疆從小苦讀經史子集,為文作詩已嶄露頭角)。束發侈結交,鴻巨競譽揚。”他十三歲時,性不宜時的祖父因不滿朝政而“拂衣歸”,帶冒辟疆回到如皋。起初他向喜歡結社、倡導“以唐宋為則”的族曾祖冒愈昌學詩,冒愈昌遂引導冒辟疆系統學習后七子及竟陵派諸家詩文,故冒辟疆十四歲時,他的詩集《香儷園偶存》中即有《寄譚友夏》(名元春,竟陵派領軍人物之一)的七律詩,內有“孤蹤落拓東海上,獨擅中原欲識君”二句,流露出對這位文學前輩的仰慕之情。后來很多學者把冒辟疆歸為“性靈”一派,和他的這段學習經歷和流派傳承不無關系。這本《香儷園偶存》的集子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冒辟疆不以年齒為拘而詩才穎出外,還因為它是由南京禮部尚書、書畫家董其昌作的序。董其昌稱其“才情筆力,已是名家上乘”,還把他比作“初唐之王勃”,甚至期望他能“點綴盛明一代詩文之景運”。殷殷扶掖晚輩之情,卓顯大家風范。

冒辟疆十六歲中秀才,書法受業于董其昌,兼學鐘王、顏米諸家,自此書藝大進。寫到這兒,似乎憑空就能想象一副少年俊才的翅膀,正拂拂有風,只待直上云霄而一展懷抱了。然事與愿違,冒辟疆后來六次參加南京鄉試,均未中舉(崇禎三年的那次鄉試,頭場、二場均被選中,到了三場時因突發疾病中途退考,與唾手可得的功名擦肩而過。還有一次考策論時因抨擊時弊,犯了忌諱,遂遭落榜,后冒辟疆只能秀才終身),以至吟出“名場十載未逢時,愁魔病鬼交相簇”的悲調來。舉業的蹭蹬,雖使冒辟疆道途多梗,倍感受挫,但究其一生,這一頁似可忽略不計,甚至可以說,他后來的高士風范,難說不是拜無緣仕途所賜。

冒辟疆是復社的名士,其淵源乃系其祖父冒夢齡和父親冒起宗分別與東林名士鄒元標、姚希孟、周順昌、文孟起等多有過從,且十分同情被魏忠賢迫害致死的、鐵骨錚錚的楊漣、左光斗等人。這樣的交游取向,不可能不對冒辟疆產生影響。崇禎二年,“婁東二張”(張溥、張采)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經術,但剽耳繪目,幾幸弋獲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長郡邑不知澤民”之世態,秉承東林遺風,以“興復古學”為由,在多方聯絡、“兼并重組”南北諸會社的基礎上成立復社,十九歲的冒辟疆作為首批會員加入,也就不難理解了。復社起初雖為學術團體,但在明末內憂外患的時代背景下,不知不覺地被裹入上層政治斗爭的漩渦之中,實際上成為一個帶有政治色彩的文人團體。

尤其在復社于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召開尹山大會、三年召開金陵大會、六年召開虎丘大會后,東林前六君子、后七君子的遺孤,包括黃尊素的兒子黃宗羲、高攀龍的孫子高永清、左光斗的公子左子正、顧大章的兒子顧玉書等人,有一次在冒辟疆以百金租賃的桃葉渡河房九大間集會。魏學濂示父兄受阮大鋮迫害時寫的血書及先人的血衣,控訴閹黨的滔天罪行,講到悲憤難抑處,全場哭成一片。雖說崇禎上臺后,撥亂反正,摧毀了大部分閹黨勢力,但還有漏網之魚在朝為官,這其中就包括有才無行、善于搞政治投機的阮大鋮。魏忠賢垮臺后,他搖身一變,又被起用為光祿卿,于是,東林黨人紛紛上書彈劾,終使其受審罷官,退避老家達十七年之久。這期間,他潛心于戲劇創作,建立了家庭戲班,客觀地講,倒是寫出了不少好作品。但崇禎上吊后,隨著時勢的吃緊和南明小朝廷的建立,阮大鋮的政治野心又故態復萌,加之為躲避李自成的兵鋒,從老家安徽潛回南京。他伺機而動、以圖復出的種種跡象,引起復社中被閹黨加害致死的東林前輩遺孤的注意。所以在那天聚會時,他們慷慨激昂,激憤聲討,冒辟疆借著酒興,對認賊作父(指魏忠賢)的阮大鋮也大加斥責。此事傳到阮大鋮耳里,嚇得他連夜躲進金陵城外的牛首山。

后來,復社成員們利用鄉試之機,再次于冒辟疆的桃葉渡河房聚會。他們裁量人物、指陳時弊,起草了一篇歷史上著名的檄文:《留都防亂公揭》。這篇文字,表面上看是為了防止阮大鋮翻案,而把他當成了靶心,實際上是這些血氣方剛、不過二三十歲的青年才俊們在面對危局時所發出的一聲蒼涼的吶喊。我仔細閱讀過全文,詞氣不可謂不激越,文鋒不可謂不犀利,比如文中提到:“杲(顧憲成侄孫顧杲)等讀圣人之書,附討賊之意,志動義慨,言與俱憤,但知為國除奸,不惜以身賈禍……杲亦請以一身當之,以存此一段公論,以寒天下亂臣賊子之膽,而況亂賊之必不容于圣世哉!謹以公揭布聞,伏維戳力同心是幸。”字里行間,充滿了勇敢無畏、舍生取義的殉道色彩。

這篇名垂青史的文告,是復社成員吳應箕、陳貞慧等人起草的,署名者包括冒辟疆在內共一百四十余人。自此復社名聲大振,“粉絲”無數,使得阮大鋮的底細路人皆知、名聲由此盡毀,一些剛正之士唯恐避之不及。后來到了南明弘光朝,阮大鋮一俟掌權,即對復社成員進行了瘋狂的報復。

以上可以看出,這兩次重大事件,均發生于桃葉渡冒辟疆的宅子,無疑,他是活動的組織者、場地提供者和直接參與者。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冒辟疆與陳貞慧、方以智、侯方域成為明末著名的“四公子”,并和東林前輩錢謙益、黃道周及同輩中人黃宗羲、顧炎武、陳子龍、吳偉業、余懷等由此結交,可謂有道合而無利交。

崇禎十四年(一六四一年)復社創始人張溥去世后,隔年復社再次舉辦虎丘大會,冒辟疆“共主葵邱”,成為復社的后期領袖之一。后來,在阮大鋮勢力的打擊報復和各種復雜多變的政治因素逼迫下,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文人政治組織、有會員一萬多人的復社,接連受挫。當時的恐怖氣氛,正如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所言:“三山街,湜騎狠,驟飛來,似鷹隼”,冒辟疆也險遭迫害,幸有友人施以援手才得以出逃南京城。到了順治九年,復社被清政府勒令取締,一條絢爛的星河,從此消失在闃暗的夜空。當然在復社同仁中,亦不乏逐熱之徒,有人降清,有人肥遁。狂者或縱情曲蘗,耽于聲伎;隱者或抱道忤時,退居林野。相形之下,冒辟疆的歸隱,顯得尤為徹底。但對麇集而來的新朋舊識,他不顧清廷嚴禁結社的規定,在水繪園中不斷地予以接待,全然不似那種路阻鴻稀、音訊斷絕般的人情蕭瑟。誠所謂“抱君親之至痛,悼正氣之淪亡”,他們聲氣相求,彼此唱和,一紓內心的悵悶和孤介不平之氣。冒辟疆還在水繪園講學,特別對前來游學的好多東林、幾社、復社的遺孤格外關懷,在詩文、學問方面加以細心輔導。

如皋之所以成為一方“凈土”,和其偏處海隅、乏人問津有關,但并不閉塞。近泰州和揚州的地理位置,使其水路交通極為便利。是時,各地反清聲浪很高,文人中多有試圖重整河山的志士。然針對他們的文網越織越密,尤其作為清廷重點打擊的一些太湖流域的士大夫,稍不留神,就有性命之虞。但如皋這里,一些落魄的文人,如清劉體仁所說“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無不以如皋水繪園為歸。”我想個中原因,一是受冒辟疆的為人和名望感召,其次和如皋不怎么引人注目、便于活動有關。

冒辟疆不僅對遠道有求而來者仗義相待,還對遇有急難的周遭鄉民,也是扶危濟困,從不推辭。爆發大饑荒的順治九年(一六五二年),他和父親冒起宗以民生疾苦為憂,以鄉井是非為念,分別在如皋西門和東門施粥,每天受益的饑民竟達四千之眾。他還把特別困難的老弱病殘列入賑籍以按時接濟,就連為長子行聘的二百兩銀子也被他換成碎銅錢散了出去。他的善舉,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饑民撇開另外三座城門,蜂擁至冒辟疆負責的那座城門下爭食,使得壓力陡增的冒辟疆一下子病倒了。

其實,就個人前程而言,冒辟疆是有不少入仕機會的。康熙十二、十八年,清廷開博學鴻詞科,征召隱逸才學之士。一些身居高位的舊友如時任禮部尚書的龔鼎孳、《明史》館總裁官徐元文等多次信函促請,地方有司屢次舉薦,可冒辟疆牢記復社“毋干進辱身”的條規,以贍養老母、身體有恙為由一口拒絕。為了表示決心,他還將“水繪園”改為“水繪庵”,常常一襲漢人服飾,披肩散發扮酷,半僧半道修行,以規避清廷的剃發令。傳說中同時代的說書藝人柳敬亭亦如此,以“演出需要”為由,著明服,不剃發,以明心志。后來,冒辟疆終身以不仕新朝、甘為遺民、拒不合作為行為極則。但可以理解的是,冒辟疆并不以此為矩范而強加給子孫。自己抱定志節是一回事,要求子嗣們憑一己之力以卵擊石、與清朝抗衡是另一回事,作為一名父親,又于心何忍?基于此,他還曾幫助孫子冒渾謀求功名,不惜四處告貸。這讓我想起同樣不接受博學鴻詞科的征詔、歸隱山中勤于著述的黃宗羲,唯獨不反對兒子黃百家和弟子萬斯同、全祖望入京修史、與清廷合作一事如出一轍。雖然這事被學者呂留良及晚清章太炎等人以“守節不孫”“晚節誠可多譏”對黃宗羲有所貶抑,卻未免苛刻了些。實際上黃宗羲作為清初一流史學大家,對清廷修《明史》是一百個“不放心”。所謂“合作”,只是想利用這個機會,為故國史的編撰“保駕護航”,有所匡正,以免落入他人之手后,整出一套與史實有悖、甚至面目全非的“記史”而貽誤后人。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兒子和弟子參與修史是不拿一分錢報酬的,可謂清者自清。

至于冒辟疆的文人氣節,也不會因為在對待子孫的問題上采取更為現實的態度有所減色。對冒辟疆的評價,我以為毛澤東在一九五七年接見冒氏后人冒鶴亭時所說的一句話可謂切中肯縶:“所謂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氣節的要算冒辟疆。清兵入關后,他隱逸山林,不事清朝,全節而終。”

如果說冒辟疆在復社嶄露的風骨和其后保持的晚節,體現出他作為文人的精神架構,那么與秦淮名妓董小宛的愛情故事,則傳遞出他的才子情懷和俠骨柔情。當然,不必諱言,董小宛也堪稱那個時代的奇女子。

冒辟疆是在二十九歲那年,與才色雙全的董小宛相識的。至崇禎十五年,文章伯錢謙益成人之美,出資為董小宛削去樂籍以嫁冒辟疆(有必要做個說明:老鴇視董小宛為搖錢樹,先是冒辟疆為小宛贖身遭拒,后在錢謙益和柳如是出面斡旋下才辦成此事。錢謙益雖有恩于冒辟疆,但因其降清,后來冒辟疆與之可謂“朝同榻而暮割席”,從此不予往來)。期間雖經歷不少變故,比如冒辟疆曾移情陳圓圓(和董小宛同在“秦淮八艷”之列,可以說是改變了明朝命運的絕代佳人,冒辟疆的最愛。據說,陳圓圓是“八艷”中身價最高、容貌最佳的,出三百兩白銀,才有機會與她喝杯茶。如果想聽她高歌一曲,就得出黃金五兩,差不多相當于現在的三萬五千元。冒陳二人,互相傾慕,甚至已到談婚論嫁的地步),具體過程似不必在此展開了。總括而言,與其說冒辟疆對董小宛舊情難舍、再續前緣,莫如說董小宛對冒辟疆一往情深、倒追不舍而終成眷屬。另外,董小宛之所以著急嫁出去,和她當時的處境不無關系。太監曹化淳、國丈周奎、田弘遇之流經常派人來蘇州獵艷采色,以供聲色之娛,這讓時在蘇州、受到不少糾纏的董小宛十分驚懼。若能盡快脫籍嫁人,當然是最好的解脫。但色藝雙全若董小宛者,豈肯隨便下嫁?當時的風氣是,秦淮名妓們普遍以結識具深情、重氣節、富文名、多才藻的復社名士為榮。她們把嫁給這樣的意中人,作為人生的理想歸宿,即便只能以小妾的身份,也可忽略不計。于是顧媚(后被封一品誥命夫人)嫁給了龔鼎孳、李香君嫁給了侯方域、柳如是嫁給了錢謙益、葛嫩嫁給了孫臨、卞敏嫁給了申維久……這些如意郎君,可都是當時響當當的文化精英。冒辟疆作為復社的大才子和后期領袖之一,生于豪門貴胄,加之由于血統遺傳關系,乃“淮海維揚一俊人”(錢謙益語),當然不費什么力,就叩開了董小宛一顆沉醉的芳心。

今天我們讀冒辟疆筆記類名著《影梅庵憶語》,可了知嫁入冒府九年而香消玉殞的董小宛,是如何讓冒辟疆銘情五內、懷念至深的:“一生清福,九年占盡,九年折盡”。他們相逢于亂世,雖故國云山,堪縈蝶夢,然一生的福分,竟在比翼之間,化入黯魂。

不妨先看看余懷筆下的秦淮董小宛:“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蓮,天姿巧慧,容貌娟妍……顧影自憐,針神曲圣,食譜茶經,莫不精曉。性愛閑靜,遇幽林遠澗,片石孤云,則戀戀不忍去。”但在嫁入冒府后,董小宛就像變了一個人,她耐苦耐勞,持家勤儉。事上以恭謹,處下以慈讓,與冒家上下、特別是與正室蘇元芳相處融洽,也悉心指導冒辟疆兩個兒子禾書、丹書的學業。雖然她經手家庭開支和冒辟疆出外應酬的費用,卻從未積攢一分私房錢,也沒有為自己置辦過一件金銀首飾。蕙心紈質、聰慧多才的董小宛,還把日常生活過成了詩,她時常與冒辟疆在書房里潑墨揮毫、鑒賞金石、賞花品茗、唱和詩詞。她傳世的畫作極少,但有一幅十五歲時畫的《彩蝶圖》,現藏無錫博物館,被題跋者視為難得的佳作,另有《孤山感逝圖》《玉肌冰清圖》等少量的畫幅傳世。她還是冒辟疆的“文學秘書”和“生活秘書”,“憶語”中提到:“余凡有選摘,立抄成帙,或史或詩,或遺事妙句,皆以姬(董小宛)為紺珠。又嘗代余書小楷扇,存戚友處。”另外,她飲食清淡,喜歡以茶淘飯,性情也淡泊,但對“吃貨”冒辟疆卻照顧得很好,為其制作的美食很對胃口,還真應了那句話:想留住男人的心,得先照顧好男人的胃。有意思的是,風流倜儻的冒辟疆,自打娶了董小宛之后,可謂“至人能變”(《后漢書》),非但性子收了,也開始喜歡這種舉案齊眉、紅袖添香的小日子了。這不禁讓我想起《浮生六記》中的沈復和蕓娘,也有這般神仙眷侶似的詩意生活。有意思的是,歷史上曾有一幅《水繪園圖》,繪制者居然就是曾游幕如皋的沈復。

當然冒辟疆和董小宛的家庭生活,也不全然整日調琴弄瑟、品文論畫那般浪漫,因戰亂的波及和城內治安的惡化,也曾使得全家陷入顛沛流離、四處逃難的境地。讀《影梅庵憶語》中的記錄,令人頗為感動的是,董小宛在面對危難時所表現出的那一份舍己顧家的賢德。她曾交代冒辟疆:“當大難時,首急老母,次急荊人、兒子、幼弟為是。彼即顛連不及,死深箐中無憾也。”乙卯年,剃發令下,人心惶惶之際,他們又出去逃難。冒辟疆按照小宛“先急老母,次急荊人……”的交代,不便挈眷而行,故把小宛安排在一朋友家中。小宛無怨,答曰:“君堂上膝下,有百倍重于我者,乃以我牽君之臆,非徒無益,而有害之……誓當匍匐以俟君回;脫有不測,前與君縱觀大海,狂瀾萬頃,是吾葬身處也。”這番話,天下丈夫聞之,恐無不動容。但一家人也舍不下小宛,后仍攜與同行。董小宛非但是賢惠,而且大度、大氣,尤其在面對生死大考時,那份從容不迫、舍生顧家的擔當,我以為既出于對冒辟疆的深愛,也是其素養品性的流露。

記得宋人趙德鱗《清平樂》詞中,有“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的句子,借用來形容冒辟疆和董小宛愛情的結局,我以為含義盡在其中。

順治六年秋,董小宛協助冒辟疆編《四唐詩》的過程中,冒辟疆生了五年之中的第三場大病。董小宛每日照應服侍,像一名盡心盡職的護士。連續一百多日下來,終于把冒辟疆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但董小宛卻由此元氣大傷,也得了一場病。冒辟疆曾為病中的小宛畫過一幅《病榻休憩圖》,原件已失傳,現在能見到的是揚州畫家王素的臨摹本。畫中人神情落寞、擁被而坐、可憐楚楚,成為她唯一的存世畫像。冒辟疆畫上題識“西風落葉紛無主,閑掃鴛鴦瓦上霜”,并言董小宛病中之態“君子無不憐之”。此中種種,讓我想起漢詩《上邪》中的句子:“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個“與君絕”的日子很快到來了:順治八年正月(一六五一),董小宛因肺癆去世,年僅二十八歲,葬于冒家南郭影梅庵旁。董小宛的去世,據傳冒家上下感念受其多年眷顧,竟無不慟哭,也令冒辟疆的才子朋友得聞噩耗之下,逾常錯愕。吳梅村在《題董白小像絕句八首》中吟道:“念家山破定風波,郎按新詞妾唱歌。恨殺南朝阮司馬,累儂夫婿病愁多。亂梳云髻下高樓,盡室倉皇過渡頭。錮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內中特別提到了當年董小宛秉持氣節,支持復社才子和阮大鋮進行斗爭的史實。

冒辟疆的晚境窘迫,不知是否與董小宛的過早離世、家產乏人打理有關。我以為即便沒有必然關系(董小宛死時,冒辟疆也才四十多歲),也有內在聯系。當然,由于家庭糾紛(庶出之弟冒裔變賣祖業,又在別人唆使下指冒辟疆有所謂“通海”行為,在即將告官的危急關頭,眾親友調停,冒辟疆亦破財消災,方躲過此劫)、清兵搶掠和一場火災的發生,成為敗家的直接原因。總之,他破了產,為應對困局,只得賣掉從爺爺那里繼承下來的祖業(包括水繪園)而搬去陋巷居住,他甚至還靠賣字補貼糧米之需。即便如此,他仍以僅剩的家產資助江南的反清復明運動。“鵲有巢而鳩思居,虎有穴而狐思憑”,不知冒辟疆在這樣的凄風苦雨中,每思水繪園中與小宛共度的時光,會否暗自垂淚?當年意氣風發、出身名門、才氣縱橫的復社領袖冒辟疆,于康熙三十二年的一個料峭的冬夜,因扛不住饑寒,死于家祠邊的一座草廬之中。

行文至此,本可以收尾了,但董小宛和冒辟疆二人身上,還有不少后續的傳奇,可以忽視,卻不可無視。概要地說,董小宛曾被人疑作董鄂妃,冒辟疆則被很多擁躉視作《紅樓夢》真正的作者。

有人認為,清世祖順治帝的董鄂妃即董小宛。起因是董小宛當年被清兵所劫入了清宮,冒辟疆眼睜睜看著順治橫刀奪愛,懾于朝廷的淫威而無計可施。故在《影梅庵憶語》中,只能假說董小宛已死。持論者從“憶語”中找出幾處疑點,以為冒辟疆追述董小宛行狀的文字,其他都講得很多,唯獨生病時作何狀、永訣時作何語、死后若何營葬之詳情未作太多交代等。當然還有不少當時人的詩文中亦有存疑之處(在此不做羅列)。持論者中包括陳寅恪、王夢阮、高陽等文史大家。傳說中,順治帝之所以后來鬧著出家,乃因董小宛死后萬念俱灰所致。但近代清史學科杰出奠基人孟森(一八六九——一九三八,字莼孫,號心史)先生通過所著《董小宛傳》,提出了他的考證結果:“巢民和小宛識面之始,是在明崇禎十二年乙卯,即清太祖崇德三年,那時小宛十六歲,清世祖二歲,巢民二十九歲。”他接著說:“順治八年辛卯正月二日,小宛死,是年小宛為二十八歲,巢民為四十一歲,而清世祖則猶十四歲之童子。蓋小宛之年長以倍,謂有入宮邀寵之理乎?”似乎說得也很有道理,但能以此確定絕無此事嗎?不能!明成化帝朱見深不是比萬貞兒小十七歲嗎?后來不照樣納為貴妃?

正所謂“是者證其有,非者證其無”,考據學家們列出這么個懸疑性很大的謎題,卻無法一錘定音,遂成清初一樁著名的疑案。至于冒辟疆是否為《紅樓夢》作者,情況似乎更為復雜,簡述如下:

關于《紅樓夢》作者的爭議,從一七五四年《石頭記》問世以來即存在,出現過六十多位“疑似作者”。目前我們對《紅樓夢》作者是曹雪芹的認知,是建立在胡適考證的基礎上的,但不少學者認為,胡適所考證的一七二四年出生的曹雪芹是假設的結果,但其生卒年、籍貫、父親、回京后受教育的狀況、青年時期的經歷等一系列問題,皆因文獻的缺失、證據的不足而得不到更為切實的解答。另外,曹寅只有曹颙和曹頫兩個兒子,沒有叫“雪芹”的這個兒子,曹氏宗譜里也并無曹雪芹這個人的任何記載。紅學家俞平伯先生曾感慨:“一百年紅學走到今天,紅學愈昌,紅樓愈隱。紅學家說得越多,《紅樓夢》越顯其壞,結果造成一切都是反《紅樓夢》的怪現狀。”他的臨終遺言竟是:“我看紅學這東西終究是上了胡適的當了!”當代紅學大家劉夢溪也曾發出震撼紅學界的聲調,“索隱派終結了,考證派式微了,剩下的就是一大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團,滾來滾去又都變成死結”,并言“新材料發現之前,紅學沒有希望”。

那么,冒辟疆乃《紅樓夢》真正作者的聲音又是從哪里傳出的呢?

這得從冒家后人(如皋第一代冒致中后人)、建筑工程師冒廉泉先生說起。冒先生集三十多年篳路藍縷之功,以八十歲高齡,將其嘔心瀝血的研究成果付梓出版。為此我還專門去網上訂購了他的這本名為《懸案不懸—冒辟疆著〈紅樓夢〉七十三證》的著作,于三日內認真拜讀了此著,且在書上逐條劃出他的主要論點和重要依據。

首先,我欣賞冒先生這樣一番“表白”:“本人堂堂正正一耄耋,坦坦蕩蕩地研究冒辟疆著《紅樓夢》,決無摻雜家族因素!”學術乃天下公器,不屬一家之私,這一點直接決定學術品質的高下。通讀完全書后,我以為冒先生的說法實屬可信。在他的帶動下,如皋這片故鄉的土地上,還專門成立了“旨在從《紅樓夢》文本出發,拓展多學科研究”的“如派紅學”。多年的耕耘和研究成果,使之成為全國“紅樓夢研究”領域的一支虎虎有生氣的新軍。

冒先生的主要論點是:“《紅樓夢》出自冒辟疆的手筆,曹雪芹是冒辟疆的筆名。”至于論據或證據,本文篇幅計,不可能把冒先生的“七十三證”全部展列于此。只能籠統地說,它們真的具有一定的說服力,而且有些事實也否定不了,比如:一、《紅樓夢》中對大觀園的描寫就有水繪園的影子。水繪園澀浪坡的地形地貌,和《紅樓夢》中賈母賞月的小山非常相似。水繪園中有女兒墻,園林專家考證,這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女兒墻體系,大觀園里同樣有女兒墻;二、萬歷如皋縣城池圖上,有“如皋城內外,北墻下兩洞口,轉一圈水倒流”的記載。這是中國唯一的、特有的水系,《紅樓夢》中也有同樣的水系;三、板鷂風箏出自如皋,《紅樓夢》里也有板鷂風箏;四、小花枝巷就在水繪園二里外,那里的“鮑家場”世代居住著鮑姓人家。這是中國唯一的地名、距離、姓氏組合小區,《紅樓夢》里也出現了同樣的地名、距離和姓名組合小區;五、《紅樓夢》里出現過不少如皋方言、土語及習俗;六、如皋冒氏兩府一園是國內特有的建筑模式,《紅樓夢》里也出現了同樣的兩府一園建筑模式;七、作者一定是詩禮簪纓之家的貴介公子,熟悉秦淮河邊名不見經傳的桃葉渡及為秦淮美女身世昭傳的愿望和寫作能力;八、作者應為文學巨匠和見識廣博的通才、全才和奇才(究其行藏,冒辟疆當之無愧),除“石頭記”外,還應有可觀的詩文辭賦及其他著作傳世(這一點更接近冒辟疆。他的傳世著作有《先世前征錄》《樸巢詩文集》《岕茶匯抄》《水繪園詩文集》《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師友詩文同人集》等多種,而“曹雪芹”除《紅樓夢》外,若實有其人,怎么從來不見他的其他文學作品傳世?);九、作者應精通昆劇,有昆劇家班(《紅樓夢》的賈府有戲班,恰巧冒家也有);十、冒廉泉先生認為,董小宛身上有不少林黛玉的影子。比如葬花、焚稿一節,當時初夏時節為花神踐行,帚花而葬的習俗,閨閣少女少婦尤興此風。董小宛臨終前,悲嘆身世命運而焚掉手稿,是完全合乎邏輯的……寫到這里,我覺得似不必羅列太多了。還有很多相似或疑似細節,就留待專家們抽絲剝繭、慢慢甄別吧。正如曹雪芹不一定是《紅樓夢》作者一樣,以“曹雪芹”為筆名的冒著“紅樓”是否能成立,至今也未能確詁。雖然冒廉泉先生下了這么大功夫、做了那么多考證,但就像下象棋似的,還沒到“將死”的地步。既如此,爭鳴歸爭鳴,學術歸學術,歷史歸歷史,抱跂予之望,不妨留待未來的紅學家來作結論吧,或許,也可能永無定論。

冒辟疆八十大壽時,詩人張圮授有一賀聯:“東山絲竹西山蕨,百代文章一代人。”是啊!他確實可以代表那個年代最有才華、最具風骨的一批文人學子。冒辟疆活了八十三歲,晚年深陷風雨漇漓、家國殄瘁之境,臨死前不作他語,竟詢問家人窗前的黃梅是否已開放。其實,在他踽踽獨行的背影之后,明末遺民的流風神韻雖然逐漸散去,但一代風骨的音聲卻歷經時間的剝蝕,反而愈加響亮起來,稍作回眸,便能發現那個形銷骨立的名字,像煙雨中的一顆樹,孑立于江南人文史最生動的章節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操国产美女|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久久婷婷六月|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第一区在线| 无码内射在线| 国产第一色|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无线观看|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国产毛片|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彩视频| 欧美全免费aaaaaa特黄在线| 少妇精品网站|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91麻豆国产视频|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www.日韩三级|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亚洲人妖在线|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国产|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噜噜噜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国产啪在线91|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天堂在线亚洲|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亚洲国产黄色|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亚洲欧美天堂网| 日韩黄色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