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煦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很多父母一定都有這樣的養娃經歷:最怕娃突然變得安靜,安靜的背后,娃大概率正在嘗試闖禍。但是不管父母們多么小心,總有孩子會發生意外。
上周,王女士1歲的兒子天天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差點危及生命。所幸,媽媽一系列的專業操作救了他,不然后果會很嚴重。
天天是個淘氣聰明的男孩,總有用不完的精力。平時,媽媽和奶奶兩個人一起帶他都覺得手忙腳亂。
上周,天天媽媽出門買個菜的工夫,意外就發生了。奶奶在陽臺上曬衣服,讓天天在一邊玩。衣服還沒曬完,就聽見天天的尖叫和大哭聲。再一看,天天手里拿著一瓶打開了瓶蓋的消毒液。奶奶趕緊過去拿起消毒液的瓶子,才發現這瓶未開封的消毒液不僅被天天打開了瓶蓋,連錫箔封口都已經被天天咬破了,里面的消毒液肉眼可見地低了一截。原來,天天誤把消毒液當作好喝的果汁,喝下去一大口。
正當奶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天天媽媽回來了,頓時被嚇得不行。不過,她馬上就冷靜下來,先給天天喝了大量牛奶,并用濕毛巾擦干凈天天的嘴巴。經過簡單處理后,媽媽拿上這瓶消毒劑帶上天天就往醫院趕去。
醫生了解情況后,立刻給天天進行洗胃,并住院進行補液治療,這才把情況控制住。所幸天天情況并不太嚴重,小家伙不久又恢復了往日的活潑。
接診醫生說,她之前也碰到過好幾例誤服消毒液或者是清潔劑等的病例,但像天天這樣能這么快速好轉出院的并不多。這要歸功于天天媽媽在家的一系列自救,整個救治過程回頭看起來,非常專業,幾乎堪比教科書,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一旦發生事故,自救行動可以說比醫院搶救更加重要。”醫生說。
很多家長碰到類似情況都是急著把小孩送醫院,殊不知,自己先行初步處理、自救非常必要,有時候,僅僅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就可以讓孩子少受很多痛苦,大大減少對身體的損傷。
消毒液的腐蝕性很強,一旦誤服,就會對口腔、食道甚至是胃黏膜造成嚴重傷害。不少人碰到這種情況,第一反應是要孩子吐出來,但其實這種方法并不可取,不專業的催吐,反而會對消化道和胃部以及食道增加損害。
一旦發生誤服,應該立刻給孩子喝些牛奶、蛋清等富含蛋白質的飲品,一是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二是讓消毒液優先去腐蝕蛋白質以防止與胃腸襞接觸。然后要馬上擦干凈沾在皮膚上的殘液,防止消毒液對皮膚腐蝕,同時盡快安排送醫。
在這里需要提醒家長,去醫院時一定要帶上誤服液體的瓶子,這樣能方便醫生快速了解情況:喝了什么、喝了多少,讓醫生能有的放矢,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以為小孩子行動能力不夠而放松警惕。消毒液等用品,外表看起來很像果汁,寶寶好奇心強,很容易誤服。另外,也不要小看孩子的行動力,有孩子的家庭,哪怕是未開封的危險品,也一定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