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發病急、傳染快、危害大、致死率高的豬病,非洲豬瘟自2018年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是豬養殖領域的防疫難點,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非洲豬瘟疫情綜合防控技術展開探究。為防范非洲豬瘟疫情的大規模爆發,務必要施以全面可行的綜合防控技術,把控好每一項防控細節,將病毒擴散的途徑切斷,方可以確保生豬的安全飼養,具體要點如下:
養殖戶在場地選址階段便要做足準備,為構建適宜整潔、衛生安全的飼喂環境奠定有利的基礎。豬場選址時,應盡可能的遠離各類污染源,如:化工廠、屠宰場、居民生活區等等。要對豬場布局展開科學合理的規劃,設置多個功能區,如:生產區、生活區、隔離區等等,各個區域相互獨立,有助于避免相互污染。要配置齊全的設施設備,包括:水槽、料槽、通風設施、消毒設備等,滿足養殖需求。對于平時養殖中產生的殘料、糞便等廢物定時加以處理,重視對圈舍環境的維護,將溫濕度、通風性控制好。日常管理時,要及時結合氣候環境做好防寒保暖、避暑降溫等各項工作,防止冷熱應激降低豬群抵抗力誘發非洲豬瘟。
當前,部分養殖場戶存在用泔水喂豬的現象,這是導致疫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要高度重視飼喂管理工作,制定科學的飼喂管理制度,明確泔水喂豬的危害性,禁止用泔水喂豬,并且要重視飼料檢查,形成健康嚴謹的飼喂理念,在飼料選取上付諸更多耐心,為豬群配備營養充裕、安全衛生的全價飼料。相關部門也要強化引導,將飼喂泔水存在的諸多危害告知給養殖戶,定期下鄉科普并注意檢查,必要時可以施行一定的懲戒措施,讓養殖戶意識到這一行為的危害性。
病死豬如處置不當,如:隨意丟棄到河流、荒野當中,極易導致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擴散,進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要認真做好對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工作,有效防止疫病的傳播擴散。養殖人員要掌握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技術,包括:焚燒、深埋等。如病死豬數量較多,則可委托專門的機構負責處理,避免因病死豬處置不當導致非洲豬瘟病毒的流行。如病死豬數量較少,則養殖人員可在專業獸醫的指導下,在遠離居民生活區、風景區、水源保護地的位置挖掘深坑填埋病死豬,每填入一層病死豬需撒施一層生石灰,最后覆土壓實即可。要定期檢查填埋病死豬的深坑,避免病死豬被野生動物啃食。
各項消殺措施的充分執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豬瘟病毒的繼續繁衍,具體來看,消殺工作涉及多方面內容,在此主要從車輛、人員、場地3方面切入,就消殺管理加以概述:首先是車輛消毒,針對進出入豬場的各類車輛,如:運豬車輛、運料車輛、工作人員車輛等,入場前均要進行嚴格的清洗和消毒。一般可在入場位置設置消毒池,長度控制在4 m左右,寬度控制在3 m左右,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對車輛實施全面徹底的消毒。需注意,消毒池每隔一周便要清理一次,其中的消毒液也要時常更換類型,以免出現抗藥性,降低消殺效率。其次是人員消毒,一般要分2次進行。第一次消毒應在進入豬場前進行,此次消毒應對工作人員的鞋帽、衣物等進行全面消毒,經過消毒后方可進入生活區。第二次消毒應在進入圈舍前進行,工作人員需配置專門的經過消毒的工作服,并且要每天清洗1次工作服,將其晾曬后再放入衣柜備用。最后是場地消毒,重點清理圈舍中的尿液、糞便以及養殖殘料,在藥劑的選擇上可以選用過氧乙酸或復合戊二醛,以低壓噴霧的形式對圈舍各處充分噴施,每一個角落都不能落下。消毒后,應重視驅蟲滅蠅工作,殺滅豬舍內的病原傳播載體,降低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幾率。要積極優化衛生條件,做好地面清潔、消毒以及墊料更換等各項工作,營造干凈衛生的圈舍環境,確保豬群健康生長。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如上報處理不及時,會導致疫病的快速傳播擴散,延誤最佳防治時機,增加后期防控工作難度,進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基于此,養殖人員應密切留意豬群健康狀況,健全完善疫情上報機制,明確上報流程,一旦發現有異常,應及時進行上報處理,并嚴格按照防疫部門要求做好防護工作,劃定防疫區,防疫期內暫停一切調運活動,積極配合防疫人員采集樣本,踐行應急處置辦法,提升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效率和質量,最大限度的降低非洲豬瘟疫病發生后所造成的影響和經濟損失。
屠宰場無疑是人流、車流、畜禽的集中區域,在日常運營中留有非洲豬瘟病毒的可能性很大,若是屠宰過帶病豬,或是防控不夠全面,大概率會發展為疫情爆發源頭,導致各類病菌的交叉感染。因而,在屠宰過程中一旦發現豬體脾臟部位出現腫脹、出血問題,便要按流程做好病毒檢測,清理好病豬、死豬,并對整個屠宰場進行全方位的消殺,防范病原的大肆蔓延。在消殺前后的一段時間內,對場地施行封閉式管理,無相關人員、車輛不允許靠近,等到明確屠宰場內完全沒有豬瘟病毒之后再重新開放,切記不要舍本逐末,為了眼前小利忽視防疫。
現階段,國內各地規模豬場數量日漸增多,豬養殖的數量和規模隨之擴展,各個地區彼此之間的生豬調運活動越來越頻繁,這極大的增加了非洲豬瘟傳播的風險。所以要高度重視生豬調運監管及排查工作,防疫部門應認真履職,逐一認真的排查區域內各個養豬場、屠宰場以及畜禽交易市場,重點排查疫情區域內的養豬場,增加排查次數,確保做到不忽視每一個角落和每一處細節。監管及排查工作中,要準確詳細的記錄各項信息,并編制完善的排查報告,掌握生豬健康狀況及疫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為后期非洲豬瘟防控措施、技術的調整應用提供重要的參考。
各基層獸醫站需做好對非洲豬瘟這一疫病的宣傳教育事宜,比如說要多多下鄉召開專門的講座、發放科普單頁、推送防疫常識等等,讓廣大基層養殖戶對這一疫病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另外,基層獸醫站及防疫站應定期聯合開展非洲豬瘟疫病防控演習活動,確保在突發疫情之后能夠正確、及時的進行處置,避免延誤最佳防控期導致疫病的傳播擴散。疫情演習活動完成后,要積極做好總結、評價工作,了解掌握演習活動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防控技術、措施強化,使得防控工作具備更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切實提高非洲豬瘟疫病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