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運行控制策略與示范應用

2023-03-06 09:00:38趙宇明郭佩乾袁志昌劉國偉童亦斌廖貴臏
南方電網技術 2023年1期
關鍵詞:控制策略建筑設備

趙宇明,郭佩乾,袁志昌,劉國偉,童亦斌,廖貴臏

(1. 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 518020;2. 清華大學電機系,北京 100084;3. 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北京 100044;4. 深圳微網能源管理系統實驗室有限公司, 廣東 深圳 518020)

0 引言

“十四五”電力規劃的逐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和電力電子設備滲透率將逐步增加,新型電力系統進入“雙高”階段。從配電角度而言,大量以直流驅動的充電樁、分布式儲能、可再生能源、5G 基站、數據中心與電力電子變壓器等設備接入了配網系統。這些終端設備的直流化發展趨勢直接驅動了電力分配和應用方式的變革[1-4]。

相較于交流方案,使用直流技術的系統具備以下優勢:1)直流系統無需考慮頻率與無功功率等問題,有效提高了電能質量與供電可靠性;2)直流負荷以及分布式能源可直接并入直流系統,有效減少DC/AC轉換損耗以及設備成本;3)直流系統不存在交流配電系統線路的電暈損耗,系統損耗僅為交流系統的一半甚至以下[5];4)所采用的電力電子裝置具備的一、二次高度融合特性和天然的物聯網特性,對可控設備進行簡單改造即可創造出物聯節點[6]。直流技術在配用電方面的應用能夠方便接入各類新型直流負荷與變頻負荷,可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更高效、靈活、安全的供電服務,適應未來用戶側的發展需求。因此,直流用電系統的優勢不僅僅是直流用電設備的能效提升,在國家所推進的“雙碳目標”和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背景下[7],其應用價值在于提高分布式發電和儲能的利用效率和控制性能。直流技術在建筑行業里的應用推進“發-儲-用”一體化的自主性全直流模式,為用戶提供更靈活、更加經濟、更可靠和更安全的用電環境[8]。

隨著國內外直流建筑試點項目的推進,不少直流供電建筑已開展實施應用,如哥德堡Akademiska Hus 直流供電辦公樓、NZEB 的AGU 總部、松下電工與興和公司合作的建筑全直流供電系統,深圳未來立方、深圳中美中心和南京國臣直流配電公司辦公樓等[9-14]。國內外直流配電建筑的電力系統架構有所區別,但結構本質仍大同小異[15]。學者們分別從運行可行性與經濟性分析[8,16]、系統架構與規劃[17-18]、設備建模[19]、電能質量評估和故障分析等[20-23]方面對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領域開展了研究。然而,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DC building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system, DCBDUS)的控制策略和運行管理與“中壓-高壓”直流系統也有所區別[8],其特點如下:1)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的組網架構逐漸由集中化向分散化發展;2)新增直流負荷和電源設備與傳統建筑配用電系統中用能負荷有顯著的區別,電力設備接入系統的控制與配合方式不同;3)直流建筑終端用戶負荷接入無序化、隨機性強,控制方案需要傾向“友好、靈活接入”的需求。目前綜合考慮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特點,且與之相匹配的運行控制的系統性分析與需求匹配方面研究較少。

為了推動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生態鏈中的高質量發展,本文對適用于未來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的運行控制策略與核心控制設備的發展路徑開展了系統性研究。文中第一部分梳理并總結了建筑直流系統的典型應用場景、組網架構,以及相匹配的運行控制方案。第二部分圍繞“扁平化、分布式”供電特點和未來“弱中心化”控制應用的需求,探討了適用于分布式和集中式建筑直流系統的運行控制策略。在確保系統穩定運行的情況下,新型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以適應未來“扁平化”組網的系統架構,“去中心化”應用需求,以及“差異化”多類型設備的靈活接入。以建設中的深圳“低碳城未來大廈”示范工程應用為例,開展了相匹配的運行控制策略與運行結果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核心控制變換裝備的未來發展路徑。

1 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的特點與典型架構分析

1.1 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基本電壓控制

直流電壓的穩定不僅將直接體現系統功率的平衡情況,同時可反映系統面臨下一次故障時所具備抗擾動能力的強弱,是評價整個直流系統能否穩定運行的關鍵指標。

目前,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采用的電壓控制方案仍可參考直流輸電領域的控制方案,主要分為3 類[24]:主從控制(master/slave control)、下垂控制(droop control)和電壓裕度控制(voltage margin control)。

1.2 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特點

包含分布式電源和多種類型直流用電設備的民用低壓直流建筑在供用電安全性、電能變換效率方面相較于傳統交流供電具有明顯的優勢[5-8]。新型低壓直流建筑的主要負荷包括直流變頻空調、電梯、照明、人員安防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以及家用電器等多類型用電設備。供電側包含市政電網、光伏、風電、電池儲能系統等,提供差異化電力供應。因此,相較于中壓直流配用電系統,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具備以下特征。

1)系統連接方式簡單,易于構建,供電半徑和容量更小,系統直流電壓穩定性要求相對不突出。

2)對象以終端負荷應用為主,需求差異化,接入設備較多樣化。除傳統交流負荷外,系統還含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以及直流變頻空調等新型可控直流負荷設備。

3)直流建筑系統控制、監測與可控設備的管理仍以建筑管理系統(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BMS)的控制為主,電力能量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通過“補全測點、復用網絡,增加應用”的方式輔助配合BMS 完成系統的全局預測、能量優化與精細化調控[10]。

4)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運行方式簡單;系統架構“弱中心化、扁平化”特點強。運行管理更趨向于分布自治與免運行維護的方向設計,減少需要用戶干預的控制管理與操作,專業化程度低。

1.3 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典型應用場景與控制架構

1.3.1 分布式電源和多種類型直流用電設備集中式接入直流建筑場景與典型控制架構

當終端設備采用放射狀布置在建筑范圍內時,光伏、風電、儲能等設備可以集中布置,以減少運行控制的難度。全局電力直流EMS 的工作站布置到集中式BMS 內,完善原有BMS 的部分控制管理的基礎功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原有系統網絡,低成本地實現了空間組網,并參與電網服務。

如圖1 所示,系統采用集中式控制架構,配合主從控制策略。正常運行時以市政電網的并網AC/CD 變換器作為主站,控制直流電壓,其余光伏、風電、儲能等作為從站,控制輸出功率。其中,直流建筑中的BMS 與電力EMS 協調配合,BMS 收集照明、水泵、電梯等用電設備的工作狀態,同時也具備對部分設備下發控制指令的能力。電力EMS則根據日前負荷預測、光伏出力預測、電費等信息對建筑內可控電氣設備做能量優化計算,得出對光伏、儲能、可控負荷等設備的調控指令,完善原有的能量管理基礎功能,完成對建筑系統的熱、冷、電等能源的全面優化和精細化管控。

圖1 基于分布式電源和多種類型直流用電設備的直流建筑的集中式結構圖Fig.1 Centralized structure of DC building based on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s and various types of DC equipment

1.3.2 分布式電源和多種類型直流用電設備分散式接入直流建筑場景與控制架構

相較于分布式電源和多種類型直流用電設備集中式接入建筑范圍內方案,各類型設備分散式接入一棟或若干棟建筑內的架構則更契合未來新型直流建筑領域的發展方向。

用電設備分散式安裝在建筑內不同區域時,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構配合分散式下垂控制策略,如圖2所示,各分散式區域負載通過各直流母線接入市政電網。各代理電力EMS 采用半融合的方式接入到BMS 組網結構中,調節光伏、風電、儲能等連接設備的工作狀態,實現自識別、自組織、自配置和協調配合,形成“扁平化、分布式”空間組網。

圖2 基于分布式電源和多種類型直流用電設備的直流建筑的集中-分散式結構圖Fig.2 Central-distributed structure of DC building based on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s and various types of DC equipment

正常運行模式下,BMS 系統完成對建筑傳統負荷工作狀態和能耗的監測。雙向可控變換器根據EMS所計算下發的下垂斜率開展調節,實現實時能量平衡[21]。直流建筑內用電或供電側設備出力變化時,光儲聯合系統中相對應的控制器根據電力EMS提供的分鐘級最優的目標進行計算,并自適應調整輸出功率值,各自完成熱、冷、電控制調節。當光儲聯合系統無法滿足網絡能量需求,可切除部分優先級較低的負荷,盡可能保證用戶側用電環境穩定。

2 未來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的運行控制策略討論

如上文所述,低壓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的運行和控制功能主要依靠控制變換器來實現。核心控制變換設備間的協調又可歸類為集中式和分散式兩種運行協調控制策略,具體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運行控制策略Tab.1 Opera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DCBDUS

2.1 集中式運行控制策略在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集中式運行控制技術采用垂直式架構(如1.1節中涉及的主從式與電壓裕度式控制技術),研究較為成熟,但其本身固有的特點與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需求產生矛盾,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實時通信依賴要求高,系統可靠性較弱。上層中央控制器的整定值設定,各換流站的約束條件、運行狀態切換,指令傳輸以及各系統各電氣量的交互均需通過實時通信方式實現。

對于直流建筑范圍內各設備分散接入后供電范圍較大的應用場景甚至可能要采用光纖通信,增加了系統成本。一旦通信發生故障,各個電力變換器與中央控制器之間無法進行雙向信息交互,失去全局協調能力,導致整個系統失穩,可靠性弱。

2)控制協調切換要求。集中式控制架構設定唯一主控制器作為定直流電壓控制方式,其余變換器則根據實際要求實現定功率或定交流電壓控制。

以圖1 低壓建筑直流系統為例,當大擾動(如外部電網停電、線路斷線故障、關鍵組網設備離網、保護動作等)導致市政AC/DC 退出造成停供電時,系統運行方式將會發生改變,主站需要及時向臨近的從站(光伏或儲能變換器)發出控制模式切換指令,迅速將從站啟動為后備主站,以重新維持系統直流電壓,運行控制特性如圖3所示。

圖3 集中式控制特性圖Fig.3 Centralize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diagram

然而,在光伏控制變換器等備用主站控制模式切換過程中,系統所連接剩余變換器將脫離同步信號控制而短暫失效。同時,復雜的組網架構切換對系統性能大打折扣,造成協調運行方案設計困難。進一步而言,如果系統故障嚴重時(如主站與備用主站均失去直流電壓控制能力)會導致系統崩潰,給實際應用帶來更多困難。

3)控制設備適配性要求。系統設計選型和組網調試階段需要對不同廠家各類設備進行對接調試工作,以適配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

面向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技術應用場景中系統結構、設備類型和接入等條件可能隨時發生變化的特點,新增接入設備需要適應現有系統運行策略,或原有系統需配合新增設備進行運行策略的二次調整,系統靈活性和擴展能力大大受限。

2.2 分散式運行控制策略在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分散式運行控制技術以多點控制為基礎,系統內各控制器不相互依賴,可大量復制是此類控制方案的主要特色。由于該方案具有極高的自由度與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需求十分匹配,具體表現如下。

1)弱通信依賴性。分散控制無需中央控制器,建筑系統聯接的市政電網、光伏、儲能與可控負荷聯接的變換器均可根據本地信息做出控制決策。

2)獨立且對等控制。直流建筑內可控負荷或供電側直流設備出力變化時,變換器可自適應調整功率值,完成協調。對等控制器中任何一臺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持續運行,系統可靠性較高。

3)電壓穩定性要求不突出。控制器根據直流電壓偏差將有功功率調節到參考水平。然而,該動作的發生是以另一變量的穩態偏差為代價的,兩種行為相互矛盾。因此,分散控制方案系統直流電壓的精確控制能力較差,控制變換器電壓下垂運行控制特性和電壓偏差計算如式(1)—(2)所示。

式中:Prefdc和Urefdc分別為單變換器有功功率與直流電壓設定參考值;P和Udc分別為單變換器有功功率和直流電壓實測值;kdc為變換器下垂控制系數的設定值;σ為電壓偏差的極限,通常選擇直流電壓基準的5%。

隨著直流系統組網規模的增加,控制器穩定運行區間也逐漸變窄[21]。然而,對于直流建筑系統供電半徑小,電壓降落較小,綜合交直流用電設備的通用性角度與民用建筑終端用戶需求為依據[22],單極標稱電壓選擇DC 375 V 時,直流電壓運行范圍最大可達到DC 350 ~ 400 V,兩者十分契合。

4)設備接入高度友好且靈活,可滿足多種目標需求。考慮用戶側終端設備種類復雜,無序化、隨機性強的特點,結合分布式設備接入架構的建筑直流配電系統電路改造或擴張供電能力等因素,采用分散式方案的系統,新接入設備與原設備變換器在系統中承擔角色一致,易實現“即插即用”。

分散式運行控制方案如圖4 所示。整個直流建筑控制管理系統沒有固定的集控中心站,降低了網絡樞紐故障或者集控中心站故障導致系統功能缺失的風險和調試維護難度,提高了系統可靠性。

圖4 分散式控制特性圖Fig.4 Decentralize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diagram

2.3 未來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運行控制策略

表2 給出了集中式控制策略和分散控制策略與未來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綜合需求匹配度對比結果。據此可得出較明確的結論,對于現有建筑系統向直流模式的改造以及并網端數較少的新建直流建筑系統,集中式控制方案顯然可以通過復用原有系統網絡結構,以最低成本完成直流系統組網,參與電網服務,實現可再生能源消納。

表2 控制方案與低壓直流建筑需求匹配度對比Tab.2 Matching degree comparison of requirements among control strategies in low voltage DCBDUS

面向未來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的分散式架構趨勢和全局化調控需求,結合應用形態的物聯整合和引入的“去中心化”理念,分散式控制則更為契合未來低壓直流建筑的“可觀、可控”的“扁平化”組網架構發展特征,實現可控設備的精細化調控及系統的全局能量優化和節能降耗。

3 “低碳城未來大廈”示范工程應用

3.1 “低碳未來大廈”系統拓撲結構

以深圳“低碳城未來大廈”低壓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示范工程為應用案例展開研究。LVDCBUDS采用雙極主接線架構,通過并網AC/DC 變換器與外部電網部分連接,在直流側構成DC±375 V 直流母線系統[25]。目前,低壓配用電系統通過直流母線連接光伏、分布式與集中式儲能、直流空調、新風機以及一體化配電單元,可同時實現多個樓層供電,形成直流配電系統,系統一次拓撲如圖5所示。

圖5 深圳低碳城未來大廈系統拓撲圖Fig.5 Configuration of Shenzhen IBR Future Complex

3.2 雙層式運行控制架構

根據未來大廈系統拓撲,結合文中第1 節中分布式電源和多種類型直流用電設備集中式接入直流建筑應用場景,現階段工程應用了集中式設備組網與單端并網方案,采用了“雙層式、扁平化”的集中式控制架構和主從控制策略。據此,與外部交流電網聯接的并網變換器AC/DC 1和AC/DC 2工作于電壓源方式,其他聯接換流器或直流可控設備,如儲能變換器(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ESC)、光伏變換器(photovoltaic converter, PVC)等分別采用相對應MPPT和定功率等工作方式。

另外,按照控制功能的時間尺度控制分為了長期能量優化管理(最優控制層)和短期功率平衡(分布自治層)如圖6 所示。整個系統協調運行方式如圖7 所示,主要分為4 種:1)日常運行方式;2)單極運行方式;3)離網運行方式;4)檢修運行方式。

圖6 低碳城未來大廈兩層式控制架構Fig.6 Two-layer control structure of low-carbon city-based future building

圖7 低碳城未來大廈系統運行方式Fig.7 Operation modes of low-carbon city-based future building

3.2.1 日常運行方式(雙極運行模式)

AC/DC 變換器正常運行,與交流電網聯接正常,變換器承擔系統交流/直流變換功能。系統采用直流電壓控制模式,把直流電壓分為3 個電壓帶,首先光伏PVC DC/DC 穩定直流母線電壓、單極穩定電壓范圍為393 ~ 382 V。當系統電壓低于382 V 時,儲能系統ESC DC/DC 開始投入運行,輸出功率穩定直流母線電壓。當直流母線電壓低于375 V 時候,并網變換器AC/DC 投入運行,輸出功率穩定直流母線電壓。整個運行過程中,電力EMS結合建筑BMS 實現整個直流建筑系統能量平衡計算與參數整定。

日常并網運行方式下,兩臺AC/DC變換器交替運行,以減少空載損耗。日常運行方式1 時,AC/DC1 變換器正常工作,與交流電網聯接,AC/DC2處于待機備用狀態;日常并網運行方式2 時,AC/DC2 變換器正常工作,與交流電網聯接,AC/DC1處于待機狀態,等待工作模式切換。交替運行方式由AC/DC 變換器自行控制,且交替運行時應不影響直流配電系統可用性。

3.2.2 單極運行方式

當一極的光伏PVC、儲能系統ESC 以及并網AC/DC變換器故障導致正極或負極閉鎖后,系統進入單極運行方式。單極系統運行主要目標是AC/DC變換器所連閉鎖極盡可能維持原有負荷持續運行,EMS聯合BMS與“光-儲”系統實現能量協調。

該運行方式下,并網AC/DC 變換器仍在運行的一極維持原有運行方式,與閉鎖換流器相連的一極運行于光儲孤島模式,由光伏系統控制該極直流電壓(單極DC 390 V)。當負荷容量較小時,儲能ESC可以實現“光-儲”聯合優化的功能。當“光-儲”聯合系統供電容量有限而無法完全滿足該極供能需求時,應該切除該閉鎖極部分優先級較低的負荷。充電樁退出運行,空調由自配儲能維持運行,新風機組停運,健全極維持正常運行,故障極實現最小功率運行。此時,系統解列為3 個獨立子系統,健全極、故障極和空調外機。

3.2.3 離網運行方式

由于外部電網停電等原因,并網AC/DC 變換器將退出運行導致停供電。光伏PVC穩定直流母線電壓,單極穩定電壓范圍393~382 V,當系統電壓低于382 V 時,儲能系統開始投入運行,輸出功率穩定直流母線電壓。離網運行方式下,正極和負極設備均為獨立控制。當一極由于設備故障無法維持離網運行時,不影響另一極的運行狀態。充電樁退出運行,空調由自配儲能維持運行,新風機組停運,正極和負極維持最小功率運行。當單極電壓低于DC 375 V 時,系統切直流空調。此時,系統解列為3 個獨立子系統,正極、負極和空調外機(含自配儲能)。

3.2.4 檢修運行方式

在全系統檢修和維護期間,要求具有電擊事故風險的電源(儲能、光伏等)在電氣上與系統可靠隔離,以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子系統檢修或維護時,應確保子系統與電網連接的開關可靠斷開。在該期間應不影響其余系統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進行,如無法滿足則應選擇全系統檢修。檢修運行方式下,各個子系統之間的連接開關提供狀態量,供運行人員判斷是否滿足檢修條件。

3.3 示范運行結果

由于試運行期間的負荷功率水平較低,本文對該直流建筑系統低負荷需求下的雙極運行模式進行了數據采集與研究,選擇2021 年9 月29 日上午08:40至下午17:20運行結果開展分析。

直流建筑內有功功率曲線如圖8 所示,根據當日負荷曲線,在滿足供電系統安全及負荷需求前提下,BMES 與光伏發電系統通過協作配合實現系統穩定運行,維持整個系統的全負荷支撐,實現系統內的凈功率平衡。儲能作為實現削峰填谷設備,在最大化消納光伏發電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平抑網絡功率。如圖9 所示,在該運行模式下,系統單極母線電壓穩定在DC 390 V 左右,根據式(2)計算所得σ在允許范圍內,并網AC/DC 無需參與母線電壓控制。

圖8 低碳城未來大廈功率曲線Fig.8 Power curves of low-carbon city-based future building

圖9 低碳城未來大廈直流電壓曲線Fig.9 DC voltage curves of low-carbon city-based future building

總結系統的運行結果分析可知,低碳城未來大廈示范工程滿足預期效果,驗證了所采用的集中式運行控制架構的有效性與正確性。

4 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核心控制變換設備市場化發展需求

如前文所述,基于電力電子技術的控制變換器不僅可以改變系統結構,構成靈活多變的網絡組成架構以適應用戶側多目標接入需求,也作為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運行控制方案執行的核心,實現各種控制策略的調整,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可控直流設備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終端設備多樣化,控制變換裝備的控制需求和裝設數量也逐步增加。為了有效推進控制變換設備的市場化應用與新型直流建筑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針對核心換流裝備的控制技術研發和推廣,兩方面問題需重點關注。

1)從技術角度而言,系統運行控制功能完全依賴變換器來實現,而系統結構和調控目標、設備類型和接入等條件可能隨時發生變化,變換器必須基于系統實時狀態對控制功能和參數快速調整才能滿足系統運行要求。同時,結合第1 節中新型低壓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應用場景的特點,控制變換器即要在滿足建筑范圍內實現相對薄弱集中化和專業化管理的同時,又要考慮多樣化、個性化用電設備和功能設備的靈活配合,給控制變換器的技術功能帶來巨大的挑戰。

2)從設備市場化應用的方面出發,采用分散對等式的控制變換器通過提前規約不同設備的協調工作,比較適合控制變換器的集成廠商,但卻對于通用變換器的選型范圍帶來了門檻。如果不能解決通用變換器的“即插即用”問題,將會對控制變換器的現場調試帶來較高的難度,提升了成本,不利于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技術的推廣。

現階段,應對不同廠家通用變換器“即插即用”的接入已有組網系統問題,可通過組網系統對控制器接入的要求,對各類型通用變換器的外特性統一采用Pref/Urefdc的下垂控制特性描述,形成具備多種控制能力的技術,應用在對系統運行控制特性影響較大、功率調節能力較強的設備上,如直流供電電源并網變換器AC/DC、儲能變換器ESC DC/DC、光伏PVC DC/DC 和直流變頻空調等,核心控制結構可表述為圖10 所示。據此,根據帶直流電壓下垂特性控制式(2),所提復合節點控制器的控制特性可簡化表達式如(3)所示。

圖10 復合節點控制結構示意圖Fig.10 Composite control node structure diagram

式中:N為直流建筑系統內DC/DC 或AC/DC 并網變換器的數量;Udc,i為第i個變換器端口的直流電壓;Urefdc為直流建筑系統電壓參考指令值;kdc,i為第i個變換器所附加的復合節點控制器設定的下垂參數;Pcontdc,i為第i個原有控制變換器實測功率值;Prefi為BEMS 通過系統運行工況所計算得出的第i個換流器的有功功率參考指令值。

復合節點控制器可根據系統結構的情況,預先植入模型,運行過程中只需簡單的信息就可以對變換器運行控制功能和參數進行調節,靈活適應系統運行模式的變化。同時,該變換器的功能和控制參數采用通用標準化設計,并通過復合節點控制器與監控系統接口,有利于系統監控功能的簡統,可擺脫現階段對某一類型、具體變換器產品的依賴。現階段,復合節點控制器控制變換器已在深圳直流配電系統動模實驗室通過了測試,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正在進一步驗證。

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中控制變換器的發展與完善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面向未來新型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所需數量較大的核心控制變換器,不僅需要在變換器控制策略及調控技術方面采取措施,還要弱化其硬件本身與直流建筑系統的耦合限制,更快捷地接入系統,以滿足系統多種復雜工況的運行需求,實現控制變換設備市場化的應用與推廣。

5 結語

新型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正處于發展階段,運行控制技術與相關核心設備的研發經驗仍有待于積累。本文針對現有建筑系統向直流模式的改造和新建低壓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的運行方案進行了探討,并給出了明確建議。同時,面對未來低壓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架構扁平化、通信需求低和穩定性問題不突出等特點,結合各類型設備在建筑內小范圍內接入時扁平弱中心化、管理分散和專業化程度相對較低等特殊要求,分散式策略由于各控制變換器間的對等獨立和調節靈活等特點而十分契合新型直流建筑的需求。結合深圳“低碳城未來大廈”低壓直流建筑配用電系統示范工程,對現階段工程采用的控制策略與運行實測結果完成了分析研究。

面對未來低壓建筑直流系統核心控制變換裝備的研發、應用與推廣,需盡快對以下兩方面開展研究:1)對未來開放式、具備自主協調控制能力的控制變換器開展技術方面的研發,以擺脫對特定種類控制變換設備的強依賴性,實現“軟硬件解耦”,打破應用門檻以推進直流建筑配用電技術的應用和推廣;2)對已有多類型控制變換器組網系統,開展上層控制架構標準的規劃、制定研究,實現差異化、定制化的控制變換設備簡單統一管理,推進控制變換設備的友好并網。

據此,本文研究內容與核心變換裝備發展路徑討論可為未來建筑直流配用電系統的應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可推進其成為“可及、可感、可用、可控”的全新生態基礎設備建設產業模式鏈。

猜你喜歡
控制策略建筑設備
諧響應分析在設備減振中的應用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考慮虛擬慣性的VSC-MTDC改進下垂控制策略
能源工程(2020年6期)2021-01-26 00:55:22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現代裝飾(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工程造價控制策略
山東冶金(2019年3期)2019-07-10 00:54:04
現代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策略探討
消費導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基于MPU6050簡單控制設備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8
容錯逆變器直接轉矩控制策略
500kV輸變電設備運行維護探討
工業設計(2016年12期)2016-04-16 02:52: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欧美精品二区|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天天色综合4|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美女视频|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视频|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午夜丁香婷婷| 激情综合五月网|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色综合日本| 91一级片| 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www.91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五月天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1九色国产在线| 中文字幕啪啪|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国产a网站|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欧美一级一级做性视频|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成人午夜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成人一区在线| 婷婷综合亚洲| 午夜福利网址|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婷婷综合亚洲|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午夜色综合| 欧美成人A视频|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