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傳青
(安徽績溪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安徽 績溪 245300)
近期國內發電企業安全事故頻發,作為發電企業需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遏制事故多發頻發勢頭。發電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依靠基層班組推進落實,如何做到“四個管住”,如何提高強化廣大員工的安全責任意識,如何提升現場作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工作組織、措施落實和過程管理,都需要關口前移的分析和部署。
基于現場作業安全承載力分析的現場安全管理就是在作業現場安全管理過程中,對班組、作業人員、作業項目、設備、環境進行全方位的指標細化,以工作內容需要為標準,進行作業承載能力分析評估,準確把握實際生產承載能力,通過月、周、日的承載能力分析,實現作業計劃的精準把控,切實實現由安全監督向安全管理的轉變。
習慣性違章大都源于人的懶惰、僥幸心理、安全意識淡薄、無知者無畏,尤其是鑒于當今施工單位的分包用人機制,用人標準低,工人有些是進城務工的農民,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識淡薄,入場安全教育培訓效果較差。
目前安全管理規定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上有“安規”,具體到每一項工作,有“危險點分析”“三措一案”“作業指導書”“兩票三制”等,但在現場,這些規定卻沒有落實在行動上。基層員工如果能夠按照寫的去做,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事故必將進一步減少。
《國網安委辦關于推進“四個管住”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管住計劃”作為“四個管住”重點內容之一,“無日計劃作業,或實際作業內容與日計劃不符”已經明確為Ⅰ類嚴重違章,對計劃源頭把控的提升、人員隊伍責任意識的提升、現場標準化作業的有效實施,才能將安全管控措施落實到現場、落實到行動、落實到作業。
通過推進現場作業承載力量化分析工作,提升作業計劃和工作安排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分級管控要求,嚴格執行計劃剛性管理,杜絕計劃外的風險衍生;按照職責清單狠抓落實,做到安全職責了然于心,形成“人人講安全、人人知安全、人人行安全”的工作氛圍;嚴格執行生產現場作業“十不干”要求和“三措一案”,把“零違章”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將確保人身安全落在實處;嚴格把關開票與審票的流程,確保安全性與準確性,才能從根本上落實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這一方針。
班組安全承載力量化標準分為輕載、適度、重載、滿載四個等級。輕載量化指標為現場工作量較少,參與現場工作人員及綜合工時數小于等于50 %;適度量化指標為參與現場工作人員及綜合工時數在50 %以上至75 %及以下;重載量化指標為參與現場工作人員及綜合工時數在75 %以上至90 %及以下;滿載量化指標為參與現場工作人員及綜合工時數在90 %以上至100 %及以下。
作業人員安全承載力量化標準包括狀態和能力兩部分。
(1) 作業人員狀態量化標準。作業人員狀態包括身體狀況、精神狀態等。
① 身體狀況方面,每年組織一次全身體檢,針對存在影響工作的病癥,判斷工作人員能否參加工作。
② 精神狀態方面,通過進行工作前“三問”“四清楚”,初步判斷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依據問答情況判定被訊問人員的精神狀態,其中任何一項達不到要求即否決。
(2) 作業人員能力量化標準。
① 作業人員技能水平量化標準。
一是根據崗位的不同,賦予作業人員崗位得分。取值范圍如下:班員0.8~1.2分;技術員/安全員1.0~1.2分;班組長1.1~1.3分。
二是根據作業人員在本專業領域獲得技能等級或專業技術資格的不同,給予賦值,按所獲最高等級評定得分。取值范圍如下:初、中、高級工/助理工程師,作為必備條件不加分,得0分;技師/工程師0.1分;高級技師/副高級工程師0.2分。
三是在本專業領域,近三年內獲得技能競賽個人或團體獎勵者,按最高等級加分,不累計。取值范圍如下:地市公司級0.1分;省公司級0.2分;國網公司級0.3分。
② 作業人員安全能力量化標準。
年度安規考試及各類安規調考、抽考不及格者,作為否決條件,不能參加現場工作。經培訓、重新考試及格后方可參加現場工作。取值范圍如下:如曾發生嚴重違章或安規考試不合格等1.0分;未發生過嚴重違章且安規考試無不合格情況1.1分;未發生過違章現象且安規考試無不合格情況1.2分。
根據上述原則,細化作業人員技能水平和安全能力量化標準,建立作業人員技能水平和安全能力量化檔案。
作業項目的量化包括停電檢修、技改、帶電作業、巡視維護、保電等各種類型的現場作業。針對作業項目安全承載力量化標準各方面的現場評定措施如下。
(1) 安全風險上,查作業現場人員水平能否滿足風險管控“三堅持”原則。
(2) 設備風險隱患排查上,充分掌控設備存在的隱患多少,為確定現場作業工作量打好基礎。
(3) 查安全防護用品能否滿足要求,檢查作業班(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的配置數量是否充足、是否在有效期內、能否符合工作需要等,以確定滿足條件的可參加現場工作的匹配人員數量。
從“職責分工、作業計劃分類、作業計劃編制發布、作業計劃執行、考核評價”五個方面進行明確要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分級管控原則,嚴格執行“月計劃、周計劃、日管控”制度,按照作業計劃全覆蓋的要求,堅決杜絕無計劃作業,統一將每日、每周、每月的承載能力分析量化標準分為輕載(綠色)、適度(藍色)、重載(黃色)、滿載(紅色)四個等級。
結合生產早會的《××公司日承載能力分析作業計劃表》將每日各班組的當日工作進行安全承載力量化標準分級,實現各班組每日日常工作的把控,具體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公司日承載能力分析作業計劃日期: 2022年××月××日
每周、每月的承載能力分析從前期策劃、工具準備、人員落實等方面進行提前規劃,完成既定工作任務的部署,具體實現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公司運維班組月/周承載能力分析記錄部門:××部日期:2022年××月01日-2022年××月30日
(1) 提升作業現場安全管理水平,推進標準化管理。通過開展安全承載力分析,加強作業前三級風險辨識分析與管控,規范作業計劃組織、現場實施安全管控流程,制定管控措施和標準,安全生產的精益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切實保證了電力生產現場的安全,提高了電力生產工作現場的風險管控能力,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電力支撐。
(2) 創新現場安全管理方法,促進安全管理跨越發展。通過基于安全承載力分析的作業現場安全管理的實施,使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得到跨越式發展,成功打造電力生產工作現場管理標準化新平臺,形成了全員參與現場安全管理的良好環境,促進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3) 增強各級人員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安全承載力分析的推廣,激發企業職工自覺主動地接受安全工作新思維,使職工達到自愿接觸、自我防范的境界。班組長、“三種人”和關鍵崗位落實安全職責,加強現場工作組織、安全監護和傳幫帶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為安全生產開創新局面奠定基礎。
(4) 強化功課前移,精準管住計劃。實施“月計劃、周制定、日安排”承載能力分析三維管理模式,閉環管控作業計劃,確保每項作業計劃有理可依、有據可查、有章可守。每月下旬根據工作實際統籌下月作業計劃,整合優化后上報有關部門,做到提前計劃;每周根據公司作業計劃提前制定工區作業計劃,下發班組分解落實,做好落實計劃;作業前一天,安排專人管控作業實施,做好實時計劃。通過“月、周、日”作業承載能力三維管理模式,強化功課前移,提前規劃作業部署,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作業人員和現場管控措施,實現作業計劃精準管住。
通過現場作業承載能力分析的“四色”管理,明確了各級管理人員現場作業管理的標準化要求,增強了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為落實“四個管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新性地實現由安全監督向安全管理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