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基于學情和考情,教師有必要利用課外資料輔助英語聽力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和綜合素質。初中英語教師可通過選擇適合的課外資料、制訂合理的聽力訓練計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聽力學習等,充分發揮課外材料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聽力學習。
【關鍵詞】英語聽力 課外材料 中考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4-0121-04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以及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的能力。對此,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豐富英語學習素材,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本文將從學情出發,以2023年廣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聽力真題為例進行題型分析和話題分析,從而說明利用課外資料輔助英語聽力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套具體的方法和措施。
一、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是因材施教的基礎,只有了解學習對象的學習情況,才能制訂出行之有效的英語學習計劃,進而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不同語言的魅力。筆者目前所教的是九年級學生。從性格特點上講,部分學生性格內斂,不太愿意主動表達;有一定的眼界,但缺乏目標性;有一定的熱情,但學習主動性不夠。從文化背景上講,他們對英語的學習主要來自學校課堂,普遍缺少多元的英語學習環境。從英語基礎上講,他們有一定的英語學習能力,大部分學生的讀、寫能力較好,但聽、說能力有待提高。
在英語聽力方面,學生存在一些共性問題。一是審題意識比較淡薄,缺少答題前的預設和猜想;二是詞匯量有限導致拼寫不正確;三是沒有養成聽后檢查的習慣,浪費了改正的機會;四是缺少課外練習和合適的課外資料。
二、考情分析
本部分以2023年廣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聽力真題為例展開聽力題型分析與話題分析。
(一)聽力題型分析
1.聽力題型一:聽句子,選圖片
這類題型的真題如圖1所示。
此類聽力題型的解題技巧:一是仔細看圖,二是提前用簡要的、適當的詞語來描述圖片,三是進行聽后檢查。
2.聽力題型二:聽句子,選答語
這類題型的真題如圖2所示。
此類聽力題型的解題技巧:一是通讀選項,預測問題;二是尤其注意每個問題的第一個疑問詞(what、where、who、why、which、when等);三是進行聽后檢查。
3.聽力題型三:聽對話/短文,選擇最佳答案
這類題型的真題如圖3所示。
此類聽力題型的解題技巧:一是聽前閱讀題目和選項,猜測對話/短文大意;二是圈出關鍵詞,尤其注意時間、數字等信息;三是進行聽后檢查。
4.聽力題型四:聽短文,填信息
這類題型的真題如圖4所示。
此類聽力題型的解題技巧:一是聽前猜測單詞詞性,二是聽前猜測固定搭配,三是遵循表格前后一致性原則,四是注意單詞大小寫和名詞單復數形式,五是進行聽后檢查。
(二)聽力話題分析
廣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聽力試題所涉及的話題均以教材話題和課程標準為依據,內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個人情況(Personal background),家庭、朋友與周圍的人(Family,friends and people around),居住環境(Living environment),日常活動(Daily routines),學校(School),個人興趣(Personal interests),情感與情緒(Feelings and moods),人際交往(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計劃與安排(Plans and arrangements),節假日活動(Festivals,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購物(Shopping),飲食(Food and drinks),衛生與健康(Hygiene and health),安全與救護(Safety and first aid),天氣(Weather),文娛與體育(Recreation and sports),旅游與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通信(Communication),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自然(Nature),世界與環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科普知識與現代技術(Popular science and modern technology),歷史與社會(History and society),故事與詩歌(Stories and poems)。
聽力話題分析可以幫助教師有目的地選擇課外聽力資料,而不是大海撈針。另外,《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三級聽力的要求是:能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熟悉話題的簡單語段,識別主題,獲取主要信息;能聽懂相關主題的語篇,借助關鍵詞句、圖片等復述語篇內容;能聽懂廣播、電視等媒體中的初級英語教學節目。那么,為什么要利用課外資料輔助英語聽力教學呢?根據聽力考試所涉及的話題可以看出,課內資料雖已經涉及了考綱要求的話題,但具有普遍性和固定性,且內容有限。相關課外資料的輔助能使課內資料的教學內容得到有效延伸和拓展,并能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整,可操作性強。
三、課外材料的獲取路徑及其實用性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不只是為了應對中考,更重要的是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不管是教材的設置還是課程的推進,都應該為以上目標服務。但是,課外資料種類繁多,包括英語歌曲、電影、紀錄片、故事、演講等,如何選擇既豐富有趣又對英語聽力提升有價值的素材呢?這就需要教師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中心,以課程標準為標尺,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篩選出適合他們的聽力素材。下面,筆者就課外聽力資料的獲取途徑和實用性進行一些探討。
(一)實用App——以有道詞典和喜馬拉雅為例
有道詞典中設有初中板塊,其中有很多適合七至九年級學生的聽力資料和學習技巧。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也可以適當選擇一些素材來提升學生的答題能力和聽力水平。喜馬拉雅中外研社官方授權的《新概念英語》附帶有英文原版聽力資料以及雙語筆記,有助于英語初學者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表1歸納總結了有道詞典和喜馬拉雅中部分內容對中考英語聽力水平提升的輔助情況。
對于上述課外資料,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促進學生聽力水平的提升。一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聽力學習,鼓勵學生根據教師的推薦自行選擇實用App里的英語故事(如《父與子》)、歌曲、影視劇等進行聽力訓練,提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二是加強聽力技能的訓練,由于資料的選取具有自主性,除了聽力理解能力,還可以針對聽力技巧進行訓練,例如提高學生對關鍵詞、上下文線索的捕捉能力,以及快速概括和理解主旨的能力。通過以上途徑和教學措施,學生可以在課外資料的輔助下,有效提升英語聽力水平。
(二)適用報刊——以《英語周報》為例
《英語周報》是按照現行教材并根據課標要求編寫的一份較為實用的教輔資料,除緊扣中考和教材內容外,其所涉及的素材往往都比較新穎,內容設置也很有梯度,適合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使用。另外,《英語周報》配套的《中考同步話題聽力》資料不僅語音純正、語言地道、緊扣教材,還有相關聽力資料預習,是高分必備手冊,也是學生課內外聽力鞏固的首選。表2總結歸納了《中考同步話題聽力》資料對中考英語聽力水平提升的輔助情況。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中考同步話題聽力》資料采取以下教學措施來促進學生聽力水平的提升。一是制訂合理的聽力訓練計劃。由于《中考同步話題聽力》是根據中考題型和對應話題編制的,教師并不需要進行大量篩選,分步驟安排練習即可。首先,可以通過模擬中考英語聽力測試的方式,或者使用專門的英語聽力水平測試工具,評估學生的聽力水平;其次,根據評估結果,制訂聽力訓練的具體目標,如提高學生對英語資料的基本理解能力、加強學生對單詞的聽力辨識能力、培養學生對長對話的掌握能力等;最后,制訂每周的聽力訓練計劃,包括每天的練習時間、話題選擇、練習重點等,要確保練習時間足夠長,并且有針對性地安排不同類型的聽力練習。二是區分難度。針對基礎水平的學生可以選取簡單、清晰的語音資料,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則可適當增加語速快、難度大的資料。三是合理安排聽力反饋。在完成每次聽力練習后,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并鼓勵他們記錄下自己的聽力收獲和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三)經典影視作品——以《西游記》系列動畫短片為例
雖然英語是西方的語言,但我國的青少年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應當具有跨文化意識。因此,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洞察文化間的異同。《西游記》是我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目前已被譯成多種西方語言文字,不僅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譯文也淺顯易懂。這無疑架起了一座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讓青少年在學習中對文化內涵有更進一步的理解。這部已經翻譯的《西游記》不僅被制作成插圖版故事集,內容生動有趣,而且最為可貴的是配有較慢速的視頻動畫(含字幕),寓教于學、寓學于練、寓練于做,非常符合初中英語學習者的認知水平,適合作為課外輔助資料乃至課堂教學素材。另外,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也是語文學科的課外必讀書目,如果利用好名著改編材料,不僅可以促進英語語言學習,而且可以加強學生對經典文化的理解,實現跨學科學習,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四、提升中考英語聽力水平的教學策略
(一)聽前指導
引導學生在聽資料之前先閱讀相應的資料,了解大概內容、詞匯和語法,利用聽力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聽力訓練,讓學生學會提取關鍵信息和細節。聽力訓練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需要多次重復聽同一段資料來提高聽力技能。在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將不認識的單詞和短語記錄下來,并在聽后及時查找其意思和用法,通過積累詞匯和短語,提高對資料的理解能力和聽力水平。此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原音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二)根據真題題型改編英文資料
根據真題題型,將課外資料改編為聽力題目讓學生練習,使其在英語聽力學習中拓寬知識面。圖5、圖6分別為筆者根據前文總結的聽力題型三、題型四將《西游記》中片段改編的聽力題目。
(三)聽后總結
首先,引導學生回顧聽力資料。對好詞好句較多的片段,可要求學生背誦,這樣既有利于聽力水平提升,又有利于寫作水平提升。其次,組織學生分析錯題原因,交流心得。對出錯較多的題型或知識點,設計相似題目讓學生多次練習、鞏固。最后,師生共同總結聽力技巧(如本文第二部分總結的解題技巧),查缺補漏。
參考文獻
[1]劉田芳.基于學情分析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與實踐[J].教育參考,2021(4):99-103.
[2]徐倩.差異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方法研究[J].學周刊,2023(11):73-75.
[3]林向英.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探究[J].考試周刊,2023(26):104-108.
作者簡介:陳有騰(1985— ),廣西梧州人,本科,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考備考、初高中銜接。
(責編 鄭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