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換屆以來,新泰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新型工業化強市和“工業新泰”建設目標,建立調研征題、“1+1+N”問題解決、首問負責三大機制,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閉環式監督模式,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泰實踐。
監督效果好不好,議題選擇很重要。圍繞泰安市委確定的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去年初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入企“大走訪、大幫扶”活動,將泰安和新泰兩級人大代表所屬企業作為走訪對象,精準對接132家代表所屬企業,采取實地察看、集中座談、個別走訪等形式,先后對規上企業、“小升規”企業、重點項目等進行了5輪走訪調研,深入項目現場193次,查閱環評、土地、規劃等手續以及項目進度、經濟支付、資金投放計劃等相關資料720余份,為企業發展“把脈問診”。
經過實地調研走訪,常委會確定將規上企業入庫納統、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及“工業新泰”建設工作作為2022年度財經類監督議題,并將走訪中收集到的企業家人大代表反映的185條問題整理形成問題清單。
“我們公司目前存在產品庫存多、資金周轉壓力大等困難,尤其是銀行貸款方面壓力較大。”在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調研座談會上,新泰市鑫晟鑄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得新提出了自己的困難。幾天后,齊魯銀行新泰支行的信貸服務隊就上門為該企業辦理了1000萬元的貸款手續。“從工作隊來走訪調研,到信用貸款到賬,僅僅用了四五天時間。”張得新說。
為切實解決視察調研過程中企業提出的問題,新泰市人大常委會進一步延伸人大監督觸角,探索實施“1+1+N”問題解決機制(即1個企業+1個入企工作隊+N個職能部門),成立市人大常委會“入企工作隊”,由常委會主任、副主任牽頭各專委會、委室負責人組成5支“入企工作隊”,按照先對接后協調的思路,向各職能部門通報企業提出的問題清單,各部門帶著問題“上門問需”,商討確定解決方案。最后,由“入企工作隊”牽頭,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采取小問題電話辦理、大問題召開企業對接會等形式,切實將企業提出的合法合規、具備解決條件的問題和建議辦好辦妥。
對企業反饋的每一條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實行“首問首接負責制”,即誰調研提出的問題,誰負責到底;誰承接的問題,誰負責到底,保證問題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確保辦理效果。
在視察調研中,企業家代表反映最多的問題是:企業自身科技研發能力不足制約擴規發展。為此,市人大常委會“入企工作隊”積極對接新泰市工業聯盟,推動有合作意向的22家人大代表所在企業與重點院校和設計院建立合作關系,成立新泰市“創業創新共同體”,提升企業的科技研發水平。去年以來,山東德魯克集團通過“創業創新共同體”引進10名科研專家,企業的科技研發能力和產品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們采用科研專家的設計理念,不僅節省了原材料,還大幅提升了產品的科技屬性和市場競爭力。”山東德魯克集團執行董事張樹文說。
目前,視察調研中企業家人大代表反映的185條問題,已協調解決161條,代表滿意率達100%。下一步,新泰市人大常委會將不斷推動全過程閉環式監督常態化,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助力新型工業化強市和“工業新泰”建設深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