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錦,朱玉林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經濟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何立足自身優勢,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全國各地區面臨的共同課題。近年來,湖南省立足“一帶一部”(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發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取得了經濟的高速發展,GDP排名一直穩居全國前十位。然而,湖南省也暴露出發展后勁不足、生態環境惡化、開放水平不足、社會矛盾加劇等問題。因此,在當前情況下,厘清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全面把握發展狀況,找到發展短板,提出針對性的發展建議,對湖南省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學術界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水平測度、與相關因素的耦合協調性上。一是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內涵的研究。從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角度,高質量發展是比經濟增長質量范圍更寬、要求更高的質量狀態[1];從宏微觀的角度,經濟高質量發展涵蓋微觀層面(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中觀層面(產業的價值鏈)和宏觀層面(國民經濟的整體質量和效率)3個層面[2],3個層面應該一以貫之[3];從社會主要矛盾和新發展理念的角度,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4],是新發展理念的高度聚合[5],對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具有極強的瞄準性[6]。二是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測度的研究。在測度指標的構建上,主要經歷了從單一指標到多維綜合指標體系的轉變。一些學者運用全要素生產率[7]、綠色全要素生產率[8]、增加值率[9]等單一指標來衡量經濟增長質量或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但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豐富性和多維性特征[10],運用單一指標來衡量具有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難以準確反映經濟發展質量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低[11]。因此,通過構建多維綜合指標體系,從不同維度綜合、全面測度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魯繼通[12]從宏觀、中觀、微觀3個方面、馬茹等[13]從供給、需求、發展效率、經濟運行和對外開放5個方面構建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更多的學者則是基于新發展理念,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個方面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體系,對全國、流域、省等不同層面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了測度[14~16]。三是對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相關因素的耦合協調性研究。現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外部因素之間的耦合協調性,如不少學者對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科技創新[17]、經濟韌性[18]、生態保護[19]、土地利用效率[2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1]等因素的耦合協調性進行了研究。而對高質量發展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耦合協調狀況的研究還較少,僅有少數學者分析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系統內部各子系統的耦合協調關系[22,23]。
因此,本文以新發展理念為基礎,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個維度構建了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運用耦合協調模型,測度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大子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度,以探求2011~2020年湖南省14個市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時空格局演變及耦合協調發展狀況,為提升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推進其協調發展提供決策支撐。
契合新發展理念,遵循數據的客觀性、科學性、可得性等原則,本文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個方面選取了25個指標構建了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表1)。

表1 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續表1
2.2.1 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方法,能夠避免主觀因素的干擾,且結果直觀易于理解。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來計算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各指標權重及綜合指數,過程如下:
(1)根據數據構建矩陣。設xij為第i個市州的第j項評價指標,其中,i=1,2,……,m;j=1,2,……,n。可得矩陣為:X={xij}m×n
(2)數據標準化處理。通過極差法對各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1)
(2)
式(1)、(2)中,Xij為第i個市州第j項數據的原始數據,Xmax為第j項數據的最大值,Xmin為第j項指標的最小值,yij為標準化之后的值。
(3)指標權重確定。
(3)
(4)
第三步,計算指標的差異系數gj:gj=-mj
(5)
(6)
(7)
2.2.2 耦合協調模型
耦合協調度可以反映系統或要素間協調發展、良性循環的水平,而且還能直接通過其數值判斷系統間的相互作用類型,便于對整個系統進行綜合評價與研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子系統之間存在多元耦合關系,運用耦合協調模型對它們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進行探究,有利于揭示五大子系統之間的內在聯系,對湖南省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狀況有更深入的認識。參考以往學者的相關經驗,本文構建的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大子系統的耦合協調模型如下:
(8)
式(8)中,Q1~Q5分別代表經濟創新發展水平、協調發展水平、綠色發展水平、開放發展水平與共享發展水平;C為耦合度,其值位于0~1之間。C值越接近于1,表明各系統間的耦合狀態越佳;C值越接近于0,則各系統間的耦合狀態越差。
(9)
T=αQ1+βQ2+γQ3+δQ4+εQ5
(10)
式(9)、(10)中:D為耦合協調度;T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大子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α、β、γ、δ、ε為待定系數。基于新發展理念,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該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相互促進、齊頭并進的發展,因此本文設定待定系數α=β=γ=δ=ε=0.2。
參照廖重斌[24]的研究,本文將耦合協調等級進行如下分類(表2)。

表2 耦合協調度的等級劃分
本研究所用數據主要是來源于2012~2021年《湖南統計年鑒》、《湖南農村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能源統計年鑒》《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湖南省各市州統計年鑒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部分缺失數據利用插值法補齊。
通過計算可以得到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水平及各子系統發展狀況(表3),根據計算結果繪制了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變化趨勢圖(圖1)。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從2011年的0.481上漲到2020年的0.854,漲幅高達77.55%,這說明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從圖1可以看出,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2011~2016年,經濟高質量發展速度較慢,2017~2019年經濟高質量發展速度加快,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有所下降。這說明高質量發展與新發展理念提出以后,湖南省轉變了發展思路,由原來只關注GDP增長,轉變為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全方位的關注,因此在2017~2019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顯著。到了2020年,或許是受到疫情的影響,開放發展水平下降明顯,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發展水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導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有所下降。總體來說,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呈現出一種在波動中上升的狀態,除2013年發展水平與上年持平和2020年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外,其他年份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一直處于上升狀態,整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表3 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

圖1 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變化趨勢
從各子系統來看,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大子系統之間的差異越來越明顯。2011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子系統的發展差距很小,創新子系統微微領先,其他4個系統基本持平。2011~2020年,5個子系統的發展水平均呈現出波動上升的狀態,增長率由高到低排序為:共享子系統、創新子系統、協調子系統、綠色子系統、開放子系統。到了2020年,五大子系統發展水平的排序為:創新發展(1.235)、共享發展(0.854)、協調發展(0.823)、綠色發展(0.640)、開放發展(0.494)。這說明近年來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個子系統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創新發展遙遙領先,而綠色發展和開放發展進程緩慢。
為了分析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變化,本文借助GIS技術,根據均值(E)和標準差(SD)的關系,將湖南省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劃分為以下4種類型:若綜合指數S≥E+0.5SD(.2868),則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為高水平;若綜合指數S滿足E(0.2363)
如表4所示,2011年僅長沙市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為高水平,湘潭市和株洲市的高質量發展水平為較低水平,其余各市州發展水平均為低水平,這說明2011年湖南省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普遍較低,且地區間差異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市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均朝向好的方向發展。2016年,岳陽市、張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邵陽市、永州市、衡陽市、湘潭市經濟高質量量發展水平由低水平發展到較低水平,株洲市由較低水平發展到較高水平,郴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直接由低水平發展到較高水平,發展水平上升了兩個層級。到了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有了極大的飛躍,各市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均處于較高水平及以上,且在空間上大致呈現出“北部低、南部高”的格局。

表4 2011、2016、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空間分布格局
同樣,根據均值與方差的關系,借助GIS技術,將各子系統發展水平劃分為高水平、較高水平、較低水平、低水平4種類型,繪制了2011年、2016年、2020年各子系統發展的時空分布格局(表5),該表反映了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子系統發展的時空格局變化。

表5 2011、2016、2020年各子系統發展的時空分布格局

續表5
(1)經濟創新發展水平。2011~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經濟創新發展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地區間差異逐漸縮小,但是仍然呈現出不均衡的態勢。其中,長株潭三地的經濟創新發展水平領先于其他各市州,這是由于一直以來長株潭地區的R&B經費支出都領先于其他市州,且近年來它們的R&B經費支出仍然在不斷擴大。
(2)經濟協調發展水平。2011~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經濟協調發展水平提升較快,但是空間分布上仍然呈現出不均衡的狀態。2020年,經濟協調發展水平達到高水平的有長沙市、張家界市、岳陽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陽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德市、懷化市、邵陽市、郴州市經濟協調發展水平為較高水平,永州市、婁底市經濟協調發展水平較低,益陽市經濟協調發展水平先升后降,2020年仍然處于低水平。
(3)經濟綠色發展水平。整體上,2011~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經濟綠色發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長沙市、婁底市、湘潭市三地的經濟綠色發展水平卻未得到明顯提升,2020年它們的經濟綠色發展水平仍然是低水平。總體上,湖南省各市州經濟綠色發展水平呈現出“中間低、周圍高”的空間分布格局,地區間差異較大。
(4)經濟開放發展水平。總體上看,2011~2020年期間,湖南省各市州的經濟共享發展水平未發生太大變化,邵陽市、永州市、郴州市、衡陽市、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共享發展水平得到了提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長沙市、湘潭市、株洲市的經濟共享發展水平未出現較大變化,張家界市、婁底市的共享發展水平甚至出現了下降。從空間上看,南部地區的經濟開放發展水平比北部高,呈現出不均衡態勢。
(5)經濟共享發展水平。2011~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的經濟共享發展水平均得到了顯著提升。2011年,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州市的經濟共享發展水平為較低水平,其余各市均為低水平。2016年,南部地區的共享發展水平得到了提升,常德市、益陽市、岳陽市等地共享發展水平未發生較大變化。2020年,除湘潭市經濟共享發展水平為較高水平外,其余地區均達到了高水平。2011~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經濟共享發展呈現出“南部帶頭,并逐漸向全局蔓延”的態勢。
總的來說,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呈現出以下特征:第一,2011~2020年各市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2020年呈現出“北部低、南部高”的空間分布格局。第二,2011~2020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子系統的發展水平均得到了顯著提高。從空間格局演變來看,共享發展空間格局具有均衡化的趨勢,地區差異較小;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空間格局仍呈現出不均衡態勢,區域間差距較大。
運用耦合協調模型計算出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大子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并根據表2的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表確定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類型。限于篇幅限制,此處同樣僅列出2011年、2016年和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及協調類型,結果如表 6所示。

表6 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類型
從時間演化上來看,2011~2020年湖南省14個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水平總體上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并不大,多數城市從嚴重失調型發展到中度失調型。2011年,湖南省僅長沙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處于中度失調狀態,其余各市州均處于嚴重失調水平,這說明湖南省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子系統的發展嚴重失調。到了2016年,湘潭市、株洲市、衡陽市、郴州市、永州市五個市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上升為中度失調,其他市州仍處于原來水平。2020年,湖南省中部地區、東部地區的耦合協調度都達到了中度失調水平,只有位處西部的張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市耦合協調度一直較為穩定,處于嚴重失調水平。從空間格局上來看,湖南省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度演變經歷了“東部先行,逐漸向中部和西部蔓延”的過程,最終大致呈東高西低的空間格局。
總的來說,湖南省各市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較低,且2011~2020年期間提升幅度緩慢,仍然處于嚴重失調與中度失調狀態之間。只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子系統協同互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才能有望進一步提升。因此,在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各個系統的協調發展。
本文分別運用熵值法和耦合協調模型,對湖南省2011~2020年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及耦合協調度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結論:
(1)2011~2020年,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取得了較大提高,2020年在空間上呈現出“北部低、南部高”的格局;2011~2020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子系統的發展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共享發展水平空間格局具有均衡化的趨勢,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水平空間格局仍呈現出不均衡態勢,區域間差距較大。
(2)湖南省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總體上處于嚴重失調向中度失調轉換的過程當中。從空間布局來看,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度呈現出“東高西低”的分布特征。
針對湖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2點建議:
(1)因地制宜,制定差異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湖南省各市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各地資源稟賦、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狀況、科技發展水平和發展薄弱點等客觀因素,制定針對性的發展政策。
(2)多元互動,統籌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湖南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要注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子系統的協同互動,優化經濟高質量發展五大子系統耦合協調空間布局,由過去單一要素驅動的發展模式轉變為多元要素協同驅動發展的模式,形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