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濤 李靜 田琦
一直以來國家對于鄉村發展與環境規劃建設問題高度重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我國各省市地區響應號召,積極推進鄉村振興以及美麗鄉村建設。在此背景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探討規劃設計如何發揮引領作用,為鄉村如何發展及落地實施提供支撐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本文以定興縣南部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為例,分別對美麗鄉村景觀設提升設計、 產村融合發展思路策劃、環雄安鄉村振興示范帶形象設計三個部分進行詳細闡述,論證規劃設計在實現區域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的引領作用。
國家層面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提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重要舉措,為繼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據。
從社會背景來說,環境破壞、村莊消失、疾病困擾,工作壓力使得綠水青山,悠然閑適,鄰里情懷,快樂健康與我們漸行漸遠,我們渴望鄉野、鄰里情懷的回歸。后疫情時代,出境旅游和跨省旅游發展嚴重受限,而“鄉村旅游”作為短途周邊游的代表形式,正迎來嶄新的發展機遇。根據國家旅游局預計,我國鄉村旅游度假行業將形成10萬億級支柱產業,是大眾樂于消費的朝陽行業,農業文旅產業迎來紅利期。
定興縣位于京、津、雄、保核心圈層,是農業大縣、京雄菜籃子、休閑食品產業名縣、農產品保障基地。規劃設計通過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引領帶動區域鄉村振興。
本規劃設計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內容:
固城鎮七村(南堽上、北堽上、南太平、北太平、北莊頭、久安莊、馬家莊)和賢寓鎮(龍華)村的美麗鄉村設計。
八村產村聯動策略、實施戰略;八村分區旅游策劃等。
西起京昆高速辛木口,東至定興與雄安交界,對道路兩側道路景觀及重要節點進行形象策劃、設計。
本次項目涉及村莊在上位產業規劃中均屬于鄉村振興示范重點村,依據現狀村莊產業基礎,制定了不同村莊的發展方向。其中龍華村重點發展方向為蔬菜、蘭花產業;久安莊與北莊頭均為發展蔬菜產業的重點村;馬家莊為十字花科育種產業發展;南堽上、北堽上、南太平、北太平為木本花卉產業區。
新時期的鄉村振興要做到“老吾老,幼吾幼,養一方山水,聚四方財富,匯八方賓朋”。在此背景下,有三種發展思路: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的延伸,促進鄉鎮“三產”融合發展,推進鄉村產業經濟發展,實現收益農民共享,構筑有“特色產業”依托的現代鄉村。
在基于土地現狀不變、農民主體地位、生態風貌不變的“三個不變”的大前提下,挖掘當地資源,將基礎農業、創新農業與旅游產業、養生度假、生態科技、創意產業、商貿產業等有機結合,促進鄉村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生態宜居。
規劃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開展鄉村旅游創新創業行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電商、發展鄉村旅游品牌。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定興“轉型良藥”、發展方向。是定興實現“轉型升級、美麗發展”的需要(農業大縣到農業強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的轉變)。
以打造京雄農業硅谷的原則,形成國際合作、國內知名的現代農業硅谷,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京雄特色農產品供應示范基地,聚焦科技農業、綠色農業、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放眼國際市場、服務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定興農業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整體規劃設計三個符合國家政策及未來趨勢的發展方向:“綠色蔬菜、健康食品”“藥食同源、特色果品”“特色林木、農旅休閑”,打造京雄“菜籃子”“果盤子”“游園子”,將環雄安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為定興的農業會客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范區;國家鄉村振興示范區;京雄田園觀光目的地;河北特色旅游示范點;保定產村融合先行區。
本著“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方法思路,從對八個村的美麗鄉村設計為出發點,打造環雄安鄉村振興示范帶,以線帶動片區發展。
鄉村景觀是基于自然景觀與農業生產活動,以自然聚落、農業生產、鄉土建筑與鄉村文化生活景觀為典型特征的田園景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思路如下:
一是將美麗鄉村設計為主題,在實現生態資源有效保護目標的基礎上,巧妙地把現代化設計理念、內涵整合其中,提升初有生態資源內涵的充實度及景觀內涵的深邃性。二是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在規劃設計鄉村過程中,不應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應該注重自然環境的循環和自我恢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三是保留農村環境藝術,在規劃設計中,盡量保留初有環境藝術,以此為基礎增設新的內容,是提升鄉村環境藝術內涵的有效辦法之一。四是以鄉村文化為基礎進行設計。深入鄉村環境,深度了解與解析鄉村文化,把農村文化整合至景觀設計進程中,這樣所設計出的鄉村景觀就會富有文化色彩,更有力的彰顯出鄉村特色,對外呈現出鄉村的無限魅力。
以龍華村為例,龍華村位于定興縣西南部,靠近京昆高速與固德引線,距離保定、雄安僅不到半小時路程,是國家劃定的“一村一品”重點村落,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和發展環境。蔬菜產業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現代化蘭花培育基地,新興蘭花創業產業園,豐富了農業形式,為村民增收開拓了新道路。
總體設計以一環抱攏、兩路串通、三星點翠、四方交融為整體設計思路,重點強調生態建設,服務鄉村振興。設計的主題是:風情龍華,農谷幽蘭,充分借助農業、產業資源優勢,建設生態優美,居住優良,可持續發展的新農村。重點打造以建設新型村落為基礎,以建設精品蔬菜、高檔花木、優質水果、高產良田為亮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和體驗農業,全面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村、國家級休閑農業及鄉村振興示范村的亮點工程。
在鄉村振興戰略導向下,國內村莊產業正由傳統農業向三產融合的方向發展轉型。在村莊建設與產業空間可持續發展研究的過程中,“產村融合”理念應運而生,成為當下農村發展的探討主題是大勢所趨。產村融合應遵循“找準產村融合點,培育融合支撐點,把握政策著力點,扎牢利益聯接點”的原則,致力于真正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
承接上位規劃,研究村莊本體特色及發展優勢,對本次規劃設計村莊進行產村融合規劃設計。
(1)整體布局
中部強產業、兩端出特色(圖1)。

圖1 整體布局
依據現狀情況與區位優勢,我們提出設計片區總體定位為“南部農業休閑旅游區”,作為農村三產融合體,希望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傳承農耕文明、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發揮推動作用。為城鄉居民體驗農耕樂趣、品味農業情懷、享受田園生活、感知民俗風情提供目的地,為城鄉居民提供游“綠水青山”,尋“快樂老家”,憶“游子鄉愁”,樂享吃、住、行、游、購、學、觀、教、娛的高品質鄉村休閑旅游體驗。
東部四村南北堽上與南北太平,區位優勢巨大,緊鄰雄安。自身有產業有文化,特色突出,且有空閑建設用地,因此打造“民俗之家”景區,主打農業民俗風情體驗。
中部三村久安莊、北莊頭、馬家莊,現狀產業優勢明顯,馬家莊有油菜花種植歷史,緊鄰固城鎮,學校眾多。因此該區域打造“農業嘉年華”景區,主打產業,集合產、研、學、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
西部村莊龍華村是這幾個村中產業基礎最好的村莊,除了蔬菜種植發展優勢外,“定興縣首屆蘭花展”的舉辦更是開創出一定的旅游知名度,因此該片區打造“蘭花”景區,主打蘭花產業,打造“定興蘭花園”,同時利用蔬菜發展巨大優勢,發展高端農業,拓展特色產業,打造示范“田園綜合體”。
下面以東部民俗之家為例,進行詳細策劃。
(2)發展定位
以鄉村休閑為發展方向,以特色文化、傳統鄉居為特色的民俗之家主題村落。
(3)空間結構
雙心三軸,四村聯動。
雙心—民俗之家核心(依托空閑建設用地)、田園社區核心(依托村莊新農村建設);
三軸—休閑農業發展軸(容固路沿線)、田園風光發展軸(文旅片區核心地帶)、林下經濟發展軸(依托環雄安林帶);
四組團—四大村域組團,村莊主題各有側重,聯動發展(南北堽上民俗之村、北太平技藝村莊、南太平浪漫村莊)。
(4)功能布局
通過文旅+居住+農業三個維度進行總體功能布局。
文旅:民俗之家、平原臨海、農業公園、藥食同源、千畝花海五大主題片區;
民居:田園社區、分散式農莊、民宿聚落三類居住模式;
農業:CSA社區支持農業、生產性農業兩種一產農業發展方向。
(5)旅游策劃
通過以上項目策劃與功能布局,總體創造出“34454”模式的旅游產品,即三類美食體驗、四種住宿產品、四條游行路線、五大游樂片區、四大購物體驗。
其中三類美食體驗有地道農家美食體驗、田園養生輕食體驗、特色藥膳食療體驗;
四種住宿產品有精品客棧(包含田園社區、精品民宿)、民宿聚落(特色民宿、農家樂)、特色莊園(荷塘農莊、花園農莊、鄉愁農莊、藝術農莊)、生態營地(木屋、露營基地、房車基地等);
四條旅行線路有爛漫春花游線、放縱一夏游線、豐迎秋月游線、冬日鬧雪游線,在這四條特色游線上,春季可暢游花海、體驗春耕、踏青游玩;夏季可以露營燒烤、吃瓜閑語、麥田藝術、蔬果采摘;秋季可以體驗玉米迷宮、瓜果采摘、藥食養生、楓林賞月;冬季可以體驗民俗表演、冬日滑雪、廟會燈會,體驗北國風光。以此達到四季有風景、常來常不同的旅游體驗,增強吸引力。
五大文旅片區是指五大主題的文旅片區,即民俗之家、農業公園、平原林海、千畝花田、藥食同源。
四大購物體驗有接地氣的鄉風集市,有講究新鮮的田園集市,有新奇體驗的創意集市,有富有品質感的精品商貿。
除了以上旅游項目外,對文化傳承點重點設計梆子溯源、農耕文化館、民俗大舞臺、繡繡工坊等均衡分布,賦予片區獨特的人文體驗。
整體道路改造依據有亮點,有重點,有文化為原則,打造富有地方特色文化景區式景觀綠道,分為三種情況:標準段道路,建設騎行道,慢節奏欣賞田園風光,加強游覽安全性,留出充足的彩葉林觀賞面;采摘路段更注重鄉野田園的農情營造;景區入口段講究清新靚麗的迎賓形式;107國道段車速更快,改造方法有增設便道,提高道路安全性,種植行道樹、綠化分隔帶,提升道路品質。造雄德線下口作為重要門戶重點打造,合理利用弧形轉角地塊,布置迎賓景墻與主題雕塑,配合植物景石組團打造前后有秩、高低錯落、色彩繽紛、層次豐富的出入口景觀。
本文從點線面的角度,分不同層次對新時代下的鄉村振興進行實踐性規劃設計。鄉村振興是有關“三農”問題的當務之急,是一個復合的政策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規劃設計作為先行者,具有重要作用。根植于鄉村本土特色的規劃設計助力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