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霄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1)
起重設備是一種危險因素較多的設備,但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極佳,需要加強管理與維護,提升其使用安全延長使用壽命,最大限度消除隱患問題。相關單位為了確保工作順利進行,務必加強對起重設備的管理,明確故障原因開展針對性預防維修,切實實現可持續性應用,維護施工現場安全。
起重設備具有集成化、機械化等特點,在拆卸、安裝及具體應用方面對人員的技術專業性要求較高,一旦某一環節操作失誤,必然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風險,還會影響設備質量,埋下新的隱患。經調查顯示,一小部分作業人員中存在無證上崗的問題,無法保證拆卸安裝質量,施工經驗匱乏,無疑會造成一定安全風險,加之一些管理不當的情況導致盲目作業,施工現場問題嚴峻。比較常見的情況如吊裝操作不當或安裝不牢固導致重物墜落砸人;工作人員疏于檢查,鋼筋繩、吊鉤等存在損傷;極限位置限制器失靈等。
除了由于操作與管理不當造成的問題外,設備自身問題也是存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由于對設備檢修與預防性維護的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落實不完善,且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導致設備使用存在多重風險,施工質量與操作安全無法得到保障。比較常見的問題包括起重機械防風錨脫落、夾軌器失靈等,這類問題造成的直接影響是整臺設備傾翻,不僅會對現場人員安全造成威脅,還會導致設備工作效率。此外,觸電事故也是現場發生頻次較高的問題,除了誤操作導致違規接觸帶電設備外,還存在設備自身漏電的情況。
使用起重設備的關鍵前提在于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和行業法律章程來實現規范性應用,強調履行審批制度,尤其針對一些危險系數較高且規模較大的工程,需要結合標準方案完成起重機械的安裝拆卸及應用。但就目前來看,一些項目在這方面的落實情況存在形式化問題,無法真正形成針對性指導作用和約束力,缺乏質量把控,導致后期運行存在諸多隱患,甚至發生大規模事故。
起重設備是確保建筑行業經營的必要設備,其應用質量和效率與建設穩定性息息相關,要想保證使用安全,需要從源頭處入手,從采購階段進行篩選,降低設備故障發生率。企業采購部門需要制定嚴格的篩選方案,做好質量控制,可以結合工程需求通過直接采購和簽合同租賃兩種方式獲取設備。直接采購主要針對一些需要持續性使用的設備,而租賃采購則更傾向于短期使用的設備,無論哪種方式,均需要確保其安全性,嚴禁低劣質量的起重設備進場。在“雙碳”背景下,還要注重起重設備自身的能耗問題,強調堅持綠色發展,購置低能耗產品,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而努力。
在選擇商家時,需要選擇具備行業許可證的企業,能夠提供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使用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等資料,并做好備份。此外,還需加強對采購人員的監管,提升其對施工安全與設備應用的認知情況,恪守紅線杜絕受賄行為。在設備購置前和進場前需要進行安全風險檢測,根據其性能和能耗情況了解所購買的設備是否符合國家要求標準,是否是明令禁止的產品,還需要檢查其技術檔案,確保數據達標。
根據現階段起重設備應用情況來看,部分項目部為了降低施工成本和更有效的施工,往往會采用租賃設備的方式,為了實現設備效益最大化,會將員工作業時間分為早班和晚班兩種情況,起重設備持續性超負荷作業,使用壽命被縮短。起重設備從功能和屬性方面來看屬于特種設備,從現階段部分項目部應用起重設備的情況來看,存在危險系數高、監管力度不強等問題,需要從加強監管的角度提升設備應用的質量,制定戰略性目標。
(1)需要引導管理人員明確自身職責,針對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展開調查分析,通過調查發現,造成風險問題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針對設備自身以及操作流程管理的不到位,因此,需要企業制定更加細致、責權清晰且具有前瞻性的管理體系,重點關注設備自身性能和具體操作流程這兩個方面,加強監管力度,同時,應用過程需要監管人員旁站。(2)明確設備安全方面的管理項目,例如,設置進場驗收制度、貯存制度以及維護制度等,確保安裝階段和置換零件檢修階段的安全性,進行多次檢驗,同時遵循規范的8h工作時間,避免超負荷運作。(3)主要針對日常維護方面的管理,確保在崗員工均具備上崗證明,針對檢查維護人員繪制詳細的檢查報告,其中務必含有檢測人員簽名,確保責權分明避免相互推諉現象。
安全技術檔案主要針對一些特種設備,從多個角度確保資料的完整性,為后續應用安全提供基本保障。針對起重設備的檔案整理需要落實全過程管理,從采購、進場、安裝、使用、拆卸維護等多個確保相關工作有章可循。安全技術檔案的真實性與規范性能夠直觀展現起重設備的基本狀況、性能、運行效率等信息,為后續的保養維修、拆卸整理以及數據反饋等工作提供基礎性文獻參考,具體內容課歸納為以下幾點:(1)安全技術檔案中需要包括起重設備的出廠資料、技術應用資料(設備安裝拆卸)、操作說明書、質量證明文件、易損零件及更換時間清單、電氣原理圖;(2)設備安裝的系統性圖紙、技術要素、操作流程和工作時間要求;(3)日常運行與維護、零件置換、試驗等記錄;(4)設備事故情況、現場危險情況、人員傷亡情況;(5)安裝評估鑒定;(6)設備附屬儀器類型、功能、使用流程以及維修記錄。
設備登記管理措施的應用能夠有效預防劣質產品的應用,降低危害性,尋找資歷較深的安裝制造攻速,提升起重設備的形成。設備等級主要應用在起重機械使用頻率、性能等方面,按期聘請專業人員對起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保證內部零件能夠定期更換,降低破損率。檢查主要包括日檢、周檢、月檢以及年檢等,具體等級內容如下所示:(1)日檢。包括日常清潔登記,記錄潤滑傳動部分的靈敏度;(2)周檢。主要針對外觀、吊鉤、取物裝置、離合器、調制調動器等部分的檢測,監測施工異響和溫度情況,重點關注鋼絲繩韌性和警報裝置靈敏性;(3)月檢。約見包括對起重機械結構狀態的檢測,結合工作實際情況以及一段時間內的日檢、周檢報告,尋找裝置的異常部分,檢測電氣控制系統、饋電裝置、過載保護等內容;(4)年檢。由單位領導帶頭參與檢測活動,了解設備技術參數,針對起重設備性能進行可靠性實驗,并記錄詳細數據,用于分析和淘汰年限較久或已無法承擔高負荷工作量的設備,從而降低安全事故風險,同時為后續的采購工序提供數據依據。
實施預防性維護措施需要在完善檢測的同時提升相關管理者的綜合能力,實現全員參與管理,根據設備異常情況快速判斷問題類型,進行科學維護。為實現以上目標,需要進一步細化三級點檢內容,形成綜合管理的新格局。通過三級點檢工作能夠進一步落實專業技術的作用,同時展現逐層監管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一級點檢工作后,需要匯總分類再上報到上級部門;二級點檢則要重點關注問題類型并提出解決方案;三級點檢則要在二級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發問題,并針對多個要點部分進行詳細分析,充實問題和對策,并進行全覆蓋式調控。
起重設備的周期性管理主要針對一些工作細節方面的監管,全面落實精細化管理,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進行全過程跟蹤式管理。從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角度出發,從基礎安裝部分開始,進行性能測試與參數調試,詳細記錄調查數據。一方面,需要針對設備的規范性進行監管,制定詳細的操作標準,嚴格杜絕超負荷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日常管理與維護,做到責有所依,每次設備檢查后需要針對特定問題進行深層次剖析,了解故障原因、故障后果,并將其結果和優化措施進行詳細記錄,為后續維修和應用提供參考。
(2)探索問題規律并歸類。針對起重設備周期性管理需要結合其各個零件和部位的使用壽命展開分析,確保管理的有效性。
(3)構建技術檔案,其中包括具體的使用流程,以及各個結構的負責人,做好詳細檢測報告。
起重設備故障具有累積性、突發性等特征,為保障其應用安全,需要針對不同結構進行預防性維護,相關項目部需要匯總常見問題并指出維護要點裝訂成冊,更好地進行動態式檢測,保障起重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從整體結構來看,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結構:
(1)減速器故障。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優先明確故障的具體情況,其一是減速器漏油,具體可以歸根于密封圈失效、箱體形變以及連接螺栓松動等,一般情況下,問題主要存在于箱體接合面和軸承端蓋兩個部分。因此,在針對減速器檢查時,需要重點關注這兩部分,并定期進行密封圈更換和螺栓緊固操作,實現科學的預防性維護。針對減速器發熱狀態故障的預防性維護工作則要從減速箱體和軸承接觸面兩個角度入手,首先,針對減速箱方面,考慮減速箱內潤滑油量問題,因此,預防性維護工作需要關注油量是否超出規定液位,若是,則要打開檢查口放油直至到達規定位置,反之則添加。針對軸承發熱故障,則要考慮缺少潤滑、軸頸卡住以及軸承架破損等問題,在進行預防性檢測的過程中,需要觀察減速箱內融化有是否存在雜質,若存在則要更換油液,反之,則要檢查軸承架質量,確保其表面無破損和劃痕,還應定期檢測減速器齒輪磨損程度。
(2)制動器故障。通常情況下,應用起重設備的廠或施工現場均需要配備多個制動器實現單一故障保護,例如,緊急制動器、運行極限制動器等,需要相互配合確保起重設備工作質量。制動器故障類型總體可以劃分為“打不開”“停不下來”2種類型。制動器故障主要表現為制動失靈、距離超差等,嚴重威脅起吊安全和人員安全,造成故障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制動器間隙大、表面油污或摩擦片磨損嚴重。
因此,在進行制動器預防性維護手冊制定時,可以從以上方面開展維護工作:首先,松開制動器尾部螺釘卸下風扇,應用專用處理劑清除表面油污;其次,調整螺母間隙;最后,針對壓力彈簧進行疲勞測試,觀察制動摩擦片磨損情況,了解其是否需要更換,若需要則要平整嵌入新的制動片。造成制動器故障的另一原因主要表現在啟動階段,制動器通電后存在卡死狀態,斷電時制動器靈敏度降低無法打開的情況,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主要在于螺母結構生銹或摩擦間隙小。因此,在進行預防性維護時,需要定期調整螺母狀態,清洗表面銹跡,尤其針對一些濕度大的環境務必加強除銹工作。在進行預防性維護的過程中,盡可能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需要佩戴相應的手套和清洗工具,使制動器達到最大扭矩,同時,檢測摩擦部位是否有發熱、異常響動以及勵磁電壓不穩的情況。
(3)機械部件。起重設備中除了固定集成式結構外,鋼絲繩是最關鍵的元件之一,其質量是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在預防性維護的過程中,需要反復確認鋼絲繩是否存在磨損、斷絲等情況。在進行鋼絲繩潤滑維護時,務必保證每股繩都有潤滑油,避免局部卡頓現象影響減速器和相關結構運轉,降低對鋼絲繩的拉伸。保證鋼絲繩質量的一項因素在于螺釘的穩固性,需要維護人員在日檢中檢查螺釘松緊度,保證其適中即可。
起重設備對于我國經濟建設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多個行業都在應用起重設備提升生產建設效率,為保證設備應用的安全性和效率,相關管理者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從選購、檔案收錄、檢測、故障分析等多個角度提升對起重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從而有效提升重視程度和使用環境的規范性,為相關工作的安全落實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