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河,何思源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武漢 430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以及人們對于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地下式城鎮污水處理廠(后文簡稱為地下污水廠)在我國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建設。污水處理會產生H2S、NH3等有毒氣體,CH4等易爆氣體;地下式污水廠因空間封閉、空氣流動性差,有毒有害氣體易聚集,給污水廠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如何合理又經濟的設計氣體在線監測系統尤為重要。
地下污水廠常規工藝流程為預處理(粗格柵、進水泵房、細格柵、沉砂池、除沉池),生物處理(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深度處理,消毒及外排,污泥脫水系統,加藥系統,鼓風曝氣系統,臭氧制備投加系統等部分,根據有毒有害氣體產生來源,可分為以下三類。
污水、污泥會產生大量臭氣,以H2S、NH3最為常見(H2S、NH3有毒,吸入少量H2S 可短時間內致命)[1]。
經污水管網的污水、生物池厭氧區、長時間堆積的污泥均會產生沼氣,其主要成分為CH4,占比約為50%~80%,空氣中如含有8.6%~20.8%(按體積計)的沼氣,即可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氣體[1]。
地下式污水廠雖設置除臭、通風措施,但考慮到其空間封閉,泄露、未及時排出的氣體經長時間聚集,可能會導致局部空間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過標準值。通過分析臭氣、沼氣的主要組成,地下污水廠需重點監測H2S、NH3、CH43 種氣體。
常規污水廠處理工藝投加的藥劑(如:NaClO、O3等)分解、泄露會產生以下有毒有害氣體。
O3:設置O3接觸池時,O3投加管、O3接觸池、尾氣破壞器等處可能會有O3泄露。O3有毒,在320 μg/m3O3環境中活動1 h 就會引起咳嗽、呼吸困難及肺功能下降。
Cl2:NaClO 藥液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Cl2。Cl2有毒,在30 ppm 環境中,引起劇烈咳嗽;在40~60 ppm 環境中,接觸30~60 min 可能引起嚴重損害。
本文僅針對常規處理工藝投加的藥劑,地下廠重點監測O3、Cl22 種氣體;實際設計時,應根據處理工藝投加的藥劑,重點監測相應氣體。
污泥車間、加藥間位于地下時,在運行維護階段,泥車、送藥儲罐車頻繁出入地下箱體,產生的氣體尾氣以CO 為主。
地下污水廠設備、巡檢人員均在地下環境工作,應設置環境監測(如:溫濕度、O2濃度等),方便管理人員了解地下箱體內部環境。
綜上所述,地下污水廠地下箱體應監測H2S、NH3、CH4、CO、O3、Cl26 種氣體(根據處理工藝投加的藥劑,監測相應氣體);有條件時,設置O2監測。
污水處理過程中,短時間產生的H2S、NH3、CH4、CO、Cl2等氣體遠不會對人員造成危害,只要及時排出即可,故污水廠氣體在線監測系統設計應不同于化工企業。
現有規范、標準均要求地下污水廠需監測H2S、NH3、CH4等氣體,但未對氣體探測器安裝位置、設置間距做具體要求,筆者從氣體探測器選型、布置位置、系統設計3 個方面介紹氣體在線監測系統的設計。
氣體探測器的選型、測量范圍、報警閾值設定參照《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 部分:化學有害因素》 GBZ 2.1—2019 要求,并根據污水廠的特點分析確定,具體要求如下:
(1)H2S 氣體探測器的主要技術參數[2]:
(a)監測范圍:0~15 mg/m3;
(b)設置兩級報警,第一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5 mg/m3,第二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10 mg/m3;響應時間不超過60 s;
(c)電氣設備防爆結構:防爆型或本質安全型。
(2)CH4氣體探測器的主要技術參數[2]:
(a)監測原理:宜采用催化燃燒法;
(b)監測范圍應為0~100% LEL;
(c)設置兩級報警,第一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10% LEL,第二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25% LEL;響應時間不超過30 s。
(3)NH3氣體探測器的主要技術參數[2]:
(a)監測范圍應為30 mg/m3;
(b)設置兩級報警,第一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10 mg/m3,第二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20 mg/m3;響應時間不超過30 s。
(4)CO 氣體探測器的主要技術參數[3]:
(a)監測范圍應為30 mg/m3(非高原地區);
(b)設置兩級報警,第一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10 mg/m3,第二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20 mg/m3;響應時間不超過30 s。
(5)O3氣體探測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a)監測范圍應為0~0.50 mg/m3;
(b)設置兩級報警,第一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0.15 mg/m3,第二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0.3 mg/m3。(O3濃度達到0.15 mg/m3時,應自動開啟機械通風裝置同時進行預報報警;當室內環境空氣O3含量達到0.3 mg/m3時,應進行警報報警并應及時關閉O3發生裝置)。
(6)Cl 氣體探測器的主要技術參數[4]:
(a)監測范圍應為0~1.5 mg/m3;
(b)設置兩級報警,第一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0.5 mg/m3,第二級報警閾值不應大于1.0 mg/m3。
(7)環境氧氣氣體探測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a)監測范圍應為0~25% VOL;
(b)環境氧氣的過氧報警設定值為23.5% VOL,環境欠氧報警設定值宜為19.5% VOL。
筆者建議有毒有害氣體探測器均需設置兩級報警,第一級報警閾值宜設置成工作場所危害濃度限定值50%,且達到第一級報警閾值時需聯動進排風機,加大箱體換氣次數;第二級報警閾值宜設置成工作場所危害濃度的限定值,且達到第二級報警閾值時,進行聲光報警,非事故處理人員,不得位于地下箱體。
根據污水廠短時間產生的H2S、NH3、CH4、CO、Cl2等氣體遠不會對人員造成危害的特點,氣體探測器應裝于有毒有害氣體產生較多區域、空氣流通差易聚集區域。
筆者就對地下污水廠的理解,將預處理區域、生物處理區域、除臭裝置區域、污泥存儲及處理區、負二層區域、NaClO 儲罐區域、O3接觸池區域等幾處區域列為重點監測區域。
(1)氣體探測器安裝位置[5-6]:
(a)地下箱體負二層,多為管廊、放空、污泥管道泵房區域,且屬于通風效果較差、氣體易聚集區域。至少監測H2S、CH42 種氣體,建議將變送器設置在負二層樓梯間前室,便于運行人員進入負二層區域前了解負二層環境;當負二層單個防火分區較大或較長時,建議增設1 處或幾處監測點;
(b)預處理區域、生物處理區域、除臭裝置區域、污泥存儲及處理區等區域,是有害氣體產生較多區域,應設置氣體探測器,至少可以監測H2S、NH3、CH43 種氣體;當單個防火分區較大或較長時,建議增設1 處或幾處監測點;
(c)為了解地下箱體空氣質量,在每個防火分區至少設置1 處CO、O2氣體探測器,當單個防火分區較大或較長時,建議增設1 處或幾處監測點;車輛停留時間較長區域建議增設1 處CO 氣體探測器;
(d)地下箱體設置電梯時,考慮到電梯井較為密閉,建議監測電梯井中H2S、NH3、CH4、CO、O2的氣體濃度;
(e)考慮到H2S 較重且屬于低濃度毒性較大,在泥庫、設備坑等低洼處設置獨立的H2S 探測器,在粗格柵、細格柵、膜格柵除臭罩外設置獨立的H2S探測器;
(f)O3接觸池區域、O3投加管途徑區域需設置O3氣體探測器;
(g)NaClO 儲罐旁需設置Cl2氣體探測器。
(2)氣體探測器安裝高度如表1所示。

表1 氣體探測器安裝高度Tab.1 Installation height of gas detector
常規地上污水廠,氣體探測器數量較少,信號接入就近現場控制站(PLC 柜)。地下式污水廠,氣體探測器數量較多,從氣體監測的可靠性、穩定性、整體性、經濟性考慮,筆者建議在每個防火分區設置氣體報警控制器,負責本防火分區的氣體探測器、聲光報警器信號采集與供電,實現本區域的氣體探測器的管理、報警等任務,系統接線如圖1所示。

圖1 氣體監測報警系統設備接線示意圖Fig.1 Wiring diagram of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氣體監測系統設計時,需分析污水污泥、處理工藝、運行維護可能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并根據氣體產生特點,合理選擇氣體探測器量程、布置位置、系統結構設計,在保護工作環境、污水廠正常運行的同時,提高穩定性、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