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于露
(1.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2;2.鄭州市鄭東新區春華學校 河南 鄭州 450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充分體現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導向。與此同時,國家體育總局官網多次發布“體育賦能鄉村振興”的相關文章,彰顯出當前體育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
體育賽事作為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還能夠推動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發展,與此同時體育賽事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近年來火爆出圈的貴州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的“村BA”籃球賽事,一時間在全國范圍內被廣泛關注,據了解該項賽事已延續多年,吸引了諸多運動員和觀眾的關注,不僅是體育賽事的交流,同樣為文化的碰撞和經濟的融合提供了發展新形式,在此過程中“村BA”已然從社會熱點向品牌賽事IP 的轉變,逐漸形成了以籃球賽事為基礎的文化經濟交流的大舞臺。“村BA”不僅火爆出圈,更是火成了全國關注的國家級賽事。2023 年6 月7 日,農業農村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舉辦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的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和農村體育的高質量。鄉村振興是鄉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全方位振興,需要全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也包括作為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體育力量的參與。本研究從全方位對體育賽事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的具體作用進行審視,總結體育賽事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過程中的價值意蘊和可持續發展路徑,為籃球賽事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提供理論依據。
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價值體現在多維度、寬領域,全民健身是提升身體素質和鄉村總體人力資本的重要舉措,推動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必然首先要完善體育設施建設,而體育設施建設是踐行生態文明、美化鄉村生態環境的重要抓手,與此同時借助資源優勢發展體育產業是構建鄉村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機遇,此外鄉土體育傳承更是促進鄉村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體育賽事不僅能夠推動舉辦地旅游業的發展、提升舉辦地的知名度、改善舉辦地的城市形象,還能夠對舉辦地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諸多領域產生影響。2023 年6 月20 日,由農業農村部和國家體育總局指導的、中國農民體育協會聯合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辦、中國籃協提供技術指導的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即“村BA”)在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揭幕,舉辦該比賽的目的旨在引導推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富有農趣農味的鄉村籃球比賽,展現鄉村居民的精神風貌,引領鄉村風尚,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村BA”的成功出圈折射出各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真實寫照,激發出文化振興的新生活力,在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上具有典型的借鑒意義,對促進鄉村組織振興、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和鄉村生態振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體育賽事的順利開展需要鄉村多個組織間的團結協作和共同努力,組織的振興對體育賽事的順利開展具有決定性意義。以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臺前村的“村BA”為例,該項賽事形成了當地政府大力支持、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的發展形勢,當地政府通過大力的支持和積極引導對體育賽事的開展進行充分的保障,不僅需要統籌安排賽事的整體規模,在交通出行、賽事的醫療保障和安全保障、體育場地設施的基礎建設以及突發事件的處理上等均對當地基層組織的執行力和決策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同時也是鍛煉提高的寶貴機會。與此同時,“村BA”賽事的整體運用也離不開當地基層政府的監督與引導,在為賽事組織者提供強有力后盾的同時應當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形成賽事開始前創設積極的條件支持、賽事過程中加強監督與管理、賽事結束后加強反思與完善的發展模式,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發展。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而蓬勃發展的鄉村產業能夠充分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推進,為鄉村經濟的發展貢獻新的活力。開展具有一定規模的體育賽事能夠有效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增加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對推動鄉村經濟振興提供了新機遇。根據相關統計,貴州省各種鄉村籃球賽事開展已超過數千場,在組織賽事的過程中有效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臺盤村借助開展“村BA”的契機,推動具有當地特色的民族民間活動蓬勃發展,開展“體育+旅游”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悉數前往,面對巨大的需求,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更多收益的機會,并且當地特色的美食也深受來自全國各地游客的喜歡,“村BA”比賽的獎品多為當地的農副產品,為當地居民增加了收入,促進當地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真正實現了“體育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道路。與此同時,在開展比賽之余,還可以充分利用比賽場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文體娛樂和體育教育活動,刺激體育消費,進而為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
實施鄉村振興發展的基石在于人才,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還是在于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實施鄉村振興發展的關鍵。體育賽事的參與主體就是人,參與其中的包含但不局限于運動員、裁判員、技術官員、觀眾、賽事組織者、安保人員、啦啦隊員等人員。通過參與體育賽事運動員能夠憑借自身努力獲得優異的比賽成績,提高自身的成就感;對觀眾來說,通過觀看體育賽事為其提供豐富的視聽盛宴,滿足自身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對賽事組織者來說,通過比賽的成功舉辦獲得一定的收益,并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更加完善,進而使品牌賽事獲得可持續發展。通過調查得知,在籌備“村BA”過程中為確保比賽的順利舉辦,由當地村民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分別設置了治安部、交通部、后勤部、競賽部、宣傳部、組織部和外聯部等部門,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通力合作,以協助賽事的正常運行。“村BA”不僅只是一場籃球賽事,更是宣傳鄉村文明建設的名片,通過舉辦籃球賽事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鄉村振興的靈魂是文化振興,要實現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就需要對鄉村文化具有高度自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實時鄉村振興的偉大使命。鄉村籃球賽事,即村BA 起源于貴州苗嶺山村,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和籃球賽事傳統密不可分,當地舉辦的籃球賽事不僅為參與者提供了身體上的愉悅,同時也為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契機。當地保留著“逢節必比賽,比賽先籃球”的傳統,在舉辦籃球比賽期間甚至有些比賽延續到次日凌晨,即便如此,照樣有大量觀眾觀賽,在當地形成了扎實的群眾基礎。村BA 具有長期的傳統,群眾參與富有激情為村BA 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與此同時,村BA 扎根于鄉村,聚焦于鄉村,并且突出當地的文化特色,這也是村BA 火爆出圈的源動力之一。通過開展籃球賽事不僅能夠傳播籃球文化,豐富當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在營造良好賽事氛圍的基礎上對提高當地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村BA 的火爆帶動的是全國范圍內的爭相模仿,在促進籃球文化交流和發展的同時,彰顯出人們對農民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高,更是寄托著對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美好愿望。村BA 的成功舉辦使之成為鏈接當地村民交流互動的橋梁和紐帶,引導更多人關注農村、關心農業和關愛農民,形成具有當地鮮明特色的精神內核與文化標識,讓獨具地方特色的品牌賽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新支點,形成積極健康、文明團結和廣泛參與的鄉村體育文化,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鮮活動力。
實施鄉村振興發展,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最大的優勢和珍貴的財富,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存,走鄉村綠色發展的道路;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嚴格遵守生態保護紅線,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實施鄉村振興發展。體育場地設施作為開展體育賽事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也是鄉村公共基礎設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抓好鄉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工作能夠保護鄉村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鄉村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鄉村體育設施建設同樣是踐行生態文明、守護綠水青山的新舉措,在鄉村建設體育場地設施能夠優化鄉村居民的居住環境,保障農村居民福祉、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在遵守生態環境保護原則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特色建設體育場地設施能夠有效滿足當地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時對普及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加強生態保護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
資源作為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角色。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平臺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在為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注入著數字化新動能。在“村BA”比賽中各種富有現代科技感的直播設備進入到鄉村籃球賽事,與此同時,中國籃協主席姚明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也為“村BA”助力,著名籃球運動員巴特爾、劉玉棟和教練員功率名現場助陣“村BA”,著名籃球解說員于嘉更是親臨現場進行解說,在直播設備、直播技術和直播團隊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升級,為線上線下球迷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沉浸式觀賽體驗。在今后的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首先應當充分發揮“互聯網+體育”的項目優勢,借互聯網直播平臺發展的東風,因地制宜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賽事活動,增加曝光程度;其次,體育場地資源作為開展體育賽事活動的物質基礎,在完善體育場地資源的過程中應當秉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建設,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在保護大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將閑置的空地進行有效改造,在改造的基礎上建設農村體育場地,打造綠色健康可持續的運動場景。同時,可以將體育場地與農田和住宅區進行鮮明的劃分布局,在場地周圍布置宣傳標語和海報,使當地居民在參與體育賽事的活動中提高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充分體現體育場地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最后,當地政府應當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將體育事業的發展列入鄉村整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總結成功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整合,設計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道路;同時,政府部門職能應當從“治理型”向“服務型”過渡,充分整合各項系統資源,做到扎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切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此外,當地企業應當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協助當地政府共同做好資源的整合與配置,完善鄉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以產品和服務的形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與動力。
體育的發展,最關鍵的還是在人,在發展體育事業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推動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就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滿足人們健身的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高人的發展。鄉村居民是參與體育賽事的主體,當地居民的廣泛參與是實施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的前提條件,因此應當積極引領當地居民的廣泛參與,組織多種形式的、當地居民喜聞樂見并且能夠廣泛參與的體育賽事活動,營造濃厚的體育發展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應當充分突出體育對人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加強對體育場地設施的供給,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等方面的指導,可以采用直接號召和間接影響相結合的手段引領更多的居民參與到體育賽事中來,根據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創設適合參與體育賽事的情境,使當地居民在參與體育賽事的過程中獲得體驗感與獲得感,在參與中激發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提高其身體素質的同時形成團結奮斗、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促進其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新鄉村居民原有的精神風貌,進而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運動習慣。
體育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為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求注入了更加豐富的內涵,與國家近年來推行的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所以說發展良好的農村體育能夠直接反哺鄉村發展,同時也催生了“以農村體育振興”的鄉村發展新模式。具有一定規模的體育賽事能夠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持,同時能夠為豐富鄉村居民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扎實的基礎。“村BA”不僅是一項籃球賽事活動,更是民族文化、鄉村文化和體育文化的三重交融,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是引領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籃球賽事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各種資源優勢,增強人們的廣泛認同,促進其形成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堅持文化認同;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堅持文化認同,才能達到文化自信,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同時也是文化自信的保障。村民的廣泛認同能夠為籃球賽事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為籃球賽事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基本導向。因此,基層組織開展賽事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當地居民對于體育賽事的需求,對其意見和建議開展深入廣泛的調研,并將其意見和建議充分落實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可以在積極引領參與的基礎上增強村民的廣泛認同,發展大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內容和組織形式,將更多當地特色的文化、民俗活動和非遺項目融入到體育賽事過程中,讓更多人體驗籃球賽事的參與感和幸福感,充分展現當地居民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文化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動力源泉,而“村BA”的推廣與發展更是順應了鄉村振興和文化振興的發展勢頭,只有文化的深厚發展才能使鄉村振興扎根于沃土之上。
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不應僅停留在場地設施等基礎建設層面,同時還要做到上連天線、下接地氣,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有地方文化特點、群眾喜聞樂見而又能夠廣泛參與的層面。“村BA”并不只是一項籃球賽事,更是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其火爆出圈推動了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征程,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以體育賽事為切入點,因地制宜開展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并在開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組織形式和文化氛圍,展現了在黨和國家領導下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成果,鄉村文明建設的新風貌。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而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和價值也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認同。在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當形成具有特色的賽事品牌,促進賽事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充分挖掘當地特色資源,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體育賽事,可以結合“體育+文化”、“體育+旅游”等多種模式打造專業的賽事品牌效應,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鄉村體育賽事的指導與扶持,加強對相關賽事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評估和引導,在實踐中總結成功經驗,不斷提升賽事品牌的影響力,注重賽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