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億

近年來,隨著中考命題形式的多樣化和寫作限制的逐漸寬松,特別是“文體不限”所營造的寫作開放與自由的局面,使得考生對文體的選擇自由度大大拓寬了。但是,“文體不限”不等于“沒有文體”,備考時,考生必須具有文體意識,才能讓自己的作文脫穎而出。
首先,要明確文體特征。
文體分為文章體裁和文學體裁兩部分。其中,文章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文學體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寓言、童話。
對于中考生而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的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能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再結合近年來中考作文的命題走向,不難發現,記敘文和議論文是考生作文備考的重中之重。
1.記敘文的文體特征
記敘文是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具體的人和事的敘述,表達思想感情的文章。
考生在寫人物的記敘文時,要選擇人物的典型事件,從小處著筆,使人物形象豐滿立體、個性突出;寫事件的記敘文時,要敘述清楚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同時要明確記敘文六要素的側重點,不可平均筆墨,應做到詳略得當。此外,生動具體、細致入微的細節描寫會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也可以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如2022年安徽卷作文題“這三年,離我最近的那個人”,題目要求聯系自己的經歷和體驗,寫一篇記敘文。題目中的“這三年”“最近”“那個人”三個關鍵詞既是限制也是要求,要求考生寫人或敘事時,所選擇的對象應是三年以來,對“我”學習、生活等方面產生較大影響的人;題目中明確要求寫記敘文,并且要聯系自己的經歷和體驗,表達獨特的感受和思考。
2.議論文的文體特征
議論文是以客觀事物、客觀事理為對象,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本。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議論文就是議論說理??忌趯懽h論文時要做到——
論點明確。考生在寫作之前先要確定自己的論點,而且論點一定要明確,并要一以貫之。在行文過程中贊成什么,反對什么,一定要旗幟鮮明。
論據充分。無論是擺事實還是講道理,都要做到論據典型獨特,對論點有足夠的支撐和論證效果。在擺事實的過程中,千萬不可信馬由韁,使得敘述性的文字過多,使文體模糊。
結構合理。議論文常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行文。當然,考生也可以采用反面假設的方法結構全文:列舉事例——反面假設——得出結論——回扣中心。
如2022年四川宜賓卷,作文材料是“初中畢業前的最后一堂音樂課,我們很有藝術氣質的音樂老師建議同學們用思辨的句式給自己的成長寫一句歌詞。同學甲寫道:歡樂與憂傷都是青春季節動聽的音符。同學乙寫道:向往與困惑都是成長樂章里有價值的詩行。而我寫下了這樣的詩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啟示寫一篇作文。題目緊扣“思辨”這一關鍵詞,引導考生辯證地看待個人成長歷程,本題可以選擇議論文寫自己的青春感悟,在行文中要注意對立統一地看待問題,注意議論文的文體特征。
其次,要審清文體要求。
1.精準審題,確定文體
考生在審題時,要根據所給材料、話題、導語和題目,認真讀題,然后選擇適合的文體。
如2022年天津卷是材料作文,所給的材料中有小草、竹子的堅韌,還有人面對困難也需要韌性、韌勁。考生可從材料中讀到關鍵詞“韌性、韌勁”,所以,本題的寫作中心在于“韌性、韌勁”。通過題目和材料的綜合判斷,本題目適合寫成記敘文。考生可以通過敘寫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自己的感悟和感受,在平凡小事中展現“韌性、韌勁”的主題,以小見大。
2.揚長避短,確定文體
近年來的中考作文,許多地方采用了二選一的題目形式。其中一個規定必須寫議論文,另一個寫記敘文。這個時候,除了審題之外,考生還要明白自己擅長的文體是哪種,根據自己擅長的文體,揚長避短,確定要寫的題目。
如2022年河南卷的中考題目即為二選一。題目一是“導語+題目”的形式,要求考生以“留在心底的聲音”為題作文,文體要求明確規定寫記敘文。題目二給了考生導語,要求自選角度作文,文體要求寫議論文,并且要“觀點明確,有理有據”。對于這樣的作文題目,考生首先要快速審題,然后根據文體要求,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進行構思。
當然,有的作文題目雖然對文體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考生通過審題,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出適合的文體。如2022年貴州銅仁卷的作文是“導語+題目”的形式,雖然在作文寫作要求中沒有明確規定作文的文體,但是根據題目“體育課上二三事”,考生可以抓住本題的關鍵詞“二三事”,明確文體選擇是記敘文。
3.撥云見日,柳暗花明
近幾年各地中考作文的文體要求多以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主,但題目中也加入了其他的要求,如“可寫實,可想象”。對于考生而言,一定要在各種寫作要求中“撥云見日”,鎖定自己的文體。
如2022年北京卷,雖然屬于二選一,但兩個題目的文體要求都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除此之外還要求“可寫實,可想象”。題目一是“我創造了新紀錄”,考生可以記敘一段屬于自己的輝煌經歷,從而展現拼搏和超越等精神。相較于題目一,題目二“那個星期天”可以說難度較小,雖然有時間限制“星期天”,但對于考生而言,敘寫一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就比較容易了??梢?,題目要求雖然有“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可寫實,可想象”,但對于考生而言,只要快速從題目中判斷出文體和寫作范圍,就不會覺得無從下筆了。
4.分門別類,特征鮮明
近年來,中考作文的形式和文體都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態勢。在備考時,除了要掌握常規文體之外,也要關注應用文的寫作,如書信、演講稿、讀后感、傳記、申請書、日記、采訪稿等。如2022年湖北荊州卷要求寫演講稿,2022年山西卷要求寫日記……對于考生而言,除明確應用文的寫作內容外,更要明確這些應用文的文體特征。如書信體,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議論文,演講稿實質上就是議論文,而日記是以記敘文為主……這類作文,考生要按照應用文的規定格式行文,防止出現格式錯誤。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場上一定要求“穩”,切不可過度求新求異。如2022年浙江杭州卷要求以“采訪”為話題寫作。本題的文體可以選擇記敘文,寫清楚采訪的起因、經過、結果等;也可采用想象類作文或者議論文。當然,還可以寫成采訪稿。但是不建議考生選擇采訪稿,因為對于考生來說,這樣的文體稍顯專業,加上訓練不足,勢必會失分。
【陜西富平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