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河北滄州市吳橋縣傳承千年雜技文化,展現非遺迷人風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以西部民歌會為載體,助力鄉村振興,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海南儋州市光村鎮傳承發展儋州調聲,形成特色文化名片;陜西榆林市榆陽區依托陜北民歌博物館,打造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化地標……2022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公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典型案例名單,91個案例擬入選。民間文化藝術品牌推得出、叫得響,成為文化建設取得累累碩果的生動寫照。
我國2800多個縣(市、區)、4萬多個鄉鎮,很多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它們飽含泥土芬芳、鄉土味道;它們留住鄉愁、孕育希望;它們有的歷千年而不泯、經風雨而不衰,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和血脈。
●觀點一覽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從傳統的山歌、剪紙、民族舞、地方戲,到新興的鋼琴、管樂、油畫、農民畫,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藝術項目,反映了我國廣袤疆域里生動鮮活的民風民情,為人們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和精神支撐。民間文化藝術凝結著中華兒女的聰明智慧、蘊含著世代延續的文化基因,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珍貴財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創新中走向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