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勇

昨晚一夜狂風聚雨,臺風“梅花”的來襲,把整個蘇州城的天空洗刷了一遍。
“老師,您好!我的孩子幾年前是您的學生,我聽過您給我們家長上的課,孩子也參加過在常州舉辦的訓練營!”叮咚一聲,微信跳出了一條信息。
“我記得你,一晃好多年了,孩子應該是讀高一了吧!”這是一位在多年前參加過父母課程學習的一位媽媽,她把兒子送到我們專業的訓練營培訓過。
“老師好,我兒子的狀態非常好,今年考上了蘇州中學。可是我的女兒有問題,她叫甜甜,不僅學習方面有問題,平常的行為習慣也有問題,比如撒謊……”這位媽媽從興奮轉換到急切,強調說“甚至可以說是撒謊成癮”。
“哦,孩子多大?你說的問題什么時候開始?持續有多久了?”我問詢道。
“有幾年了,我想和您約時間,她一定是需要心理疏導了。”媽媽沒有回應我的提問,直接表達了她的訴求。
周日下午5:00,我結束咨詢打開門時,樓下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學勇老師在嗎?”我應聲下樓,邀請她們到咨詢室落座。媽媽在前,女兒在后,女兒個子很高,比媽媽高出大約半個頭,戴著口罩。她們跨進咨詢室后,媽媽轉身到了門口,一臉的遲疑。
“你不確定是否需要留在咨詢室?”我問道。
“是的。”媽媽回應說。
我轉身看著甜甜,“由你來決定媽媽是否需要留下來可以嗎?”甜甜看了看我,再轉頭瞥了一下媽媽,輕聲說:“我都可以。”
于是,媽媽和女兒一并坐下來。媽媽示意女兒摘下口罩,便開始訴說她的困惑。
“我家女兒甜甜,六年級,經常撒謊,而且撒謊成癮。最近更加氣人的是居然偷偷拿家里的錢,這是典型的偷竊,我真的不能接受一個孩子會有這種行為。我兩個孩子,怎么差異那么大,一個從不讓我操心,一個總是讓我擔憂。孩子的父親基本不在家,我一個人要工作,還要照顧兩個孩子,我也很累。”說著說著,媽媽的眼圈開始發紅,而此時的甜甜一直安靜地坐著,時不時會看看媽媽的臉。
我一邊聽著她的述說,一邊觀察著坐在我邊上的甜甜。
六年級的甜甜身形高挑,坐姿筆挺,像上課一樣雙手搭在腿上。齊耳的短發,清秀的臉龐,清澈的大眼睛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愁,上身是一件粉色的短袖,下身是黑白相間的格子褲,腳上穿一雙潔白球鞋。開口說話時特別安靜,言語表達清晰,語氣中略帶著一點小女生的嬌羞。如同她的名字一樣,給人感覺甜甜的,活脫脫一個可人的鄰家女孩。
“不知道她是受了什么誘惑,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謊。”媽媽無奈中夾雜著憤怒。
“可以具體展開說說她撒了什么謊嗎?”我在咨詢中經常會用到一個“下切”的問話技術。
“比如,每次數學考試她都說考了一百分,我真的很高興她能像哥哥這么優秀,只是后來老師打電話來我才知道,她的數學成績挺糟糕的,也不知道她是受了什么誘惑變成了這個樣子!”媽媽聲線拉高強調“誘惑”時眼睛看著甜甜。
“媽媽剛才說到你受了誘惑,老師可以知道誘惑是什么嗎?”我轉向甜甜,及時阻斷了媽媽的傾訴,一味地吐槽只會拉升負性情緒的能量。
“是的,我想要變得更美好!”甜甜說到美好時,微微提高了聲調,透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你剛才說你受到的誘惑是想要變得美好?”我確認道,“那變成怎樣才是你想要的美好?”
“我的美好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我哥哥一樣,甚至比他更好。”甜甜語氣堅定。
“哦,你想要自己變得美好,甚至美好得超過哥哥,當你變美好了,你最想要表現給誰看?”
沉思了一會兒,甜甜說:“哥哥和媽媽。”我問:“如果不美好,會怎樣?”
甜甜說:“可怕!”
我接著問:“可怕?你怕什么,你怕誰?”
甜甜說:“我媽媽,如果我不美好,我會很怕媽媽,我怕媽媽會傷心。”
“你擔心媽媽傷心,你想要證明給媽媽看,你是優秀的?”
“嗯。”甜甜點頭。
我又問:“當你用撒謊的方式表達優秀時,會有什么感受?”
甜甜說:“內疚,可當我不美好時,我會有強烈的空虛感。”
“空虛感,那是一種怎樣的畫面感?”我有點好奇。
“一種很純很純顏色的冷色調畫面。”甜甜的描述很冷靜。
“聽起來,畫面里有種強迫與壓抑。你通常會怎么處理自己的這種感覺?”我接著問道。
甜甜說:“一個人出去走走,我不會出小區,就是在小區的亭子里,一個人坐著,安靜一會兒就會好很多。”
與甜甜對話過程中,能感受到她異常平靜表情下的壓抑……
回顧咨詢過程,媽媽對哥哥的欣賞與對女兒的不滿充斥在他們的關系中,深深地刺痛了女兒內在的自尊。甜甜說,當有情緒的壞媽媽出來時,她會感覺到驚恐、頭疼、心臟有刺痛感。記得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他因為害怕,不敢真實地面對媽媽,最后決定通過撒謊來回避媽媽帶來的指責。甜甜用這種方式表達她的訴求,不難看出,真正需要改變的是父母面對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比較中容易挫敗。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總是給獨生子女的生活制造出一個無形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孩子學習行為習慣不好時,總會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殊不知,比較的最大危害是傷了孩子內在的自尊。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增添了弟弟和妹妹,使得獨生子女的比較對象從別人家的孩子轉到自己家的孩子身上。如甜甜媽的言談舉止中透著“哥哥是如此優秀,你需要不斷地向哥哥學習”的暗示,久而久之,哥哥成為妹妹競爭的對象。如果想要獲得媽媽的愛與關注,妹妹必須和哥哥一樣的優秀。當現實無法企及時,便用撒謊的方式來形成一種假性優秀幻想,撒謊只是她用來維持內在、夸大幻想的一種防御方式。
我問甜甜,你會如何評價自己?她說,“我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我會盡量去靠近那個完美。”這便是一種想要自我優秀的夸大幻想。
平等對待兩個孩子。在多子女家庭,父母需要看到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去發現每個孩子的優勢,鼓勵孩子、激活孩子不斷地擴展自己的優勢,從而形成穩定的內在自尊。父母尊重并理解每個孩子,和孩子平等地交流,身教示范孩子間平等相處的方式,讓家里的孩子明白,父母的愛不是用來分的。每個孩子享受到父母百分百的愛,會促使他們和諧相處,共同健康成長。
讓孩子學會在成長中分享自己。當然,就算父母做到了一視同仁,孩子間也會存在問題,孩子間總會因為玩具、零食等發生爭吵。在面對孩子爭吵時,父母要學會放手管理,讓孩子學會分享自己,自己解決矛盾。可以把孩子當成“大人”,讓他們獨立面對沖突,父母在過程中需要中立,不偏不倚,當孩子需要支持時,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并啟發他們積極解決沖突。
父母養育過程中的正負反饋模式成就了孩子不同的健康狀態。父母對孩子指責多一點,孩子自卑就多一點;父母對孩子欣賞多一點,孩子自信就多一點。在多孩家庭中,我們要尊重個體的獨特與差異,讓牡丹展示國色天香,讓月季繁花似錦,讓玫瑰楚楚動人,讓百合高雅純潔……